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喀斯特簸箩小流域不同等级石漠化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喀斯特高原盆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于2008年2月对清镇簸箩小流域4种不同等级石漠化即无石漠化、潜在石漠化、轻度石漠化和中度石漠化样地的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共获土壤动物688头,隶属2门7纲14目,其中优势类群是蜱螨目、弹尾目和膜翅目。无石漠化样地土壤动物的种类最多、密度最高、多样性最丰富。轻度石漠化和中度石漠化样地土壤动物群落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土壤动物的个体数与石漠化程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含水量和土壤孔隙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pH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随着石漠化程度的加剧,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受到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喀斯特生态治理区石漠化过程土壤抗蚀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为喀斯特山区的水土保持、石漠化生态综合治理,水土资源利用及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喀斯特山区不同治理措施下石漠化演化过程土壤样品,进行土壤理化性质分析,研究其抗蚀性。[结果]石漠化土壤抗蚀性大小顺序为原生样地、强度石漠化、轻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潜在石漠化。[结论]研究中选择的各项土壤特征性指标可较好地表征喀斯特山区石漠化土壤抗蚀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揭示石漠化治理区经果林地土壤养分对间作和单作种植模式的响应机制,为石漠化治理区刺梨、核桃为主的经果林地的植被优化和土壤养分供应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结合野外采集样本和常规土壤养分分析,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因子分析和排序分析等方法,研究石漠化治理区经果林地土壤养分对种植模式的响应。【结果】除土壤pH随土层加深呈升高外,其余养分含量均随土壤层次的加深呈降低趋势,不同土层土壤以土壤全氮、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刺梨-核桃间作高于刺梨单作(P0.05),全钾和碱解氮含量刺梨单作高于刺梨-核桃间作(P0.05),土壤有机质含量在0~10 cm刺梨-核桃间作高于刺梨单作,10 cm后刺梨-核桃间作低于刺梨单作(P0.05);刺梨-核桃间作土壤养分供应水平(0.572分)优于刺梨单作地(0.439分);全钾、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是影响研究区土壤养分供应水平差异的主要因子。【结论】石漠化治理区经果林地土壤养分对间作与单作种植模式响应敏感,巩固维持间作地土壤养分含量供应水平,重点补充单作地的土壤养分以提升供应水平。  相似文献   

4.
干旱对贵州喀斯特石漠化生态治理区土壤动物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干旱对贵州典型喀斯特石漠化生态治理环境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和数量分布的影响,在2010年贵州干旱的背景下,于4月分别对贵州毕节喀斯特高原山地、贞丰喀斯特高原峡谷和清镇喀斯特高原盆地地貌类型的土壤动物进行了调查,并与2009年同期在相同生境下的3个研究区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和数量分布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清镇、毕节和贞丰3个研究区土壤动物类群在2009年4月为4门12纲24目,个体总数3139只,而在受到干旱影响的2010年4月则为2门8纲17目,个体总数1 031只。干旱导致喀斯特石漠化脆弱生态环境下土壤动物类群数和个体总数量减少,其中个体数减少幅度最大的是弹尾目和蜱螨目等占优势的中小型类群,其他种类也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土壤动物个体总数的水平和垂直分布明显下降,多样性、均匀性、优势度和丰富度指数急剧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石漠化治理区火龙果果实品质进行评价,为建立火龙果品质评价指标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并为石漠化治理区火龙果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贵州典型喀斯特石漠化高原峡谷区普遍种植的红心火龙果为材料,对果实的果形指数、平均单果质量、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固酸比、糖酸比、蛋白质、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12个重要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火龙果果实品质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所提取的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93.508%,其中体现果实风味的指标在3个主成分中的载荷值均较高,集中体现在膳食纤维、可溶性糖、固酸比、蛋白质、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糖酸比7个指标,基于聚类分析将15组火龙果品质分为3类,结合品质综合得分将15组火龙果品质得分排序为NKFHLGICBEAMODJ,总体呈现出中等果形的品质最好,较大果形的次之,小果形的较差。【结论】石漠化治理区火龙果的风味口感是评价火龙果品质优劣的重要因素,果实品质呈现出中型果大型果小型果,为火龙果的产业发展及品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卢红梅  王世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750-13753
[目的]探讨樵采和开垦干扰模式下石漠化过程土壤的化学性质变化。[方法]在贵州花江连续性灰岩区的小流域范围内,比较樵采和开垦干扰模式下石漠化过程的土壤化学性质变化。[结果]花江小流域石漠化过程中土壤中性偏碱性,碳、氮含量高,C/N值比较低,多数在10以下,具有较高的氮素供应潜力,土壤阳离子代换量高,保肥性能好,但磷、钾养分普遍缺乏,有效磷大多在10mg/ks以下,有效钾几乎都低于100mg/kg,缓效钾都远低于300mg/kg。随着人为干扰程度增加,花江小流域石漠化等级加剧,大部分土壤属性都有退化的趋势,体现了石漠化演变过程与土壤退化的一致性;石漠化成因对土壤性质的影响比干扰程度的影响大,樵采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小。开垦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大。茂兰凉风洞原生林下土壤养分含量大多介于花江流域的樵采和开垦序列之间。[结论]为防治喀斯特石漠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喀斯特石漠化生态治理区现代农业关键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导致喀斯特山区石漠化等问题的根源、也是解决石漠化等问题的出路。强化石漠化山区现代农 业理论建设、为国家在石漠化山区实施一系列生态、农业、水利等工程提供参考具有重要意义。以国内外相关文献为 支撑、通过对喀斯特石漠化山区现代农业生产环境、成功的经验技术模式、存在问题等内容的论述、指出;(1)石漠化 山区虽然生态环境脆弱、人口与贫困问题突出、但也有自身的优势、发展现代农业不仅成为可能、而且已取得许多成 功的示范、有较大潜力可待挖掘;(2)石漠化山区现代农业应注重生态、经济、民生三者的统一、多种属、多门类相结 合、调结构与提效益相结合;(3)石漠化山区现代农业发展已形成生物、农业、工程、信息等技术为主导的技术体系、取 得了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种植结构调整、工程措施优化等成功的模式、还形成了生态农业、低碳农业、设施农业、 可持续农业等为主流的农业类型;(4)石漠化山区现代农业研究虽然取得一定成果、但也存在一些研究相对薄弱的地 方、如规模种养与产业化发展、极端气候抵御、土地功能评价、生物多样性保护、岩溶碳汇与生态景观格局评价等问 题、值得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为揭示石漠化治理区种植刺梨地土壤养分水平与刺梨果实品质间的关系,以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区刺梨种植地和其果实为研究对象,研究石漠化治理区不同地形区刺梨种植地土壤养分水平与果实品质的差异性,探讨刺梨种植地土壤养分水平与刺梨果实品质的相关性,并以冗余分析进行土壤养分水平与果实品质的排序。结果表明:石漠化治理区的土壤养分水平、刺梨单果质量、SOD活性在溶蚀洼地、侵蚀洼地和山地坡面具有显著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总体上存在弱相关,个别土壤养分因子与刺梨果实品质有显著相关关系(P0.05);冗余分析排序表明,土壤的全磷、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为溶蚀洼地区刺梨果实品质的重要影响因子;土壤pH值、全磷含量、全钾含量、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量和速效钾含量在侵蚀台地区中可能对刺梨果实维生素C含量和单果质量有影响,山地坡面种植区土壤全氮含量、碱解氮含量、pH值、速效磷含量为影响刺梨果实品质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9.
以治理、预防石漠化为主要目标,同时兼顾改善项目区农民生活条件,从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做到预防、治理、保护三结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兼顾,因地制宜,逐步改变流域内的石漠化现状,最后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于2015年6月,在浙江省丽水市分别选取城市森林绿地、城市公园绿地、交通道路绿地、草坪绿地、撂荒地等5种土地利用方式不同的绿地类型,每种类型绿地设置3块样地,每块样地沿对角线用土钻法采集土样18份;测定土壤密度、pH、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土壤理化性质;采用手检法对大型土壤动物计数、采用干漏斗法对中小型土壤动物分离,测定土壤动物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Jaccard群落相似性指数;采用冗余分析法分析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动物群落密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城市绿地,土壤动物密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城市森林绿地土壤动物密度最高、草坪绿地土壤动物密度最低,不同绿地间土壤动物的类群数没有显著差异。(2)土壤动物的丰富度指数,以城市森林绿地最高,而道路绿地的土壤动物优势度指数最高。(3)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动物的多样性密切相关,冗余分析显示,土壤密度、全氮、有效磷、速效钾是影响城市绿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重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石漠化治理区人工林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数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通径分析法对建水县小关村石漠化治理区不同树种根际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的根际土壤理化性质指标、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除速效磷和真菌数量外,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根际土壤酶活性与理化性质、微生物相关性显著。影响过氧化氢酶活性的重要因子是全钾、放线菌数量、pH;影响脲酶活性的重要因子是pH、放线菌数量、全氮;影响蔗糖酶活性的重要因子是pH、全钾、全氮。综合来看,石漠化治理区人工林根际土壤酶活性受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影响较大,受微生物数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对黑龙江省凉水自然保护区内8个生境中的大型土壤动物进行了比较研究.其中以线蚓和石蜈蚣为优势类群.除云冷杉林和云冷杉红松林以外,大型土壤动物的类群数和个体数表现出明显的表聚性.群落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为群落A>D>E>B>H>C>F>G.群落A、D最相似,群落B、H相似性最低,群落的异质性与稀有类群数量之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对淮南市土壤重金属含量、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进行分析,探讨重金属污染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期为治理重金属污染与恢复污染区的生态系统提供相关的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对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进行分析发现,8个样地中仅1个样地受到轻度污染,其余样地均受到重度污染;随着样地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增大,土壤动物的类群数与个体数总体呈减少趋势;样地土壤动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性指数的变化趋势总体上与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相反,土壤动物群落的Simpson优势性指数的变化趋势总体上与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一致。  相似文献   

14.
西藏林芝地区果园春季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西藏林芝地区果园春季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的结构特征,为进一步开展该地区农林交错地带土壤动物及农田土壤害虫综合防治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2014年4-5月,利用对角线五点采样法和国际通用的手拣法,对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实习果园内的大型土壤动物进行采样以及鉴定分类,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组成、多样性及在0~20cm土层中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在西藏农牧学院实习果园中共获得土壤动物194头,隶属4门6纲14目,4门分别为软体动物门、线虫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节肢动物门,6纲分别为腹足纲、线虫纲、寡毛纲、蛛形纲、唇足纲、昆虫纲。优势类群为寡毛纲正蚓目及昆虫纲鞘翅目(幼虫)、鳞翅目(幼虫)、膜翅目,常见类群为柄眼目、咀刺目、蜘蛛目、蜈蚣目、双翅目、革翅目、半翅目、同翅目,无稀有类群。优势类群占总数的74.87%,构成西藏林芝地区春季果园大型土壤动物的主要类群。鞘翅目(幼虫)所占比例最大,为27.75%;咀刺目和蜈蚣目所占比例最少,均为1.05%。环节动物门的丰富度指数较高,为0.325 6;节肢动物门次之,为0.202 7;软体动物门和线虫动物门丰富度指数均较小,分别为0.064 5和0.047 2。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的变化趋势总体与丰富度指数一致。在0~20cm土层,土壤动物的类群、个体总数及其所占比例均呈先增后减趋势,其中在5~10cm土层以上3个指标均较大。【结论】西藏林芝地区果园春季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物种丰富,基本呈聚集分布状态,类群数量分布基本均匀,但在土层中的垂直分布表现出明显的表聚性。  相似文献   

15.
谭秋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615-9617
在贵州省的黔中高原上选择连续性灰岩和连续性白云岩的2个小流域,利用TM遥感影像在GIS软件上提取石漠化及坡度信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灰岩流域的石漠化整体较严重,但强度石漠化状况要好于白云岩 其轻、中度石漠化集中在15~45°的坡度范围,强度石漠化在25°以上的坡度中高度集中。白云岩流域强度石漠化比例较高,其潜在石漠化的分布显示其生态环境存在着较大范围的隐患;流域中石漠化形成的人为作用明显,带有低坡度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生活污水中的洗涤剂成分对土壤动物的影响,通过实验室模拟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污染土壤试验,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土壤动物的影响。试验共获得土壤动物1 128个,隶属3门、6纲、9目。其中弹尾目和甲螨亚目为优势类群,个体数量分别占全捕量的41.49%和35.99%,常见类群为前气门亚目(Prostigmata)、线虫纲(Nematoda)、双翅目幼虫(Diptera larvae)、膜翅目(Hymenoptera)、蜘蛛目(Araneae)和小蚓类(Microdrile oligochaetes)。这6个类群分别占土壤动物全捕量的9.57%、6.59%、4.52%、3.39%、1.33%和1.01%,其余类群均为稀有类群。试验结果表明,随着SDBS处理浓度的增加,土壤动物种类和数量呈递减趋势,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逐渐减小,优势度指数变化则相反。优势种类弹尾目和甲螨亚目可作为SDBS污染的敏感指示生物。随着染毒历时的延长,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也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施肥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尿素为施肥材料,采用大型手捡和干、湿漏斗法,以不施肥处理为对照(CK),对施肥量分别为225 kg·hm-2(T1)、450 kg·hm-2(T2)、900 kg·hm-2(T3)、1 800 kg·hm-2(T4)、3 600 kg·hm-2(T5)等5个施肥处理下的土壤动物群落特征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试验捕获的土壤动物分属3门13纲19目40科,各处理的土壤动物平均密度排序为CK>T2>T1>T3>T5>T4,类群数排序为T1>CK>T2>T4>T5>T3。随着施肥量增加,大型和中小型土壤动物的平均密度总体减少。同时,各处理中,T2处理的多样性指数和优势度指数最低,而均匀度指数最高。总体来看,过量施肥会减少土壤动物数量,降低土壤动物多样性,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乙草胺对农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除草剂乙草胺对农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实验室模拟方法,研究乙草胺对农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及大型土壤动物的毒性效应。[结果]随着乙草胺溶液浓度的增加,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表现出一定的递减趋势。染毒试验中,土壤动物类群数的减少主要由于常见类群和稀有类群的减少,土壤动物的数量变化则主要由于优势类群原生动物门、线虫动物和蜱螨类的数量消长。大型土壤动物蚯蚓的染毒试验表明,乙草胺有明显的致死作用,蚯蚓的生活安全浓度为0.099 6 ml/L。[结论]该研究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对西江流域羚山涌河道沿岸蓝田工业区的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和土壤重金属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型土壤动物2419只,隶属3纲9目,大型土壤动物个体数与土壤含水率、土壤温度呈正相关,与土层、土壤最大孔隙度、土壤容重呈负相关;大型土壤动物类群数与土壤含水率呈正相关,与土层、土壤温度呈负相关。研究区Cu、Zn、Cd、Pb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均大于1。  相似文献   

20.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重金属Cu污染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其生态学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u污染程度的增加,土壤动物的种类数和个体数密度急剧减少,以重金属污染指数Pi来表征Cu的污染程度时,土壤动物多样性指数、种类数、均匀度指数都随着污染指数的增大而减小,呈显著负相关。土壤动物中,蜱螨目、膜翅目和弹尾目是优势种,它们分别占全捕量的41.07%、35.23%和17.21%,同翅目是常见种,占全捕量的2.11%,其中弹尾目昆虫的裸长角跳属Sinella对重金属Cu污染反应不灵敏,陷等跳属Isotomurus、棘跳属Onychiurus对Cu污染敏感,而盐长跳属Salina、叶跳属Lobella只在污染严重的处理中才有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