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不同播量与水肥(N、P、K)耦合效应对河北秋闲田饲用谷子(Setaria itlica)产草量的影响,以冀谷18为材料,采用五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进行盆栽试验,通过建立饲用谷子干草产量(Y)与土壤含水量(x1)、N(x2)、P(x3)、K(x4)以及播量(x5)之间的数学模型,模拟寻优。结果表明,水分、播量、磷肥、钾肥等对产草量有重要影响,其中,水分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播量、磷肥、钾肥;播量与水肥耦合的显著项及其强弱顺序为:水分+播量钾肥+播量氮磷耦合水氮耦合水磷耦合;其他各项没有明显影响。构建了数学模型Y=20 543.756-565.570x1-39.942x2-23.102x3-38.470x4-151.877x5+1.052x1x2+1.604x1x3+12.953x1x5-0.173x2x3+0.737x4x5-2.292x52,其决定系数R2=0.788,显著值Sig.=0.0000.01,差异极显著,FLf=0.464F0.1=2.193,失拟性不显著,表明该模型预测结果可靠程度较高。明确了以经济效益为考核指标的最优方案:土壤含水量保持10%、饲用谷子播量15kg/hm2。该方案干草产量为14 037.15kg/hm2,经济效益为13 887.15元/hm2,较最优组合增收3 288.98元/hm2,增幅23.68%。为秋闲田饲用谷子生产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畜牧与饲料科学》2017,(9)
[目的]为了使秋闲田饲用高粱丰产丰收,探索播期与秋闲田饲用高粱生物产量的线性回归预测模型。[方法]采用田间试验与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播期与饲用高粱生物产量的关系进行模拟和比较。[结果]播期对秋闲田饲用高粱生物产量具有重要影响,其生物产量随播期的推迟而降低。构建了播期与生物产量关系的回归模型,鲜草产量与播期的回归模型为y鲜=196.646-4.625x,干草产量与播期的回归模型为y干=58.253-1.423x。在7月23日—8月30日的播期每推迟1 d,饲用高粱的鲜草产量平均减少4.625 kg/20 m~2,干草产量平均减少1.423 kg/20 m~2。[结论]该研究构建的回归模型,为秋闲田饲用高粱生产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使秋闲田饲用甜高粱丰产丰收,对其种植密度、行距与单株生产力的关系进行了探索。[方法]采用列区试验设计与软件IBM.SPSS.Statistics.v22的LSD法,对秋闲田饲用甜高粱的种植密度与播种行距进行了单株生产力的比较试验。[结果]种植密度与行距对秋闲田饲用甜高粱单株生产力具有重要影响。明确了秋闲田饲用甜高粱单株生产力的优化组合为A1B4,即种植密度为7.50万株/hm2与播种行距为40cm的配置,该配置的单株鲜重与干重分别为654.37g/株、147.11g/株。[结论]为秋闲田种植饲用甜高粱的生产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 前言为了重新评价甘兰的育种目标和方法,以及评价基因型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本项栽培品种的产量试验包括了12个栽培品种、两个播期和两个株距。选择的栽培品种可以代表联合王国种植的甘兰类型,播期超过临界期6月中旬。如果控制的株距每平方米超过16株,则可以用晚播来弥补。 相似文献
6.
秋闲田一年生饲用作物品种筛选初报 《畜牧与饲料科学》2015,36(10):14-14
筛选适于河北、内蒙古地区秋闲田生态条件下种植的一年生饲用作物品种,拓宽饲草生产、供应渠道,解决畜牧业冬春季节饲草不足的问题。采用随机区组试验,选择禾本科、豆科与十字花科的9个品种进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坝莜3号的产草量最高,鲜草重为57 502.50 kg/hm2、干草重为20 723.50kg/hm2,位居第一;饲谷K4697的产草量位列第二,青贮308第三,产草量均较高。河北省石家庄市最适品种为坝莜3号,其次为饲谷K4697与青贮308;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最适品种为坝莜3号,其次为饲谷5号与秣食豆。该研究确定了适于河北、内蒙古地区秋闲田种植的一年生饲用作物品种,为今后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播种量(120kg/hm~2、180kg/hm~2、240kg/hm~2)、施肥(尿素:75 kg/hm~2、150kg/hm~2、225kg/hm~2,有机肥:4500kg/hm~2、7500kg/hm~2、10500kg/hm~2)对红壤丘陵地区冬闲田种植饲用豌豆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饲用豌豆干草产量随着播种量、尿素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有机肥处理间干草产量无显著差异(p0.05)。播种量能显著影响饲用豌豆干草产量,但在低播种量的情况下,追施高量的尿素以及合理的有机肥也能获得较好的草产量,与高播种量的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8.
行距和播量对麦宾草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青藏高原黑土滩退化草地上,采用两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了行距与播量对麦宾草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行距和播量对牧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影响显著,二者对种子产量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30 cm行距的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都显著高于15cm行距,30 kg/hm2播量的干草产量显著高于其它播量处理(P<0.05),播量为15 kg/hm2的种子产量最高。以生产饲草为目的 ,麦宾草播种行距为30 cm、播量30 kg/hm2较为适宜;若收获种子,播量可减小到15 kg/hm2。 相似文献
9.
饲用小黑麦产量与播量、施肥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试验采用“多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小黑麦产量与播量、施肥关系,建立了一般耕作和管理条件下,小黑麦产量、投资效益等函数模,运用微机寻优,筛选出亩产量大于370千克、400千克,投资效益在于12千克/元的高产稳产农艺措施;播量17.5千克/亩,基肥磷酸二铵12.5千克/亩,抽穗期追施纯N9.2千克/亩,分蘖期与灌浆期少追或不追N肥,试验还对诸因子的效应,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0.
11.
在岷县闾井开展以行距、播量和施肥量3处理、3水平、2重复的正交试验,研究岷山猫尾草种子生产过程中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结果表明:施肥、播量对猫尾草种子产量有显著影响,在其它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岷山猫尾草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组合为:播种量7.5 kg/hm2,氮肥150 kg/hm2,行距40 cm。 相似文献
12.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设置了4个播种量(4.5 kg·hm-2、7.5 kg·hm-2、10.5 kg·hm-2和13.5 kg·hm-2)和2个种植行距(15 cm和30 cm)共8个处理,通过连续2年测定发草种子产量和牧草产量,研究分析不同行距和播种量对发草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行距和播种量对发草种子产量和牧草产量均有显著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种子产量和干草产量随播种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且在行距30 cm、播种量10.5 kg·hm-2种植条件下牧草产量相对较高,可达4124.2 kg·hm-2;而种子产量在行距30 cm、播种量7.5 kg·hm-2配置下较优,可达465.6 kg·hm-2。 相似文献
13.
贾志锋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3,43(4)
以裸燕麦青引3号(Avena nuda L.cv.Qingyin No.3)为材料,研究了播量和行距对株高、生殖枝数、营养蘖数、总分蘖数、叶面积、穗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播量和行距对裸燕麦生产性状均有的影响.在播量60kg/hm2和行距20cm处理下,裸燕麦株高和叶面积达最高值;在播量120kg/hm2和行距20cm时的生殖枝数和总分蘖数最多,穗最长;在播量150kg/hm2和行距30cm时营养蘖数最多. 相似文献
14.
15.
为了探讨青海省东部农区莜麦(Avena nuda)的适宜播量和行距, 本研究以青引3号莜麦(A.nuda cv.Qingyin No.3)为材料, 研究了播量和行距对种子产量、秸秆产量和种子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并进行了种子产量与构成因素相关性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 在播量120 kg·hm-2、行距20 cm处理下, 千粒重和种子产量较高;在播量150 kg·hm-2、行距15 cm时秸秆产量最高;其种子产量与其构成因素间具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关系;经济效益分析表明, 播量120 kg·hm-2、行距20 cm处理下, 获得的纯收入最高, 为6 232元·hm-2。二元二次回归方程表明, 青引3号莜麦种子产量(kg·hm-2)与秸秆产量(kg·hm-2)可用其播量和行距估计。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饲用燕麦的最佳播种行距和施肥管理模式,本试验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不同行距(20、25、30 cm)和不同复合肥施用水平(0、450、600 kg/hm2)下的饲用燕麦产量和营养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行距增加,饲用燕麦干草产量下降,株高先增后降,干物质、淀粉、非纤维碳水化合物和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含量先降后略有增加,其中行距20、25 cm处理干草产量分别较行距30 cm处理显著增加18.04%和10.72%(P < 0.05)|(2)随着复合肥施用量的增加,饲用燕麦株高和干草产量及酸性洗涤不溶蛋白含量先升高后略有降低,粗蛋白质含量增加,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含量下降,其中施肥处理450 kg/hm2较0 kg/hm2干草产量显著提高了9.32%(P < 0.05)|(3)行距和施肥仅对整株燕麦中性洗涤不溶蛋白含量存在互作效应,以行距25 cm、复合肥施用量0 kg/hm2的处理最低,其次是行距20 cm、复合肥施用量450 kg/hm2。综合而言,在本试验播种量150 kg/hm2的前提下,饲用燕麦在行距20 cm、复合肥(N-P-K为25:13:7)施用量450 kg/hm2时可获得较高的干草产量和较好的饲草品质,其产量可达12.657 t/hm2。[关键词] 饲用燕麦|行距|施肥|产量|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研究饲用谷子(Setaria italica L.)的生育期和品种对其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以赤峰草谷子、118、大白谷等3个饲用谷子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乳熟期和蜡熟期的株高、产量及营养品质。结果显示:赤峰草谷子株高达122.94 cm;118鲜草总产量达28 200.00 kg/hm2,显著高于赤峰草谷子和大白谷(P<0.05)。3个品种乳熟期株高达123.43 cm,显著高于拔节期,灌浆期的鲜草产量显著高于拔节期和蜡熟期(P<0.05),为27 066.67 kg/hm2。大白谷的干物质(DM)含量显著高于118 (P<0.05),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显著低于118 (P<0.05)。拔节期谷子的粗蛋白质(CP)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生育期,拔节期谷子的WSC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生育期(P<0.05)。灌浆期谷子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生育期(P<0.05)。研究表明,综合产量和营养品质,118适宜作为饲用谷子品种在内蒙古四子王旗地区推广种植,饲用谷子进入...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干旱半干旱区沙芦草(Agropyron mongolicum)种子生产适宜的行距和播量配比,本试验采用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分别设4个行距水平(20,30,40,50 cm)和4个播量水平(10,15,20,25 kg·hm-2),研究了不同行距和播量配比对沙芦草种子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行距对沙芦草实际种子产量和理论种子产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播量对沙芦草实际种子产量有显著影响(P<0.05),行距和播量对沙芦草实际种子产量有极显著的正交互作用(P<0.01)。通径分析表明,小穗数、小花数、种子数、穗长和生殖枝数对种子产量的影响具有直接作用,对种子产量贡献最大的是生殖枝数;回归寻优模型分析得出,当行距为20 cm,播量为15 kg·hm-2时实际种子产量最高。因此,在宁夏中部干旱区沙芦草种子生产中建议种植密度应为行距为20 cm,播量为15 kg·hm-2最佳。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宁夏干旱区行距与播量对无芒雀麦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采用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区行距为20,30,40和50 cm,副区播量为10,15,20和25 kg·hm-2,利用灰色关联度以及回归模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行距对潜在种子产量和发芽势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发芽率有显著影响(P<0.05);播量对实际种子产量、潜在种子产量和发芽势有极显著影响,对发芽率影响不显著;行距和播量对实际种子产量、潜在种子产量和发芽势有极显著交互作用,对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影响不显著。行距30 cm和播量15 kg·hm-2处理的种子产量最高;行距30 cm和播量20 kg·hm-2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均最高;通过建立多元回归及通径分析可得,无芒雀麦种子产量的提高主要由生殖枝数实现。综上所述,为求得宁夏干旱区无芒雀麦最高种子产量和最优种子质量应将行距设为30 cm,播量设为15~2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