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马铃薯病虫害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马铃薯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 1、疮痂病 在高温和土壤干旱时发生严重.主要侵染幼小和生长旺盛的薯块,薯块感染后,先在表皮产生棕褐色小突起,之后合并成大病斑,或病块茎表皮粗糙木质化,呈干腐状. 防治措施:用500倍高锰酸钾浸种消毒. 2、环腐病 既能发生于茎叶,又能发生于块茎,在马铃薯贮藏期间也能造成危害.切开病薯可见维管束环状圈变,孔黄色腐烂.  相似文献   

2.
<正>马铃薯是以地下块茎为收获产品,为促进高产,就要为块茎在地下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深耕可以使土壤疏松,提高蓄水、保水能力,协调土壤中水、肥、气、热肥力因素,为马铃薯根系和匍匐茎、块茎的生长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一、播前准备种薯处理1、选种无论从外地调进的或自留的种薯,使用前都必须经过选种。选择无病虫、无冻害、表皮光滑、新鲜、大小适中的薯块作种薯。病薯、烂薯、畸形薯以及芽眼突起,表皮粗糙、龟  相似文献   

3.
<正>马铃薯俗称土豆,是以地下块茎为收获产品,为促进高产,就要为块茎在地下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深耕可以使土壤疏松,提高蓄水、保水能力,协调土壤中水、肥、气、热肥力因素,为马铃薯根系和匍匐茎、块茎的生长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一、播前准备种薯处理1、选种无论从外地调进的或自留的种薯,使用前都必须经过选种。选择无病虫、无冻害、表皮光滑、新鲜、大小适中的薯块作种薯。病薯、烂薯、畸形薯以及芽眼突起,表皮粗糙、龟  相似文献   

4.
正马铃薯是以地下块茎为收获产品,为促进高产,就要为块茎在地下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深耕可以使土壤疏松,提高蓄水、保水能力,协调土壤中水、肥、气、热肥力因素,为马铃薯根系和匍匐茎、块茎的生长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1播前准备种薯处理1.1选种无论从外地调进的或自留的种薯,使用前都必须经过选种。选择无病虫、无冻害、表皮光滑、新鲜、大小适中的薯块作种薯。病薯、烂薯、畸形薯以及芽眼突起,表皮粗糙、龟裂  相似文献   

5.
以马铃薯费乌瑞它为材料,叶面喷施生长调节剂,研究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块茎质构特性、薯块商品率、产量、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这两种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块茎的质构特性有一定影响,能降低块茎的硬度,增加块茎淀粉含量,块茎硬度和淀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生长调节剂果然多能明显增加薯块商品薯率,天达2116能增加马铃薯产量,较常规栽培增产12%.  相似文献   

6.
正1.选地1.1马铃薯喜土层深厚、疏松的微酸性(pH=6.5左右)土壤,这种土壤不利于疮痂病的发生,而有利于马铃薯根系在土壤中纵深发展、强大的根系有利于养分和水分的吸收,植株生长繁茂,结薯多、块茎大,是高产优质的基础。1.2土壤必须具有旱时能灌,涝时能排水的能力;马铃薯是需水较多的作物,植株中有90%的水分,块茎(薯块)中也有80%的水分。如果结薯期间缺水,不仅大幅度减产,  相似文献   

7.
一、选地1、马铃薯喜土层深厚、疏松的微酸性(pH=6.5左右)土壤,这种土壤不利于疮痂病的发生,而有利于马铃薯根系在土壤中纵深发展、强大的根系有利于养分和水分的吸收,植株生长繁茂,结薯多、块茎大,是高产优质的基础。2、土壤必须具有旱时能灌,涝时能排水的能力;马铃薯是需水较多的作物,植株中有90%的水分,块茎(薯块)中也有80%的水分。如果结薯期间缺水,不仅大幅度减产,正在膨大的块茎就会停止生长。以后再浇水或降雨,会出现二  相似文献   

8.
疮痂病是马铃薯现阶段常见的病害之一,是一种严重的土传病害,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感病的马铃薯薯块会产生凹陷状或凸起状的病斑,严重的会覆盖整个块茎,整个薯块的外观表型变差,整体品质下降,且不耐储藏,极易发生腐烂。疮痂病已成为制约我国马铃薯生产的主要病害,极大地限制了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进度,因此针对马铃薯疮痂病的研究愈发重要。本文针对马铃薯疮痂病的病症表现、发病规律、致病机理、防治措施与手段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马铃薯抗疮痂病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正>1、搞好田间管理要保证贮藏质量,首先要从夏秋田间管理抓起。提高块茎耐贮能力,块茎入窖质量的高低,关系到马铃薯能否贮藏成功,而块茎耐贮能力的强弱,又对入窖有直接的影响。1)搞好田间病害防治。入窖块茎的病斑和烂薯是贮藏的最大隐患,而病薯和烂薯都来自田间。搞  相似文献   

10.
病状:马铃薯疮痂病只为害薯块,在薯块表面形成圆形或不规则的褐色硬斑,边缘隆起,表皮粗糙木质化,呈干腐状。病斑一般较浅,仅局限在薯块皮部;也有深达薯肉,引起局部薯肉硬化的。  相似文献   

11.
《现代农业》2004,(7):6-7
二、马铃薯1、卫道克(HB15号)选育(引进)单位:呼伦贝尔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块茎:薯形圆,薯皮薯肉浅黄色,表皮较粗糙,芽眼数目中等、浅,结薯集中、整齐均匀,薯块综合农艺性状好,商品薯率达95%以上,适于机械作业。块茎休眠期较长,耐储藏。淀粉含量22.7%、还原糖含量0.62%、干物质含量29.1%,极适用于淀粉加工和食用。抗性:植株和块茎抗早晚疫病能力强,抗主要病毒病(PVX、PVY、PLRV、PSTV)能力强,抗疮痂病能力较强,抗逆适应性好。熟性:中晚熟,生育日数出苗至成熟110天以上;平均亩产2500公斤以上。试验亩产3402公斤,比对照品种紫花白增产66.3…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块茎上腐烂茎线虫危害症状及线虫的侵染分布情况,通过室内在马铃薯上接种腐烂茎线虫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显示:接种腐烂茎线虫至马铃薯薯块上表现的症状除了马铃薯块茎表皮容易剥离外,其他症状表型如部分组织软化、变暗变黑、内陷外等与文献报道的基本一致。镜检块茎坏死组织可见线虫发生量不大,原因可能与坏死组织营养严重流失、生存环境恶化不利于线虫生存有关;镜检块茎表皮层组织发现有大量成虫,大龄幼虫和卵聚集在表皮层和皮孔下的薄皮细胞及组织中,这对解释腐烂茎线虫对环境的适生性有一定意义;同时,在降低线虫数量方面,马铃薯病残体块茎以及表皮坏死组织应彻底清除,以有效降低线虫发生量。  相似文献   

13.
正一、选用良种:选种是马铃薯高产的一个重要环节,而选用优良脱毒马铃薯品种是高产栽培的基础。适宜品种应早熟、高产、稳产,综合抗病性较强,品质较好。既适合露地种植又可保护地栽培,结薯集中,薯块大,产量高,商品性好。在选用良种的基础上,选择薯形规整,具有本品种典型特征,薯皮光滑、色泽鲜明,重量为1-2两大小适中的健康种薯作种。选择种薯时,要严格去除表皮龟裂、畸形、尖头、芽眼坏死、生有病斑或脐部黑腐的块茎。  相似文献   

14.
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氮肥与烯效唑互作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施氮量和烯效唑浓度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马铃薯生长,能够改善马铃薯株型结构,降低根、茎、叶干物质积累量与分配,提高块茎干物质积累量与分配;同时可提高块茎数量、大中薯个数及小薯个数,增加单株块茎鲜重和单薯鲜重,最终增加马铃薯产量。过量氮肥和烯效唑在一定程度上对马铃薯块茎干物质积累与分配、产量及产量性状具有抑制作用。马铃薯产量以中氮(183.75 kg/hm2纯氮)和低浓度烯效唑(10 mg/kg纯量)处理组合最高。氮肥与烯效唑互作对马铃薯成熟期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影响程度为:茎根块茎叶,对各器官干物质分配的影响程度为:茎根叶块茎;对经济性状影响程度为:单株薯块鲜重单株大中薯个数单株小薯个数单株薯块数平均单薯鲜重。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马铃薯病害常有发生,影响了马铃薯种薯的质量,因此,针对马铃薯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常见病害,列出其危害症状,并就其防治措施提出建议。 一、晚疫病的防治法 1、危害症状。块茎,茎叶花和浆果都能被晚疫病菌所浸染。初发生于叶尖和叶缘呈晴绿色病斑。在潮湿条件下,病斑迅速扩大,呈水浸状不规则的暗绿色病斑病叶的边缘向上卷曲干枯,叶背面病斑的边缘处可看到由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囊形成的霜层,有时在叶片的正面也可以产生这种白霉。危害严生时,症斑能扩展到基部甚至浆果上,发生暗色条斑当病斑扩展到主脉和叶柄时,叶片就萎蔫下垂,大部分叶片枯死脱落,只留下顶端少数绿色小叶。在高温干旱条件下病斑停止扩大,边缘形成坏死组织病菌死亡。块茎受害后,表面形成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形成稍微凹陷的暗褐色病斑,切开后可看到不到1cm深的一层褐色干组织。病薯作种时仍长成病株。  相似文献   

16.
一、马铃薯主要病虫害 病害包括早疫病、晚疫病、青枯病、环腐病、病毒病、疮痂病、癌肿病、黑胫病、线虫、黑痣病等.虫害有二十八星瓢虫、马铃薯甲虫、小地老虎、蚜虫、蛴螬、蝼蛄、块茎蛾. 二、马铃薯综合防治措施 1、推广脱毒种薯,预防马铃薯晚疫病和病毒病的重要措施,严格执行检疫制度,从无检疫性病虫害地区引种.  相似文献   

17.
<正>马铃薯性喜冷凉,是喜欢低温的作物。其地下薯块形成和生长需要疏松透气、凉爽湿润的土壤环境。对温度的要求:块茎生长的适温是16℃~18℃,当地温高于25℃时,块茎停止生长;茎叶生长的适温是15℃~25℃,超过39℃停止生长。为了将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现将马铃薯常见病害介绍如下。1马铃薯早疫病该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也可侵染块茎。叶片染病病斑黑褐色,圆形或近圆形,具同心轮纹,大小3—4mm。发病严  相似文献   

18.
<正>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主产区发生普遍且危害较重的病害。它蔓延快,受害茎叶很快腐烂枯死,马铃薯的叶、茎、块茎均能受害,种植感病品种在病害流行时能造成毁灭性的损失,抗病力差的品种在晚疫病流行时,田间产量损失可达40%,而且病菌侵入块茎后,还会造成贮藏期间的烂窖。1症状此病可侵染叶片、茎蔓和薯块,叶片染病,多从中下部叶开始,先在叶尖和叶缘发生淡褐色的病斑,病斑外围有黄绿色症状,湿度大的早晨和雨天  相似文献   

19.
<正>马铃薯按皮色可分为白皮、红皮、黄皮和紫皮4种类型,其中以红皮种和黄皮种较耐贮藏。马铃薯收获后的块茎含水量一般在80%左右,在储存期间易遭到病菌的浸染而腐烂。马铃薯适宜贮藏温度为2℃~4℃,湿度为85%~90%。高温易伤热,低温易冻害。一、马铃薯贮藏前管理马铃薯在贮藏前要严格挑选,要求将烂薯、病薯、冻薯、伤薯挑出,留下薯块完整、薯皮干燥、无病斑、无腐烂、无冻害、无伤口、无泥土及其他杂质的薯块。由于刚收获的马铃薯块茎尚处于后熟阶段,呼吸十分旺盛,分  相似文献   

20.
<正>马铃薯属于茄科作物,块茎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的粮食作物。病虫害是影响马铃薯生产稳定发展和限制单产提高的重要因素。马铃薯病害多达百余种,一般因减产10—30%,严重的减产70%以上。国内常见的病害有好多种,其中晚疫病、环腐病和病毒病通称"三大病害"。我们以下介绍我地区常见的几种病虫害:1马铃薯晚疫病1.1症状主要侵害叶、茎和薯块。叶片染病先在叶尖或叶缘生水浸状绿褐色斑点,病斑周围具浅绿色晕圈,湿度大时病斑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