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赖作莲 《农业考古》2001,(3):108-111
宋元时期是传统农学全面发展的时期,不仅北方旱作传统农学理论及耕作技术日臻成熟,而 且南方农业也突飞猛进。这一时期上承隋唐五代,下启明清两朝,是我国农业发展历史进程 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阶段。“要了解古代农学发展的过程及其基本情况,最完整的资料还是要依据古农书”(1) 。当时农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便是农书空前增多。王毓瑚先生的《中国农学书录》中,收 入宋代以前的农书仅有六十多种,宋元时期突增至一百三十多种。宋代农书有105种,元代 则出现了三部好书:王祯《农书》,《农桑辑要》、《农桑衣食撮要》,是农书…  相似文献   

2.
日本传统农书(江户农书)在其国内制度变革、日中农学交流等多重因素的促动下于封建社会的最后阶段最终问世,并在江户时段内获得了长足发展。江户农书尽管受中国农书影响较深,但在创作编写方面坚持引用与独创并重,强调风土考辨与因地制宜,形成了以地方性种植农书为主体的结构特点以及作物技术科学详尽、农业思想丰富可贵、本土色彩鲜明的内容特色。与同时期的中国清代农书相比,日中农书虽然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在农书类型、理论水平、创作主体等方面依然存在着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3.
明清以后,中国在世界上的科技领先地位逐渐丧失,西方的科技发展主导了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农业也不例外.随着西方实验农学的兴起,中国传统农业显得相对落后.鸦片战争后,实验农学的概念通过传教士对西方农学书籍的翻译传入我国,甲午战争后,<农学报>等期刊及中国留学生对西方农书进行翻译并对西方农学进行传播,把西方农学理论体系介绍到我国,西方农书的翻译对中国近代农业的发展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群芳谱》是明代王象晋编撰的一部关于栽培植物的农学著作,书中总结了以往的农业科技知识,体现了中国传统农业思想,丰富了农业生产技术,具有极高的农学价值。同时,《群芳谱》作为一本农书,不仅在农学史上熠熠生辉,由于其书中对诗词丽藻的引用,在文学上也占有一席之地。王象晋在《群芳谱》蔬谱两卷中仅诗就引用了79首,这些引诗体现出蔬菜的各方面的特点,证明了蔬菜不仅能食、能用,还有观赏怡情等多种价值。农书引诗是一种开创性的探索,它在农学及文学上都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明清农书不仅数量可观,而且内容广博,具有突出的时代特点,其中蕴含的农学思想和技术精华在推动我国传统农业向前发展的同时对国外农业科学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二如亭群芳谱》是一部农书,可谓古今学人的共识。然而,通观全书,不难发现,书中还包含了许多与农学无关的内容,与《王祯农书》《农政全书》这类农书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之处。鉴于其书写内容和书写方式的独特性,解读《二如亭群芳谱》需要突破单一的农学视域,而采用一种"复调式"的视角。《二如亭群芳谱》的文本属性有别于一般农书,它既非纯粹的专业类农书,也非通书性质的农书,而是一部布局独特、立意新颖、内涵丰富且有着深厚生活积淀和扎实学理依据的人文作品。该书的人文价值要远高于其自然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邱志诚 《农业考古》2022,(1):239-247
《中国农学书录》《中国农业古籍目录》两部当代农学目录学著作,堪称研究传统农书的架海金梁,是为学者入门、研究必备的案头书。但两书或囿于时代条件限制,或因书成众手,误收的情况在所难免。通过研究考辨,可知两书误收宋代农书29种,兹为揭橥以提高其著录宋代农书部分的准确性,从而使之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古今农业》2008,(3):48-48
中国科学院的自然学史研究所曾雄生撰著的《中国农学史》一书,作为《中国学术史系列》之一,已由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3月出版。全书594千字,定价48.00元。在充分吸收现有关于中国农学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该书突出学术史的特点,把古农书作为农学史的讨论重点,分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四编展开叙述。突出中国传统农书写作的官修和私撰两大传统。前有绪论交待中国农学之基本内容、农学概念的由来和演变、农家和农书,中国农学史的研究现状及该书的写作思路等,末有结论和讨论。另有游修龄教授序,指陈该书优劣和未尽之处。  相似文献   

9.
《浙江通志》中所收书目中包含一部分农书目录,前贤学者对方志体书目少有涉及,更不用说对其中农学目录的整理和研究了。《浙江通志》所收农书目录类型多样,内容丰富,对了解明清时期浙江农业的概况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车艳妮  刘庆超 《安徽农业科学》2018,(20):229-231,236
《二如亭群芳谱》是我国17世纪初期的一部农学专著,其内容广泛,论述周详,是16世纪以前古代农书的集大成者。以谷类作物为例,探究该书在指导思想、内容体例和语言特色等方面对《齐民要术》的继承和发展,以展示我国宝贵的农业遗产和光辉灿烂的农业文明。  相似文献   

11.
康丽娜 《农业考古》2012,(1):102-106
西汉是继秦之后的我国一个强大的封建王朝,在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等方面为后世奠定了基础。我国古代是以农业生产为中心的社会,西汉的繁荣同样离不开农业的支持。事实证明,西汉农业本身也有很多为人们称道的成就,如我国农学史上一本重要的农书《汜胜之书》  相似文献   

12.
刘晓萍 《农业考古》2019,(4):202-206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其传统文化的核心本体是农业文化,同时农业科学文化研究也是研究中国科技与文化互动关系必不可少之环节。本文尝试以李约瑟对中国农学发展的关注、他和多位农学专家对中国农学典籍西向传播的贡献、《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中对中国农书的译介为进路,梳理中国农业文化与西方的交流及其产生的影响,重新发现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对世界文明进步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吕氏春秋》一书,是战国时代秦相吕不韦领导下集体编纂的一部著作。其中包括十二纪、八览、六论,取材杂采诸家之说。在六论中,《上农》、《任地》、《辨土》、《审时》四篇论文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农书,比较系统地总结了战国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经验,包含着丰富的农业辩证法思想,为我们研究古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提供了宝贵资料。探讨和总结这四篇农业论文的农学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农书的编目发展源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而且长期以农立国,有着悠久的重农传统,因而农业较为发达,农学著作非常丰富。反映到目录学上,历代目录学家对农书都十分重视,不仅单独为其设类,有的还细分子目,详加著录,从而为后人搜求、研究古代农学文献提供了大量珍贵的资料。自20世纪以来,已有不少学者致力于古代农书的挖掘、整理工作,在农学史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就。毛骸、王毓瑚、胡道静、犁播及日人天野元之助等广泛搜集古代农书的书目和篇目,先后编纂出版了几部农学文献专科目录。本文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目录学史的角度,专门探讨在中国古代各种书目中农书的归类及著录情况。  相似文献   

15.
《陈旉农书》为南宋道士陈旉所著,是我国南宋七部隐士农书之一,也是我国南方重要的农书之一.它既继承了我国道家和道教中的哲学思想和技术体系;又继承了我国南宋以前的传统农学思想,在我国农学思想史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直接成为《便民图纂》的直接理论来源,也间接影响了南宋以后大多数农书思想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陈(甫方)《农书·祈报篇》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甫方)《农书》是继《齐民要术》之后的又一部重要古农书,成书于南宋,全书共三卷,约12000多字,内容丰富、结构严谨.陈在前代农学家和自己实践的基础上,系统地总结了当时南方水田农业的生产经验和技术成就,其《农书》被农史学家称为一部综合性农书,国内外较多学者都对之做过专门研究,主要着眼于书中所载的农业技术,农业思想以及农业管理进行讨论,成果不菲.  相似文献   

17.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作为中国最杰出的农书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南宋陈旉在自己本人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对《齐民要术》进行了继承和发展,从而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一部在中国农学史上堪称一流的农书.而这种继承和发展主要体现于天时论、肥料和土壤改良技术、耘田与节用防奢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本劝农性质的文献,《便民图纂》中包含着大量的农学知识,以往的研究者认为这些农学知识大多是抄自其它文献,价值不大。本文以书中的"耕获类"和"树艺类"部分为例,揭示了这些农学知识独特的原创和地域价值。笔者认为,《便民图纂》上接宋元两代的农书和日用类书,下启《农政全书》,在中国古代农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农桑经》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杂著"类作品,属于小型地方性农书,反映了清代山东淄川地区农桑生产情况以及蒲松龄的农学思想,具有一定的学术和实践价值.本文概述了《农桑经》的成书背景、体例和主要内容,分析其农学思想及其当代启示,为更好地研究利用该书、更全面地认识蒲松龄的生平思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三农纪》中的植物保护知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朝氽 《农业考古》2000,(1):240-247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导师周肇基教授的悉心指导,谨此致谢!陈朝氽,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农业大学。 清代乾隆二十五年(1760)出版了一本以记述四川地区大农业为特色的农学巨著《三农纪》,作者张宗法,四川什邡人,是一位长期务-农,熟悉农业生产并对农业技术颇有研究的知识分子。他说“法也生长农家,终身吠亩,与鸟兽同其休息,与草木共春秋,业业小人而已。”(1)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知识分子写成的农书,重视描述的客观性和内容的实用性,把当地农业生产实际经验知识反映在该书的内容中.形成了一部有四川地区特色的大型农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