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取福建某猪场149头2~3胎长大的二元母猪为研究对象,用超声波背膘仪测定其在1个繁殖周期内断奶、配种及产前3个生理阶段的背膘厚度,分析不同阶段背膘厚度与繁殖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长大二元母猪断奶和配种阶段背膘厚度在16~19 mm时母猪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最高及窝质量最大,断奶母猪背膘厚度在13~15 mm的断奶至发情时间间隔最短,产前母猪背膘厚度在21~24 mm时母猪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最高及窝质量最大,不同阶段母猪背膘过肥和过瘦都会影响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母猪断奶时背膘厚度对配种间隔和下一胎繁殖性能的关系.采用超声波测定母猪刚断奶时的背膘厚度并分析其对断奶至配种间隔和下一胎产仔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母猪断奶背膘厚与发情间隔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即发情间隔随背膘厚的增加而增加。母猪断奶时背膘厚平均值为12.5—18.0mm时母猪产仔数最高,平均可达11.92头。说明母猪背膘厚度适中繁殖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集约化、规模化的饲养管理模式下初产长大母猪妊娠期不同阶段背膘厚度对繁殖性能的影响,选取522头体质量相近的长大后备母猪,在第2次发情时进行配种,跟踪测定其配种当天、妊娠30、60、90、110 d时的背膘厚度,并对其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健仔数、弱仔数、死胎数、初生窝质量、初生个体平均质量等繁殖性能数据进行统计。结果显示:长大初产母猪妊娠60 d之前保持16~18 mm中等膘情,妊娠60 d之后维持18~20 mm适度膘情对当胎繁殖性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长大初产母猪全妊娠期背膘增长厚度6 mm时总产仔数、健仔数均显著低于背膘增长厚度2 mm、2~4 mm和4~6 mm的妊娠母猪,背膘增长厚度在2~4 mm时提供的健仔数最多,为(10.96±2.02)头,且初生窝质量最大;妊娠110 d背膘厚度和全妊娠期背膘增长厚度与当胎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健仔数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综上表明,在实际生产中按照膘情制定差异化饲养方案,使初产母猪在妊娠60 d之前背膘厚度保持在16~18 mm,妊娠60 d之后背膘厚度达到18~20 mm,同时控制好整个妊娠期的饲喂量,避免全妊娠期背膘厚度增长过多(6 mm),可使初产母猪获得最大生产力。  相似文献   

4.
胎次、月份及背膘厚度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不同胎次、产仔月份及背膘厚度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对福建省某猪场3 972窝长大二元母猪的繁殖记录进行统计,选择不同阶段长大二元母猪508头测定其背膘厚度并记录产仔情况,按胎次、产仔月份及背膘厚度分别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大二元母猪3~6胎的产仔性能较好,第1胎总产仔数、初生均重较低,显著低于2~7胎(P<0.05),产活仔数显著低于2~6胎(P<0.05);总产仔数及产活仔数在2,3,5月份较高,在1,11,12月份较低,产死胎窝数母猪最多在7,8月份;配种背膘厚18~20 mm组的总产仔数、活仔数显著高于背膘厚度≥21 mm组(P<0.05);断奶背膘厚16~20 mm组产仔性能较好但与其他组差异不显著(P>0.05);产前背膘厚度为20~23 mm组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显著高于10~15 mm组(P<0.05),背膘厚度≥24 mm的母猪产死胎窝数比例最高为58%;泌乳阶段母猪背膘损失4~6 mm之间母猪断奶至下一次发情间隔时间最短,显著少于背膘损失>6 mm组及<0 mm组(P<0.05)。表明胎次、产仔月份、背膘厚度对母猪繁殖性能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泌乳阶段母猪背膘厚度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探讨背膘厚度对母猪繁殖性能的作用规律,统计分析了母猪的胎次、产活仔数、初生窝重、断奶窝重、泌乳阶段母猪背膘厚度及其变动幅度等记录资料.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胎次的增加,母猪产活仔数也在增加,母猪的背膘厚度在第2胎时达到高峰;断奶窝重越大,母猪在泌乳阶段的背膘厚度变动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6.
利用2 552胎约克夏母猪的历史繁殖数据,分析背膘厚度与体况评分,分别对初产母猪和经产母猪不同妊娠阶段的背膘厚度与繁殖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体况评分法并不能准确地评判妊娠母猪背膘厚度,更不能反映母猪繁殖性能的高低。初产母猪不同妊娠期的背膘厚度和主要繁殖性状无显著相关性。经产母猪不同妊娠阶段的背膘厚度与繁殖性状显著相关(P<0.05),妊娠期背膘厚度变化量与繁殖性状显著相关(P<0.05)。回归分析表明,为使经产母猪繁殖性能达到最佳,妊娠期间母猪的背膘厚度应控制在10~14 mm,并且保持相对稳定。在妊娠期不同阶段应根据母猪背膘厚度进行精确饲喂,以确保母猪达到最佳背膘厚度,并在整个妊娠期维持相对稳定,这样有利于母猪繁殖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猪肉是人类补充每日所需营养的必需品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出台的积极政策,从事农业养殖工作的人群越来越多。我国主场规模化、产业化、智能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二元母猪融合了长白和大白杂交后的优势,不仅小猪生长得快而且瘦肉率高。母猪在猪群中承担着繁殖仔猪的重要任务,所以要选择一个简单科学的方式对其繁殖性能进行评估。影响二元猪繁殖性能的因素有很多,不仅包括遗传、品种、产仔胎次,还包括配种所在季节、母猪背膘厚度等等。本文就二元母猪的背膘厚度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8.
背膘是衡量母猪营养体况高低的重要指标,对母猪繁殖性能有较大影响。本试验以妊娠率、窝均产仔数和弱仔数为分析指标,探讨断奶母猪高背膘(P220 mm)、中高背膘(16 mm≤P2≤20 mm)、中低背膘(12 mm≤P216 mm)和低背膘(P212 mm)对定时输精生产成绩的影响,为猪场定时输精生产中母猪背膘精准调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妊娠率表现为中高背膘中低背膘高背膘低背膘,其中中高背膘组与高背膘组差异显著(P0.05),低背膘组与其他3组差异均显著(P0.05);窝均产仔数表现为中高背膘高背膘中低背膘低背膘,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高、中高、中低和低背膘组断奶母猪的窝均弱仔数分别为1.55,1.49,1.56和1.70,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合而言,断奶母猪中高背膘厚即16≤P2≤20 mm的断奶母猪繁殖性能最佳,而背膘厚大于20 mm或小于12 mm均会降低母猪妊娠率和产仔数。  相似文献   

9.
母猪的繁殖性能是猪场主要生产指标,而母猪的背膘厚与繁殖性能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为研究母猪妊娠期不同阶段调控背膘厚对母猪的繁殖性能的影响,以温氏种猪公司新法系经产大白母猪为研究对象,测定妊娠期各阶段母猪背膘厚及繁殖性能。结果表明:妊娠前期和中期背膘厚调控范围为-2~3 mm母猪繁殖性能最佳;妊娠后期背膘厚调控范围为-2~0 mm母猪繁殖性能最佳。妊娠期母猪背膘厚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可以提高其繁殖性能,增加猪场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日粮中不同含量葵花籽皮对母猪的饲喂效果,将36头妊娠经产母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和试验1组、2组、3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含量的葵花籽皮(0、4%、7%、10%),测定葵花籽皮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组母猪的平均采食量差异均不显著;试验1组和试验2组能显著改善母猪的繁殖性能,以试验2组母猪的繁殖性能、维持背膘厚度和体质量的效果最好。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母猪的窝均产仔数提高0.7头,窝均初生质量提高0.83 kg,断奶存活率提高2.33个百分点,窝均断奶质量提高12 kg,发情间隔缩短2 d,哺乳期背膘厚度下降5.0 mm,整个繁育周期平均体质量下降12 kg。综上,饲粮中葵花籽皮的最佳用量为7%。  相似文献   

11.
根据母猪产仔性能的重要性.本文从母体效应、品种选择、睾丸大小、胎次影响、配种的季节、人工授精、断奶日龄、背膘厚度等方面对母猪产仔性能的关系,简单阐述了这些因素对提高猪仔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评估一胎转二胎背膘损失对二胎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计算母猪背膘损失,并分析繁殖性能差异。结果表明:一胎转二胎背膘损失超过2 mm会显著降低二胎母猪的总产仔数,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一胎母猪的临产背膘不宜超过18 mm。  相似文献   

13.
为降低环境因素影响,充分发挥母猪的遗传潜力,利用原种猪育种场2013-2016年度的繁殖性能数据,分析了不同配种季节和分娩季节对大白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配种母猪分娩率最高(92.60%),冬季配种母猪窝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最高,分别为11.78和10.40头/窝。冬、春季配种效果较好。春季分娩母猪窝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最高,分别为11.89和10.58头/窝,秋季最低,分别为11.29和10.00头/窝。配种季节和分娩季节对大白母猪繁殖性能影响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日粮粗纤维水平对妊娠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日粮粗纤维水平对妊娠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30头配种时间及体况均相近的二产PIC配套系母猪,按要求随机分成5组,妊娠期间分别饲喂含3%、5%、7%、9%和11%的粗纤维日粮,通过调节各组的饲喂量,使其所摄入的能量、蛋白、钙、磷等基本一致。结果表明,1)妊娠期间9%粗纤维组母猪背膘厚度的增加显著高于3%、5%、7%和11%粗纤维组(P〈0.05),平均增重远大于11%粗纤维组(P〈0.01),与3%、5%和7%粗纤维组差异显著(P〈0.05);2)哺乳期9%粗纤维组母猪背膘厚度的损失低于其他各组(P〈0.05),分别减少了1.50、0.66、0.83和0.83 mm,平均失重分别减少了5.77、2.60、0.87和0.68 kg;3)9%粗纤维组平均每窝产仔数提高极显著(P〈0.01),比3%、5%、7%和11%粗纤维组分别提高了2.33、1.00、0.83和1.33头,第28 d断奶窝均重与其他各组差异极显著(P〈0.01),分别高出12.16、8.63、7.91和5.68 kg。结果表明,提高妊娠母猪日粮粗纤维水平能够保持母猪体况,提高繁殖性能,当粗纤维含量达到9%时,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15.
断奶至配种间隔和妊娠期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整理四川省南充市种畜场850窝长白母猪、470窝约克夏母猪的繁殖记录,研究了断奶至配种间隔、妊娠期对长白和约克夏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约克夏母猪和长白母猪的繁殖性能与断奶至配种间隔间存在基本相似的规律性,即母猪断奶至配种间隔6 d(约克夏)或7 d(长白)以内,母猪的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和初生窝重等繁殖性状指标较高,到第8天降到最低点,约11 d以后母猪的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和初生重等繁殖指标又开始提高.分娩母猪大多集中在妊娠期113~115 d和116~118 d,呈明显的正态分布.随妊娠期延长,约克夏母猪和长白母猪的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窝异常产仔数和初生窝重均出现减少的趋势,但大约克母猪差异并不显著,长白母猪差异显著(P<0.05).妊娠期与约克夏母猪和长白母猪的窝产仔数和初生窝重等均呈较强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胎次、配种季节对丹系长白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丹系长白母猪288个生产记录统计分析丹系长白母猪不同胎次的繁殖性能。结果表明:母猪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出生窝重、断奶窝重随着胎次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第5胎次达到高峰,以后随着胎次的增加繁殖性能缓慢下降。冬季配种的母猪窝总产仔数最高,夏季配种的母猪产活仔数最高。  相似文献   

17.
日粮纤维是猪饲粮中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关于猪妊娠期营养的研究较多。文章综述了日粮纤维来源、理化特性及其对妊娠母猪背膘厚度、繁殖性能、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探究母猪妊娠期饲养方式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以温氏种猪公司初产大白母猪为研究对象,挑选434头体况均匀一致的两批次后备母猪分为A、B两组,分别采用逐渐加料和先减料后加料的饲喂方式饲养。记录初产母猪上产床的P2点背膘和头胎繁殖数据。结果显示B组饲喂方式的母猪,头胎生产成绩优于A组,其中总产仔、活仔和健仔数分别达到14.2、12.4和10.7头。背膘为16.0~20.0 mm的母猪繁殖数据最佳。另外,B组初产母猪背膘厚达到16.0~20.0 mm的比例比A组高6.8%,且偏"肥"的母猪更少。说明对于头胎母猪妊娠期的饲养,先减料再加料的方式繁殖性能更优,综合效益更大。  相似文献   

19.
在初次妊娠母猪的日粮中分别添加10%青贮苜蓿或10%、15%、20%的苜蓿草粉,探讨了青贮苜蓿及不同添加水平的苜蓿草粉对初产母猪繁殖性能、初乳成分及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母猪在妊娠期背膘厚度增加量和哺乳期背膘厚度损失量上均无显著差异;各苜蓿草粉组在初生仔猪总数、产活仔数、产活仔率、仔猪的断奶重等指标上均有所上升;15%、20%苜蓿草粉组母猪初乳的乳脂率显著升高(P0.05);各试验组母猪初乳中的乳总固形物含量显著升高(P0.05)。在不同处理中,以20%苜蓿草粉添加组的综合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20.
在初次妊娠母猪的日粮中分别添加10%青贮苜蓿或10%、15%、20%的苜蓿草粉,探讨了青贮苜蓿及不同添加水平的苜蓿草粉对初产母猪繁殖性能、初乳成分及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母猪在妊娠期背膘厚度增加量和哺乳期背膘厚度损失量上均无显著差异;各苜蓿草粉组在初生仔猪总数、产活仔数、产活仔率、仔猪的断奶重等指标上均有所上升;15%、20%苜蓿草粉组母猪初乳的乳脂率显著升高(P<0.05);各试验组母猪初乳中的乳总固形物含量显著升高(P<0.05)。在不同处理中,以20%苜蓿草粉添加组的综合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