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畜禽业》2015,(6)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A型一种禽类的急性、烈性传染病,接种疫苗仍然是当前防控本病的最有效手段。由于禽流感病毒血清型众多,变异性强,给疫苗的研制带来极大的困难,文章将对亚单位疫苗和核酸疫苗等全球热点疫苗的研制和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禽流感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畜禽业》2020,(6)
禽流感病毒可以导致鸟类家禽出现死亡问题。H7N9禽流感属于高致病性的禽流感,不但会造成严重的公共卫生安全事件,还会导致养禽业的巨大经济损失。我国目前主要利用H7N9疫苗进行免疫接种,进而控制H7N9禽流感的传播与发展。然而H7N9高致病性的病毒进化非常迅速,因此对H7N9禽流感的防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研究H7N9禽流感DNA疫苗的免疫保护效力。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14,(8)
<正>近年来,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在新型禽流感疫苗的研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2007年研制成功的表达H5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的重组新城疫病毒载体疫苗,可以同时预防H5N1禽流感和鸡新城疫两种家禽烈性传染病。2010年研制成功的表达H5亚型HA基因的重组鸭瘟病毒载体疫苗,可以显著提高H5N1禽流感的免疫覆盖率。2013年研制成功的H5N1禽流感DNA疫苗,具有易于生产和储存,可以同时诱导细胞和体液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16,(8)
正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家禽或野禽的感染疾病综合征[1,2],由于该病毒会传染给人类,也正在日益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禽流感对养禽业和人类的巨大影响,对禽流感防控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也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防控存在问题1.1禽流感病毒本身存在问题一是病毒发生变异。禽流感病毒正在发生变异,并且是不止一个基因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22,(1):67-68
禽流感是鸡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多因鸡感染禽流感病毒所致,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一旦鸡只感染,便易导致整个鸡群患病,从而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为防控鸡群禽流感病的发生,畜牧兽医部门多采用给鸡群注射禽流感灭活疫苗方式进行免疫防控。主要阐述了灭活疫苗的定义及禽流感灭活疫苗品种分型,并总结了各类禽流感灭活疫苗的使用方法和禽流感灭活疫苗对鸡群的免疫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20,(8)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高度接触性烈性传染病,对世界多国生猪产业造成极大冲击,防控形势严峻。ASFV结构复杂、变异性高,病毒宿主和细胞宿主狭窄,疫苗研制难度极高;实行全面的生物安全防控,是最核心的防控原则;阻断传播、净化生产、保健猪群,是最关键的防控措施。为呈现非洲猪瘟防控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就非洲猪瘟的病原特点、流行病学、临床症状、防控原则及关键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11,(10)
德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禽流感疫苗,首批试验结果显示,疫苗可以加强鸡的免疫保护能力,也能保护鸡免受H5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攻击。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15,(10)
禽流感病是危胁着养鸡业的主要疾病,特别是冬季和冬春交替的季节易发,且禽流感病毒株存在变异,对疫病防控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严重影响着养鸡业的健康发展。文章综述了禽流感流行特点,毒株情况、症状与病理变化、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16,(9)
用8日龄和15日龄雏鸡免疫注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30 d后,进行(HI)抗体水平检测,通过(HI)抗体水平高低对比分析,对雏鸡首免禽流感病毒疫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发的一种高度传染性肠道疾病,可引起仔猪厌食、呕吐、水样腹泻等,是导致仔猪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诱因。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作为一种重要的猪冠状病毒,仍在不断进化和变异,免疫逃逸能力和传染性在不断加强。目前,疫苗免疫仍是预防猪流行性腹泻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多的疫苗产品已被研制出来。针对猪流行性腹泻的病原特征及疫苗研发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该病的监测和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余华 《畜禽业》2002,(1):18-19
畜禽流感病是严重影响畜牧业生产的一类传染病.它不仅造成畜禽大批死亡和生产能力降低,而且某些流感病病毒还会有感染人的危险,如1997年香港H5N1型禽流感和1999年内地和香港H9N2型禽流感感染人事件的发生.虽然目前部分禽流感病已有疫苗问世,但往往由于漏免、部分疫苗保护率不高、操作不规范和部分疾病尚无可靠的疫苗等原因,使一些鸡病仍然在一些地方流行,造成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12.
《畜禽业》2012,(10):5
<正>当前禽流感的发生多由病毒发生变异引起。病毒发生变异的原因多种多样,而频繁免疫致使免疫压力过大是造成病毒变异的主要原因之一。但疫苗研发的速度远远赶不上病毒变异的速度,从而出现疫苗免疫保护效果不佳、针对性差。今年以来,根据国  相似文献   

13.
《畜禽业》2016,(1)
猪圆环病毒2型(PCV-2)是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的主要病原,给全球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PCV-2感染可破坏动物机体的免疫系统,造成严重的免疫抑制,容易诱发多种细菌及病毒的混合感染与继发感染,给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巨大的困难。疫苗免疫接种是防控PCV-2感染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全球市场上已先后推出PCV-2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和嵌合疫苗,实验室也致力于研究新型活载体疫苗、核酸疫苗、标记疫苗和小RNA分子疫苗等,文章就PCV-2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有效防控猪圆环病毒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畜禽业》2021,(8)
禽流感病毒对于禽类健康具有巨大的威胁,给禽类养殖产业的发展造成阻碍。在现代疫苗生产工艺支持下,加强禽流感灭活疫苗研究和检测,可以通过人工干预方法来提高禽类抗病毒能力。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13,(2):3
<正>联合国粮农组织1月29日警告说,全球必须对禽流感和其他危险的动物疫病加强监控,否则像2006年那样严重的禽流感疫情可能会卷土重来。粮农组织指出,H5N1型禽流感病毒仍大量存在于亚洲和中东地区的一些国家并已开始蔓延。因此,如果防控措施不力,该病毒很可能蔓延至全球,导致2006年禽流感疫情高峰期时63  相似文献   

16.
《畜禽业》2011,(10)
<正>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官员前不久警告说,今年秋冬季节全球有可能再度出现大规模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并称禽流感病毒在中国和越南出现变异。9月初,就禽流感防控有关问题,国家首席兽医师于康震接受  相似文献   

17.
木子 《畜禽业》2005,(2):6-7
新华社2005年1月24日报道说:泰国科学家宣布,一名因为感染禽流感病毒在去年去世的泰国11岁女孩,可能将这种致命的病毒传染给了她的亲戚。这是全球首例禽流感通过人进行传播的病例。由泰国卫生部的科研小组对这宗罕见的禽流感病例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后得出结论:这女孩将禽流感病毒传染给了她的母亲和姑姑。不过,报告指出,目前还没有发现其他禽流感病毒通过人进行传播的病例,而且也没有发现新的传播途径。越南官方媒体同一天的报道说,该国一名36岁男子在两个哥哥患禽流感后,也被检测出感染了H5N1禽流感病毒。越南卫生部官员表示,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是一起禽流感人际传播事件。但世界卫生组织并未排除这一可能性,因为42岁的弟弟患病前曾照顾过大哥。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正在调查。世界卫生组织合作研究全球传染病的资深专家施托尔说,各国迅速行动,防范可能出现的流感肆虐,储备好抗毒药物和疫苗,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我国虹鳟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防控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是我国主要冷水鱼养殖种类之一。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infectious hematopoietic necrosis, IHN)是世界性的鲑科鱼类传染性疾病和制约我国冷水鱼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我国对IHN陆续开展了流行病学、病原学及防控技术等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简要综述了我国虹鳟IHN病害防控研究现状,主要包括IHN病毒基因型、分布、流行规律及疫苗研制等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研究和我国虹鳟养殖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禽流感(AI)的病毒株作为种毒,研制了禽流感油乳剂灭活疫苗,经免疫试验证明,该疫苗在免疫后第14d即可产生坚强的免疫力,HI效价为8.9log2,到第28dHI效价达到最高值9.0log2。该疫苗在4℃保存12个月,其免疫效力未见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0.
PCV2d已成为猪圆环病毒2型的优势流行基因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禽业》2020,(10)
猪圆环病毒2型(PCV2)是引起猪圆环病毒相关疾病(PCVAD)的主要病原,PCV2的感染可使猪场种猪的繁殖效率下降、仔猪的生长性能下降、饲料报酬降低等,给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疫苗免疫是防控该病的有效手段,然而PCV2变异较快,主要临床流行毒株已从PCV2b逐渐演变为PCV2d,现有商业化疫苗免疫效果需进一步研究证实。就近年来我国PCV2流行毒株的转变,以及商业化PCV2疫苗的毒株亚型进行分析,旨在为猪圆环病毒相关疾病的防控及疫苗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