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豆主要抗营养因子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具有蛋白质含量丰富、氨基酸比例平衡等特点,营养价值非常高,作为一种优质的植物蛋白源,被广泛应用于猪饲料中。但是大豆中含有相当高水平的大豆抗原、大豆凝集素、蛋白酶抑制因子等抗营养因子,能使猪特别是仔猪出现过敏,小肠正常结构和功能被破坏,内源氮损失增加等一系列不良现象。危害了猪正常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给养猪生产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限制了大豆加工产品在猪日粮中的应用。文章概述了大豆抗原、大豆凝集素、蛋白酶抑制因子这三种主要的大豆抗营养因子的含义、分类、生物学功能及对猪健康的影响,为大豆加工制品在猪日粮中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大豆中抗营养因子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3.
大豆的抗营养因子及其改良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相似文献   

4.
大豆凝集素抗营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豆凝集素是一种糖蛋白质,具有凝集和促分裂的生物学活性,可以通过小肠上皮刷状缘进入循环系统而诱发免疫反应,能够引起动物的小肠黏膜损伤,绒毛萎缩、腺窝增生,胰腺增生,体蛋白分解加强,内源氮的损失增加.本文对大豆凝集素及其抗营养作用和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大豆中主要抗营养因子对鱼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吴莉芳  秦贵信  朱丹  孙玲 《大豆科学》2006,25(4):450-453
大豆来源广、营养价值高、是鱼类主要的蛋白质来源之一。但大豆中含有抗营养因子,不仅会降低鱼类对饲料的利用率,而且会影响鱼类的生长,甚至引起鱼类大批死亡。本文对大豆中主要抗营养因子-蛋白酶抑制因子、大豆凝集素、植酸、大豆抗原的作用机理及对鱼类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今后研究的重点和意义。旨在为合理开发利用植物蛋白饲料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大豆中脲酶抗营养因子的钝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化学钝化法(亚硫酸钠法)和物理钝化法(微波法和超声波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化学法钝化的最优钝化工艺条件为:Na2SO3 0.03 mol·L-1,温度75℃,钝化时间60 min;物理微波法钝化为:微波功率230 W,时间90 s,粉碎度为过60目筛;物理超声波钝化法为:加水量20 mL,时间30 ...  相似文献   

7.
赵元  秦贵信  王涛  张兵  朱丹 《大豆科学》2007,26(6):930-934
大豆经适当加工可减少或去除其中的抗营养因子,因而大豆制品所含的抗营养因子成分不同.通过竞争ELISA法和胰蛋白酶抑制法检测豆粕、膨化大豆、脱壳豆粕、大豆分离蛋白、大豆浓缩蛋白、全脂豆粉、脱脂豆粉和热处理大豆粉大豆加工制品中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大豆凝集素、大豆球蛋白及β-伴大豆球蛋白的活性,并进行SDS-PAGE分析,进而比较其主要抗营养因子灭活的程度.结果表明,在现取样的10种大豆加工制品中,膨化处理除去了绝大多数的主要抗营养因子,是一种较理想的加工工艺;去皮豆粕中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和大豆凝集素几乎被灭活,但仍存在一定量的大豆球蛋白及β-伴大豆球蛋白.此项工作为评价大豆加工工艺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比较2个不同栽培品种生大豆中抗营养因子对大鼠的影响,以50±2日龄Wister大鼠为实验动物,分别饲喂以吉林30、吉农7品种生大豆和膨化大豆粕(对照组)为主要蛋白源的日粮,测定生长性能,第30天解剖大鼠,颈静脉采血检测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内脏器官称重,制作肠道组织切片。结果表明:吉林30日粮组大鼠增重、料肉比、胰腺重量、小肠长度、小肠重量、空肠绒毛长度、空肠隐窝深度、白细胞、血浆尿素氮、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质与对照组大鼠差异显著(P0.05),吉林30日粮组大鼠胰腺重量、空肠隐窝深度(JCD)比吉农7日粮组大鼠高29.1%、14.4%(p0.05)。吉林30做日粮对大鼠抗营养的影响大于吉农7。  相似文献   

9.
吴明才  肖昌珍 《大豆科学》1992,11(3):234-239
本文揭示了黄淮大豆产区二个推广品种豫豆8号、中豆19各生育期器官干重、N、P、K浓度变化;中豆19对三要素的吸收速率、转运率低于豫豆8号;二品种在高产密度下比其它密度下生产1kg籽粒产量所需三要素量低。豫豆8号高产密度为1.2万株,亩产大豆299.2kg,生产1kg籽粒产量需N、P、K分别为0.1529、0.0174、0.0643kg,中豆19的高产密度为1.6万株,亩产197.8kg、形成1kg籽粒产量的需三要素分别为0.1610、0.0218、0.0967kg,明显高于豫豆8号。  相似文献   

10.
大麦抗营养因子及其抗营养机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主要大豆品种同工酶酶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卢翠华  何志鸿 《大豆科学》1990,9(2):145-148
利用淀粉凝胶电泳,对黑龙江省主要大豆品种进行硫辛酰胺氧化—还原酶、乌头酸酶、肽链内切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大豆种子的这三种酶谱带清晰,品种间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2.
陈霞 《大豆科学》1996,15(1):91-95
本文对1988~1994年间,黑龙江省7个地区,60个县市主栽的22个大豆品种的脂肪,脂肪酸组份进行了测定,并进行了相关性的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主栽的大豆品种脂肪含量较高。92个品种脂肪平均含量为20.73%。不同大豆品种亚麻酸含量变异系数大,表明黑龙江省大豆品种间亚麻酸含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92个大豆品种脂肪含量与亚麻酸含量呈负相关趋势,油酸与亚油酸,亚麻酸是极显著的负相关,亚油酸与亚麻酸是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马淑梅 《大豆科学》2007,26(5):744-747
对黑龙江省大豆生产上常发生和危害较重的三种主要病害大豆灰斑病、大豆疫霉病和大豆根腐病进行了抗性鉴定方法研究概述.较系统的总结了作者从事研究工作的部分内容--抗性鉴定方法,在借鉴和吸收他人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三种病害较完整的鉴定方法和体系.  相似文献   

14.
大豆脂肪含量与生态因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2002年在河南省夏大豆主产区的5个试点,以豫豆25号13期分期播种的方法,研究了气象、土壤养分和海拔等38个生态因子对豫豆25号脂肪含量的关系,通过逐步回归统计分析,筛选出与大豆脂肪含量密切相关的11个生态因素间的直线或曲线关系.明确了夏大豆鼓粒成熟期较少的日照、较高的均温、较多的降水和较大的昼夜温差以及出苗期较高的均温和花荚期较多的降水利于脂肪的积累形成.较高的土壤全氮和钾含量、较低的硫含量有利于大豆脂肪大幅度提高.在本试验pH值6.95~7.89范围内,偏碱性土壤利于脂肪的形成.在本试验研究因子范围内,其它生态因子对大豆脂肪含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大豆推广品种脂肪、蛋白质含量地理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刘忠堂 《大豆科学》2002,21(4):250-254
系统地分析了黑龙江省1951-2000年50年200个育成大豆品种的脂肪、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脂肪含量最高的是60年代和70年代,分别为21.67%和21.20%,最小为90年代为20.03%。200个品种平均脂肪含量为20.74%,蛋白质含量平均为40.25%。进一步分析1951-2000年不同生态区育成的172个品种认为,脂肪、蛋白质含量有明显地理分布现象。西部干旱区为高脂肪区,北部高寒区为低脂肪区;高蛋白质区在南部黑土区和东部低湿区,低蛋白区在西部干旱区。这种明显的地理分布现象为大豆优质品种的区域化种植和专业化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大豆细菌性疫病病原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永镐  张原 《大豆科学》1995,14(2):126-131
  相似文献   

17.
东部地区大豆田杂草种群演变趋势及其化学防除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黄春艳  陈铁保 《大豆科学》1999,18(3):255-259
根据1982,1992和1997年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大豆主要种植区杂草的调查结果,明确了该地区大豆田杂草种群及群落演变趋势及影响种群演变的因素。介绍了大豆田除草的关键时期,常用除草剂种类及其使用技术。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大豆育成品种农艺性状演化趋势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薛恩玉  李文华  姜妍 《大豆科学》2006,25(4):445-449
论述黑龙江省大豆品种更替过程中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改进和演化趋势。总的趋势是株高、百粒重、品质、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和改善,生育日数略有下降,亚有限结荚习性品种逐渐占据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