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锦  杨晓光  刘志娟  吕硕  王静  陈阜 《中国农业科学》2014,47(16):3143-3156
【目的】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东北三省春玉米气候适宜性的变化特征,为东北地区春玉米种植的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文以1981年为时间节点,把1961-2010年分为两个时间段,基于东北三省74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的观测资料,根据农业气象学指标,在分析1981-2010年较1961-1980年东北三省春玉米可能种植北界变化的基础上,利用APSIM-Maize模型模拟春玉米可能种植区域内各气象站点逐年的雨养产量,结合统计学方法,分析春玉米雨养产量高产性和稳产性的变化特征,并综合得到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东北三省春玉米的气候适宜区分布的变化特征。【结果】(1)与1961-1980年相比,1981-2010年春玉米的可能种植北界向北移动了158.3-285.8 km,春玉米可能种植面积增加了3.87×104 km2,占东北三省土地面积的4.91%。(2)1981-2010年,东北三省春玉米雨养产量的最高产区、高产区和次高产区面积占可能种植面积比例由81.14%增加为86.66%,其中最高产区和高产区面积比例由36.61%减少为34.82%,而次高产区则由44.53%增加到51.85%,低产区面积占研究区域面积的比例由18.86%减少为13.34%。研究区域内雨养产量的单产减少40 kg•hm-2,但由于春玉米可能种植区域总面积的扩大,特别是高产区和次高产区面积的增加,研究区域内雨养产量的总产增加了7.0%。(3)东北三省春玉米雨养产量的最稳产区、稳产区和次稳产区面积占可能种植面积的比例由80.20%增加为89.28%,且最稳产区和稳产区面积比例由40.97%增加为49.97%,而低稳产区面积占研究区域面积的比例由19.80%减少为10.72%。(4)东北三省春玉米气候适宜区和次适宜区面积占可能种植面积的比例由61.09%增加为83.00%,但最适宜区面积比例由18.83%减少为6.67%,可种植区面积占研究区域面积的比例由20.08%减少为10.33%。研究区域内春玉米可稳定获得的雨养产量的单产总体下降了171 kg•hm-2,但由于春玉米可能种植区域总面积的增加,特别是适宜区和次适宜区面积的增加,研究区域内可稳定获得的雨养产量的总产增加了2.6%。【结论】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东北三省春玉米种植北界明显向北向西移动,春玉米的可能种植面积增加;在春玉米可能种植区域内,如果不考虑品种和栽培管理措施的适应,雨养产量的最高产区面积所占比例缩小,春玉米雨养产量的单产下降,但由于可能种植面积的增加,东北三省春玉米雨养产量的总产增加;春玉米雨养产量的稳定性增加,其中最稳产区和稳产区面积占研究区域面积的比例增加;在春玉米可能种植的区域内,春玉米的气候最适宜区面积减少明显,研究区域内春玉米可稳定获得的雨养产量的单产下降,但由于春玉米可能种植面积的增加,特别是适宜区和次适宜区面积的增加,可稳定获得的雨养产量的总产增加。  相似文献   

2.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因其产量高,市场销路好,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实践证明,在玉米种植的过程中,合理的施肥对促进玉米增产、稳产,增加农户收入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玉米种植高产施肥的技术要点做了相关的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普及推广,我县的玉米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不仅种植面积居各粮食作物之首,而且单位面积产量也不断提高,生产实践证明,玉米具有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抗灾能力强,应用范围广,经济效益高等独特作用,在国民经济生产和人民生活中占有无与伦比的地位。一、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品种是决定玉米产量高低的内因,能否实现高产,首先取决于品种的生产潜力。生产实践证明,在相同自然条件和栽培水平下,种植的品种不同,亩产量相差达50—100公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我地农村人员大量外出务工,剩余劳动力减少,直播玉米面积有所增加,导致玉米植株偏高,加之我地自然灾害(大风、雨涝)频发,高秆玉米倒伏已经成为制约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合理科学使用玉米化控技术以提高玉米抗倒伏能力,确保玉米稳产、高产,减轻自然灾害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已经成为目前玉米栽培的关键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玉米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的粗粮作物,也是畜牧业重要的饲料作物,由于玉米面积大、产量高,还是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一种农作物,在全国有广泛种植。河北省按播种期的不同分为春玉米和夏玉米。而唐山地区,春、夏玉米由于气候原因又有自己的特点:夏玉米从播种到收获,由于自然降雨基本能满足其对水分的要求,一般较稳产,但生长期较短却并不高产;  相似文献   

6.
创新黄淮井灌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优化农田水分管理模式,是实现玉米高产、稳产、高效栽培主要路径。本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基因型互作显著(P 0.05)影响夏玉米产量形成及其水分利用效率;黄淮井灌区不同地点间夏玉米品种产量水平、水分利用效率差异显著(P 0.05),其不同基因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P 0.05)。高产量水平的夏玉米品种有高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其产量构成因子如收获穗数和穗粒数与此正相关。高水分条件下,登海605易于获得高的产量水平和水分利用效率;矮单268更易于在水分亏缺或逆境条件下,获得高的产量水平和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7.
玉米种植在中国农业结构中占有很大比例,是中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之一。近几年,随着农业产业结合不断调整,玉米种植面积和范围正在缩小,怎样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生产出最多的玉米就成为现阶段我们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体系是提高玉米产量品质的重要措施,只有切实提升单位面积内的玉米产量,才能保证中国粮食安全和稳定。该文主要结合山西省长治市玉米种植现状,就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体系进行分析,希望通过该次研究对更好的推广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有一定助益。  相似文献   

8.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因其产量高,适应性强,近些年来市场销售一直被看好,所以种植面积呈不断增加的趋势,特别是东北商品粮主要产区,玉米种植更是十分普遍。玉米的种植过程中,也要注重每个环节的管理,要抓好细节管理,才能确保高产、稳产,本文主要针对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希望为玉米的生产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随着我地农村人员大量外出务工,剩余劳动力减少,直播玉米面积有所增加,导致玉米植株偏高,加之我地自然灾害(大风、雨涝)频发,高秆玉米倒伏已经成为制约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合理科学使用玉米化控技术以提高玉米抗倒伏能力,确保玉米稳产、高产,减轻自然灾害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已经成为目前玉米栽培的关键性技术措施。一、正确认识玉米化控剂的作用玉米化控技术是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影响玉米植株体内激素系统来调节玉米生长发育过程,能有效调节  相似文献   

10.
<正>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在黑龙江垦区各农场有着广泛的种植。因其营养价值高,且可在工业生产的主要原料之一。近年来,其种植面积有不断上升趋势。因此,切实解决玉米在种植当中发现的各类影响产量的技术性问题,提升玉米产量和品质十分重要。本文试以玉米种植经常出现的玉以伏问题的成因进行探讨,并对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希望对同行有所借鉴,进一步促进玉米实现高产和稳产。近年来,黑龙江垦区各农场已经将玉  相似文献   

11.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玉米种植面积逐年减少,为提高玉米产量,总结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地块选择、整地、播种、定植、配方施肥、田间管理和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指导玉米生产。  相似文献   

12.
<正>玉米是我国的重要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作物,随着畜牧业和玉米工业的发展,全世界对玉米的需求量也将随之增加。在我国耕地面积有限的前提下,需通过增加密度、合理施肥、培育新品种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达到提高总产的目的。郑单958是河南省农科院所培育的高产、稳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具有耐密植的特点。为了探讨郑单958的高产潜力和配套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地区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玉米种植面积呈现缩小趋势,要积极推广科学选种、科学整地、适时播种与田间管理等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同时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提升重视程度、强化宣传力度、完善配套设施、构筑推广体系,以及时转变传统玉米种植模式和种植技术,保证先进技术在广大基层地区得以推广和应用,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达到既定的高产目标。  相似文献   

14.
<正>玉米是山东省高唐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占粮食作物的48%,产量占粮食总产的55%,玉米产量是保障全县农业丰收的关键。近年来,全县玉米生产逐渐实现了从中产到高产,再由高产向更高产的飞跃。特别是在粮食高产创建、配方施肥、"一防双减"等项目的示范带动下,涌现了一大批超高产典型。但随着玉米产量由高产向更高产飞跃,玉米倒伏面积逐渐扩大,并呈现迅速蔓延之势。如何解决高肥水地块玉米高产与倒伏的矛盾,成了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玉米区域试验品系产量稳定性及试点代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准确评价玉米品系的高产、稳产及适应性.【方法】采用GGE双标图法对2011-2012年甘肃省玉米区域试验的12个玉米品系在12个试点的产量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2个玉米品系中,‘玉源209’和‘2070’品系的高产性及稳产性最好,且平均产量表现均接近理想品种,而‘沈单16’的高产性、稳产性及平均产量表现最差;12个玉米试点中,临洮试点的鉴别力和代表性优于其它试点,而清水和临夏2个试点的鉴别力和代表性最差.【结论】‘品系2070’‘玉源209’以及临洮试点可以作为甘肃省玉米区域试验的参考,并且GGE双标图法可以客观评价玉米参试品系的高产性、稳产性以及试点区域的鉴别力、代表性,从而提高区域试验的准确性,为甘肃玉米品种鉴定与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玉米是一种产量较高的粮食作物,由于近年来市场前景一直看好,价格相对稳定而且销路好,所以玉米在我国主粮产区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总产量也不断攀升,但在玉米种植过程中,要想保稳产、夺高产、创优质,在一些技术环节上,还需要多多加强,本文主要分析了取得玉米高产的一些重要技术环节,希望在玉米生产中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玉米作为农业发展中最为常见的农作物,其具有经济价值高、种植范围广、面积大、高产、稳产的优势,因此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贡献突出。本文针对黑龙江玉米栽培技术要点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国家种植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玉米的种植面积呈现逐渐缩小趋势。提升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在玉米栽培中存在品种、施肥方式、定植密度以及病虫害等问题,可以通过科学选种、适时播种施肥、合理密植、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措施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提升自身抵抗能力,为玉米的高产与稳产提供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9.
<正>平遥县是个传统的农业大县,种植作物主要是玉米、小麦为主,常年玉米种植面积在50余万亩,近年来我国高产、高效农业有了较快的发展,玉米的产量与质量直接影响着平遥县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选育优质高产稳产的玉米品种十分重要。下面与大家一起探讨培育高质量的优良玉米品种的方法。1科学选择制种地及隔离区的设置1.1制种地块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所培育的玉米品种能否高产、稳产,以及玉米品种质量的好坏。首先,玉米制种要选择  相似文献   

20.
玉米产量高,且营养丰富,用途广泛,包括饲料、酿酒、化工、食用油等领域,本文重点分析了玉米高产种植技术,旨在通过进一步分析,助力玉米种植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从而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