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对南京市近郊农民的入户调查,从生存适应能力的视角考察了城市近郊农民的进城定居意愿,并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民进城定居意愿的生存适应能力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超过一半被调查者愿意进城定居,其中,家庭收入高、宅基地面积小的农户,城镇生存能力更强,进城定居意向更强;年轻、对相关政策了解、女性群体适应城镇生活能力较强,进城定居意愿也更加强烈;而居住地离市区的距离则与进城定居意愿呈现显著负相关。最后,为促进农民进城定居、推进城镇化进程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南京市近郊农民的入户调查,从生存适应能力的视角考察了城市近郊农民的进城定居意愿,并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民进城定居意愿的生存适应能力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超过一半被调查者愿意进城定居,其中,家庭收入高、宅基地面积小的农户,城镇生存能力更强,进城定居意向更强;年轻、对相关政策了解、女性群体适应城镇生活能力较强,进城定居意愿也更加强烈;而居住地离市区的距离则与进城定居意愿呈现显著负相关。最后,为促进农民进城定居、推进城镇化进程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国家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区之一的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开展农户抽样调查,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对宅基地退出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的因素包括农民所从事的工作类型、对宅基地退出政策的关注和了解程度、房屋建成时间以及对提供合理的经济补偿和稳定的社会保险的政策预期等方面;对宅基地退出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的因素包括年龄、家庭赡养老人数、建房成本、宅基地(房屋)使用情况。通过与非改革试点区的宅基地退出研究进行对比,发现经济方面的因素仍是影响农民宅基地退出的关键因素,相关的政策保障越完善,农民退出的意愿就越强。据此,从合理制定差别化的宅基地退出政策、建立科学的宅基地评估机制、加强宅基地退出相关政策的宣传工作、完善宅基地退出的配套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城市发展建设用地不足与农村建设用地低效利用的矛盾,各地积极探索与推进宅基地退出工作。从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视角,利用陕西省户县、武功县和杨陵区农户的调研资料,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年龄、家庭人口数、房屋建造样式与房屋修建年限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具有极显著影响,居住满意度、经济收入来源、家人工作稳定度、政策态度与政策执行担忧具有显著影响。并根据研究结果为合理有序推进农村宅基地退出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发达地区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开展抽样调查,选取农户较多的向阳村、石英村以及上狮村共获得200份有效问卷,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基本情况、经济状况、耕地情况、政策认识、传统情况以及进城落户思想六方面对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对宅基地退出意愿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包括年龄因素、受教育程度、个人年收入、家庭收入主要来源、耕地面积、家乡感情深厚程度、政策了解程度以及政策宣传程度。据此,以农户意愿视角对宅基地退出政策、加强宅基地退出相关政策的宣传工作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对于农民的利益保障至关重要。本文从推拉理论视角研究影响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因素,对扬州市农民进行调研,得到有效数据681份,利用SPSS分析软件,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方法,构建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分析模型,并得出影响农民退出意愿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推拉理论视角下,外出务工情况、宅基地使用情况、家庭有收入人口数、宅基地抵押权认知等因素对于农民退出宅基地意愿的影响较为显著。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完善宅基地退出机制,促进空闲宅基地资源有效流转的政策意见。  相似文献   

7.
目前,农村空心化问题已十分严重,造成了大量的土地浪费,在我国耕地保护与城市建设对土地需求尖锐矛盾面前,引导农民有序退出宅基地,十分紧迫。基于此,梳理已有关于宅基地退出的相关研究,介绍各地关于宅基地退出政策的相关试点及成果,从3个方面分析已有政策存在的不足,并针对宅基地退出政策提出应继续加大力度推进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尽早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农村建设用地的有序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8.
【目的】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深化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而宅基地制度改革过程中将面临着闲置宅基地的盘活和配置效率问题。【方法】以山西省孝义市特色小城镇梧桐镇的两个行政村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农户进行调查走访,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1)两村有73.9%的农户愿意流转宅基地,36.9%的农户愿意退出宅基地。(2)年龄、家庭总人口、家庭收入来源和宅基地闲置情况均在90%以上水平显著影响中梧桐村农户宅基地的流转意愿;年龄、在外定居人数、家庭年收入、家庭收入来源和宅基地闲置情况均在95%以上水平显著影响中梧桐村农户宅基地的退出意愿。(3)年龄、家庭年收入和宅基地闲置情况均在95%以上水平显著影响北姚村农户宅基地的流转意愿;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在外定居人数和宅基地闲置情况均在90%以上水平显著影响北姚村农户宅基地的退出意愿。【结论】为了盘活农村大量闲置的宅基地,需要建立并完善宅基地流转与有偿退出机制,提升农民自身的素质,同时政府要重视土地管理的相关工作,最后要借鉴其他地区宅基地治理的成功经验,制定适合该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推进宅基地有序退出是优化城乡建设用地格局、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河南省12个区县21个村庄的农户调查,发现:农户年龄越大,其退出宅基地的意愿越弱;文化程度与宅基地退出意愿呈正相关关系;家庭收入水平越高,农户宅基地退出的意愿越强;农户家庭人口规模与宅基地退出意愿呈负相关关系;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非农业生产和外出务工的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明显强于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的农户。  相似文献   

10.
宅基地退出应尊重农户意愿。以陕西省旬阳县13个村200户农民的实地调查为基础,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及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退出闲置宅基地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农户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来源、对陕西省将推出的宅基地退出政策了解程度等因素对农户退出宅基地意愿影响较明显,在给予农民经济补偿的情况下,八成以上农户愿意退出宅基地。基于该结论提出建立退出激励机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建立宅基地约束及有偿使用等措施退出宅基地。  相似文献   

11.
为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制定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政策提供参考,基于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129户少数民族农民进城意愿的调查,构建二项Logistic模型分析少数民族农民进城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研究区少数民族农民进城的意愿不强。少数民族农民家庭劳动力数越多、家庭在外务工人数越多、有子女在城镇上学,其进城的意愿越强烈;少数民族农民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高、家庭人口数越多、农业收入占家庭年收入的比例越高、越不愿意与城里人交往、预期未来越晚进城定居,其进城的意愿越弱。应加强少数民族农村教育、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土地流转、拓宽少数民族农民收入来源以及加强对少数民族农民进城改革的宣传,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引导农户自愿参与闲置宅基地退出是提高宅基地管理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城乡融合发展为其退出提供了驱动力。基于城乡融合发展和代际效应理论,以福建省建瓯市为例,利用实地调研数据,分析农户闲置宅基地退出意愿,并运用Probit模型、IV-Probit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探讨城乡融合发展、农户代际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调研地区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明显,65.77%的农户愿意有偿退出闲置宅基地,追求城市较好的就业发展和公共服务为退出宅基地的主要诱因。人口融合、经济融合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土地融合、社会融合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有负向抑制作用。村庄异质性分析表明,人口融合发展对近郊型农户退出宅基地有显著促进作用。代际能调节城乡融合发展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方向,人口融合、经济融合发展正向提高了新生代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土地融合、社会融合发展反向抑制了老一代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因此,为推进闲置宅基地退出工作,提出了统筹管理城市住房指标与农村宅基地指标以优化宅基地管理制度,推动宅基地改革成果转化为发展红利和治理实效,提高农户城市融入能力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从农户意愿角度出发,运用Logistic模型对浏阳市宅基地使用权的农户退出意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众多影响因素中,农户性别、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宅基地数量、宅基地来源以及宅改政策了解度均通过了显著相关性检验。家庭年收入因素的显著性最强,宅基地数量因素呈正相关。推进宅基地使用权有序退出,应尊重农户意愿,予以正向激励,放活使用权,建立配套机制和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安徽省两个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村落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得到两村农户对宅基地退出的相关意愿和影响因素数据。对比分析两村农户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主观影响因素,并运用多元有序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两村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客观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文化程度高低和宅基地闲置情况对两村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都有显著的正相关影响;家庭总人口数对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有较显著的负向影响,在外务工或定居人数则有较显著的正向影响;宅基地面积则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户有较显著的正向影响。针对以上结果,在完善宅基地退出机制时应着重考虑在不同经济发展程度地区的退出政策应当有不同的侧重点,对农户退出宅基地后的安置、社会保障、就业和子女教育等方面应当完善且要做好衔接,还要加强宅基地退出机制的科普和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的新型城镇化正在加速推进。城镇化的实施将给农民的生存和生活带来哪些深刻影响,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农民的宅基地如何处置,进城务工农民愿意留在城里居住还是更愿意住在乡下?宅基地退出机制探索全面提速记者最新获悉,在即将正式启动的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中,试点地区将建立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并在修订农村宅基地用地标准和农村居民点人均建设用地空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安徽省两个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村落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得到两村农户对宅基地退出的相关意愿和影响因素数据。对比分析两村农户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主观影响因素,并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两村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客观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文化程度高低和宅基地闲置情况对两村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都有显著的正相关影响;家庭总人口数对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有较显著的负向影响,在外务工或定居人数则有较显著的正向影响;宅基地面积则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户有较显著的正向影响。针对以上结果,在完善宅基地退出机制时应着重考虑在不同经济发展程度地区的退出政策应当有不同的侧重点,对农户退出宅基地后的安置、社会保障、就业和子女教育等方面应当完善且要做好衔接,还要加强宅基地退出机制的科普和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7.
促进有城镇定居意愿的农民工在合意的城市安居,对于促进社会和谐、推进工业化及城镇化发展、破解"三农"困局都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辽宁省不同层级务工城市的实地调研数据研究发现:(1)新生代农民工显现出定居中小城市的倾向,"房价、稳定的工作、离家乡远近、更利于事业发展"成为其城市定居选择共同关注的因素。(2)女性倾向"留城",26岁以上者倾向回农村老家定居。(3)家庭年收入对于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在中小城市定居有显著影响;不同层级城市,职业类型对新生代农民工"留城"定居的影响不同;"属地就近"原则在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定居选择中作用明显。国家应适时进行政策调整,把中小城市建设成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宜居之地。  相似文献   

18.
以江苏省建湖县为例,通过410份有效问卷了解到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有明显的分化,仍有一定比例的农户处于不愿意和观望状态,但是绝大多数农户并不拒绝退出;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主要因素包括良好的教育机会、医疗水平、退出补偿标准、良好的社会保障等,这就说明政府合理选择补偿方式及标准、科学布局安置地点保障农民居住水平对处于不愿意和观望状态的农户转化为愿意状态,推动农村宅基地有效退出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当前农民宅基地退出并非完全出于"经济理性",还受到个体微观心理因素的影响。基于禀赋效应的视角,从宅基地的可替代性、心理所有权、农民的不确定性感知三个维度分析相关因素对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旨在为制定引导农民退出宅基地政策提供新的视角和决策参考。通过江苏省两县区的农村调查数据,构建二元Probit模型实证检验发现:主要解释变量中宅基地可替代性低、农民对宅基地较强的心理所有权认知会显著降低农民的宅基地退出意愿;失地、养老方面的不确定性感知会负向影响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因此,政府应健全相关政策弱化农民的损失规避心理,降低禀赋效应的发生概率,才能实现农民自愿有偿地退出宅基地。  相似文献   

20.
采用问卷调查法,在对江苏省农户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研究江苏省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性别、人口数量、年龄、文化程度、对政策认知程度、退出方式与补偿标准是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制定有效的农村宅基地退出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