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十三星瓢虫和龟纹瓢虫对萝卜蚜的捕食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十三星瓢虫Hippodamia tredecimpunctata和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的雌雄成虫对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的捕食作用及其相互之间的干扰反应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2种瓢虫的雌、雄成虫对萝卜蚜的捕食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十三星瓢虫雌、雄虫理论方程分别为:Na=1.090 8 N/(1+0.005 2 N),Na=1.124 9 N/(1+0.006 0 N),最大捕食量分别为196.078 4、181.818 2;龟纹瓢虫雌、雄虫理论方程分别为:Na=1.126 4 N/(1+0.006 7 N),Na=1.176 6 N/(1+0.008 7 N),最大捕食量分别为166.666 7、136.986 3.2种瓢虫的捕食能力随自身密度的增加而下降,相互之间存在干扰,符合Hassell模型.  相似文献   

2.
试验结果表明:十三星瓢虫[Hippodamia tredecimpunctata(Linnzeus)]成虫对枸杞蚜虫(Aphissp.)的捕食符合HollingⅡ型模型,雌虫为Na=0.688 4N/(1 0.002 6 4N),雄虫为Na=0.568 2N/(1 0.003 22N);瓢虫成虫对枸杞蚜虫的捕食作用受自身密度制约,捕食率随天敌密度的增加而下降,随着两者密度的增加,相互干扰作用愈明显。寻找效应随自身密度的增大而降低。通过HollingⅢ新模型得出功能反应的模型:雌虫Na=102.822.exp(-53.823/Nt),雄虫Na=80.802.exp(-53.015/Nt),1头十三星瓢虫捕食枸杞蚜虫的最大捕食量雌虫为103头,雄虫81头。最佳寻找密度雌虫为53.823头,雄虫53.015头。在利用十三星瓢虫成虫防治枸杞蚜虫时,可将益害比1∶50作为参考值。  相似文献   

3.
龟纹瓢虫捕食棉蚜的功能反应与寻找效应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测定龟纹瓢虫Propylaeajaponica(Thunberg)捕食棉蚜Aphis gossypii(Glover)的功能反应和寻找效应.结果表明,其捕食量随猎物的密度增加而上升,当猎物增加到一定水平,捕食量趋向稳定.拟合捕食功能反应曲线,符合Hol1ing功能反应Ⅱ型,其模型为Na=1.1837N/1+0.0059N.日最大捕食量为226头.龟纹瓢虫寻找效应随自身密度增加而降低,模型为E=0.5981×P-1 7081.干扰反应模型为E=0.9733×P-2.076.3个模型为正确评价龟纹瓢虫控制棉蚜的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测定龟纹瓢虫Propylaeajaponica(Thunberg)捕食棉铃虫Heliothisarmigera(Hübner)卵的结果表明,其捕食量随猎物的密度增加而上升,当猎物增加到一定水平,捕食量趋向稳定。拟合捕食功能反应曲线,符合Holling功能反应Ⅱ型,其模型为Na=0.6660N/(1 0.0322N)。日最大捕食量为21粒。龟纹瓢虫寻找效应随自身密度增加而降低,模型为:E=0.2159×P-1.4427干扰模型为:E=0.4855×P-2.4247。3个模型为正确评价龟纹瓢虫控制棉铃虫的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四斑广盾瓢虫(Platynaspis maculosa)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植物科普园桃园捕食桃蚜(Myzus persicae)的天敌优势种之一,为明确四斑广盾瓢虫对桃蚜的捕食能力,在室内自然变温条件下初步研究四斑广盾瓢虫成虫对桃蚜的捕食功能,采用Holling-Ⅱ型方程对四斑广盾瓢虫捕食桃蚜的作用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四斑广盾瓢虫成虫对桃蚜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模型,Na=1.053 5Nt/(1+0.013 0Nt),其瞬时攻击率为1.053 5,处置时间为0.012 3 d。通过Hassell和Valley的干扰效应模型可以看出,四斑广盾瓢虫自身密度的增加会导致种内的干扰效应,干扰参数为0.372 4,其对桃蚜的寻找效应随桃蚜密度的上升而下降,最佳寻找密度为32.31头。四斑广盾瓢虫对桃蚜具有一定的捕食能力,室内试验成虫24 h最大捕食量为81.30头。  相似文献   

6.
异色瓢虫对甘蓝蚜的捕食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异色瓢虫成虫(Leis axyridis)捕食甘蓝蚜(Brevicoryne brassicae)的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型模型,为Na= 1.175N/(1+0.00635N),捕食甘蓝蚜的数量随蚜虫密度增加而增大,日最大捕食量为185.2头.幼虫的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一龄14.47头、二龄45.05头、三龄72.46头、四龄153.84头.Watt干扰与竞争模型A=82.832P-0.813,随着捕食者密度的增加,异色瓢虫成虫总的捕食量增加,但平均每一头的捕食量下降.Hassell捕食效应模型拟合结果为E=0.994P-0.916,异色瓢虫成虫之间存在种内干扰.Cain指数D都大于1,异色瓢虫对甘蓝蚜的捕食性有很强的选择性,而对桃蚜的捕食选择性较差.该研究为正确评价异色瓢虫控制甘蓝蚜的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异色瓢虫对莲缢管蚜的捕食作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异色瓢虫对莲缢管蚜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II型方程,其捕食量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寻找效应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与此同时,研究结果还表明,异色瓢虫的捕食作用有较强的种内干扰反应,随着捕食者密度的增大,平均捕食量逐渐减少,捕食作用率也相应降低,其干扰反应模型为:E=0.36P-1.3112(3龄幼虫)、E=0.522 4P-1.909 6(4龄幼虫)和E=0.384 5P-1.856 3(成虫)。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明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各虫态对豌豆修尾蚜(Megoura crassicauda)的捕食功能反应,为田间应用七星瓢虫防治豌豆修尾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设置不同虫态七星瓢虫与不同密度梯度的豌豆修尾蚜3龄若虫,通过控制单一变量法探究七星瓢虫各虫态对豌豆修尾蚜3龄若虫的功能反应和搜寻效应、七星瓢虫成虫种内干扰反应和同比例种内干扰反应,以及不同温度和空间大小对七星瓢虫成虫捕食作用的影响。【结果】七星瓢虫各龄期幼虫和雌雄成虫对豌豆修尾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模型。不同虫态七星瓢虫对豌豆修尾蚜的捕食效能(a'/Th)从高到低排序为4龄幼虫、雌成虫、雄成虫、3龄幼虫、2龄幼虫、1龄幼虫。幼虫捕食量随龄期增加而增加,4龄幼虫最高,雌成虫高于雄成虫。七星瓢虫各虫态对豌豆修尾蚜的寻找效应均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七星瓢虫成虫自身密度对豌豆修尾蚜的捕食作用影响符合Hassell模型。七星瓢虫成虫个体间存在种内干扰,并随着自身密度的增加,干扰增强,平均捕食量降低。七星瓢虫种内干扰反应的数学模型为E=0.7954P-0.882。在不同空间豌豆修尾蚜数量一定的条件下,七星瓢虫捕食量随空间增大而减小,表明空间增大影响七星瓢虫搜寻猎物。在光照、湿度等条件一定时,随着温度的升高,七星瓢虫成虫对豌豆修尾蚜的捕食量增加,超过32℃后则下降,但其在38℃时仍保持较高的捕食能力。【结论】七星瓢虫对豌豆修尾蚜有较强的捕食能力,其温度适应性广泛,空间大小对捕食量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龟纹瓢虫成虫对亚洲玉米螟卵的捕食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研究了龟纹瓢虫Propylaea japonica(Thunberg)成虫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啨e)卵的功能反应、寻找效应以及干扰效应。结果表明,其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功能反应Ⅱ型,拟合获得其模型为:Na=1.1945N/(1+0.00406N)。日最大捕食量为294粒。龟纹瓢虫寻找效应随自身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可用Hassell数学模型描述,模型为:E=0.4497P-0.5777,相互干扰模型为:E=0.7153P-1.0851。3个模型为评价龟纹瓢虫成虫控制亚洲玉米螟的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红点唇瓢虫对矢尖蚧雌成虫的捕食功能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实验条件下对红点唇瓢虫的功能反应进行了研究。其功能反应用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式能很好地拟合,日捕食量随自身密度影响较大,干扰作用明显,用HasseⅡ方程能很好地拟合。数学模拟理论值与实际观察值经x^2检验,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黑缘红瓢虫对扁平球坚蚧的捕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黑缘红瓢虫成虫对扁平球坚蚧若虫捕食的功能反应、干扰作用。结果表明,其功能反应属于Holling Ⅱ型,寻找效应与自身密度的关系可用Hassell数学模型捕述。黑缘红瓢虫对扁平球坚蚧具有较强的捕食能力,口最大捕食量为51.57头。黑缘红瓢虫对猎物的寻找效应随自身密度的增大而下降;成虫存在着种内干扰,其捕食率随着自身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模拟后的各方程经X^2检验,其理论值与观察值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测定龟纹瓢虫各虫态捕食牛蒡长管蚜的功能反应和寻找效应,结果表明,其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式,寻找效应与自身密度的关系可用Hassell数学模型描述。龟纹瓢虫对牛蒡长管蚜具有较强的捕食能力。龟纹瓢虫一、二、三、四龄幼虫和成虫对牛蒡长管蚜若虫的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16.8,24.0,58.1,84.7,76.3头。龟纹瓢虫对牛蒡长管蚜的捕食作用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受其自身的密度制约,相互间存在干扰,干扰反应符合Hassell模型。  相似文献   

13.
七星瓢虫和多异瓢虫对桃粉蚜的捕食功能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七星瓢虫、多异瓢虫的成虫和幼虫对不同密度下的桃粉蚜的捕食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七星瓢虫、多异瓢虫成虫和幼虫对桃粉蚜的日捕食量有差异。2种瓢虫的捕食量随蚜虫密度的加大而增加,其功能反应属于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捕食率随天敌密度的加大而下降,捕食作用受自身密度制约,相互之间存在干扰;七星瓢虫、多异瓢虫相互间干扰符合hasseⅡ模型。2种瓢虫对桃粉蚜均具有较高的控制能力,该研究对七星瓢虫、多异瓢虫对桃粉蚜的田间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龟纹瓢虫2龄幼虫对棕榈蓟马的捕食作用,为应用龟纹瓢虫防控棕榈蓟马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室内试验研究龟纹瓢虫2龄幼虫对棕榈蓟马成虫、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与搜寻效应。[结果]龟纹瓢虫2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 II型方程。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龟纹瓢虫2龄幼虫对棕榈蓟马成虫、若虫的捕食量逐渐增加,搜寻效应逐渐降低。龟纹瓢虫2龄若虫对棕榈蓟马成虫、若虫的捕食上限分别为41.2、69.9头/d。[结论]龟纹瓢虫幼虫对棕榈蓟马有较强的捕食效能。  相似文献   

15.
棉田优势天敌多异瓢虫成虫对棉蚜捕食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多异瓢虫成虫对棉蚜的捕食功能符合HollingⅡ模型, 日最大捕食量为172.6头棉蚜,捕食一头棉蚜需要3.34 min,功能系数为1.575;多异瓢虫个体间相互干扰对捕食效应的影响可以用E=0.979 5P-1.016模拟;多异瓢虫对自身密度的功能反应可以用A= 103.55P-0.630 5模拟.  相似文献   

16.
采用简易静态熏气系统在浓度为17mg/m^3的SO2胁迫下,研究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Pallas)3龄幼虫和成虫对桃粉大尾蚜Hyaloptera amygdales(Blanchard)捕食的功能反应及自身密度干扰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捕食功能反应属于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SO2可以提高异色瓢虫3龄幼虫、成虫捕食能力,异色瓢虫的捕食量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对桃粉大尾蚜的寻找效应也有增加的趋势,同时SO2减缓了随着异色瓢虫自身密度增加存在的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17.
龟纹瓢虫对玉米黄呆蓟马成虫的捕食功能反应与搜寻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松莲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557-10557
[目的]探讨龟纹瓢虫对玉米黄呆蓟马成虫的捕食功能反应与搜寻效应。[方法]通过室内试验研究龟纹瓢虫成虫、二龄幼虫对玉米黄呆蓟马的捕食功能反应与搜寻效应。[结果]龟纹瓢虫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型方程。龟纹瓢虫成虫、二龄幼虫对玉米黄呆蓟马成虫的捕食量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搜寻效应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在相同猎物密度下,龟纹瓢虫成虫的捕食量大于二龄幼虫。在相同玉米黄呆蓟马密度下,龟纹瓢虫成虫的搜寻效应高于二龄幼虫。龟纹瓢虫成虫、二龄幼虫对玉米黄呆蓟马成虫的捕食上限分别为73.5头和16.2头。[结论]该研究为龟纹瓢虫对玉米黄呆蓟马的田间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黑缘红瓢虫对朝鲜球坚蚧捕食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研究黑缘红瓢虫对朝鲜球坚蚧捕食的功能反应、干扰作用及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其各龄幼虫和成虫功能反应均属于HolingⅡ型,拟合程度较好.黑缘红瓢虫成虫存在着种内干扰,其捕食率随着自身密度的增加而降低.空间异质性对黑缘红瓢虫捕食作用有很大的影响,捕食者在捕食过程中,纸片数越多,即环境阻力越大,捕食作用率越低.  相似文献   

19.
齐玮  魏丽萍  闫正升  杨友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901-11901,11934
[目的]为优势种异色瓢虫十九斑变型的保护利用和菜蚜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甘蓝田异色瓢虫十九斑变型的各龄幼虫及成虫为供试虫源,设5个菜蚜密度,研究异色瓢虫十九斑变型对菜蚜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不同虫态的异色瓢虫十九斑变型对菜蚜的日捕食量差异较大,当菜蚜密度相同时,4龄幼虫捕食量最大,成虫和3龄幼虫次之,各龄幼虫及成虫对菜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均可以用HollingII型圆盘方程拟合。同一虫态瓢虫的捕食量随着蚜虫密度的增大而相应增大。异色瓢虫十九斑变型各龄幼虫及成虫自身密度对捕食作用的干扰效应明显,符合Hassel-Verley的干扰效应模型。[结论]不同虫态的异色瓢虫十九斑变型对菜蚜的日捕食量差异较大,且随捕食者自身密度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20.
龟纹瓢虫成虫对麦红吸浆虫捕食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室温下研究了龟纹瓢虫成虫对麦红吸浆虫的捕食作用.分别用Holling圆盘方程、Hassell-Varley模型和Beddington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拟合,建立了其功能反应方程Na=0.6445Nt/(1+0.0196Nt)、寻找效应与自身密度关系模型E=0.1585p-0.4123和E=0.1345/(0.8776+0.1224p).分析表明,龟纹瓢虫成虫对麦红吸浆虫的功能反应属Holling-Ⅱ型,寻找效应随自身密度增大而减小.Beddington模型E=0.1345/(0.8776+0.0041N+0.1224p),进一步表明寻找效应随自身密度和猎物密度增大而呈双曲面下降,这主要由捕食者之间相互干扰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