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7种不同杀菌剂对降香黄檀和油茶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效果。结果表明,98%溴菌腈对降香黄檀和油茶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值分别为0.019 5 mg/m L和0.001 1 mg/m L;其次是97%吡唑醚菌酯和96.8%苯醚甲环唑;81%氨基寡糖素在供试浓度下几乎无任何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2.
柠檬醛衍生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紫罗兰酮、β-紫罗兰酮、甲基紫罗兰酮、异甲基紫罗兰酮、鸢尾酮、柠檬腈6种柠檬醛衍生物对辣椒疫病菌、枇杷炭疽病菌、水稻纹枯病菌、莴苣菌核病菌4种常见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6种化合物对4种植物病原菌的生长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随着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也增强;通过本试验从6种化合物中依次筛选出对莴苣菌核病菌、水稻纹枯病菌、枇杷炭疽病菌、辣椒疫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的分别是柠檬腈、紫罗兰酮、β-紫罗兰酮、柠檬腈,其EC50依次分别为8.83、14.02、15.77、9.46μg/mL。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新的对油茶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和水稻稻瘟病菌(Pyricularia grisea)3种常见植物病原菌有效的杀菌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山苍子油主成分及其衍生物15种化合物对这3种常见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15种化合物对3种植物病原菌的生长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随着质量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增强。通过本试验从15种化合物中依次筛选出对油茶炭疽病菌、水稻稻瘟病菌和西瓜枯萎病菌的抑菌作用最强的分别为乙位紫罗兰酮、柠檬腈、鸢尾酮,其EC50依次为31.53,37.64,133.60 mg/L。油茶炭疽病菌、水稻稻瘟病菌经乙位紫罗兰酮、柠檬腈处理后,其菌体细胞相对渗透率明显增大,表明细胞膜发生了破坏;而西瓜枯萎病菌经鸢尾酮处理后细胞相对渗透率先增大后减少,表明细胞膜没有发生破坏。  相似文献   

4.
蒋立娅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210-7210,7212
研究了生物制剂绿液对苹果轮纹病菌、苹果炭疽病菌、烟青霉病菌、草莓灰霉病菌和黄曲霉菌5种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绿液对几种病原菌菌丝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草莓灰霉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EC50为2.18 mg/L;其次是苹果炭疽病菌和苹果轮纹病菌,EC50分别为3.97和7.39 mg/L;而对黄曲霉菌和烟青霉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差,EC50分别为472.79和982.06 mg/L。  相似文献   

5.
12种植物对油茶炭疽病菌和软腐病菌的抑制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滤纸片法初步测定了12种植物的3种有机溶剂粗提取物对油茶炭疽病菌、油茶软腐病菌的生物抑制活性,筛选出抑菌效果好的植物,测定其对2种油茶病原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博落回的3种粗提取物对油茶炭疽病菌、油茶软腐病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乙醇粗提取物的抑制效果最好,对油茶炭疽病菌、油茶软腐病菌的抑制中浓度分别为16.58、41.39 mg/m L,其中在浓度为62.5 mg/m L时,对油茶炭疽病菌、油茶软腐病菌的室内离体抑制率分别达80.87%和61.1%。离体叶片保护治疗作用与林间防治作用和对照药剂效果相当,可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6.
不同杀菌剂对辣椒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通过室内毒力试验以筛选出有效防治辣椒炭疽病的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5种杀菌剂对辣椒炭疽病病原菌的抑菌作用,得到了5个毒力回归方程及抑制有效中浓度(EC5o).结果表明,5种杀菌剂对辣椒炭疽病病原菌毒力最强的为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和25%溴菌腈可湿性粉剂,EC5o值分别为75.530 5 mg/L和78.007 9 mg/L;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次之,EC50值为667.644 mg/L;75%百菌腈可湿性粉剂和80%克菌丹水分散颗粒剂的毒力最差.表明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25%溴菌腈可湿性粉剂及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均可有效抑制辣椒炭疽病菌的生长,可进一步用于田间试验.  相似文献   

7.
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肉桂Cinnamomum cassia活性成分肉桂醛、肉桂酸、肉桂酸乙酯对芒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抗药性菌株(ZJR)、芒果炭疽病菌敏感菌株(ZJS)和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肉桂醛的抑制作用明显优于肉桂酸和肉桂酸乙酯.肉桂醛对ZJS、ZJR和香蕉枯萎病菌抑制的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0.020 7、0.020 2 和0.049 6 mg·mL-1.肉桂酸对ZJS、ZJR和香蕉枯萎病菌抑制的EC50分别为0.828、0.847 和1.225 mg·mL-1.肉桂酸乙酯对ZJS、ZJR和香蕉枯萎病菌抑制的EC50分别为0.290 0、0.063 5 和2.290 0 mg·mL-1.肉桂醛对ZJS、ZJR和香蕉枯萎病菌的最小抑制浓度分别为0.033 3、0.033 3和0.100 0 mg·mL-1.肉桂酸对ZJS、ZJR和香蕉枯萎病菌的最小抑制浓度分别为1.250、2.500和2.500 mg·mL-1;肉桂酸乙酯对ZJS的最小抑制浓度为0.500 mg·mL-1.  相似文献   

8.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一辛基代二亚乙基三胺对12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当一辛基二亚乙基三胺的浓度为100mg/L时,对小麦根腐病菌、葡萄白腐病菌有较高的抑菌活性,抑菌率分别为89.95%、100%。当浓度达到200mg/L时,对番茄绵腐病菌、小麦赤霉病菌也有较高的抑菌活性,抑菌率分别为79.86%、100%。化合物对番茄绵腐病菌、小麦根腐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葡萄白腐病菌都有较高的抑菌活性,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81.68mg/L、24.45mg/L、90.63mg/L和44.00mg/L。对柑橘炭疽病菌和黄瓜枯萎病菌的抑制效果不明显,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210.46和262.69mg/L。与对照药剂多菌灵相比,对番茄绵腐病菌、小麦纹枯病菌和小麦根腐病菌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81.68mg/L、44.00mg/L和93.74mg/L,大大优于多菌灵的4.96×108、1.37×105和551.01mg/L。  相似文献   

9.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3种杀菌剂对发生在湖北的草莓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供试杀菌剂对草莓炭疽病菌菌丝抑制作用存在明显差异,对草莓胶孢炭疽病病菌毒力最强的是好立克、丙环·咪鲜胺和施保功,其EC50值分别为0.002 2、0.005 6和0.009 3 mg/L,福星、施保克、百泰、世高、凯特、溴菌腈和凯润的EC50值均相对很低,这10种杀菌剂均可作为防治草莓胶孢炭疽病的首选杀菌剂;腈菌唑、翠贝和二氰蒽醌的抑制活性较差,EC50值分别为12.12、17.58和106.99 mg/L.  相似文献   

10.
9种杀菌剂对苹果炭疽病菌的毒力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9种杀菌剂对苹果炭疽病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苹果炭疽病菌对三唑类杀菌剂戊唑醇、己唑醇、氟硅唑、苯醚甲环唑、腈菌唑的敏感性依次下降,EC50值均在2.2μg/ml以下,EC90值均低于21μg/ml;甲基硫菌灵对苹果炭疽病菌毒力EC50值为1.9008μg/ml,与腈菌唑毒力相当;而福美锌、醚菌酯和代森联抑制病菌生长的毒力显著低于三唑类杀菌剂。  相似文献   

11.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研究了补骨脂提取物及0.2%异补骨脂查尔酮可溶液剂对黄瓜炭疽病菌的抑制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补骨脂提取物对黄瓜炭疽病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其中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中浓度EC50为62.973 mg/L,孢子萌发的抑制中浓度EC50为8.213 mg/L。此外,0.2%异补骨脂查尔酮可溶液剂对黄瓜炭疽病有很强的防效,当施药浓度为375倍液时,防效即达到90.90%。以上结果表明,0.2%异补骨脂查尔酮可溶液剂是一种很有市场前景的防治黄瓜炭疽病的植物源杀菌剂。  相似文献   

12.
3种生物农药对4种茶树病害的室内抑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氧苦内酯、武夷菌素、绿颖对4种茶树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氧苦内酯和武夷菌素对供试的4种茶树病原菌菌丝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氧苦内酯对茶轮斑病菌、茶云纹叶枯病菌、茶白星病菌和茶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较强,EC50分别为1.84,3.12,16.17,21.12mg/L;活性比2%的武夷菌素对4种茶树病原真菌EC50分别为17.38,19.22,98.25,306.19mg/L。研究结果为建设有机茶园合理科学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葡萄炭疽病和白腐病是严重危害葡萄生产的两大主要病害,目前化学防治仍是防治这2种病害的主要措施,但病原菌抗药性的逐年加重使防治效果大大降低,因此寻求新的高效防治策略迫在眉睫。微纳锌是一种新型抑菌材料,为明确新型材料微纳锌对葡萄炭疽病菌和白腐病菌的抑制效果,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室内测定其在不同浓度下对炭疽病菌和白腐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同时利用显微观察统计葡萄炭疽病菌在不同浓度微纳锌作用下的产孢率,明确其对炭疽菌产孢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纳锌处理浓度为800、267 mg/L时对白腐病菌具有致死作用,导致其在PDA平板上无法生长,抑菌率达到100%,浓度为89 mg/L时抑菌率仍可达到56.49%,微纳锌对白腐病菌的有效抑制中浓度EC50为57 mg/L;微纳锌处理浓度为800、267 mg/L时对炭疽病菌的抑菌率分别为100.0%、65.8%,有效抑制中浓度EC50为113 mg/L;微纳锌处理浓度为800 mg/L时炭疽病菌孢子完全不能萌发,抑制率为100.0%,处理浓度为267、89、30、10 mg/L时对炭疽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依次为88....  相似文献   

14.
为了测定特戊酸柠檬酯的抑菌活性,采用生长速率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该物质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并分析了其对病原菌菌丝和孢子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物质对所测6种病原真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菌丝生长的EC50在338.72~829.20 mg/L之间,其中对辣椒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为338.72 mg/L;抑制孢子萌发的EC50在59.63~131.69 mg/L之间,其中对番茄早疫病菌的抑制率最高,EC50为59.63 mg/L。比较了该物质与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对番茄早疫病菌及梨黑斑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该化合物抑制2种病菌菌丝生长的EC50虽稍高于甲基托布津,但接近或低于多菌灵。同时经特戊酸柠檬酯处理后的病菌菌丝隔膜不明显,原生质浓缩,菌体扭曲变形、断裂;孢子不能正常萌发,部分畸形,出现疱疹样突起。  相似文献   

15.
以二硫化碳、水合肼、硫酸二甲酯等为原料,合成了1,2-肼二(二硫代甲酸甲酯)。其结构经熔点、红外光谱进行了确证。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1,2-肼二(二硫代甲酸甲酯)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1,2-肼二(二硫代甲酸甲酯)对葡萄黑痘病菌、辣椒炭疽病菌、苹果腐烂病菌、棉花枯萎病菌和苹果轮纹病菌等5种供试病原菌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其EC50值均小于20 mg/L。其中对苹果腐烂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其EC50值为2.2 mg/L。  相似文献   

16.
以4-氟苯酚为原料,经醚化和Claisen重排制备对氟邻烯丙基苯酚,并用IR、1H NMR表征其结构。以苹果腐烂、葡萄白腐、棉花枯萎、白菜灰霉、柑橘炭疽、小麦全蚀病菌为供试病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其抑菌活性。IR、1H NMR分析与目标化合物一致,烯丙基体系特征明显。该化合物对苹果腐烂、葡萄白腐、白菜黑斑、柑橘炭疽病菌的EC50分别为8.64、8.09、18.61、17.09 mg/L,对其他2种病菌的EC50也均在100 mg/L以下。由此可见,对氟邻烯丙基苯酚具有广谱高效的杀菌活性,值得进行深入开发。  相似文献   

17.
卡松对苹果炭疽病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室条件下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测定法 ,测定了 1.5 %卡松水剂对苹果炭疽病菌的毒力。结果 1.5 %卡松对供试苹果炭疽病菌菌株GC 1、GC 2的EC50 分别为 1.1665和 1.4941mg/L ,表明卡松对苹果炭疽病菌有很好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离并鉴定引起宫粉羊蹄甲炭疽病的病原菌,筛选出适宜的防治药剂,为宫粉羊蹄甲炭疽病的识别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块分离法分离宫粉羊蹄甲炭疽病的病原菌,通过针刺回接法确定其致病菌;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及柯赫氏法则对宫粉羊蹄甲炭疽病的病原菌进行鉴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9种不同杀菌剂对宫粉羊蹄甲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根据抑制中浓度(EC50)选出抑制效果最好的杀菌剂.[结果]通过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分析,确定引起宫粉羊蹄甲炭疽病的病原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不同杀菌剂对宫粉羊蹄甲炭疽病菌的抑制效果明显不同,其中98.4%多菌灵、98%溴菌腈和97%吡唑醚菌酯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分别为0.071、0.083和0.095 mg/mL;97%嘧霉胺和81%氨基寡糖素的抑制作用较弱,EC50均大于4.000 mg/mL,而95%啶酰菌胺在高浓度时表现出微弱的抑制作用,低浓度时反而促进宫粉羊蹄甲炭疽病菌生长.[结论]引起宫粉羊蹄甲炭疽病的病原菌为胶孢炭疽菌(C.gloeosporioides);98.4%多菌灵、98%溴菌腈和97%吡唑醚菌酯对宫粉羊蹄甲炭疽病菌菌丝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作为防治宫粉羊蹄甲炭疽病的化学杀菌剂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用万寿菊根提取物制备3种农药剂型的工艺流程及其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制效果。[方法]用万寿菊根提取出了浸膏,并用其浸膏来配制了20%农药悬浮剂、9%水剂和40%可湿性粉剂3种农药剂型;对3种农药剂型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并用悬浮剂和水剂对黄瓜枯萎病菌进行了毒力测试。[结果]9%水剂对黄瓜枯萎病菌生长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在2.5~50.0 mg/ml浓度范围内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制率为14.3%~63.6%,其EC50和EC95分别为23.96、27.4 mg/m;20%悬浮剂在2.5~50.0 mg/ml浓度范围内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制率为7.3%~44.1%,有一定的抑制效果,但不明显,其EC50和EC95分别为64.93、193.1 mg/ml。[结论]该研究为利用万寿菊根研制新型生物农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室内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瓜馥木总生物碱及3个阿朴菲类生物碱对甘蔗凤梨病菌、西瓜枯萎病菌、柑橘疮痂病菌、香蕉炭疽病菌、梨黑斑病菌和梨褐斑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质量浓度为10g/L时,瓜馥木总生物碱对上述6种病原真菌具有很好的抑菌活性,它们的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1.4535、1.3921、2.0200、1.9084、1.6413、2.7041g/L;从瓜馥木总生物碱分离得到的3个阿朴菲类生物碱对6种病菌均有较高的抑菌活性,其中1,2-亚甲二氧基-N-甲氧酰基-阿朴菲生物碱对6种病菌的EC50分别为0.1539、0.2334、0.1367、0.1735、0.4012、0.3168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