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讨农业补贴政策对于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利用山东、浙江295个农户的农业补贴对土地流转意愿影响的调查资料,对当前农业补贴政策发放及土地流转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调查地区土地总体流转比例较高,农户土地流转率达50.5%。农户的土地流转年限较短,以5年期限以内为主。土地流转方式主要以熟人之间的自主流转为主,占90%以上。流转契约形式以口头协议为主,合同形式较少。农户土地流转面积普遍较小,主要集中在0.07~0.33 hm2,致使实际土地流转效率偏低,农户仍以"小农经营"模式为主,这不利于现代农业化发展。(2)浙江嘉兴农户土地流转比例最高,达77.6%,山东临沂次之,达62.2%,而山东济宁、浙江湖州和浙江杭州的流转率在3成左右。浙江的土地流转面积占比(平均流转面积/平均承包面积)明显高于山东。(3)当前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农业补贴力度偏低、补贴发放错位等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村土地的流转。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区域差异与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吉林省不同地区土地流转状况,分析土地流转的区域差异,梳理不同地区土地流转合理模式,本研究利用2013年吉林省典型地区8个市(县)的实地调研资料,对不同地区土地流转水平、流转方式、流转期限及模式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土地流转受区域自然地理和区位条件的影响,中西部平原区以5年内的中短期转包方式为主;而东部沿边开放区主要采用1~2年短期出租、转包方式为主。中西部平原区的专业农场模式和企业带动模式扩大了农业产业化;东部山区家庭农场模式和种植大户模式促进了农粮商品化生产,推动了农业多元化。本研究为因地制宜地修订和完善吉林省土地流转政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家庭农场是适应农业生产现代化和社会化的生产模式,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家庭农场的先决条件。但中国目前仍存在着制约家庭农场发展的诸多土地问题,如农民土地权能不完整、土地流转期限短稳定性差、流转成本快速上涨等。在总结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土地策略基础之上,本文提出了促进中国家庭农场快速、健康发展的一系列土地策略建议,包括结合法律体系建设和土地确权工作完善农民土地权能、探索和创新多种农地流转形式、构建完善农民离农的保障体系、以适度的补贴和奖励鼓励长期稳定农地流转、建立农地流转费用的管控和调整机制、加快流转中介服务组织的建设等。  相似文献   

4.
山西农村土地流转的区域差异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山西省统计局第二次农业普查统计资料:山西省各市耕地流转农户统计表和山西省各市耕地流转面积比例统计表为依据,结合实际调查分析了山西省目前土地流转的现状,并从流转农户区域差异和流转面积区域差异两个角度比较了全省土地流转的不同情况与特点。研究现象差异背后的自然和社会原因,针对山西省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技服务》2016,(11):176-177
农村土地流转是当前我国农村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关键。但现实中的土地流转存在着许多亟待改进的问题。本文以外出务工型地区----湖北省黄梅县土地流转为例,通过分析当地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特点、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外出务工型地区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目的】开展农地确权工作旨在放活土地经营权,促进农地流转,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然而现实中农地流转出现与预期效果不一致的现象。文章重点为四川省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提出可行路径。【方法】文章以农户有限理性为基本假设,运用前景理论分别对四川省成都平原地区、浅丘地区和山区的农户,在农地确权前后对农地流转的心理认知进行分析,并针对不同地区农户农地流转心理状态及当地资源禀赋提出适宜的农业规模经营实现路径。【结果】山区农户生存能力较弱,对土地依赖程度强,土地用于满足其生存需求,通过农地确权降低了流转意愿;浅丘地区农户生存能力较强,对土地依赖程度较弱,土地用于满足其安全需求,在农地确权之后,部分农户倾向于短期流转,部分农户愿意流入土地;成都平原地区农户生存能力强,对土地依赖程度弱,土地用于满足其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流转土地的态度在农地确权之后趋于开放。【结论】对于四川省山区,提出"充分发挥生态优势,第三产业带动发展"与"细化生产分工,实现农业服务规模经营"路径建议;对于四川省浅丘地区,提出"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按面积入股分红退股"与"产品标准化生产,产业品牌化发展"路径建议;对于成都平原地区,提出"互联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智慧农业"与"打造田园综合体,开发新型产业发展亮点"路径建议。  相似文献   

7.
土地托管以不改变土地经营权和收益权,推进农业生产服务规模化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户流转意愿较弱等问题,近年来在山东、河北等地蓬勃发展。本文从农户选择视角出发,结合土地流转发育程度、托管服务方特征和补贴政策,重点分析土地流转和托管的不同适用条件及农户的决策行为。研究表明,供销合作社主导的土地托管由于自身的制度设计和服务方的增收节支能力,为农户带来的托管收益高于土地流转带来的租金收益,农户基于经济理性更倾向于选择土地托管。但国家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差异化补贴政策和土地入股等多种土地流转方式的发展弱化了土地托管的比较优势,农户选择偏好弱化。本文分析有助于从农户选择视角重新认识土地托管和土地流转的关系,促进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地区基本信息、土地流转面积、土地流转形式、土地流转期限、土地流转涉及户数五个方面构建了农村土地流转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安徽省16个市的面板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时序上和空间上对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绩效进行评价,并运用Panel Data面板模型探讨了农村土地流转绩效与农业产值之间的联动关系。研究发现:第一,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绩效时序上呈现逐年逐季上升的趋势;第二,农村土地流转绩效空间上呈两极分化现象,皖北、皖中地区流转绩效明显高于皖南地区;第三,各地区农村土地流转绩效不同导致农业产值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陈俊宇  刘芳清 《安徽农业科学》2013,(25):10509-10512
以湖南省11县(市、区)11个村的254份调查问卷为基础,将所选样本分为大都市郊区、县城郊区、一般农区、边远山区等4个区域,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年龄、文化程度、土地流转历史及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与这4个区域的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均显著相关,而农业收入比重对除大都市郊区以外的其他3个区域的农户的流转意愿有显著影响;但在总体模型中年龄、文化程度、土地流转历史、家庭收入主要来源及农业收入比重这5个因素均与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在不同水平上显著相关.为了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地规模经营,提出了加快培养新一代青年农民、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农业投入及政策扶持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王影  陈建西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3120-13122
针对土地流转过程中仍存在的土地闲置甚至撂荒、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低、土地利用率不高等现实问题,提出应用农业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借助于农业供应链上核心农业企业的力量,通过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破解土地流转的难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政府统筹,采用政策措施引导核心企业参与土地流转;充分发挥金融机构作用,解决农业供应链资金短缺及分散农业风险;创立土地流转机构,完善流转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1.
土地流转是优化土地资源及衍生生产要素配置的重要方式。我国土地流转已推行近十年时间,经历了诸多改革和调整。在土地流转机制不断完善的同时,其包含农民增收与粮食增产在内的多元效益目标的实现效果在不同目标维度上存在差异。农业劳动力进一步转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种植结构调整等改变了原有的农民收入状况,农民收入来源多元化,农民增收实现;而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土地"非粮化"、撂荒及"隐性撂荒"等现象,则使得粮食增收这一效益目标未有效实现。土地流转多元效益目标未实现的原因及解决对策是推动土地资源可持续充分利用的关键所在,对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及粮食安全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汤头沟区域站根据县委、县政府加快土地流转的工作安排,结合本辖区农业生产现状,制定了《汤头沟区域站加快土地流转指导意见》协助辖区各乡镇推动工作落实,真正做到了"让土地转起来,让农民富起来"。主要做法是:一、领导重视、推进土地流转县委县政府充分认识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必要性,成立了土地流转小组,农牧局设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  相似文献   

13.
差异化的地理环境影响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意愿,本研究对河北省和浙江省开展实证研究,通过构建两种不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户承包经营权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浙江省农户承包经营权流转意愿高于河北省;(2)影响河北省农户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因素主要是兼业劳动能力、耕地经营目的分化和距城镇距离,而影响浙江省农户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因素主要是收入分化、耕地经营目的分化、距城镇距离、地形和农业收入比重;(3)农业耕种的低收益是促使农户进行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重要驱动因素,距城镇距离对不同地区农户承包经营权流转意愿的影响存在差异;(4)河北省农户承包经营权流转主要为农业生产驱动型,而浙江省农户承包经营权流转主要为非农生计-自然地形驱动型.  相似文献   

14.
十九大工作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在土地流转过程中重视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重要性,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解决我国小农经济分散化、零碎化等方面问题有重要作用。山东省Z县依傍黄河,目前流转可种植粮食作物的土地面积已达二千余亩,其土地流转程度高,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新型农业生产主体的加入大有裨益,可以维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但在土地流转中各利益主体可能产生的纠纷、流转后土地经营模式转变等诸多问题亦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5.
以酉阳自治县荞麦产业发展为例,分析了重庆"两翼"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化项目的选择原则、实现路径及政策框架。县域特色农业的发展,首先要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并构建良种繁育、生产、加工、社会化服务体系,政府还要有相应的生产扶持、土地流转、招商引资、科技人才培养等配套政策支持其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流转,就是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给第三方经营。农村土地流转是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有效途径。周口市农村面积较大,情况比较复杂,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土地规模化流转方式不够科学,流转过程中困难多  相似文献   

17.
<正> 提倡土地使用权流转,一直是中央农村政策的主要内容。搞好土地使用权流转工作,事关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局,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事关农村社会的稳定。积极探索、深化、实践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对于促进土地规模经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创新农业经营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据农业部有关部门的统计,目前以各种形式流转使用权的耕地约占承包耕地总面积的5%~6%,其中发达地区的土地流转率达8%~10%,内地欠发达地区土地流转率为1%~2%,且整个流转面正在扩大,发展势头强劲。笔者认为,在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过程中,要注意正确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相似文献   

18.
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背景下水权的流转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水权交易制度在土地流转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最后,提出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水权制度完善的途径:构建土地流转与水权流转一体化模式、严格适用水权的特殊规定、构建水权变更与水权流转登记并行制度、完善水权交易模式,以适应新的农业生产环境。  相似文献   

19.
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背景下水权的流转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水权交易制度在土地流转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最后,提出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水权制度完善的途径:构建土地流转与水权流转一体化模式、严格适用水权的特殊规定、构建水权变更与水权流转登记并行制度、完善水权交易模式,以适应新的农业生产环境。  相似文献   

20.
针对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利用农田托管服务合作社服务模式很好的解决了土地流转中过程中农民不愿意长期流转土地使用权的问题,很好的完成了服务合作社和被托管农户的双赢模式。探讨现代新型服务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和做法,为沧州市地区大田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