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9 毫秒
1.
赵赟 《畜禽业》2010,(4):84-84
<正>1概述孕酮在兽医临床中使用较少,主要作提高受胎率,安胎、保胎之用。在雌激素作用的基础上,孕酮可维持子宮粘膜及腺体的生长,分泌子宫乳,供给受精卵及胚胎早期发育所需的营养,抑制子宫肌的收缩,降低子宫肌对催产素的敏感性,起到安胎、保胎作用。孕酮还可使子宫颈囗关闭,分泌粘稠液,阻止精子通过。兽医临床上还适用于治疗习惯性流产、先兆流产等。由  相似文献   

2.
杂色鲍与盘鲍种间杂交受精率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卵子排放后的时间、精子排放后的时间、授精精子浓度、胰蛋白酶、钙离子、pH和水温等因子对杂色鲍(Haiotisdiversicolor,以下简称S)与盘鲍(H.discus discu,以下简称J)种间杂交受精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卵子排放后的时间和授精精子浓度是影响杂交受精率两个最重要的因素。与自繁组合相比,正反杂交受精率均较低且下降速度快得多。水温21.5℃时,两亲本自繁对照组中,卵子排放1 h对受精率均无显著影响。而SJ杂交,卵子排放时间2 min时,受精率为55.9%±8.1%,4.7 min时受精率已下降了50%;JS杂交,卵子排放时间为4 min时,受精率为31.5%±9.7%,10 min时受精率下降至4 min时的29.1%。相比之下,精子排放时间对杂交受精率的影响小得多,3 h内对正反交杂交受精率没有显著影响。杂交适宜精子浓度约为母本自繁的100倍,其中SJ杂交适宜授精精子浓度为6.0×106~2.4×107mL-1,JS杂交适宜授精精子浓度为3.8×107~7.5×107mL-1。水温对于杂交受精率也有影响,短时间内将水温控制在26~29℃可以得到较高受精率。其他实验因素,如添加胰蛋白酶、Ca2+或改变授精体系pH对杂交受精率均无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3.
刘娟娟  舒德斌  郭柏福  高勇 《水产科技情报》2013,40(3):113-115, 121
为研究超低温冻存时间对史氏鲟精子活力的影响,使用史氏鲟冻精与鳇鱼卵子进行了杂交授精试验。结果显示:经超低温冷冻后的精液,与对照组的鲜精(126.7±9.4 s)比较,其寿命显著下降(冻存5 h的为78.7±4.11 s,336 d的为72.0±4.32 s,702 d的为57.3±2.05 s),且授精率和受精卵的孵化率受到显著影响。冻存5 h的精液,其授精率和受精卵孵化率分别为(73.31±15.27)%和(55.68±9.81)%,与鲜精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而冻存时间为336 d[授精率(59.20±2.39)%,受精卵孵化率(53.08±1.23)%]和702 d[授精率(25.29±8.26)%,受精卵孵化率(21.38±9.91)%]的精液则差异显著。结果表明,超低温冷冻对史氏鲟精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伤,长时间的超低温冻存会显著降低精子的活力,影响授精率和受精卵的孵化率。  相似文献   

4.
刘鸿  王春 《河北渔业》2019,(3):7-11
为探讨中华沙塘鳢(Odontobutis sinensis)单精入卵机制,指导中华沙塘鳢人工繁育技术,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中华沙塘鳢精子和成熟卵子的形态和精子入卵过程予以观察,较为准确地描述了中华沙塘鳢精子和成熟卵细胞的形态与结构。结果显示,中华沙塘鳢精子头部为椭圆形,长轴约为2.25±0.25μm,短轴1.00±0.20μm,颈部较短。成熟卵细胞呈鲜艳黄色,呈圆球形,直径为1.30±0.02 mm,黏性卵,具黏着丝。观察发现,中华沙塘鳢精子能够准确通过成熟卵细胞的黏着丝达到受精孔,整个授精过程平均需要60 s完成,相对于其他科鱼类时间较长。中华沙塘鳢授精15 s,精子开始通过黏着丝;20 s大量精子进入筛网;25 s精子位于筛网孔内部,部分穿过筛网;55 s大量精子通过卵细胞黏着丝;60 s精子入卵;120 s受精孔关闭。  相似文献   

5.
用冷冻保存的花鲈精子作为异源精子,采用紫外线(UV)对精子进行照射使其遗传物质失活,然后与卵子进行“授精”,可以刺激犬齿牙鲆鱼卵进行雌核发育,在受精后一定时间采用冷休克处理“授精”卵,抑制第二极体排出成功获得了犬齿牙鲆雌核发育二倍体鱼苗。实验表明:犬齿牙鲆同源精子经80 mJ/cm2 的紫外线照射可以完全失活,冻存花鲈精子经紫外线照射后也同样具有诱导犬齿牙鲆雌核发育的能力。无论同源精子还是异源精子,最佳诱导条件为在18 ℃条件下,精子经80 mJ/cm2的紫外线照射,受精后4~5 min将受精卵放在3 ℃海水中进行冷休克处理,持续时间为45 min,同源精子和异源精子二倍体诱导分别为32.66%±7.03%和28.00%±6.48%。采用形态学、流式细胞仪DNA含量分析和微卫星标记技术对雌核发育鱼苗进行了分析,证明了雌核发育鱼苗为雌核发育二倍体。  相似文献   

6.
人工养殖西伯利亚鲟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刘鹏  庄平  章龙珍  王斌  闫文罡 《海洋渔业》2007,29(2):120-127
研究了人工养殖西伯利亚鲟精子的生物学特征及超低温冷冻保存方法。西伯利亚鲟的产精量为113.67±39.86 ml,精子密度为(6.49±3.10)×108/ml,精子活力为(85.4±9.5)%,精子寿命为353±23 s。精子密度与精子快速运动时间、精子寿命之间均存在线性相关,用方程分别表示为:y=1.0384x+1.5089(R2=0.7325);y=2.9069x+74.289(R2=0.6967)。结果表明精子密度可作为一项精子质量评价的标准。通过比较西伯利亚鲟精子在不同稀释液、不同抗冻剂和抗冻剂浓度、降温速率、解冻温度下的保存效果,结果表明:配方2作为稀释液,18%甲醇作为抗冻剂,二步法超低温(-196℃)冷冻保存精子,40℃水浴解冻取得最好的冻后活力,解冻后活力为(51.8±5.8)%。西伯利亚鲟授精的最佳精卵比为106∶1。在此精卵比下用冻精授精分别得到了(72.3±3)%的受精率和(52.9±4.1)%的孵化率,其中受精率与鲜精没有显著性差异,孵化率与鲜精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7.
通过人工授精和电镜技术,观察和描述了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成熟精卵的形态、精子入卵的早期过程及精子入卵过程发生的一系列形态结构变化。大菱鲆卵子表面均匀地布满纵横交错的网纹,并整齐地分布许多微小孔,在动物极有一个受精孔。大菱鲆精子为无顶体类精子,由头部、中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中片有9~14个圆形线粒体。大菱鲆精子入卵速度非常快,授精后0~5s已经有精子通过受精孔(Micropyle)进入卵子。精子入卵过程还伴随着其他一些结构的变化,如精孔管管壁边缘由锯齿状变为平滑的环状等。  相似文献   

8.
采用扫描和透射电镜技术对自然成熟的条纹锯精子、卵子及精子入卵过程进行观察。观察结果显示,其精子由头部、中段和尾部三部分组成:头部主要由细胞核构成,无顶体结构;中段由线粒体、中心粒复合体(近端中心粒和基体)、袖套组成;尾部主要由轴丝组成,外部包裹质膜,轴丝为典型的"9+2"结构。卵子表面分布纵横交错的网纹,均匀分布着大小不一的微小孔,在卵壳的动物极精孔区的中央有一个受精孔。在授精后10 s即可见到精子通过受精孔进入卵子,刺激卵子发生形态变化封闭受精孔,阻止其他精子入卵,60 s可见受精孔完全封闭。  相似文献   

9.
采用扫描和透射电镜技术对自然成熟的条纹锯精子、卵子及精子入卵过程进行观察。观察结果显示,其精子由头部、中段和尾部三部分组成:头部主要由细胞核构成,无顶体结构;中段由线粒体、中心粒复合体(近端中心粒和基体)、袖套组成;尾部主要由轴丝组成,外部包裹质膜,轴丝为典型的"9+2"结构。卵子表面分布纵横交错的网纹,均匀分布着大小不一的微小孔,在卵壳的动物极精孔区的中央有一个受精孔。在授精后10 s即可见到精子通过受精孔进入卵子,刺激卵子发生形态变化封闭受精孔,阻止其他精子入卵,60 s可见受精孔完全封闭。  相似文献   

10.
紫外线照射对光棘球海胆精子遗传失活和授精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照射剂量的紫外线照射光棘球海胆的精子,然后与正常的成熟卵子授精。在照射强度为0 75mW/(h·cm2),温度22℃的条件下,照射时间为0~180s,授精率随照射时间的增加而下降,但是在110~130s内又略有回升。用遗传失活精子授精可激活卵子,其早期胚胎的成活率随照射剂量的增加依次为57%、49%、41%、20%、12 5%、48 6%、61%、30 5%、16%。从早期胚胎成活率上可以看出"Hertwig效应"的存在。观察精子遗传失活和授精激活卵子的情况,其结果是在紫外线照射强度为0 75mW/(h·cm2),照射时间为130s,精液厚度为0 1mm的条件下,精子可以完全遗传失活,用这种失活精子授精可激活卵子进行胚胎发育。  相似文献   

11.
花鲈冷冻精子诱导漠斑牙鲆雌核发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紫外线(UV)对冻存的花鲈精子进行照射使其遗传物质失活,作为异源精子诱导源,与漠斑牙鲆卵子进行“授精”,可以诱导漠斑牙鲆卵进行雌核发育。结合静水压处理,抑制第二极体排出,成功获得了漠斑牙鲆雌核发育二倍体鱼苗。实验表明,同源精子和异源精子均可在紫外线照射遗传失活后诱导漠斑牙鲆卵雌核发育,经实验筛选出异源精子诱导漠斑牙鲆雌核发育的最佳条件为花鲈冻存精子采用80 mJ/cm2的紫外线照射,然后与漠斑牙鲆卵子进行授精,培育水温18 ℃条件下,受精后4~5 min,施以65 MPa的静水压休克处理6 min,可有效诱导漠斑牙鲆卵的雌核发育。采用形态学、流式细胞仪DNA含量分析和微卫星标记技术对雌核发育鱼苗进行了分析,证明了雌核发育鱼苗为雌核发育二倍体。本文首次报道了采用异源冷冻精子诱导漠斑牙鲆鱼卵进行雌核发育的技术方法,为漠斑牙鲆性别控制和遗传改良提供了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2.
舒德斌  郭柏福 《水产科学》2012,31(4):232-234
比较了史氏鲟精子在3种不同配比浓度稀释液的保存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配方Ⅲ作为稀释液,8%甲醇作为抗冻剂,二步法超低温(-196℃)冷冻保存,5h后取出,38℃水浴解冻取得最好的冻后激活率,解冻后激活率为(52.3±3.5)%。解冻精子分别采用井水和激活液D(10mmol/L Tris+10mmol/L NaCl+25mmol/L Glu,pH 8.0)激活,进行人工授精。结果显示配方Ⅲ冻精采用激活液D激活授精获得最高受精率为68.56%,最高孵化率为52.91%。本次试验表明,1~2mmol/L范围内,低浓度K+比高浓度K+对史氏鲟精子保存有利;52~82mosmol/kg范围内,高渗稀释液有利于史氏鲟精子的保存;且激活授精方法是影响冻精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异源精子诱导犬齿牙鲆的雌核发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冷冻保存的花鲈精子作为异源精子,采用紫外线(UV)对精子进行照射使其遗传物质失活,然后与卵子进行"授精",可以刺激犬齿牙鲆鱼卵进行雌核发育,在受精后一定时间采用冷休克处理"授精"卵,抑制第二极体排出成功获得了犬齿牙鲆雌核发育二倍体鱼苗.实验表明:犬齿牙鲆同源精子经80 mJ/cm2的紫外线照射可以完全失活,冻存花鲈精子经紫外线照射后也同样具有诱导犬齿牙鲆雌核发育的能力.无论同源精子还是异源精子,最佳诱导条件为在18℃条件下,精子经80 mJ/cm2的紫外线照射,受精后4~5 min将受精卵放在3℃海水中进行冷休克处理,持续时间为45 min,同源精子和异源精子二倍体诱导分别为32.66%±7.03%和28.00%±6.48%.采用形态学、流式细胞仪DNA含量分析和微卫星标记技术对雌核发育鱼苗进行了分析,证明了雌核发育鱼苗为雌核发育二倍体.  相似文献   

14.
采用紫外线照射灭活精子,经冷休克诱导染色体加倍的方法对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进行人工诱导雌核发育育种。灭活翘嘴鳜精子,紫外线照射剂量80 mJ/cm2是最佳的辐射剂量。冷休克结果表明,在0~3℃冰水下,冷休克起始时间为授精后3~7 min均有效,以5 min为最适;冷休克持续时间10-50 min均有效,以30 min最佳。综合以上两项因素,授精5 min后,休克时间持续30 min组的原肠胚存活率和孵化率均为最高,与其他处理组差异显著(P<0.05),此时雌核发育率最高,达到4.72%。  相似文献   

15.
养殖施氏鲟的人工繁殖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对6尾雌性养殖施氏鲟(AcipenserschrenckiiBrandt)进行人工催产,其中4尾雌鲟顺利排卵;采用输卵管切割手术取卵,获成熟卵7.7kg,共计42.77×104粒;以"半干法"授精,获受精卵28.82×104粒,受精率67.37%;孵出鱼苗12.69×104尾,孵化率43.63%。本研究对人工催情方法和活体取卵方法与手术技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人工养殖亲鱼催产效应时间长于野生鱼(已报道);不同时间取出鱼卵的授精效果差异较大,即成熟卵均能受精,但受精率随产卵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经产雄鱼与初产雄鱼间精子活力差异显著,经产雄鱼精子平均快速泳动时间及精子寿命均长于初产雄鱼精子。  相似文献   

16.
以葡萄牙牡蛎精子为对象,采用碘化丙啶(PI)/罗丹明123(Rh123)双染与流式细胞术(FCM),研究了不同盐度胁迫(10、15、20、25、30、35)对精子质量的影响,并对受胁迫精子进行授精实验。结果显示,随着盐度升高,精子的存活率、运动时间和活力先升高后降低;葡萄牙牡蛎精子的适宜盐度为20~35,活力较高的盐度范围为25~35;通过双染和FCM检测了精子质膜完整性和线粒体活性,发现盐度胁迫先对精子质膜造成损伤,后对线粒体活性造成伤害;低盐胁迫(10、15)对精子损伤严重,胁迫15 min时质膜受损比例高达67.26%±2.35%。人工授精结果显示,低盐胁迫下精子受精率和卵裂率显著降低,且卵裂阶段出现畸形及分裂停止等现象,表明精子质量不仅严重影响了受精过程,还对卵裂造成一定影响。本实验不仅探究了PI/Rh123双染和FCM检测牡蛎精子质膜完整性和线粒体活性的可行性,还结合显微观察全面评价了精子质量,为牡蛎精子质量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正大鲵精子活力不仅与自身质量有关,而且还与水环境因子相关,阐明环境因子对精子活力的影响,有助于育苗生产上授精环境的调控,提高受精率。本研究经催产获得的大鲵精液,以乳白色精原液中活力较好的精子为实验材料,采用实验生态-显微观察方法,研究了几种授精稀释液在不同pH情况下对大鲵精子的激活情况,以及精液的临时保存方法,为其人工繁殖技术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真鲷精子诱导牙鲆减数分裂雌核发育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真鲷精子激活牙鲆卵子,经(0±0.5)℃冷休克处理,诱导了牙鲆减数分裂雌核发育。灭活真鲷精子,紫外线照射剂量3.4mJ/cm2时孵化率最低;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孵化率恢复,照射剂量73mJ/cm2时,孵化率最高,呈现典型的Hertwig效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倍性,未经冷休克处理的胚胎全部为单倍体,经冷休克处理的均为二倍体,表明精子灭活有效。冷休克实验结果表明,冷休克起始时间2~5min均有效,以3min为最好;冷休克持续时间30~90min均有效,以45min为最好。综合两项因素,授精3min后,休克时间持续45min组的授精率和孵化率均为最高,与其他处理组差异显著(P<0.05)。RAPD分析结果显示,异源精子的遗传信息未在雌核发育二倍体的电泳图中出现,表明其遗传信息没有传递给子代。  相似文献   

19.
异源精子诱导条斑星鲽雌核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冷冻保存的花鲈精子作为异源精子,采用紫外线(UV)对精子进行照射使其遗传物质失活,然后与卵子进行授精,可以刺激条斑星鲽鱼卵进行雌核发育,在受精后一定时间采用冷休克处理“受精”卵,抑制第二极体排出成功获得了条斑星鲽雌核发育二倍体鱼苗。实验表明,花鲈精子只有经过紫外线照射遗传失活后,才能诱导产生条斑星鲽雌核发育二倍体鱼苗。经过大量实验筛选出诱导条斑星鲽雌核发育的最佳条件为花鲈冷冻精子采用80 MJ/cm2 的紫外线照射,然后与条斑星鲽卵子进行授精,在受精后7~9 min,将受精卵放在-1.0~1.5 ℃海水中进行冷休克处理,持续时间为60~90 min,在此条件下,获得的雌核发育二倍体的相对诱导率达40.68%±7.24%。由于不失活精子与条斑星鲽卵形成的杂交胚只能存活到原肠期,而染色体未被成功加倍的胚胎会由于单倍体的致死效应在孵化前后死亡,所以存活的仔鱼全部为条斑星鲽雌核发育二倍体。采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对雌核发育鱼苗进行了分析,证明了雌核发育鱼苗为雌核发育二倍体。首次报道了采用异源冷冻精子诱导条斑星鲽鱼卵进行雌核发育的技术方法,为条斑星鲽性别控制和遗传改良提供了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01,(6):16
西弗吉尼亚大学PJ.Bridges等人,为估价先前怀孕的子宫角一侧排卵对产后两个时期之一授精母牛繁殖力的影响,作了一个试验.所有母牛用阴道孕酮插入处理7d,装置插入时注射苯甲酸雌二醇(2mg,i.m.),除去装置时注射前列腺素F2a(25mg,i.m.),装置除去30h后注射苯甲酸雌二醇(1mg,i.m.).不管是否观察到发情,第2次用苯甲酸雌二醇处理后28~30h所有母牛授精.在时期1处理的母牛在产后16~20d接受插入物,产后25~29d授精;在时期2处理的母牛在产后26~30d接受插入物,产后35~39d授精.试验结果表明,产后25~39d同期化发情母牛无论从先前怀孕子宫角同侧卵巢排卵,还是从右侧卵排卵,都可提高繁殖力. 摘自[美]J.Anim.Sci.2000,78:2172~21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