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种子既是主要的食物来源,又是农业生产最特殊的生产资料,是重要的农业投入品。因此,种子的选用与贮藏对人类生存与农业生产有着重要意义。1玉米种子贮藏技术1.1粒藏法。粒藏即将脱粒后的籽粒干燥后入仓低温密闭贮藏。玉米种子的粒藏必须同时满足种子含水量和种温2个指标要求,即南方入库玉米种子含水量应控制在13%以下,且种温不高于30℃;北方入库玉米种子含水量应在14%以下,且种温不高于25℃。入库后的玉米种子要严防吸湿回潮,新收玉  相似文献   

2.
<正>种子既是主要的食物来源,又是农业生产最特殊的生产资料,是重要的农业投入品。因此,种子的选用与贮藏对人类生存与农业生产有着重要意义。一、玉米种子贮藏技术1.粒藏法。粒藏即将脱粒后的籽粒干燥后入仓低温密闭贮藏。玉米种子的粒藏必须同时满足种子含水量和种温2个指标要求,即南方入库玉米种子含水量应控制在13%以下,且种温不高于30℃;北方入库玉米种子含水量应在14%以下,且种温不高于25℃。入库后的玉米种子要严防  相似文献   

3.
正种子既是主要的食物来源,又是农业生产最特殊的生产资料,是重要的农业投入品。因此,种子的选用与贮藏对人类生存与农业生产有着重要意义。1玉米种子贮藏技术1.1粒藏法。粒藏即将脱粒后的籽粒干燥后入仓低温密闭贮藏。玉米种子的粒藏必须同时满足种子含水量和种温2个指标要求,即南方入库玉米种子含水量应控制在13%以下,且种温不高于30℃;北方入库玉米种子含水量应在14%以下,且种温不高于25℃。入库后的玉米种子要严防吸湿回潮,新收玉  相似文献   

4.
<正>一、粒藏法粒藏法,即脱粒玉米入仓贮藏。该方法仓容利用率高,仓库密闭性能好,种子处在低温干燥的条件下,可以较长期贮藏而不影响生活力。粒藏法的要点是降低种子水分。降低种子水分有以下几种方法:干燥贮藏:严控种子入库水分,入库后严防种子吸温回潮,在一般仓库条件下,种子含水量不能超过13%。  相似文献   

5.
温度对玉米种子贮藏最适含水量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将不同含水量的玉米种子分别置于50、35、20℃贮藏,研究温度对种子贮藏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玉米种子贮藏的最适含水量不同,呈现出随贮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的趋势。50℃时的最适含水量为4.3%~5.0%,35℃时的最适含水量为5.4%~6.2%,而20℃贮藏的最适含水量变化范围较大。经过老化处理后,最适含水量种子比高含水量种子的电导率低30%,抗氧化酶活性保持较好,种子内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积累量减少。在种子可溶性糖积累的测定中发现,玉米种子不含有对耐干性起重要作用的水苏糖,这可能是玉米种子贮藏的  相似文献   

6.
1严格控制种子的入库水分 小麦种子贮藏期限的长短,取决于种子水分、温度及贮藏设备的防潮性能等.当种子水分不超过12%,又能防止吸湿回潮,种子可进行较长时间贮藏而不生虫、不发霉、不降低发芽率;如水分为13%,种温为30℃,则发芽率会随之有所下降;水分在14%~14.5%,种温升高到21℃~23℃,如管理不善,发霉可能性很大;水分在16%,种温即使在20℃,仍能造成发霉.因此,小麦种子的贮藏最好保证种子含水量在12%以下.  相似文献   

7.
种子质量主要由纯度、净度、发芽率、水分4项必检指标决定。玉米种子生产是多环节且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其中种子入库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加强玉米种子入库质量管理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提高质量意识,严防不合格种子产生a.提高质量意识。种子质量主要决定于生产过程,生产者必须树立  相似文献   

8.
<正>种子是主要的食物来源,又是农业生产最特殊的生产资料,是重要的农业投入品。因此,种子的贮藏与选用对人类生存与农业生产有着重要意义。一、玉米种子贮藏技术1.穗藏法。穗藏即将苞叶去掉后,将整个果穗贮藏。在不同的大气相对湿度下,果穗上的穗轴和籽粒的平衡水分也有差别。一般当空气相对湿度大于80%时,穗轴的平衡水分高于籽粒,此时,籽粒从穗轴吸水;当空气相对湿度小于80%时,穗轴的平衡水分低于籽粒,此时穗轴从籽粒吸水。因此,  相似文献   

9.
一、入库前种子要充分晾晒种子的含水量大小,是种子能否贮藏,延长使用年限的重要因素.刚收获的种子,虽然在脱粒过程中经过晾晒,但受时间短、阴雨天等因素影响,含水量不一定达到安全含水量以下的标准.需要选择晴天充分晾晒,使含水量达到安全水以下(10%以下).如果数量多,可分期分批进行,每隔一段时间翻动一次,待种子降到安全水分后装袋入库贮藏.  相似文献   

10.
王猛 《吉林农业》2003,(12):28-28
玉米种子属于大粒大胚种子,种子胚部体积约占整个种子体积1/3,胚部组织疏松,脂肪含量高,亲水基较多。因此玉米种子在贮藏期间易发热,易酸败、易霉变、易受冻。那么如何科学地做好玉米种子的贮藏工作,以确保其在贮藏期间的质量呢? 1、玉米种子的贮藏方法 玉米种子贮藏有穗藏法和粒藏法之分。选择哪一种方法贮藏要  相似文献   

11.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选种方式、温度、包装方式、包装量、保水剂、活性炭和木屑7个因素对橡胶树贮藏种子含水量和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包装方式显著地影响贮藏种子含水量和发芽率,带孔塑料袋和河沙保存后的种子发芽率和含水量均显著高于无纺布袋,河沙保存的种子发芽率极显著高于无纺布袋;温度对贮藏种子的发芽率有显著影响,但对种子含水量影响不显著,27℃下贮藏的种子发芽率显著高于20℃,而室温(18~35℃)下和20℃下贮藏的种子发芽率之间差异不显著;其他5个因素对贮藏种子的含水量和发芽率的影响不显著。在贮藏5个月后,在27℃和河沙贮藏条件下种子发芽率高于60%,其余17个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均低于20%。  相似文献   

12.
玉米种子安全储藏的关键是提高入库质量,降低种子水分。玉米种子储藏有穗藏法和粒藏法两种,各地可根据气候条件、仓房条件和种子质量选择采用。相对湿度低于80%的地区以穗藏为宜,相对湿度超过80%的地区,则以粒藏为宜。  相似文献   

13.
种子含水量密切影响种子活力。蒙古栎种子新采收后含水量较高,不耐贮藏。为探究蒙古栎种子含水量对种子耐藏性的影响,将不同含水量蒙古栎种子分别贮藏在低温(4℃)和室温(20℃)条件下,并检测其生理生化变化,评价其耐藏性。研究以当年采收的蒙古栎种子为试验对象,利用硅胶干燥法分别控制种子含水量为50%(采后初始含水量)、40%、30%和20%。在贮藏期间,定期测定种子萌发率和主要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蒙古栎种子最适贮藏含水量为30%~40%。室温条件下,种子含水量为30%耐藏性较好,最长贮藏时间为56 d,并在此期间维持种子萌发率达30.10%以上。低温条件下,种子含水量为40%时的贮藏效果最好。40%含水量种子贮藏84 d后萌发率仍可达45.45%。蒙古栎种子贮藏过程中,可溶性糖在前期快速合成,而后稳定下降。同一贮藏条件下,降低种子含水量能有效提升可溶性蛋白含量,减少丙二醛产生,并促进游离脯氨酸增加。低温贮藏条件下丙二醛和游离脯氨酸积累普遍低于室温贮藏。综合结果表明:降低种子初始含水量,在室温和低温贮藏下均可增强蒙古栎种子的耐藏性,低温贮藏整体优于室温贮藏。研究结果为蒙古栎种子合理存储提供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种子在种质库长期贮藏的最适含水量,评价种子长期保存后的活力,为种子长期安全保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35℃加温干燥,将初始含水量为14.80%的普通野生稻种子干燥至6种梯度的含水量10.56%、9.50%、8.70%、7.50%、6.60%和6.35%后,密封包装贮藏于种质库中进行长期保存试验,24年后测定其种子发芽力和田间生长能力,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含水量为14.80%、10.56%、9.50%、8.70%、7.50%的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分别与贮藏前相比差异极显著,下降明显不宜长期保存;含水量为6.35%的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成苗率与贮藏前相比差异不明显,发芽率仍保持在98.33%,成苗率为92.33%,活力水平最高。【结论】35℃加温干燥是种子入库前干燥的安全温度,野生稻种子在低温干燥种质库长期保存最适含水量为6.35%。  相似文献   

15.
魏明 《现代农业》2011,(8):33-33
水稻种子安全越冬,首先要具备两个重要条件:一是种子含水量低于14%,二是贮藏场所要求凉爽干燥。适于辽宁省应用的稻种贮藏方法有以下两种。一、仓库贮藏这种贮藏法适于含水量较低(14%以下)的种子,可在仓库内散装成堆贮藏,也可袋装(种子数量少、品种数量多,特殊的优良品种等均可袋装)贮藏。入库贮藏的前题是种子充分干燥,仓库条件要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种子在种质库长期贮藏的最适含水量,评价种子长期保存后的活力,为种子长期安全保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35℃加温干燥,将初始含水量为14.80%的普通野生稻种子干燥至6种梯度的含水量10.56%、9.50%、8.70%、7.50%、6.60%和6.35%后,密封包装贮藏于种质库中进行长期保存试验,24年后测定其种子发芽力和田间生长能力,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含水量为14.80%、10.56%、9.50%、8.70%、7.50%的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分别与贮藏前相比差异极显著,下降明显不宜长期保存;含水量为6.35%的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成苗率与贮藏前相比差异不明显,发芽率仍保持在98.33%,成苗率为92.33%,活力水平最高。【结论】35℃加温干燥是种子入库前干燥的安全温度,野生稻种子在低温干燥种质库长期保存最适含水量为6.35%。  相似文献   

17.
一、贮藏技术 1.籽粒贮藏法 即脱粒玉米入仓贮藏.此法仓容利用率高,如仓库密闭性能好,种子处在低温干燥条件下,可长期贮藏而不影响生活力.贮藏要点:①严控种子入库水分,入库后严防种子回潮,在一般仓库条件下,种子含水量不能超过13%;②含水量降至安全标准以内的玉米种子,选择冷天入仓或冷天通风降温等办法,降温后堆面盖席或麻袋,再覆盖干净无虫的大豆秆、麦糠、干沙、棉毯等压盖密闭贮藏,可使种子长期处于低温状态,减少虫霉危害;③南疆地区由于冬季干旱,雨水少,有的地方采用围囤露天散装贮藏,仍然利用通风降低种子水分,水分降低后再入仓贮藏,但须注意防止种子发生冻害.  相似文献   

18.
要保持蔬菜种子的生命力,搞好其越冬贮藏很重要,其要点如下: 1 晾晒。种子在入库贮藏前一定要晾晒干,要达到安全水分含量标准才能贮藏,一般蔬菜种子的安全水分含量应控制在12%以下。否则,种子因含水量超限,不仅会霉  相似文献   

19.
<正>作物种子从收获到再播种,要经过一段较长的贮藏时间。在贮藏期间,即使种子已处于休眠状态,也绝不会停止其生命活动,因此,为保证作物种子安全贮藏,应做到以下十个注意。一、注意含水量高的种子不能入库在严寒低温的情况下,含水量高的作物种子最容易受冻害,最后丧失生活力。据试验,玉米含水量在28%,在-11.8℃短时间冷冻,发芽率即严重下降;当气温下降到-28~-30℃时,就会全部丧失发芽能力。  相似文献   

20.
1.充分晾晒 种子含水量大小,是种子能否贮藏,延长使用年限的重要因素。刚收获的种子,虽然在脱粒过程中经过晾晒,但含水量不一定达到安全含水量以下,所以要选择晴天充分晾晒,然后装袋入库贮藏。 2.晾晒时间 白菜、萝卜、油菜等夏收作物种子,在种子售出后的8月中下旬晾晒一次为佳,可选择晴天集中晾晒,使含水量达到安全值以下,待傍晚降温后入库保管。茄果类、豆类、瓜类等蔬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