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玉米秃尖的原因1、发生原因玉米秃尖的原因很复杂,除遗传因素外,主要是栽培管理措施不完善和不利环境条件造成的。雌小花发育过程中的不利环境(短暂低温、干旱)造成小花败育;未受精花主要是由于花丝未抽出苞叶或抽出时间晚、叶片遮掩、花期遇雨等原因造成。子粒败育是由于果穗顶部维管束面积明显小于基部,造成养分在不同粒位的分配不均等所致,特别是当营养不足时,养分首先满足中下部子粒生长发育需要,剩余的才分配  相似文献   

2.
王志杰 《河南农业》2014,(21):41-41
<正>玉米果穗顶部未结子或籽粒细小,呈白色或黄白色,称为秃尖。严重的秃尖可占整个果穗的1/2以上,是造成玉米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一、玉米秃尖主要原因玉米雌小花分化、吐丝及籽粒形成始于雌穗的中下部,以后则由此处向上或向下同时进行,最后在顶部结束,遇有环境条件不适,顶部的小花或受精胚常因养分供应不足而发生败育。玉米秃尖发生的主要原因与品种、土壤、营养与肥水、气候、种植密度过大、病虫害发生的严重程度密切相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比较了玉米正常果穗和秃尖果穗的子粒及穗轴中12种矿质元素的浓度,结果表明:在正常果穗和秃尖果穗的子粒中N、P、K、Mg、Ca、Na、B、Zn、Cu和Mn及两种果穗的穗轴中P、Na、Ca、Fe、B、Zn、Cu、Mn和Mo的浓度相同,秃尖果穗子粒中Mo的浓度及穗轴中N、K和Mg的浓度显著高于正常果穗的。正常果穗顶部子粒中的K和Zn的浓度及穗轴中N、P、K和Zn的浓度高于基部子粒的。在秃尖果穗顶部败育子粒(瘪粒)中N和Zn的浓度高于基部正常子粒,而在秃尖果穗的穗轴中N、P、K、Mg、Ca、Zn和Mn的浓度比同轴上败育子粒的基部及正常子粒的基部为高。为此,本研究认为,子粒败育不是矿质元素供应不足引起的。子粒败育是由于矿质元素输送渠道的机能失常或果穗上穗轴与子粒的接合点对元素的选择输送机能失常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玉米秃尖发生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 引言 玉米果穗顶部未结子或子粒细小,呈白色或黄白色,称为秃尖.严重时,秃尖可占整个果穗的50%以上,是造成玉米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减产幅度可达10%~15%,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5.
1雌穗花粒败育原因 1.1品种遗传缺陷导致花粒败育 有些玉米品种遗传秃尖,苞叶过短,抽穗散粉提前或顶部花丝抽出过晚;有的品种自身花期不遇,自身花期不协调致使花粒败育。有的品种先吐花丝后散粉,且上面的花丝覆盖着向地侧的花丝,使其不能正常授粉;有的是南北引种,由于光照和温度相差较大,一些光温反映敏感的品种也会出自身花期不遇的现象,导致花粒败育果穗结实不满。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随着玉米产量水平的不断提高,种植面积的扩大。进一步提高产量的途径除了增加种植密度,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促粒多、粒重。因此高产栽培中应根据密度与穗粒数的关系,在建立一个合理的群体结构的基础上,提高源的供应能力,减少败育粒以获得玉米高产,下面就造成玉米秃尖的原因及防止途径做简单论述。一、玉米秃尖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空秆”和“秃尖”是玉米生产中常见的现象,一般会导致玉米减少产量10%~15%。玉米“空秆”、“秃尖”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土壤瘠薄,土壤中的养分不能满足玉米生长发育的需要,使部分迟分化的小花发生退化,生殖器官不能形成。二是高温干旱造成抽穗提早,吐丝延迟,花丝、花粉的生命力下降,不能授粉、受精。三是阴雨  相似文献   

8.
<正>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雄穗败育直接影响产量。以河南省林州市为例,通过调查发现,气象条件、生长调节剂、栽培管理不当等因素均可导致玉米雄穗败育。通过雄穗败育的原因分析,找准防治方法,提高玉米产量,意义重大。一、导致雄穗败育的主要原因(一)气象因素频繁的异常天气,会对玉米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玉米雄穗败育现象。2013年8月,林州部分农户反映玉米出现雄穗秃枝和无花粉的  相似文献   

9.
根据二年的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玉米籽粒败育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败育籽粒的多少则因不同杂交种而异,一般籽粒分化数多、果穗长的杂交种败育粒数也多。籽粒败育发生的时间主要是在授粉后12—17天之间。发生的原因与果穗顶部籽粒发育迟、养分供应不足有关。在灌浆初期,果穗中下部籽粒中还原糖含量高,以后转变成淀粉速度快的,籽粒饱满、发育正常。相反,果穗上部籽粒还原糖含量少,转变成淀粉的速度慢,则易发生籽粒败育,产生果穗秃尖。  相似文献   

10.
玉米缺粒表现为多种形式,一是果穗一侧自基部到顶部整行没有子粒,穗形多向缺粒一侧弯曲。二是整个果穗结很少子粒,在果穗上呈散乱分布。三是果穗顶部子粒细小,呈白色或黄白色,称为秃尖,严重时秃尖可占整个果穗的一半以上,秃尖是玉米缺粒的主要形式。一、发生原因1.品种不同品种  相似文献   

11.
玉米果穗顶部未结籽或籽粒秕,称之为秃尖,是玉米栽培中常见的现象,造成秃尖主要原因主要有:品种的遗传特性,遇到不良气候因素,肥料供不足等因素。由于玉米由于缺粒秃尖,给玉米产量造成很大的损失,可减产1096~15%以上,而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所以预防玉米缺粒秃尖是提高玉米产量的一个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2.
玉米秃尖的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影响玉米秃尖长度的气象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了影响吉林省中部地区玉米秃尖的主要时期和主要气象因子:抽雄至8月上旬子粒发育期的降水;建立了各主要时期降水与玉米秃尖长短的定量模式。同时,确定了玉米秃尖与温度、降水、湿度匹配指标。  相似文献   

13.
种植密度与施氮水平对春玉米产量形成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不同施氮水平对春玉米产量及物质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高密度下,产量的实现主要是通过收获穗数实现的,穗粒数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氮素不足及过量可使败育发生,秃尖增大;适量施氮(220 kg/hm2),可促进子粒发育,增加穗粒数,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以8个在杂交后代表现出不同秃尖程度的自交系及其组配的一套8×8的双列杂交组合为材料,研究了雌穗不同部位小花吐丝的时间次序及其籽粒分化发育的特征。表明:雌穗中下部的小花吐丝最早最快,库容大、活力强,授粉后小花发育几乎没有败育籽粒,而雌穗中上部的小花除易出现退化花和未受精花外,还有较多的授粉小花发生籽粒的败育,可能与其抽丝较迟较慢、和库处于弱势位有关。  相似文献   

15.
玉米子粒败育的影响因素及败育过程中的特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库活性变化、库源调节、内源激素变化动态等多方面综述了前人在玉米子粒败育研究方面的进展 ,尤其对乙烯与玉米子粒败育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发现败育子粒在授粉前期子房长度及重量明显低于正常子粒。子粒败育过程 :0~ 8d为败育诱导期 ,8~ 16d为表现衰退期。顶端败育子粒可能与其库活性较低有关  相似文献   

16.
玉米果穗顶部未结籽或籽粒秕,称之为秃尖,是玉米栽培中常见的现象,也是造成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减产幅度10%~15%甚至更多。现将造成玉米秃尖的主要原因和预防措施介绍如下:1造成秃尖的原因:1.1密度过大造成营养不良;1.2抽雄前遇高温干旱造成雌雄花期不遇而造成顶部花丝不能授粉;  相似文献   

17.
玉米秃尖产生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果穗顶部未结籽或籽粒秕,称之为秃尖,是玉米生产中常见的现象,也是造成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防止或减少秃尖,可有效促进玉米的增产增收。1产生秃尖的原因1.1品种的遗传特性不同品种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不同,当不良的外界环境超过品种的适应范围,就易  相似文献   

18.
玉米缺粒秃尖的主要原因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缺粒秃尖,给玉米产量造成很大的损失,一般可减产10%~15%.造成玉米缺粒秃尖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  相似文献   

19.
本以8个在杂交后代表现出不同秃尖程度的自交系及其组配的一套8×8的双列杂交组合为材料,研究了雌穗不同部位小花吐丝的时间次序及其籽粒分化发育的特征。表明:雌穗中下部的小花吐丝最早最快,库容大,活力强,授粉后小花发育几乎没有败育籽粒,而雌穗中上部的小花除易出现退化花和未受精花外,还有较多的授粉小化发生籽粒的败育,可能与其抽丝畔锭较慢,和库处于弱势位有关。  相似文献   

20.
玉米果穗的顶部不结实或籽粒秕,呈白色或黄白色,称为秃尖或秃顶,是玉米栽培中常见的现象.玉米秃尖、缺粒是造成减产的主要因素,减产幅可达10%~15%甚至更多.玉米秃尖缺粒的主要原因与品种、土壤、营养与肥水、气候、栽培管理、病虫害发生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现将造成玉米秃尖的主要原因和防治办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