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油松是我国北方地区最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也是城乡绿化的重要树种。近年来,为加速荒山荒坡绿化,解决大面积荒山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北方地区营养袋育苗造林技术逐步得以推广。随着国家各项重大造林工程的实施,营养袋育苗造林已成为北方荒山造林主要方式之一,而且也极大地提高了造林成活率。总结多年实地工作经验,将营养袋油松育苗主要技术介绍如下:1育苗时间为了提高成活率。一般情况下需要在  相似文献   

2.
<正>油松是我国北方地区最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也是城乡绿化的重要树种。近年来,为加速荒山荒坡绿化,解决大面积荒山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北方地区营养袋育苗造林技术逐步得以推广。随着国家各项重大造林工程的实施,营养袋育苗造林已成为北方荒山造林主要方式之一,而且也极大地提高了造林成活率。总结多年实地工作经验,将营养袋油松育苗主要技术介绍如下:1育苗时间为了提高成活率。一般情况下需要在  相似文献   

3.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自然环境差,导致地区的造林存在成活率低、植物生长稳定性差、林业资源保存率低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严重影响了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造林效率。为了能够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造林成活率,将目前所采用的抗旱造林技术进行有效的搭配使用,这样可最大限度提升造林的成活率、保存率。  相似文献   

4.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自然环境差,导致地区的造林存在成活率低、植物生长稳定性差、林业资源保存率低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严重影响了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造林效率。为了能够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造林成活率,将目前所采用的抗旱造林技术进行有效的搭配使用,这样可最大限度提升造林的成活率、保存率。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资源的需求量逐渐增大,林业作为我国木材资源重要的生产行业,是保证社会高速发展的基础。在我国北方的甘肃陇东地区,由于气候特点非常适宜华山松的培养,是北方地区造林工程广泛使用的树种。随着华山松需求量的增加,需要通过对华山松培育的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使其能够提供数量充足、品质优秀的原材。本文通过对甘肃省子午岭林区进行研究,为北方地区华山松育苗技术及苗期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北方地区气候寒冷,环境条件较差,水土流失严重.绿化造林是改善北方地区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油松是北方地区造林的常用树种,但是每年造林时还是出现树苗大量死亡的现象,导致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浪费,这就需要高质量的苗木培育技术来支持.容器育苗栽培技术能使苗木成活率和质量得到提升.针对采用该技术对油松育苗方法进行阐述,同时对该技术的限制因素和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林区面积大,涉及范围广,生态环境条件极不均衡,干旱、少雨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近年来,虽然森林覆盖率增长较快,但干旱、少雨地区森林覆盖率恢复速度仍然较慢。分析其根源,主要是更新造林成活率低,这也是林区生态建设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最近几年,林区连续遭受春旱,更新造林成活率低,针对这种状况,如何调整思路,强化更新造林措施,改进更新造林方式,提高成活率,已经非常迫切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为此,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营林生产中,如何提高苗木的成活率是林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我国水资源相对贫乏,而且在时空分布上极度不均衡,特别是北方地区,处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区,春季往往多发干旱天气,严重影响苗木的成活,给造林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本文主要针对造林过程中增强苗木抗旱能力的一些技术进行分析,希望在造林过程中能提高苗木成活率,促进林业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红松容器苗造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我国东北林区红松更新造林难度大、成活率和保存率低等实际问题,采用红松容器苗和自行研制、配套的苗木集装运输设备及植苗器具,进行不同季节的更新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造林后的前两年,容器苗无缓苗现象,幼树的高、径生长量明显大于裸根苗,大幅度提高了造林成活率与保存率,从而使幼林尽早郁闭。解决了干旱瘠薄的陡坡地段红松造林不易成活的难题。容器苗造林技术的推广作用,结束了我国北方高寒林区单一裸根苗造林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闫娜 《新农业》2022,(3):27-28
我国北方多数地区生态环境较为恶劣,地形多以低山丘陵为主,山体土壤养分不足,林木长势较弱.为了提高北方地区荒山造林成活率,本文从造林过程中的几个方面对荒山造林几个关键技术进行总结,希望为地方生态恢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对资源需求增多的同时,对环境的破坏也逐渐加大,导致多地区出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问题,因此,植树造林工程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针对当前我国造林工程仍然存在成活率不高,种植技术不先进等弊端,本文从影响造林成活率的因素入手,具体阐述提升造林成活率的具体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大量营林工程的兴建中,我国绿色植被的覆盖面积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但是在部分地区仍然出现成活率较低的现象,需要针对这些不利的因素逐步的进行改进,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造林工程综合价值的实现。就造林整地而言,通过有效的清理及翻整工作可以为造林成活率的提升提供有力的支持,但是在具体的造林整地过程中需要掌握相应的技巧才能实现。以下本文就造林整地在提高造林成活率的重要性展开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长白山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山脉之一,以风景秀美壮观、资源丰富而闻名于世。不仅是我国的重点林区,也是我国北温带生态系统最完整、物种最繁多、野生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近年来,随着我国对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加强,在这一地区的野生动物不断增多,成为了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野生动物栖息地,尤其是这里丰富的自然食物资源为各种野生动物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这一地区由于野生自然食物资源较为丰富,当地实行原始的野外放养普通猪有一定的历史,由于野生动物数量的增加,自然杂交的现象屡见不鲜,成为了人们一种重要的取种手段,人们从中也得到…  相似文献   

14.
华北落叶松是中国北方的一种重要造林树种。近年来由于一些地区不合理的育苗技术和抚育造林方法,造成了苗木质量不高、造林成活率较低等一系列问题。该文重点介绍了华北落叶松的几种育苗技术及造林方法的技术要点,为营造华北落叶松林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各项发展项目正在积极稳定的开展,这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北方地区更新造林是我国现阶段发展与建设过程中较为重视的一项内容,想要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基本现状,更新造林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北方地区林业的发展较为迅速,但是近些年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林木更新速度较慢,使得我国北方林区面积逐渐减少。本研究将对我国现阶段北方地区更新造林改革进行细致的分析与思考,并提出合理的改革措施,这对我国林业的未来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曹振林 《特种经济动植物》2023,(11):168-169+191
针对干旱及半干旱地区的造林工作,要结合地域情况及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的落叶树种、栽植季节及造林技术,从而提升苗木成活率,提高造林工程的经济效益。本文以陕北地区为例,研究落叶树种秋季截杆覆土造林技术,通过造林准备、种植技术及后期管护三个环节介绍技术操作要点,发挥截杆覆土技术优势,解决苗木缺失及成活率低的问题,提升陕北地区退耕还林及防沙治沙工作效果。  相似文献   

17.
樊辉 《河南农业》2022,(20):48-49
本文以北方造林技术为研究对象,发现通过在北方进行抗旱林以及生态林的建造具有改善生态环境、水土保持、保证农业经济稳定发展等作用。现阶段在北方造林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缺乏科学的造林方案、造林资源相对匮乏、造林技术滞后、资金匮乏等问题,相关技术人员提出应采取制订科学方案、引入现代化技术与设备、加大资金支持等措施,推进北方造林技术的现代化进程,为充分发挥北方地区生态林防风固沙、抵御干旱、水土保持、保护农耕田的生态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樟子松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及造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军  徐国山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8):119-119,128
樟子松是北方沙化地区常用的造林树种,但是由于立地条件较差,樟子松裸根苗的造林成活率较低。轻基质容器苗具有质量轻、有营养、能保水等特性,能显著提高干旱地区的造林成活率,得到了大面积的应用和推广。介绍了轻基质网袋容器的制作及樟子松轻基质容器育苗、造林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营林前的造林整地质量对于后期的林区的苗木生长状况存在直接关联,通过科学的造林整地可以提升土壤的通透性及其肥沃性,从而为林区幼苗提供适度的生长环境。我国近几年在营林前造林整地工作中取得丰硕成果,林木的存活率得到明显的提升,同时林区苗木的丰富度也得到增加。笔者在下文主要通过对营林前造林整地进行分析,促进造林工作稳步高效推进。  相似文献   

20.
青海省玛可河林区地处青南高寒地区,其乡土树种为川西云杉,针对小苗在造林中成活率、保存率低的特点,近几年我局采用川西云杉大苗、并选择不同地形进行了造林实验其成活率、保存率有了很大的提高,成活率达到88.4%-95.2%,保存率达到62.2%-9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