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毛乌素沙地飞播杨柴林为研究对象,对杨柴林的平茬方式、预留盖度、平茬周期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带状平茬可降低林分的枯枝率,提高单位面积内株丛数量,其单位面积内活枝数量是平茬前的1.51倍;预留30%~40%盖度单位面积内具有较高的株丛数量、活枝数量和生物量,同时具有较低的枯枝率,可在生产中选择此范围预留盖度进行作业;通过连年监测,平茬第3 a枯枝率可达到24.21%~49.89%,杨柴林表现为衰退,在生产中可选择3 a作为飞播杨柴林的平茬周期。  相似文献   

2.
利用热平衡包裹茎流仪Flow 32对毛乌素沙地2002年飞播的杨柴茎流速率进行定位观测,对杨柴生长期的茎流时间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月份茎流速率表现不同,晴天条件下,6月份呈现多峰曲线,7~9月份呈现双峰曲线;降雨后,6、7月份表现出双峰曲线,8月份表现出多峰曲线,9月份表现出单峰曲线。降雨后在0:00~5:00之间茎流速率高于晴天。6、7月和9月白天的液流速率小于降雨前晴天的茎流速率。8月份杨柴茎流速率明显高于其他月份。  相似文献   

3.
以毛乌素沙地不同林龄杨柴灌木林为研究对象,采用TRIME-TDR土壤水分测定系统,测定了不同林龄杨柴灌木林的土壤体积含水量,分析了其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在0~180 cm范围内,林龄为38年的样地土壤体积含水量显著高于30年和15年样地,30年和15年样地差异不显著。(2)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林龄为38年和30年的样地土壤体积含水量分别在80~100 cm和20~40 cm间达到最大值,为8.21%和7.85%,15年样地则呈现降低的趋势。土壤体积含水量最大值随着林龄的增加有向深层次运移的趋势,并且最小值均出现在140~180 cm范围内。(3)随着杨柴灌木林林龄的增加,0~20 cm土壤层水分呈现减小趋势,20~100 cm土壤层水分基本呈现增大趋势,100~180 cm土壤层水分出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毛乌素沙地沙柳生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毛乌素沙地对沙柳天然林分的资源现状、生长情况、分布特点、林分结构、年龄结构;人工林的生长情况,植株的含水率和生物量及其在各构件中的分配;沙柳的萌生能力和抗沙压能力;沙柳人工林内、外土壤含水率和养分的差别及防风固沙能力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6.
7.
采用经典统计学与野外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毛乌素沙地铺设的生物基可降解(PLA)沙障内和对照裸沙丘土壤含水量空间异质性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铺设PLA沙障后沙丘土壤含水量较对照裸沙丘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土壤含水量在不同深度土层间差异显著;铺设PLA沙障后沙丘土壤含水量变异系数较裸沙丘升高了6%左右,其基台值显著高于裸沙丘,变程由8. 91减少到3. 25,其土壤含水量空间异质性增强,使得土壤水分空间分布趋于离散状态,但两者均属中等程度变异。PLA沙障的铺设对沙丘表面土壤水分保持具有一定固持作用,可为后期天然植被恢复提供有利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8.
提高毛乌素沙地飞播成效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伊克昭盟毛乌素沙地飞播造林种草固沙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盟毛乌素沙地,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占全盟总面积的29%,是畜牧业基地之一。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长期作用下,植被破坏,沙化日趋加重,影响了农、牧业生产的发展。为探讨治理流沙的新途径,伊盟林业局于1978年在伊盟伊金霍洛旗台格庙沙区开展了飞播造林种草治沙试验。五年来,实播面积23869亩,试验植物种有杨柴、籽蒿、小  相似文献   

10.
飞播造林作为沙漠化地区植被恢复的重要手段,在沙漠化治理工程中得到广泛运用。以内蒙古自治区毛乌素沙地飞播造林地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植被恢复年限样地植被恢复特征及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结果表明:植被恢复过程中,植被盖度、植被密度、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都有了明显的增长,植被恢复前5 a,植被盖度年增长为5.87%,物种密度年平均增长量为8.20株/m2,植被地上、地下部分生物量分别达到295.33 g/m2、579.00 g/m2。经过17 a的植被恢复,植被地上、地下部分生物量分别达到963.83 g/m2、1 741.67 g/m2;0~10cm土壤的砂粒含量由94.90%下降到57.95%,粗粉粒和物理性黏粒含量分别由3.33%和1.77%增加到29.22%和12.83%,土壤容重由1.48 g/cm3下降到1.33 g/cm3;0~10 cm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分别增加了700.54%、254.55%、248.33%、234.84%和203.30%,土壤理化性质得到了明显改善,特别是表层土壤更为明显。植被盖度、密度、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0~20 cm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粗粉粒、物理性黏粒呈线性正相关(p<0.05),和土壤容重、砂粒呈线性负相关(p<0.05),表明在植被恢复过程中,植被和土壤有着相互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毛乌素沙地飞播杨柴林为研究对象,对4种平茬强度(预留盖度10%、20%、30%、40%)及未平茬杨柴林(对照)的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及粒径组成进行研究,了解平茬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杨柴林分结构调控提供依据。结果显示:(1)预留盖度10%~30%平茬可提高0~20 cm土层土壤全氮含量,预留盖度20%较对照提高了137.50%;预留盖度30%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对照提高6.29%;4种预留盖度平茬处理样地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杨柴林土壤养分表现出一定的表聚效应,主要集中在0~5 cm土层。(2)平茬提高了土壤黏粒和粉粒含量,降低了砂粒含量,对0~10 cm土层影响较大,预留盖度20%较对照0~20 cm土层黏粒和粉粒含量提高了205.68%和144.97%,砂粒含量降低了7.65%。(3)基于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考虑,建议飞播杨柴林在平茬抚育时选择20%~30%的预留盖度为宜。  相似文献   

12.
<正> 毛乌素沙地从1958年开始,用运五飞机在不同类型沙地上进行飞播造林种草,经历过由失败到提高的过程,到1982年,已在内蒙古伊旗台格庙和陕西榆林红石峡获得成功。衡量飞播成功的标准,除用保存有苗面积率外,还要看它的固沙效益如何?研究飞播固沙效益,是人们一直关注的问题。为此,笔者对伊旗台格庙、榆林红石峡两个飞播区的固沙效益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毛乌素沙地飞播植被演替的阶段与速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沈渭寿 《林业科学》1999,35(3):103-108
毛乌素沙地飞播植物的演替,可分为3个时期或阶段。第1阶段为飞播植物群落阶段;第2阶段为飞播植物+天然植物或飞播植物+油蒿群落阶段;第3阶段为天然植物群落阶段或油蒿群落阶段。从各阶段所能维持的时间或演替的速度来看,毛乌素流动沙地飞播以后,飞播植物占优势的阶段最大不超过20年,飞播植物群落阶段和飞播植物与油蒿共同占优势的时间最大不超过35年。也就是说,35年以后,天然植物油蒿在群落中占绝对优势,而飞播植物仅作为伴生种存在。  相似文献   

14.
1资料来源6O年代中期,在毛乌素沙地推广栽植合作杨。该树种在沙区是防护林带的主要树种。它栽植在沙区7个立地类型上(见表1)。其中:固定、半固定、丘间地、平沙地立地类型占调查总标准地数的66.7%,黄士梁、盖沙黄士梁立地类型占8.O%,立地条件较好的阶地、湿滩、干滩、河漫滩立地类型占254%。所以,在毛乌素沙地合作杨大多数是栽植在立地条件较差的立地类型上。表1各立地类型合作杨调查标准地块数分布合作杨主要栽植在毛乌素沙地的南半部,包括陕西的榆林地区,宁夏的灵武县、盐池县、陶乐县。根据合作场在各县(市)分布的数量…  相似文献   

15.
以鄂温克旗东苏木沙地13年生人工杨柴林为试验对象,开展了杨柴人工林更新复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1)平茬对杨柴林的复壮效果十分明显,5月份平茬各项调查指标均大于6月份。(2)5种平茬高度(0~5、10、20、30和40cm)处理中以留茬0~5cm时,新枝数、生长高度、生物量等指标最大,且与其他处理有显著差异;(3)平茬带宽对杨柴生长有显著影响,且在一定范围内,随带宽的增大,杨柴生长的高度、株数、生物量等指标明显提高。(4)带状与块状处理对杨柴生长的影响近似,随带宽的变大,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毛乌素沙地臭柏年轮生长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黄荣凤  张国盛  鲍甫成  王林和  刘海东 《林业科学》2005,41(2):117-122,i002
以毛乌素沙地天然臭柏为材料 ,用实体解剖镜和光学显微镜研究观察臭柏的年轮形态特征 ,应用树干解析法研究毛乌素沙地沙丘顶部臭柏和滩地臭柏的径向生长和伸长生长动态。结果表明 :沙丘顶部臭柏偏心生长明显 ,长径与短径比为 14 0 .36 % ,伪年轮发生频率为 12 .0 7% ;滩地臭柏偏心生长不明显 ,长径与短径比为 10 5 .2 2 % ,伪年轮发生频率为 1.80 % ;根据年轮数推断 ,沙丘顶部臭柏群落的年龄至少有 12 3a以上 ,滩地臭柏年龄有 5 0a以上 ;沙丘顶部臭柏径生长缓慢 ,生长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峰值 ,年平均生长量为 0 .94mm ,累积生长曲线的S型特征不明显 ;滩地臭柏的径生长高峰出现在 35年 ,年平均生长量为 1.5 1mm ,是沙丘顶部臭柏的 1.6倍 ,累积生长曲线的S型特征也不明显 ;沙丘顶部臭柏的匍匐茎长度与年龄之间表现出指数函数关系 ,而滩地臭柏的匍匐茎长度与年龄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榆林毛乌素沙地飞播植被对流动沙丘链的逆转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系1988年在榆林毛乌素沙地,采用4个梯度,56个测风探头,对流动沙丘和飞播地进行风速的同步或相对值观测报告。测试阐明:飞播形成的植被踏郎(Hedysarum mongolica TUrcz)与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 Fisch et Mey.),尤以踏郎对流动沙丘的逆转作用效果显著。由于踏郎地下茎的萌生,使原来24m宽的植被带扩大到40m;10a后保存面积由17.7%增到60%以上,形成固定沙地。 改造后的沙丘,不仅坡度减小、坡长增大,沙丘高度显著降低,并呈“舌状”前移,丘间地也不断缩小等,出现一系列飞播地的地貌形态变化,使“水平”、“垂直”风速的降低值均衡。对比封禁十年后的流动沙丘,除沙丘前移外,坡面上仍然寸草不长。因此,提倡远处飞播,近处人工直播是改造沙漠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榆林市榆阳区小纪汗对毛乌素沙地沙柳人工林生长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为1 a内沙柳高生长在5-6月,之后枝条高生长逐渐缓慢,枝条地径生长量逐渐增加,9-10月生长逐渐停止;自然生长到一定年限后,其个体生长繁殖能力逐渐下降,自然生长15-20 a后,如不进行人工复壮更新,沙柳将面临死亡的威胁;丘间地、迎风坡、沙丘顶部等不同立地条件下,沙柳衰退速度依次逐渐加快,地下水位低于20 m以下时,沙柳衰退速度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9.
以鄂温克旗东苏木沙地13a人工杨柴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平茬方式(留茬高度、带状与块状、预留盖度)对杨柴林的生长影响,结果表明:(1)对于4种平茬高度(0~5,10,20~30和40~50cm),留茬0~5cm时,分枝数、生物量等各生长项指标最大,且与其他处理有显著差异;(2)带状与块状处理间无显著差异,4种平茬带宽(2m、4m、6m、8m)对杨柴的生长状况的影响差异显著,带宽8m时,各项生长指标最大;(3)4种预留盖度(10%,20%,30%,40%)对杨柴的生长状况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人工林林下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林分因子的关系,对沙地植被恢复成效的评价和人工林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 本研究以毛乌素沙地杨树人工林群落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林下植物群落特征,并重点探讨了林分郁闭度、密度等林分因子对林下植被的影响。 结果 研究区杨树人工林林下共发现植物32种,隶属于12科28属,其中豆科、禾本科、菊科植物最多,占总植物种的62.51%;林下草本植物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占总物种的78.13%,植物水分生态类型以旱生、中旱生植物为主,占总物种数的75.00%,其次为旱中生和中生植物;林下草本层Margalef丰富度指数变化范围为1.20~3.17,Simpson优势度指数变化范围为0.48~0.88,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95~2.34,Pielou均匀度指数变化范围为0.16~0.48,林龄32年生时林下物种多样性最高;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林分郁闭度和密度与林下灌木层盖度之间存在负效应关系,人工林郁闭度较高时,林下无灌木层形成。林分郁闭度的增加有利于草本层的发育,而林分密度与草本层盖度、地上生物量、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之间存在负效应关系,灌木层对草本层的影响与乔木层相似。 结论 毛乌素沙地杨树人工林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较高,灌木种类较少,其大小受郁闭度和密度等林分因子的影响较明显。适当调控林分密度和结构,将有利于毛乌素沙地杨树人工林林下物种多样性的维持和近自然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