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羔羊大肠杆菌病,俗称羔羊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以败血症和剧烈腹泻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感染率和死亡率高,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是对羔羊危害较严重疾病之一。如果对该病控制不好,会对养羊业造较大的经济损失。1发病情况我区大横镇养羊专业户罗某共饲养本地山羊231只,其中成年羊113只,羔羊108只。2011年3月11日羊群突然发病,发病的全部是羔羊,以高热、精  相似文献   

2.
《畜禽业》2017,(3)
<正>1发病情况2015年4月,华坪县中心镇2个农户饲养山羊发生羔羊和青年羊嘴唇疣状结痂为症状的羊病,饲养数为226只,其中羔羊32只、1岁内青年羊82只,发病羔羊29只、青年羊31只,羔羊发病率为90.6%、青年羊发病率为37.8%。询问畜主后得知往年也曾发生过类似病症。2诊断2.1临床症状病羊食欲下降,精神不振,体温39.1~39.5℃。初期在口  相似文献   

3.
王寿 《畜禽业》2001,(6):59-59
大肠杆菌病是动物肠道内正常寄居菌,在气候不良,营养不足,场圈卫生条件不善时渗发疫病,引起羔羊腹泻和败血,笔者就一起羔羊大肠杆菌病的诊治报告如下: 1.发病情况 2000年3月24日共和县倒淌河乡哈乙亥村甲某,自养5只羔羊出现腹泻症状,次日8只羔羊出现同样症状,其中死亡3只. 2.临床症状 病羊逐头测温,开始发病的羔羊体温略高于正常体温,后发病的体温高达41℃,病羊出现腹痛,拱背,卧地不起,精神萎顿.粪便呈半液状,初起为黄色稀便,以后变为灰褐色液状粪便含气泡,有时混有血液和粘液.  相似文献   

4.
<正>龙陵黄山羊羔羊痢疾是影响羔羊成活率和生长发育的一种常见疾病。发病原因很多,主要由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肠球菌和饲养条件性因素等。因羔羊的抵抗能力较差,病菌最易感染,多以7日龄以内的羔羊为主。传播源为病羔羊粪便,经消化道、脐带和创伤感染,潜伏期一般为1~2 d,有的出生几小时。因病原菌不同而异。1常见引发的原因1.1大肠杆菌病是一种由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地方流行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引起严重腹泻及败血症,死亡率很高。病羊或带菌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可通过粪便排出病菌,散步于外界,污染水源、饲草饲料及母羊的乳头和皮肤,当  相似文献   

5.
羊是我国最为主要的畜牧养殖动物种类之一,在我国养殖数量大、养殖范围广,市场需求稳定,经济效益可观。但是在羊的养殖过程中,羔羊较容易发生各类疾病,如大肠杆菌病,该病对羊的健康安全危害相当大,并且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发病率、致死率高,一旦出现,就可能导致羊的养殖经济效益遭到重创。为此,要重视并切实做好对羔羊大肠杆菌病的诊治工作,以保障羊养殖的经济效益。对羔羊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治疗提出了探讨性建议,以期能为相关工作的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17,(5)
<正>1发病情况某种羊场共饲养土种绵羊200只、本地80白山羊多只,以放牧为主要饲养方式。自2016年5月份以来,陆续有羊只出现排恶臭稀粥样粪便,混有黏液或血液,体温升高达41.5~42℃。场内兽医诊断为肠炎,曾用安乃近、氟哌酸、庆大霉素等治疗未见好转。后疑为焦虫病,遂用黄色素治疗,病情仍未得到控制,相继有病羊死亡,以羔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其次为1~2岁羊,年龄大的羊发病较少,且很少引起死亡。本地白山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16,(2)
近年来,随着养羊业的不断发展,饲养规模不断扩大,羊病频发,给养羊业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文章就羊群常发的羔羊大肠杆菌病通过病原学、临床症状、发病特点、剖检变化及防治方法等方面做一介绍,与广大养羊朋友交流。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17,(7)
<正>羊魏氏梭菌病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羊的毒血症,如羊猝狙、羊肠毒血症、羔羊痢疾等。多发于秋冬和初春季节,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条件性。主要经消化道感染,羊寒冷饥饿或吃了潮湿腐败的饲草而抵抗力减弱时容易诱发该病;病原产生的毒素可致消化道黏膜发炎坏死并引起中毒性休克。主要临床表现:精神沉郁、卧地、摇尾、流口水、磨牙、抽搐,2~3 d后死亡,病死率较高。1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9.
羊腹泻是危害养羊业比较严重的一类病症,是由多种病原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通常引起羔羊发病比较严重。它发病后严重影响羔羊的生长发育,可以导致羔羊的发病和死亡,给养羊场造成很严重的经济损失。针对羊腹泻的发病原因以及发病后的临床症状进行分类和归纳,并且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可以为养羊场在养殖过程中为此类疾病的防控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羊传染性脓疱病是脓疱病毒引起的羊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多发于断奶前的羔羊与断奶后的幼羊。其主要特征发病较快,病情发展迅速,病变是在嘴唇、口角、鼻孔周围等处的皮肤、黏膜上形成丘疹、水泡、脓疱,破溃后形成疣状厚痂,故又称羊口疮。该对成年羊危害轻,对羔羊危害重。死亡率在1%~15%,康复发育受阻。可经污染的牧草、饲具和水源等传染。  相似文献   

11.
<正>羔羊大肠杆菌病,俗称羔羊白痢。该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引起的幼龄羔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是对羔羊危害较严重疾病之一。其传染途径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临床症状以剧烈下痢和败血为特征。本病对羔羊的感染率和所造成的死亡率都很高。因此  相似文献   

12.
《畜禽业》2017,(Z1)
2015年3月广西武鸣某羊场发生一种以新生羔羊发烧40~41℃,呼吸困难、共济失调、痉挛抽搐,口吐泡沫等症状,多数在4~12 h造成死亡的传染病。送检至广西壮族自治区兽医研究所羊病实验室,应用大肠杆菌病的细菌学分离技术,从病死羔羊的内脏组织中分离到一株病原菌。经观察其细菌学形态、培养特性、生化鉴定,结合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特点,确诊为羔羊大肠杆菌病。  相似文献   

13.
<正>羔羊痢疾是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以剧烈腹泻和小肠发生溃疡为其特征。本病常可使羔羊发生大批死亡,给养羊业带来重大损失。1病原及流行病学本病病原主要为B型魏氏梭菌,不同地区病原不同,有时是C型和D型,有些地方是大肠杆菌、肠球菌、沙门氏  相似文献   

14.
<正>羊绦虫病是由圆叶目裸头科莫尼茨属、曲子宫属、无卵黄腺属绦虫寄生于羊的小肠内引起的,对羔羊和犊牛危害尤为严重,可造成大批死亡。各属绦虫多呈混合感染,生活史及其他方面大致相同,仅在病原体形态上有差异。我国内蒙、东北等广大牧区,几乎每年都有不少的羔羊和犊牛死于本病。农业区过去很少发病,一直没有引起注意,近年来,农区养羊迅速发展,由于丰润区距离承德、内蒙较近,跨地区引种或买卖非常频繁,养羊户之间没有坚持自繁自养原则,购入新羊随意混群,造成该病迅速传播,全区几乎  相似文献   

15.
侯长政 《畜禽业》2023,(12):58-60
近年来,随着养羊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各种羊病的发生呈加剧趋势,同时各种抗生素类兽药的不合理使用,导致羊病防治的难度越来越大,严重制约了养羊业的可持续发展。分别概述了羔羊大肠杆菌病、炭疽及羊支原体肺炎等几种常见羊病的流行病学、症状及病理变化,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以期为广大养殖户科学防治羊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一例山羊痘病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山羊痘是由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病羊和带毒羊是主要传染源,被病羊污染的场所、草地,与病羊接触过的用具、饲管人员,以及蚊、蝇等吸血昆虫和体外寄生虫均可成为传播媒介。本病一般于夏秋季节多发,近年冬春季也常发生本病。在自然情况下,各种山羊都可感染。羔羊发病、死亡率高,妊娠母羊可发生流产,成年及育肥羊主要是影响生长、造成掉膘。由于受感羊只抵抗  相似文献   

17.
张志敏 《畜禽业》2015,(4):64-65
<正>羊口疮病也称传染性脓疱病,它是由口疮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性传染病,临床以口腔炎,疱诊,溃疡,流涎,结痂为主要症状。该病发病率高,传播快,在临床上治疗容易,但难根治。本病多发生在4—6月雨季充沛季节,主要是2~4月龄羔羊发病。本病一般没有全身症状,只是口腔炎症,引起羊进食困难,食欲下降,如不及时治疗,造成羊体质下降从而续发感染其他病而发生病情恶化或死亡。该病造成的损失直接死亡虽不多,但由于口腔炎症,痛感所造成羊进食难而易感染其他病,如感染坏死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病菌。所以要引起高度重  相似文献   

18.
鸡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感染后引起鸡发病,而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的感染导致的。这2种病都是鸡的常见病,常导致鸡的大群发病和大批量死亡,给养殖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该研究是针对河津市某鸡场发生大批量的鸡发病死亡的情况,经过对其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的观察和了解后初步判定为新城疫继发大肠杆菌病,后经过实验室方法确诊疾病。经过针对性的治疗,鸡群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9.
吕晋刚 《畜禽业》2013,(8):11-13
绵羊肺炎支原体(MO)是引起绵羊和山羊特别是羔羊增生性间质性肺炎的病原体,为了给建立快速诊断提供高免血清,采取当地发病羊病料培养并和标准株对照,10份病料组织中分离纯化得到2株支原体,经形态与培养特征、生化特性鉴定,并用绵羊肺炎支原体标准株Y98进行对照,证实2株支原体均为绵羊肺炎支原体。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20,(8)
羊巴氏杆菌病也称羊出血性败血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溶血性巴氏杆菌共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发生于断奶羔羊以及1岁左右的绵羊,山羊较少见。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而以气候剧变、冷热交替的冬末春初时节发病较多,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