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我国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户是农药使用的重要决策者,分析农药使用合理性的影响因素,对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维护耕地生产地力、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江西省10市44县(区)2 068份问卷数据,从农户个人特征、家庭经营特征、认知特征、用药习惯特征4个方面15个变量入手,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户农药使用合理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药使用合理的农户占总样本数的41.20%,主要集中在被调查者文化水平为初中及以下,且年龄在46~60岁的群体。农户农药使用合理性影响因素包括农户个人特征、家庭经营特征、认知特征、用药习惯特征等4个维度的7个变量,按影响程度依次排序为农药剂量安全间隔期负面影响天气条件防护设备文化程度耕地块数。所以为进一步引导农户合理使用农药行为,政府应加大农药合理使用的宣传与普及力度、加强农药使用技术指导以及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  相似文献   

2.
基于5省863个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Bivariate Probit模型,对影响农户绿色农药购买意愿和实际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农户绿色农药的购买意愿和行为存在悖离,愿意购买绿色农药的667个农户中,有68.07%的农户没有购买过;并且两者的影响因素同中有异,从共同因素来看,距中心城镇的距离,对政府禁止使用农药的认知,对绿色、无公害、有机产品的了解、性别对农户绿色农药购买意愿和行为均有显著影响;从差异因素来看,环境关注、购买农药时比较说明书、商家宣传、基层政府组织提供的讲座显著影响购买意愿;政府农药残留检测、参加过农药使用技术培训、价格因素、商业化程度显著影响购买行为。为此,要推广使用绿色农药应该加大农药残留检测力度,多渠道传播绿色农药信息,同时,积极推广绿色农药使用技术,实行绿色农药价格补贴政策,并建立配套的公益性的产品责任险。  相似文献   

3.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是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农户不当的生产行为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直接原因,农户对面源污染的认知也影响着防治工作的推进。为实现海南省绿色农业发展,基于海南省儋州市、白沙县的乡镇121户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认知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受访农户是否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承受农资价格的能力及对农药安全使用了解程度是影响农户对面源污染治理认知的显著因素。基于此,建议: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过程中,一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户认知水平;二是加强推广防控措施,激励农户主动参与绿色农业生产;三是创新机制体制,完善防治监管体系,不断提高农户面源污染治理认知。  相似文献   

4.
农户的农药残留认知及其对施药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药残留是困扰农产品安全的重大问题。农户是农药施用的主体,研究农户对农药残留的认知及其施用行为,对于在源头上保障农产品安全供给,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人类健康的影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农户的农药残留认知及农户的认知对其施药行为的影响为主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农户作为我国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农药使用的重要决策者,分析农户农药使用特征并揭示其影响因素,对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维护耕地生产地力、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江西省2 028户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不同类型农户农药使用的特征差异,运用二元回归模型定量揭示不同类型农户农药使用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农户农药使用特征差异主要体现在农户农药使用认知特征、农药使用变化特征、农药种类选择依据特征以及确定农药使用量依据特征等方面;纯粹务农人数是影响纯农户、Ⅰ兼户、Ⅱ兼户3类农户农药使用行为的共同原因;此外,不同类型农户农药使用行为影响因素也存在差异,其中影响纯农户的因素有人均年收入、承包地面积、人均承包地面积;影响Ⅰ兼户的因素包括年龄、人均年收入、农业收入、承包地面积;影响Ⅱ兼户的因素有家庭劳动力人口、农业收入、人均承包地面积、负面影响、土壤污染认知;影响非农户的因素有家庭劳动力人口、负面影响、基本认知和土壤污染认知。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对海南省7个市县冬季瓜菜种植农户的调研数据,建立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农户农药残留认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政府服务与规制和农户禀赋是影响农户农药残留认知的主要原因,两者不仅直接影响农户农药残留认知,还可通过间接影响农户已有用药习惯和安全生产意识而进一步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吕娜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2):233-236
施用有机肥是我国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为了解北京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利用北京地区200户微观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是否接受过有机肥技术指导、是否加入合作社、农户对过量施用化肥危害环境的认知、是否担忧粮食安全性的认知以及当地政府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监管程度等是影响农户施用有机肥的显著因素.根据研究结果得出相关政策启示:一是加强对我国走农业绿色发展道路的意义和作用的宣传,加强农户绿色农业相关技术的系统培训和技术指导;二是发挥合作社在绿色农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鼓励广大农户积极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三是健全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政策体系,加强农村基层环境监管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8.
农药残留始终是困扰农产品安全的重大问题。在城乡居民对农产品安全供给的关注度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探究农户对农药残留认知,引导农户科学、规范地施用农药,在源头上保障农产品安全供给具有重要意义。江苏无锡、南通、淮安的241个农药施用者参与了农药残留认知情况的调查,研究表明,农户对农药残留的认知总体上尚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且三地区农户的认知程度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的层次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战略产业,其生产方式的最大特点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有机统一,即严重依赖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随着社会发展,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数量及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化学农药与肥料的施用虽然提高了粮食等农产品的产量,但不合理、不科学的施药方式严重影响了食品安全。开展化肥农药科学使用培训成为当前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最现实路径。通过对安徽省南陵县、山东省牟平区、山东省莒南县,湖北省夷陵区、湖北省钟祥市等5个地区的546户农民的调查发现,受访农民对科学使用农药、化肥的认知程度较低。为进一步研究科学施药的培训效果以及影响因素,以认知冲突为理论基础,以农户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对农药化肥残留认知情况等因素作为自变量,建立Logistic模型分析农民参与培训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被调查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从事农业年限、是否进行土地流转、对农药化肥科学使用的了解程度等因素对农民参加培训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为缓解农药过量施用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亟需采取有效措施诱导农户合理施用农药,利用山东省苹果种植户调查数据,采用Heckman两步估计模型实证分析了合作社对农户农药施用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苹果专业合作社、户主性别、户主文化程度、家庭年纯收入、种植规模和农药危害性认知等因素对农户农药施用具有显著性影响,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参与苹果专业合作社能够使农户减少农药施用水平约2 235元/hm2,其原因在于合作社实施了农药残留检测、农药施用控制、浮动定价制度和生产过程监督等选择性激励措施;户主性别和种植规模对农户农药施用的影响显著为正,而户主文化程度、家庭年纯收入和农药危害性认知等因素对农户农药施用的影响则显著为负。  相似文献   

11.
为降低苹果种植户农药施用次数和施药浓度,规范种植户的安全施药行为,采用分位数回归模型、Logit回归模型分析了苹果种植户安全施药行为的影响因素,并使用ISM模型检验分析了施药行为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苹果种植户的受教育程度、种植规模、签订合同与否、专业化程度、对安全生产的认知程度、对农药使用说明的了解程度、对农药残留危害的认知程度、交易商是否进行农药残留检测8个因素对种植户的安全施药行为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可知目前苹果种植户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种植规模偏小,专业化程度不高,对安全施药的认知不全面,产业组织之间协作性不强。  相似文献   

12.
利用在蔬菜出口产地山东省安丘市6个镇进行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计量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使用农药行为决策和行为程度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农户通过批发市场流通、对肯定列表制度的认知以及是否做生产记录对减少农药使用的行为决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种植玉米和蔬菜、通过集货商销售对农户减少农药使用的行为有负向影响。据此提出在蔬菜出口产地应加大宣传培训、规范流通渠道、优化种植结构和引导农民做好生产记录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南疆棉农生产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南疆地区农户棉花生产中化肥、农药、地膜等农业化学品的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化肥施用量状况、农药配制状况、地膜回收程度受农户个体信息影响较小。其中,化肥施用量状况受家庭人口数、种植面积、是否从化肥销售人员处了解信息、是否接受过相关培训、对土壤状况的认知、对造成污染的认识、对化肥价格的认知等变量影响较大。能否看懂说明书、对选购农药毒性的了解程度、是否了解禁用农药、是否接受过相关培训对农药配制状况影响较为显著。家庭纯农人口数、地膜面积、种植模式、是否接受过培训均对棉农地膜回收有着显著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包括鼓励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大污染宣传力度、对农资店主的行为进行规范等。  相似文献   

14.
农民农药属性认知、安全责任意识与农药配比行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农民规范配比使用农药行为对农产品质量、环境和人体健康至关重要。本研究以湖北省施药农户为样本,根据文献成果提出了农民农药属性认知、安全责任意识与其农药浓度配比行为的关系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民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农产品销售比例显著影响其农药配比行为;农民农药品质认知和农药残留认知程度越高,其农药配比浓度水准越低,而且农民安全责任意识正向调节农民农药属性认知程度与农药配比浓度水准的关系。研究结果为规范农民农药的使用行为,减少或避免农药的负效应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地持续进行,我国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农产品产量不断提升,但是伴随而来的农业问题也日趋严重,为了提高农产品产量、卖相,越来越多的农药被投入使用。农药的大量使用大大增加了农业碳排放,也造成了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受到威胁等问题。对江苏省部分地区农户的实际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以农户是否会减少使用农药作为被解释变量,农户的个人特征、农户家庭特征、农业生产经营特征和农户行为态度四组因素作为解释变量,运用Logistic模型对其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农业收入占比、是否参加过农药相关知识培训、购买农药所需费用、是否按标准施用农药、环境满意度对农户农药减量行为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背景下,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以浙江临安3 200个水稻种植农户为研究对象,对比不同组织化程度和风险规避条件下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差异,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计量模型实证分析组织化程度、风险规避对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组织化程度和风险规避是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重要因素,参加农业合作组织的农户和购买农业保险的农户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相对较少,与未参加农业合作组织和未购买农业保险的农户相比,化肥用量分别减少190.75、157.58 kg/hm~2,农药喷洒概率分别减少24.01%、20.87%;组织化程度和风险规避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交互项系数分别为-137.40、-0.255 2,二者会同时影响农户的化肥和农药施用行为。此外,户主受教育程度、农业技术培训、非农就业、农家肥施用也可以显著减少农户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最后,从建立健全农业组织体系、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加强农业技术培训与提高农民教育水平等层面提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重庆市涪陵榨菜主产区农户榨菜种植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和双变量Probit模型,测算了农户过量施肥的程度及其化肥利用效率,分析了农户过量施肥危害认知与规避意愿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榨菜主产区农户化肥施用技术效率为0.571,有42.9%的化肥量无法被作物利用与吸收,过量施肥174.15kg/hm2.农户认知过量施肥的危害主要受农户教育水平、从事农业生产的年限、化肥施用技术培训、兼业经营等因素的影响;农户对危害的规避意愿主要受农户教育水平、从事农业生产的年限、农业技术培训、兼业经营、家庭从事农业劳动力人数、有机肥的使用、榨菜地块质量、地块类型、地块碎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加强对农户农业生产技术的培训、培养和提高农民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农户土地的规模经营、转变我国农业生产模式等相关的政策建议,减少农业化肥施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18.
简述了保护地蔬菜农药残留引起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讨论了山东省保护地蔬菜农药使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导致农药残留的主要因素是由于农户自身文化底子薄,缺乏正确识别病虫害能力,农药使用仅凭经验,徒手配药、施药剂量大、施药次数频繁、无防护措施施药、喷雾不均匀、药械跑冒漏滴等现象普遍,最后结合山东省保护地蔬菜种植特点和优势提出建议,为今后加强农药残留监控,提高农户文化水平和科学合理使用农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曲靖市农药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并探讨控制对策.[方法]通过对曲靖地区5个蔬菜主产区农户的农药使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蔬菜种植户农药使用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结果]曲靖地区农药的使用存在农药来源不规范、对农药的认识程度低、对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的知识认知浅薄、农药在施用上无技术人员指导等问题.[结论]可通过加强对农民与宣传、增加对农技人员和和农药生产经营人员职业技能鉴定的培训、加强使用生物农药的宣传力度、加强农药残留检测来应对农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黄玉  余朝旭  陈月丹 《浙江农业科学》2019,60(10):1869-1872
对象山县14个乡镇(街道)的蔬菜种植散户进行基本情况、蔬菜种植情况、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知情况及政府监管行为的影响情况等方面抽样调查,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进行分析,研究了蔬菜种植散户农药施用行为的选择逻辑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当前象山蔬菜种植散户年龄偏大,受教育程度较低,户均种植面积小,品种繁杂。在影响散户蔬菜安全的因素中,首先是农户对农药性质的认知,其次是对安全间隔期的认知及农药品种的选择,再次是农药残留检测、种菜年收入、施药后采收时间,最后是年龄和年投入农药成本。建议加大蔬菜散户宣传教育力度,开展技术培训和服务指导,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覆盖面,推进蔬菜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实现蔬菜散户网格化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