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绩溪县扬溪林场主要以杉木林为主,经营方针是以培养杉木中径级用材林为主,现有杉木林面积909.1hm2。本场积极造林,加强幼林抚育,适时适度进行抚育间伐,合理采伐利用,及时更新造林,促进林木的速生丰产和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2.
秃杉林冠下造林效果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不同造林方法对秃杉的生长有着不同的影响。分析了秃杉在湿地松林冠下造林和迹地更新造林两种不同方法造林后产生的不同效果,为残次林分改造选择造林树种,寻找最佳造林方法,充分发挥林地生产力,营造生物多样性,达到秃杉速生丰产目的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绩溪县扬溪林场主要以杉木林为主,经营方针是以培养杉木中径级用材林为主,现有杉木林面积909.1hm2。本场积极造林,加强幼林抚育,适时适度进行抚育间伐,合理采伐利用,及时更新造林,促进林木的速生丰产和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近十年累计完成造林1.2万亩,抚育中龄林8000亩。但近年来在森林经营上也遇到些问题,由于林种树种单一化,相当一部份杉木林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杉木是我国南方主要的速生用材林树种之一,广西桂北山区是杉木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的重点。总结了近年来采用良种+良法的造林模式营造杉木速生丰产林的成功经验,主要是通过良种选择、立地选择、造林技术和抚育技术等措施,以达到速生、丰产、优质、高效的目的,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原因及对策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杉木为速生用材树种,为我国解决用材短缺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目前由于片面追求速生丰产,营造大量杉木人工纯林,导致了杉木人工林林分生产力下降,林地地力衰退,尤其是在多代连栽杉木林地上,林地地力衰退问题就更加突出和严重。文章综述了我国杉木多代连栽人工林地力衰退的原因以及防止地力衰退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杉木是我区主要造林树种,山区群众素有经营习惯和丰富经验。50年代以来,各国有林场一直以杉木为主进行造林,至80年代,杉木人工林陆续进入主伐。第一代人工杉木纯林主成后,第二代林分如何经营,成为森林经营工作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为了提高迹地更新成效,对全区8个国有林场1988~1996年期间杉木林采伐迹地更新成效进行了调查总结,本着适地适树、速生丰产、经济效益高的原则,对人工杉木林采伐迹地更新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作出初步探讨,以期提高经营二代林分的质量和产量,提高林地生产力和经济效益。1自然条件池州地处皖西南、长…  相似文献   

7.
山区杉木无节良材培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杉木是我国特有用材树种,用途广泛,分布遍及南方省(区),是我国南方用材林基地的主要造林树种。然而普遍面临着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和多代连栽、木材材质下降等问题。考虑到杉木的生长速度及自然整枝能力一般,修枝切口的愈合速度较快等生物学特性,希望通过人工修枝,采用目标树培育技术,将杉木定向培育成为速生、大径级的无节优质木材,为山区杉木人工林的科学经营提供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秃杉引种效果调查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秃杉引种栽培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秃杉具有较强的抗寒性,能在海拔600 ̄1000m的山地造林成功,在中等立地条件下,其生长表现优于原产地,16年生平均树高达16.4m,平均胸径达17.1cm,,蓄积量达572.62m^3/hm^2。在杉木皆伐迹地造林生长量优于杉木连栽林。因此,秃杉不但能在较高海拔的山地造林,而且是杉木梅二代更新造林较理想的更换树种。  相似文献   

9.
不同立地条件下引种秃杉试验初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杉木采伐迹地不同的立地条件下开展秃杉与杉木、柳杉、福建柏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9年生秃杉在Ⅰ、Ⅱ、Ⅲ立地级的生长与Ⅳ立地级的生长差异达显著水平;秃杉在Ⅰ、Ⅱ、Ⅲ立地级的生长好于杉木、柳杉、福建柏,其差异达显著水平;秃杉的单株材积增幅达26.0%~49.3%。表明秃杉可作为福建省杉木采伐迹地的优良更新树种,宜在Ⅰ、Ⅱ、Ⅲ立地级造林,其生长量大,效益好。  相似文献   

10.
枫香杉木(萌芽)混交造林的主要方法是:在第一代实生杉木纯林的采代迹地上,栽植适当密度的枫香,抚育过程中保留部分伐蔸上的萌芽条,使之形成枫香杉木针阔混交林。这是我们在杉木林采伐迹地更新造林树种选择和配置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特定的更新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11.
集粹     
我国林业“八五”任务五年内,造林3.75亿亩,封山育林面积2.7亿亩。1995年,森林覆盖率要由目前的12.9%提高到14%左右;抚育中幼林2.49亿亩,迹地更新面积达到7950万亩;重点建设三北防护林二期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等,以及建设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  相似文献   

12.
杉木为开化县林场主要用材林树种,现有杉木林面积5333公顷。为了促进杉木林的速生丰产,自1981年来,已营建速丰林1667公顷,取得了较好的速生丰产效果。该文着重介绍了杉木速丰林的良种选用、栽植、抚育管理、间伐等方面的技术。  相似文献   

13.
秃杉是我国南方中、高海拔地区主要的速生用材树种之一。文章在分析秃杉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从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及地形条件分析了秃杉造林地选择,并从采种、育种、造林、幼林抚育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角度阐述了秃杉的丰产栽培技术,从而为秃杉的丰产栽培奠定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刘凡 《广西林业》2006,(1):50-50
杉木栽培历史悠久,面积广大,全国杉木用材林面积总计 754万公顷,蓄积2.63亿立方米。但是。由于杉木伐后连栽,林地生产力逐代下降。我区南丹县山口林场1981年在杉木采伐迹地上连栽的 67公顷杉木,速生丰产试验普遍生长差,11年生树高仅3-4米。但我区天峨县林朵林场连栽193公顷二代杉木林,仍保持一代林速生丰产的势头,11年生平均树高13.4米, 平均胸径10.1厘米。  相似文献   

15.
赵华 《林业科技开发》2002,16(Z1):11-13
阐述了建设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的重要意义,综合分析了安徽省现有速生丰产用材林资源的结构,对建设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提出了除大力实施人工造林外,重点只能通过对现有未成林造林地加强抚育管理和对中幼龄林实施内涵改造等.  相似文献   

16.
<正> 在“八五”期间,我国林业的任务:造林3.75亿亩;封山育林面积2.7亿亩;1995年森林覆盖率由目前的12.9%提高到14%左右;抚育中幼林2.49亿亩;迹地更新面积达到7950万亩;重点建设三北防护林二期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等以及建设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  相似文献   

17.
屏边县杉木采伐迹地秃杉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杉木采伐迹地秃杉造林试验表明,在杉木采伐迹地上种植秃杉,生长良好,且造林成活率为96%,保存率为(3年)94%,3年生树高达2.6m,胸径达5.2cm,没有病虫害,秃杉可作为杉木采伐迹地更新换代的骨干树种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8.
鹫峰山秃杉林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本文介绍了福建省鹫峰山脉中段、南段现存秃杉林分布的群落特点、生境条件。秃杉与杉木的生长对比表明,秃杉是福建省中北部山区大有发展前途的一种速生造林更新树种。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杉木优良种源推广西省杉木优良种源推广协作组1前言良种造林是实现林木速生、丰产、优质,取得事半功倍效果的根本措施。杉木是我省主要的速生用材树种。每年造林对良种的需求量很大,尤其是80年代中后期的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造林、工程造林和世行贷款项目造林,...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探究杉木种植的方法和技术,对于实现杉木速生丰产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杉木的造林地选择、造林技术、抚育管理等进行了综合创新探索,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