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小麦从起身开始即进入中后期生长阶段,此阶段是形成小麦经济产量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前期管理的基础上,中后期更应进一步加强管理,一切措施都必须围绕营造合理群体、争取穗大粒多、增加粒重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产。一、控上促下群体适中和群体偏大的麦田,即生产上的一类麦田和旺长麦田,这类麦田茎数已达到或超过要求,无需春蘖成穗。起身期采取中耕培土措施,可控制春蘖滋生,减少养分消耗,促根系下扎;对  相似文献   

2.
正小麦越冬后,随着气温的回升,即进入返青期。小麦返青后生长发育加快,是决定成穗和形成籽粒的关键时期,也是春季麦田管理和进行农艺操作最方便时期。此阶段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小麦生长后期合理群体的构建,制约着穗大、粒多、高产、稳产的实现。因此,务必高度重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采取对应措施,促进苗情转化升级。近年来笔者在科研生产中探索出一套适合该时期不同类别麦田的促、控、防春季麦田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3.
<正>一、当前小麦生产形势因去年暖冬,有效积温交去年高,小麦群体及个体素质好于常年。随着气温回升,小麦即将进入返青起身阶段,此时是小麦苗情转化升级的重要时期,也是建立合理群体,培育壮秆大穗,搭好丰产架子的重要时期,要合理进行麦田春管。近期气温回升幅度较大,土壤水分散发较快,部分地块易出现旱情。二、春季麦田管理关键技术措施针对今年苗情实际,春季麦田管理的指导思想是:因地因苗制宜,加强分类管理,科学运筹肥水,防控病虫草害,促  相似文献   

4.
<正>一、小麦冬灌有什么好处?适时冬灌,一是能平抑地温,防止冻害死苗;二是能沉实土壤,粉碎坷垃,消灭越冬害虫;三是冬水、冬肥相结合,可为翌春小麦返青和根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盐碱地麦田进行冬灌,还可起到压碱改土的作用。据调查,与未冬灌的麦田相比,冬灌麦田每667平方米穗数增加12.3万穗,穗粒数增加6.7粒,千粒重提高1.3克,增产27%。二、什么样的麦田要冬灌?小麦是否需要冬灌,一要看墒情,凡冬前田间持水量低于80%、有水浇条件的  相似文献   

5.
<正>小麦进入生长发育中后期阶段,既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麦田各类病虫害、气象灾害的易发期、多发期,加之近几年部分麦田群体偏大,通风透光不良,后期倒伏风险较大,麦田管理工作不能忽视。因此,要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搞好以病虫害防治、水肥运筹和抗灾减灾为主的中后期麦田管理工作,争取多成穗、成大穗,增粒数、保粒质量,夺夏粮丰收。一、预防病害4月上旬至5月上中旬要预防小麦锈病、白粉病、叶枯病等病害  相似文献   

6.
<正>1小麦冬灌有什么好处小麦适时冬灌,一是能平抑地温,防止冻害死苗;二是能沉实土壤,粉碎坷垃,消灭越冬害虫;三是冬水冬肥相结合,可为翌春小麦返青和根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此外,盐碱地麦田冬灌,还可以压碱改土。据调查,冬灌比未冬灌的麦田,667米~2穗数增加12.3万穗,穗粒数增加6.7粒,千粒重提高1.3克,增产27%。  相似文献   

7.
<正>1小麦冬灌有什么好处?小麦适时冬灌,一是能平抑地温,防止冻害死苗;二是能沉实土壤,粉碎坷垃,消灭越冬害虫;三是冬水冬肥相结合,可为翌春小麦返青和根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此外,盐碱地麦田冬灌,还可以压碱改土。据调查,冬灌比未冬灌的麦田,亩穗数增加12.3万穗,穗粒数增加6.7粒,千粒重提高1.3克,增产27%。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我省小麦受去冬雨、雪、雾霾、低温寡照等不良天气的影响。冬前苗情不如往年,表现为群体小、个体弱、生长慢、发育迟,部分麦田叶受冻、根有病。因此,今年从返青开始要加强小麦管理,在管理中要突出一个"早"字,促进麦苗早返青生长,早分蘖,多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亩穗数,实现今年小麦增产丰收。具体措施如下:一、搂除干枯麦叶去年受冻死亡的干枯麦叶,覆盖在麦苗上,影响绿色麦苗的光合作用,在春季气温回升,土  相似文献   

9.
小麦春季科学管理技术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从返青到挑旗一般经历50~60d,是一生中变化最大的时期,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穗的多少、大小,穗粒的多少都在这个时期形成确定。小麦生长特点从冬前的营养生长为主转向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植株的生长量大,需水、需肥量迅速增加,因此,抓好春季麦田管理是获得小麦高产的重要环节之一。根据小麦春季不同时期的生育特点,一般分3个阶段,即:返青时期管理,起身至拔节时期管理,挑旗时期管理。  相似文献   

10.
小麦从返青期至起身期是麦田春季管理的关键时期,也是进行农艺操作最方便的时期。该阶段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麦田后期合理群体结构的构建,制约着穗大、粒多、高产、稳产的实现。近年来,我们在实际生产中探索出一套适合该时期的促、控、防田间管理技术,现介绍如下:1返青期1.1生  相似文献   

11.
正春季是小麦生长发育的旺盛阶段,是决定亩成穗数和穗粒数,并为增加粒重打基础的关键时期。自去年麦播以来我县天气持续晴好,小麦生长较快,加之冬前麦田管理及时到位,苗情总体正常均衡,是近年来苗情较好的一年。但自去年十月下旬以来我县也已有近一百天无有效降水,对小麦生产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部分小麦发生干旱、群体偏大、病虫害发生较重等问题较为突出。针对这些问题,要早安排,以抗旱浇麦为中心,重点抓  相似文献   

12.
1.小麦冬灌有什么好处? 小麦适时冬灌,一是能平抑地温,防止冻害死苗;二是能沉实土壤,粉碎坷垃,消灭越冬害虫;三是冬水冬肥相结合,可为翌春小麦返青和根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此外,盐碱地麦田冬灌,还可以压碱改土.据调查,适时冬灌比未冬灌的麦田,667平方米(1亩)穗数增加12.3万穗,穗粒数增加6.7粒,千粒重提高1.3克,增产27%.  相似文献   

13.
<正>小麦从返青期到拔节期是春季麦田管理的关键时期,由于去年秋雨的影响,河北省部分地区小麦播种较晚,早春麦田重点抓好以下几点管理。1返青期管理1.1弱苗。受气候因素的影响,2007年小麦晚播面积大,越冬期提前,造成大面积麦田越冬群体不足,根系少,预计  相似文献   

14.
气候条件对高产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多年、多点、定位试验和高产攻关研究,影响小麦主茎叶龄数大小顺序为播种期>肥水>密度>品种;主茎叶龄数的多少影响单株茎数和群体大小;年后幼苗阶段0℃以上积温多少是影响小麦成穗数的首要气象因子;返青后5d滑动平均气温首次≥4℃到拔节前的天数是决定穗粒数的首要因子;开花期到成熟期的天数是影响千粒重的首要因子,其次是最低气温、最高气温。  相似文献   

15.
随着气温回升,小麦已经返青,陆续进入起身拔节期。此时期是小麦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旺盛生长并进时期,也是小麦变化大、生长快、需水需肥量大的时期,更是加强管理促苗转化、决定亩穗数和形成穗粒数的关键时期。今年小麦越冬苗情较好,但是?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些问题及不足:一是去年冬季寒潮来得早,持续低温时间长,造成冬前积温偏低,小麦提前越冬;冬季阴天和雾霾天气时间长,光照时数少;麦苗生长量不足,群体偏小。入春以来,没有一次大的降雨雪过程,土壤深层墒情较差,雾霾天气多,光照一直不足,气温忽高忽低,不利于小麦正常生长发育和苗情转化,同时,生产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麦田播量偏大,麦苗生长细高,不利于预防春季冻害;二是部分秸秆还田和旋耕播种镇压不实的麦田,杂草多、高产区纹枯病危害较重,地面蒸发量大,土壤跑墒快,加之冬季雨雪较少,有些地方旱象有所抬头,  相似文献   

16.
因地制宜,抓好春季麦田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春已过,万物复苏。小麦已开始进入返青起身阶段,小麦生产已进入关键的春季麦田管理时期。此期管理的好坏,决定着单位面积成穗数和穗粒数的多少,尤其是在冬季气候偏冷,对小麦生长影响较大的情况下,切实搞好当前的春季麦田管理工作,对于争取丰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及时准确  相似文献   

17.
<正> 我省小麦从二月中旬前后返青,到四月中下旬挑旗,称为春季生育阶段。这段时间是形成小麦穗数和每穗粒数的关键时期。因此,根据春季生育特点,实行看苗管理,对促使小麦穗多、穗大和夺取高产稳产有重要意义。一、小麦春季生育特点开春后气温回升,麦苗迅速返青、拔  相似文献   

18.
小麦返青至起身期是麦田春季管理的关键时期,也是进行农艺操作最方便的时期.该阶段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麦田后期合理群体结构的构建,制约着穗大、粒多、高产稳产的实现.近年来,我们在实际生产中探索出一套适合该时间的促、挖、防田间管理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春季是小麦管理的重要时期,直接关系到小麦的产量,特别是小麦从返青到拔节阶段,是促分蘖成穗的关键时期,决定小麦亩穗数的多少。针对小麦春季管理要求和易出现的问题,提出小麦春管四项关键技术。一、春季小麦冻害防治与补救1、预防措施。对于旺长麦田要及早进行镇压,可以在起身期喷施"壮丰安",抑制过快生长,提高抗寒能力。早春寒流到来之前,叶面喷施壮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小麦生育期间光热资源丰裕,但降雨分配不均。灌区小麦分蘖发展快,两极分化速度慢,籽粒灌浆期短,麦田耗水量大,影响产量的主要因子是亩穗数和千粒重。旱区小麦分蘖的第二盛期不明显,不孕小穗和退化小花数目多,籽粒灌浆期更短,麦田耗水量小,影响产量的主要因子是亩穗数和穗粒数。有效促控小麦群体发展,充分利用生态条件,把握着适宜于当地的小麦群体是两区稳取高产的基础;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解决或缓和导致穗重不稳的主要矛盾是确保两区小麦增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