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为了研究多浪羊肌肉内脂肪酸沉积规律,试验选择8只体重在20 kg以下的多浪羊,通过饲养试验和屠宰试验,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谱仪及气相色谱仪测定了不同生长阶段肌肉内脂肪酸种类及含量。结果表明:50 kg羊肌内硬脂酸(C18∶0)、棕榈酸(C16∶0)、油酸(C18∶1)、饱和脂肪酸(S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显著高于40 kg羊(P0.05),极显著高于20,30 kg羊(P0.01);50 kg羊肌内亚油酸(C18∶2)含量显著高于20,30,40 kg羊(P0.05)。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不同季节对水牛乳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选取春、夏、秋、冬4个季节广西地区生鲜水牛原乳720份,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水牛原乳脂肪酸组成和含量,以分析水牛乳脂肪酸四季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水牛原乳共检出38种脂肪酸,除C13∶0、C15∶0、C16∶0和C20∶4n6外,季节对其他脂肪酸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总含量在四季差异不显著(P0.05),冬季短链脂肪酸(SCFA)总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5),夏季长链脂肪酸(LCFA)总含量和单不饱和脂肪酸(SUFA)总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5),而夏季中链脂肪酸(MCFA)总含量和饱和脂肪酸(SFA)总含量均显著低于其他季节(P0.05);夏季ω6系列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冬季(P0.05),春、秋两季ω3系列脂肪酸总含量显著高于夏、冬季节(P0.05);ω6与ω3系列脂肪酸比值在春季最低(4.43),其次是秋季和冬季,夏季ω6/ω3值最高(6.32)。由此可见,不同季节对水牛原乳脂肪酸组成有显著影响,欲优化脂肪酸组成应合理改善日粮结构并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为比较海南省两个地方鸡品种(儋州鸡、文昌鸡)胸肌和腿肌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试验选取1日龄文昌鸡和儋州鸡雏鸡各50只(公母各半),在相同的营养水平和管理条件下饲养,随机抽取165日龄儋州鸡和文昌鸡各20只(公母各半),分别测定胸肌、腿肌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儋州鸡与文昌鸡胸肌、腿肌各项氨基酸、必需氨基酸(EAA)、氨基酸总量(TAA)、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总量(EAA/TAA)以及鲜味氨基酸(FAA)差异均不显著(P0.05)。儋州鸡胸肌十五碳酸(C15∶0)(P0.01)、腿肌十二碳酸(C12∶0)(P0.05)、十七碳酸(C17∶0)(P0.05)显著高于文昌鸡,文昌鸡胸肌、腿肌二十二碳五烯酸(C22∶5)极显著高于儋州鸡(P0.01),其余各项脂肪酸、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在两个品种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儋州鸡与文昌鸡肌肉,风味和营养价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杜泊羊作为一种进口品种,因其胴体嫩、多汁、鲜、瘦而被国际誉为"钻石级肉"。为探讨杜泊羊肉中脂肪酸的含量随月龄的变化规律,本研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对6月龄与12月龄杜泊羊背最长肌中36种脂肪酸的种类和含量及在脂肪酸中所含比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杜泊羊背最长肌共有36种脂肪酸,其中6月龄与12月龄的饱和脂肪酸含量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以及长链脂肪酸含量在12月龄显著高于6月龄(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在12月龄极显著高于6月龄(P0.01)。C15:1,C17:0在不同月龄表达差异显著(P0.05),C18:2c6,C18:3n3,C20:3n3在不同月龄表达差异极显著(P0.01)。脂肪酸分析结果表明,12月龄杜泊羊的肌肉比6月龄营养价值高。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不同体重阶段托佩克三元猪肉质营养特点,试验分别选取120、130、140、150 kg托佩克三元猪各6头,测定背最长肌脂肪酸组成和含量、氨基酸组成和含量、胆固醇含量、肌苷酸含量。结果显示,4种脂肪酸[十七碳酸(C17∶0)、顺-11,14,17-二十碳三烯酸(C20∶3n3)、顺-5,8,11,14,17-二十碳五烯酸(C20∶5n3)、顺-4,7,10,13,16,19-二十二碳六烯酸(DHA)(C22∶6n3)]含量、n-6/n-3脂肪酸、1种氨基酸(蛋氨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C17∶0含量在140、150 kg时显著低于120 kg(P<0.05)。C20∶3n3含量在140、150 kg时显著低于130 kg(P<0.05)。C20∶5n3、C22∶6n3含量随着体重的增加而降低,140、150 kg时显著低于120 kg(P<0.05)。n-6/n-3脂肪酸在130 kg时显著低于其余体重阶段(P<0.05)。蛋氨酸含量在120、150 kg时显著低于140 kg(P<0.05)。多种脂肪酸、氨基酸含量均存在相关性。综上,...  相似文献   

6.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青海藏羊与日本国内流通羊肉中的脂肪酸成分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析,其中发现C14∶0、C14∶1、C18∶2和CLA所含比例差别较大。青海藏羊肉中C14∶0是日本国内流通羊肉的69%;C14∶1是日本国内流通羊肉275%,CLA的含量是日本国内流通羊肉51.5%,平均脂肪含量是日本国内流通羊肉的52.50%。表明了用高营养的配合饲料饲喂的羊和在天然草原粗放式放牧羊的脂肪蓄积之间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选择24只年龄90日龄±3.5日龄、体重15.00 kg±0.62 kg的辽宁绒山羊羔羊,公母各半.试验分3组,Ⅰ组为高能低蛋白组,Ⅱ组为高能高蛋白组,Ⅲ组为对照组,分别饲喂1号、2号和3号日粮.研究育肥羔羊肉常规营养成分、各类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按冻干肉样为基础测得试验Ⅱ组粗脂肪极显著(P<0.01)高于试验Ⅰ组和对照组;按鲜样基础测得试验Ⅱ组粗脂肪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试验Ⅰ组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在脂肪酸方面,总体上两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Ⅱ组又高于试验Ⅰ组.试验Ⅱ组C14∶0、C16∶1、C18∶0含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试验Ⅱ组C15∶0、C16∶0、C18∶1n9c含量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根据脂肪酸饱和度分类统计,试验Ⅱ组SFA、PUFA、n-3 PUFA、CLA均显著(P<0.05)高于试验Ⅰ组和对照组;试验Ⅰ组n-3 PUFA又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在氨基酸方面除蛋氨酸外,对照组总体上均高于两试验组.应用人理想氨基酸模型评分发现,试验Ⅱ组为85.37分,高于试验Ⅰ组和对照组;而试验Ⅱ组的E/T值和E/N值分别为0.51和0.90,均高于对照组.因此,高能高蛋白日粮育肥羔羊可使羊肉粗脂肪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显著增加,总脂肪酸极显著增加;而单独提高日粮代谢能水平也使育肥羔羊肉粗脂肪含量、MUFA和脂肪酸含量增加,同时对羊肉氨基酸构成和必需氨基酸比例有较大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旨在对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暂定名)和小尾寒羊背最长肌的营养成分进行比较分析。将乾华肉用美利奴羊和小尾寒羊屠宰后测定其背最长肌中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脂肪酸含量以及肌纤维直径。结果表明:乾华肉用美利奴羊背最长肌组织蛋白质含量高于小尾寒羊(P0.05),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小尾寒羊(P0.05);乾华肉用美利奴羊背最长肌组织中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半必需氨基酸总量、非必需氨基酸总量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乾华肉用美利奴羊背最长肌组织中含有23种脂肪酸,小尾寒羊背最长肌组织中含有22种脂肪酸,且C22:1 n9、C18:2 n6、C18:3 n6、C22:6 n6和C10:0在乾华肉用美利奴羊背最长肌组织中含量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乾华肉用美利奴羊必需氨基酸评分、总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值以及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值均高于小尾寒羊;乾华肉用美利奴羊背最长肌肌纤维直径极显著低于小尾寒羊(P0.01)。综上可知,乾华肉用美利奴羊肌肉营养价值丰富均衡,肉用性能优于小尾寒羊。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粮条件下泌乳奶牛对乳脂前体物的摄取和利用规律。选取体重为(617±21)kg、泌乳天数为(120±20)d的9头健康泌乳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采用3重复3×3拉丁方设计,随机分为3组,其中2组饲粮的精饲料配方不同,粗饲料相同均为秸秆,精粗比均为6∶4(分别称之为CSA和CSB组),余下1组以羊草、苜蓿干草、全株玉米青贮为混合粗饲料,精粗比为4∶6(MF组),每组3头;试验期84 d,分为3期,每期28 d,包括21 d的预试期及7 d的正试期。结果表明:1)各组产奶量及乳成分差异不显著(P0.05),但MF组的泌乳效率显著高于CSA和CSB组(P0.05)。2)各组饲粮C16∶0和C18∶0摄取量差异不显著(P0.05);MF组饲粮C18∶1 c9摄取量显著低于CSA和CSB组(P0.05)。3)MF组动脉血浆中长链脂肪酸和总脂肪酸含量均高于CSA和CSB组,特别是C18∶3 n3含量显著高于CSA和CSB组(P0.05)。4)MF和CSB组乳腺C18∶3 n3摄取量(日平均值)显著高于CSA组(P0.05);各组乳腺对其他长链脂肪酸的摄取量差异不显著(P0.05)。5)最终体现在乳中,表现为MF组的C18∶3 n3产量较CSA和CSB组有升高的趋势(0.05≤P0.10),而原本乳腺摄取量无显著差异的C18∶2 n6(P0.05),在乳中产量显著低于CSA和CSB组(P0.05)。由此可见,相同粗饲料、不同精饲料饲粮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而优质的粗饲料即使在精饲料比例降低的前提下,对乳中脂肪酸的组成及产量仍可以产生影响,使其更倾向于有利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不同鸡种和性别云南地方鸡胸肌中脂肪酸的差异,以黎明鸡(公28只、母30只)、尼西鸡(公22只、母26只)、青花鸡(公28只、母30只)、无量山乌骨鸡(公26只、母29只)的胸肌为研究对象,采用索氏抽提法测定胸肌粗脂肪、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胸肌中18种脂肪酸,比较同鸡种不同性别、同性别不同鸡种胸肌18种脂肪酸的差异。结果表明:四个品种鸡的母鸡粗脂肪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公鸡(P0.01),黎明鸡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尼西鸡和无量山乌骨鸡(P0.05)。四种鸡胸肌中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是C16∶0(棕榈酸)、C18∶0(硬脂酸)、C18∶1n-9c(油酸)、C18∶2n-6c(亚油酸)、C20∶4(花生四烯酸)。黎明鸡不同性别间SFA、UFA含量和18种脂肪酸总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性别对其他三种鸡饱和脂肪酸(SFA)、不饱和脂肪酸(UFA)含量和18种脂肪酸总含量均有影响。无量山乌骨鸡母鸡必需脂肪酸(EFA)含量极显著高于公鸡(P0.01),其他三种鸡EFA含量在性别间差异不显著(P0.05)。黎明鸡18种脂肪酸总含量显著高于尼西鸡、青花鸡和无量山乌骨鸡(P0.05)。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滩羊和小尾寒羊不同部位脂肪酸组成的差异,试验对滩羊和小尾寒羊股二头肌、背最长肌和臂三头肌3个部位31种脂肪酸的停留时间和浓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1种脂肪酸在滩羊和小尾寒羊不同部位羊肉中的停留时间均为差异不显著(P>0.05),但脂肪酸停留时间随着脂肪酸中碳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脂肪酸C16:0、C18:0、C18:2n6c在滩羊和小尾寒羊不同部位羊肉中的浓度均高于其他脂肪酸,脂肪酸C17:0在滩羊和小尾寒羊不同部位羊肉中的浓度呈现极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研究了不同饲粮纤维来源对生长期(28-112天)灰鹅的肉品质、抗氧化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将鹅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纤维来源分别为玉米秸秆青贮(CSS),蒸汽爆破玉米秸秆(SECS),蒸汽爆破麦秸(SEWS)和蒸汽爆破稻草(SERS)。结果表明,各组间基本化学成分、抗氧化性能和肉品质感官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SECS组蛋白质水平显著高于CSS组和SERS组(P0.05)。与SEWS组和SERS组相比,CSS组胆固醇含量增加(P0.01)。与其他组相比,CSS组和SECS组肌肉中脂肪酸C18∶2n6t的比例增加,C21∶0和C22∶0的比例减少。与其他组相比,SERS组C20∶0和C22∶0的含量较高(P0.05)。与CSS组和SECS组相比,SERS组的C20∶5n3、n-3脂肪酸和Δ-9去饱和酶(18)指数较高。SERS组C20∶1n9的水平极显著低于SECS组和SEWS组(P0.01)。此外,SEWS组的C20∶2水平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综上所述,这些纤维可影响胸肌的蛋白比例、胆固醇的含量,以及脂肪酸水平,同时影响血清中总胆固醇和丙二醛的浓度,对其他指标无显著影响。本研究表明,未发现对于肉品质的提高有特别有效的纤维来源,因此灰鹅的饲料应来源选择更经济方便的、经过适当预处理的饲料。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硝酸钠调控水牛瘤胃甲烷生成对脂肪酸生物氢化途径的影响。选取3头体重约为(650±50) kg、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水牛作为瘤胃液供体动物,通过体外批次培养,设计发酵底物的精粗比为40∶60,试验设4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组各添加0.25 mg/mL的α-亚麻酸,硝酸钠添加水平分别为0(对照)、1、2、3 mg/mL。分别培养3、6、9、12、24 h时测定产气量和甲烷产量,在培养24 h结束后测定体外发酵参数和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①添加硝酸钠显著降低了瘤胃培养液24 h的总产气量、甲烷(CH_4)含量和甲烷/总产气量的比例(P0.05),添加1、2和3 mg/mL硝酸钠后瘤胃液甲烷含量分别降低了89.62%、91.20%、91.75%。②添加硝酸钠组瘤胃培养液的pH和氨态氮(NH_3-N)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1 mg/mL硝酸钠组微生物蛋白(MCP)含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组别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硝酸钠组瘤胃液乙酸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但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和异戊酸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乙酸/丙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3 mg/mL硝酸钠组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③添加1 mg/mL硝酸钠组瘤胃液C18∶2 cis-9,trans-11、C18∶2 trans-10,cis-12、C20∶1、不饱和脂肪酸(UFA)含量及UFA/SFA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添加硝酸钠组瘤胃液C18∶2n6c、C18∶1n9t、C20∶5n3(EPA)和C22∶6n3(DHA)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且1 mg/mL硝酸钠组含量最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1 mg/mL硝酸钠组瘤胃液C18∶3n3、C18∶2n6c和C18∶1n9c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体外添加硝酸钠显著降低了瘤胃液总产气量和甲烷含量,pH和NH_3-N含量显著升高,TVFA含量降低,通过显著减少丙酸含量而升高乙酸/丙酸;添加1 mg/mL硝酸钠可显著提高瘤胃液共轭亚油酸(CLA)和UFA含量,且在抑制甲烷产生的同时能够降低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氢化程度。  相似文献   

14.
为了优化生鲜乳中脂肪酸的组成与比例,提高牛奶品质,试验采用气相色谱技术,测定了南方荷斯坦奶牛一个完整泌乳期原料乳中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检出C4~C24共计34种脂肪酸,按饱和度和碳链长度划分,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比值约为68∶27∶5,短链脂肪酸(sc-FA)、中链脂肪酸(mc-FA)、长链脂肪酸(lc-FA)的比值约为3∶21∶76。除C15∶0、C18∶2t、C20∶0和PUFA外,测定月份对样品乳中其他脂肪酸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泌乳月对总SFA含量及总MUFA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但对总PUFA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泌乳月对mc-FA和lc-FA含量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而对sc-FA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不同品种蛋的蛋品质和营养价值,试验选用150个申鸿七彩雉蛋、100个浦东鸡蛋和85个海兰褐鸡蛋,对其蛋品质、蛋中氨基酸与脂肪酸含量进行了系统地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海兰褐鸡蛋蛋重、蛋壳强度、蛋黄色泽和平均浓蛋白高度均极显著高于申鸿七彩雉和浦东鸡(P0.01);申鸿七彩雉蛋的哈氏单位最高,蛋黄中苯丙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谷氨酸、丝氨酸、酪氨酸以及氨基酸总量均显著高于浦东鸡和海兰褐蛋鸡(P0.05),浦东鸡蛋和海兰褐鸡蛋蛋清中苯丙氨酸、异亮氨酸、精氨酸、丙氨酸、蛋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申鸿七彩雉(P0.05);申鸿七彩雉蛋蛋黄中C14∶0、C16∶0、C20∶0、C22∶0、C24∶0、C14∶1、C16∶1、C18∶1n9t、C18∶2n6t、C20∶5n3含量极显著高于浦东鸡和海兰褐蛋鸡(P0.01);浦东鸡蛋和海兰褐鸡蛋蛋黄中C15∶0、C20∶1、C18∶2n6c、C20∶2、C20∶3n6、C20∶4n6、C22∶6n3含量均极显著高于申鸿七彩雉(P0.01);海兰褐鸡蛋蛋黄中C18∶3n3(ALA)含量极显著高于申鸿七彩雉和浦东鸡(P0.01)。研究表明:浦东鸡蛋和海兰褐鸡蛋蛋黄中部分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极显著高于申鸿七彩雉,申鸿七彩雉蛋蛋黄中呈味氨基酸含量、氨基酸总量及绝大多数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显著高于浦东鸡和海兰褐蛋鸡。结果为开发和推广优质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不同脂肪源对红罗非鱼稚鱼生长及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料工业》2017,(4):29-35
为研究不同脂肪源对红罗非鱼稚鱼生长及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4%的猪油(1组)、豆油(2组)、豆油-鱼油混合物(3组)及鱼油(4组),配制成软颗粒饲料,饲喂红罗非鱼稚鱼60 d,不设对照组。结果表明:12组、3组红罗非鱼稚鱼的末均体重和增重率显著高于1组(P0.05),1组饲料系数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肥满度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0.05),2组鱼体的生长性能最好;2各组红罗非鱼稚鱼肌肉组织中的脂肪酸组成分别与相应组饲料的脂肪酸组成有明显的相关性,其中1组鱼体与饲料之间脂肪酸组成的相关性最大;3红罗非鱼稚鱼肌肉脂肪酸组成和饲料脂肪酸组成之间也有一定的差异性,鱼体肌肉中的大类脂肪酸(如SFA、MUFA等)的相对含量高于相应饲料,而C182n6、C183n3及EPA的相对含量均比饲料中的低很多,肌肉DHA的含量比饲料高很多;42、3组鱼体肌肉中富含C182n6和C183n3,尤其是C182n6相对含量高达14.49%~21.75%,显著高于1、4组(P0.05),3、4组红罗非鱼稚鱼肌肉中则富含EPA及DHA,生长性能较好的2、3组鱼其n-3/n-6为0.19~0.74。试验表明,豆油组红罗非鱼稚鱼生长性能最好,3、4组红罗非鱼稚鱼肌肉中富含HUFA。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青海省海东农区羊的肉用性能,试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集藏羊及小尾寒羊陶赛特杂种羊羊肉各5份,对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微量元素、脂肪酸等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并进行了品质比对分析。结果表明:藏羊肉中蛋白质、谷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小尾寒羊陶赛特杂种羊(P0.05),藏羊肉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小尾寒羊陶赛特杂种羊高3.34个百分点,藏羊、小尾寒羊陶赛特杂种羊肉比小尾寒羊肉水分含量低,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高。说明通过小尾寒羊与陶赛特杂交,小尾寒羊的肉质有了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8.
选择24只辽宁绒山羊羯羊,年龄10月龄,初始体重37.21±0.45 kg。试验动物分成3组,1组、2组为试验组,3组为对照组。研究育肥羯羊羊肉常规营养指标、各类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试验1、2组粗脂肪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1组粗灰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脂肪酸方面,试验1组总体上高于对照组或与对照组持平。试验1组C8:0、C14:1、C16:1、C22:1n9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试验1、2组C18:1n9c、脂肪酸总量、SFA、MUFA、CLA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氨基酸方面,对照组各氨基酸和总氨基酸总体上高于2个试验组;而试验1组又略高于试验2组。在必需氨基酸中,试验2组苏氨酸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试验1组氨基酸评分、E/T和E/N均高于对照组。因此,高能高蛋白日粮育肥羯羊可使羊肉粗脂肪含量、不饱和脂肪酸和总脂肪酸含量极显著增加,对羊肉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构成比例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比较大额牛和婆罗门牛杂交后代(GBF1牛)和云岭牛肌内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成,评估大额牛杂交利用潜能,试验选择了年龄相近、性别相同的GBF1牛和云岭牛进行育肥、屠宰,采集110个肉样冻存,以脂肪酸组成较好的云岭牛肉为对照,测定了GBF1牛肉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GBF1牛西冷、尾龙扒、针扒脂肪含量显著低于云岭牛(P0.05),11个部位肉脂肪含量平均值也显著低于云岭牛(P0.05)。GBF1牛肉棕榈酸(C16∶0)、硬脂酸(C18∶0)、十五烷酸(C15∶0)含量显著低于云岭牛(P0.06),总饱和脂肪酸含量比云岭牛低9.30%。GBF1牛肉脂肪棕榈油酸(C16∶1)含量极显著高于云岭牛(P0.01),油酸(C18∶1n9c)含量高于云岭牛,总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云岭牛高7.94%。GBF1牛肉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云岭牛稍高(0.8%),各多不饱和脂肪酸均比云岭牛稍高,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GBF1牛肌内脂肪含量显著低于云岭牛,脂肪酸组成比例优于云岭牛,杂交牛肉中脂肪含量显著降低,脂肪酸组成明显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0.
以杜湖杂交羊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饲喂香蕉茎叶和玉米秸秆青贮饲料之后背最长肌的肉品质、氨基酸、脂肪酸含量差异。选取7月龄杜湖杂交羊16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8只):对照组饲喂玉米秸秆青贮饲料,试验组饲喂香蕉茎叶青贮饲料,其他饲养模式及喂料两组完全相同,预饲期7d,试验期100d。结果显示:试验组羊肉的pH、系水力、熟肉率和肉的亮度及黄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羊肉中的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羊肉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及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分别占氨基酸总量比率均高于对照组,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羊肉的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饲喂香蕉茎叶青贮饲料对羊肉肉品质、氨基酸、脂肪酸等无明显影响,可以替代玉米秸秆青贮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