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景谷县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述景谷县杂交水稻制种的发展现状、发展优势、存在问题,并结合景谷县实际,提出杂交水稻产业化发展对策,为杂交水稻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云南省景谷县思茅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景谷县实测思茅松单木生物量数据建立其单木生物量模型,计算得出90个景谷县思茅松实测样地林分单位面积生物量,采用2005年景谷县TM遥感影像提取9个植被指数作为备选自变量,基于随机森林回归建立总体样本及各龄组样本思茅松单位面积生物量估测模型.以像元为单位,利用估测模型,并采用2005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数据估算景谷县思茅松人工林的生物量.结果表明:各模型的决定系数(R2)> 0.89,均方根误差(RMSE)<7.00,预估精度(P)>87.00%;研究区思茅松人工林单位面积生物量为59.0889 t/hm2,其中幼龄林为38.5170 t/hrn2,中龄林为53.6626 t/hm2,近熟林为94.8018t/hm2.  相似文献   

3.
水稻品种多样性混合间栽试验示范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琼 《云南农业》2005,(2):24-25
应用品种多样性有利于病菌稳定选择原理和病害生态学原理而进行景谷县水稻品种多样性混合间栽试验示范,通过四年3733.3hm2的实验示范及推广应用,该项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治和降低水稻稻瘟病、白叶枯病等病害的发病率,防效达50%左右,同时可提高单产,一般亩增产40kg左右。  相似文献   

4.
近年洋葱以其高产高效的优势,在以泰兴市为主的高沙土地区的栽培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为近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提高种植效益,泰兴市农科所探讨并示范种植了几种以洋葱为主的高效种植模式,其中:“洋葱-水稻”种植模式纯收益5.295万元/hm2,是稻麦两熟效益的3倍;“青花生-荞麦-洋葱”种植模式纯效益8.3万元/hm2,是稻麦两熟效益的4.5~5倍;“洋葱-毛豆-莴苣”纯效益可达12.9万元/hm2,是稻麦两熟效益的6倍。  相似文献   

5.
滇屯502-7是云南农业大学和个旧市种子公司在个旧大屯选育而成的优质香软米品种,2000年景谷县引入试种0.34hm2,总产量2.08t,平均6.12t/hm2;2001年示范17.26hm2,总产量112.71t,平均6.53t/hm2;2002年示范320.86hm2,总产量1893.07t,平均5.9t/hm2。通过3年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在景谷县种植具有适应性广、抗性强、生育期适中、高产稳产、农艺性状好、米质优等特点。2003年推广面积1682.21hm2,经多点调查,实测产量平均达5.88t/hm2,比德农203产量5.32t/hm2增10.53%。2004年推广面积达到2000hm2,已成为景谷县的主要常规优质稻骨干品种。1滇…  相似文献   

6.
该文主要论述了景谷县水稻稻瘟病的症状辨别方法和发生的规律,并结合景谷县水稻生产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选用抗病品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科学控制水肥与规范合理使用药剂等综合防治意见,为景谷县粮食增产增收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落实江苏省关于开展亩产吨粮市(县)创建工作意见,立足扬中市稻麦生产实际情况,以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为契机,以大面积水稻平均产量9 750 kg/hm2、小麦产量5 250 kg/hm2为目标,明确了4项重点建设内容,提出了4条创建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海安县自1999年从江苏省农科院引进“水稻和小麦栽培模拟优化决策系统”(RCSODS/WCSODS)以来,在县农业、气象等部门的共同协作下,通过宣传发动、申请立项、分工协作、调试运行等,连续7a开展两个系统的应用技术研究,先后在制修订7项稻麦生产技术规程(标准)的基础上,建立了本土化的常年和当年气象、土壤、稻麦品种及其病虫草防治数据库。应用RCSODS/WCSODS印发良种良法计算机模式图300多份,应用当地水稻和小麦品种各4个和9个;打印发布当年决策意见600多份。决策信息除通过会议、书面途径发布外,同时在互联网上定期发布。为此,先后建立示范基地4000hm2,试验观测点8个,累计应用面积1.8667万公顷,近二年的应用面积分别已达水稻和小麦种植面积的70%以上和80%左右。据典型定点田块考察,在应用模型模拟结果并及时采取配套管理措施后,平均可增稻谷465kg/hm2、小麦406kg/hm2,按照当地常年产量水平计算,水稻与小麦的平均增产率分别达5%与8%左右。据此,近七年来全县累计增产水稻5万多吨、小麦3.46万多吨,创造社会财富1.2亿多元,合计增收节支总额达1.3亿多元。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海安县自1999年从江苏省农科院引进"水稻和小麦栽培模拟优化决策系统"(RCSODS/WCSODS)以来,在县农业、气象等部门的共同协作下,通过宣传发动、中请立项、分工协作、调试运行等,连续7a开展两个系统的应用技术研究,先后在制修订7项稻麦生产技术规程(标准)的基础上,建立了本土化的常年和当年气象、土壤、稻麦品种及其病虫草防治数据库.应用RCSODS/WCSODS印发良种良法计算机模式图300多份,应用当地水稻和小麦品种各4个和9个;打印发布当年决策意见600多份.决策信息除通过会议、书面途径发布外,同时在互联网上定期发布.为此,先后建立示范基地4 000hm2,试验观测点8个,累计应用面积1.866 7万公顷,近二年的应用面积分别已达水稻和小麦种植面积的70%以上和80%左右.据典型定点田块考察,在应用模型模拟结果并及时采取配套管理措施后,平均可增稻谷465kg/hm2、小麦406kg/hm2,按照当地常年产量水平计算,水稻与小麦的平均增产率分别达5%与8%左右.据此,近七年来全县累计增产水稻5万多吨、小麦3.46万多吨,创造社会财富1.2亿多元,合计增收节支总额达1.3亿多元.  相似文献   

10.
景谷县上个世纪70~80年代都有种植双季晚稻的历史习惯,水稻生产实现一年两熟的栽培制度。双季晚稻种植一般5月底6月初育秧,6月底7月初早稻和前作收获后,紧接着种植双季稻,晚稻茬口限制更小一些。景谷县得到了省、市的大力支持,把景谷县规划为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烟草示范区,2014年已发展烤烟生产5400hm2,烟区主要安排在坝子早稻田上种植。实行早季种烟,烟后种稻种粮的作物茬口安排,实现烤烟一水稻;烤烟一玉米等熟制生产轮作,达到早季种烟赚钱,烟后种稻种粮保口粮,实现钱多粮多,粮钱双丰收的目标。根据永平镇的气候条件,土地资源,人文地理优势特制定如下双季晚稻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勐海县属国家商品粮基地县之一,是云南省优质稻生产基地县,也是西双版纳州主要粮食主产地,全县有水田面积2.2万hm2,近几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水田面积逐年减少,到2011年全县水田面积减少到1.73万hm2,因此为确保勐海县水稻种植面积和西双版纳州的粮食安全问题,探索推广勐海县中海拔地区水稻一熟改两熟制是确保水稻种植面积的有效措施,不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是勐海县中海拔地区发展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景谷县水稻高产创建的成效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景谷县通过实施水稻高产创建示范项目后,项目区共增产稻谷366.398万kg,新增产值732.796万元,取得了较好效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就此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景谷县是典型的南亚热带地区,热区资源丰富,适合水稻生长,抓好水稻生产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近年推广试验成果和生产实践经验,从选种、育苗、栽培、植保等方面提出景谷县水稻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并以2016年为例分析推广该技术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昭平县地处桂东山区,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全县现有耕地面积1.492万hm2,其中水田面积1.087万hm2,常年水稻复种面积2.2万hm2.20世纪90年代以来,水稻平均单产在350 kg左右,是人均耕地面积不足 333 m2的粮食自给县.  相似文献   

15.
正景谷县是我市农业大县,目前水稻种植的耕作、收获机械化程度已具备一定的水平和规模,但种植环节机械化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传统手工栽插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也制约着我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进程,因此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势在必行。1景谷县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的应用现状我县于2007年引进第一台东洋PF455S型步进式插秧机,先后在在永平镇、勐班乡、民乐镇进行机械化插秧的育秧、插秧的试验、示范,试验示范面积200余亩,均取得了较好的成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如皋市土肥站制定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方案,结果表明:项目实施后,如皋市稻麦增产效果十分显著,2006年、2007年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小麦比习惯施肥的小麦分别增产660kg/hm2、435kg/hm2,水稻分别增产735kg/hm2、675kg/hm2。  相似文献   

17.
黄兵 《农民致富之友》2014,(20):215-215
随着我国农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在的农业收割主要采用的是稻麦联合收割机。目前,稻麦联合收割机一般分为半喂入式和全喂入式两种。但是,现阶段对喂入式稻麦联合收割机的使用与维修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研究喂入式稻麦联合收割机的使用与维修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半喂入式稻麦联合收割机的作业方法和维修检查,阐述全喂入式稻麦联合收割机的使用与维修。  相似文献   

18.
水稻是景谷县主要栽培作物,也是粮食总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水稻高产创建的基本情况入手,阐述了水稻高产创建基本情况,对水稻高产高效创建的成效及开展水稻高产创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剖析,提出了一些发展措施及对策建议,对促进景谷县水稻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对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供参考。通过扎实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集约资源、集成技术、集中力量,大力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对确保我国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同时也促进了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19.
稻麦连作高产示范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通过建立40hm2稻麦高产栽培示范方的示范实践,小麦单产实现6 585kg/hm2,水稻单产实现9 915kg/hm2。详细介绍了此次高产示范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不同秸秆还田模式下稻麦两熟农田稻季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的排放规律,为评估该地区温室气体排放量与发展循环农业提供依据,在江苏省苏州市稻麦两熟农田进行了6年的田间定位试验,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开展了不同秸秆还田模式下水稻生长季田间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监测试验,研究设计了稻麦季秸秆均不还田(CK)、麦季稻秸还田(R)、稻季麦秸还田(W)和稻麦季秸秆均还田(RW)4种秸秆还田模式。结果表明: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对稻季CH4和N2O排放、总增温潜势(GWP)及单位产量的GWP有极显著影响,CH4稻季总排放量表现为RW(233.04 kg/hm2)W(197.99 kg/hm2)R(122.14 kg/hm2)CK(97.07 kg/hm2),N2O稻季总排放量的顺序是RWRWCK,依次为4.74 kg/hm2、2.66 kg/hm2、2.14 kg/hm2和1.07 kg/hm2。RW处理水稻产量(10.54 t/hm2)和R处理(10.36 t/hm2)较秸秆不还田对照显著增产,而秸秆还田处理(R、W和RW)的GWP以及单位产量的GWP均显著高于秸秆不还田对照。说明,秸秆还田增加了稻季CH4和N2O排放,小麦秸秆还田是增加稻季CH4排放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