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明梨小食心虫在不同果园的发生动态及性信息素迷向技术的防控作用,为性信息素迷向技术的使用及梨小食心虫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在陕西省咸阳地区选取苹果园、梨园和桃园,采用性信息素诱捕方法调查梨小食心虫成虫的发生动态;通过迷向率、桃树折梢率和果实蛀果率等指标衡量悬挂迷向丝对果园梨小食心虫发生的防治效果。【结果】梨小食心虫在桃园和梨园发生量相对较大,在苹果园相对较少;桃园梨小食心虫在5月中下旬出现成虫发生高峰期,平均诱蛾量为11.75头/个诱捕器;梨园分别在7月下旬和8月下旬出现明显的成虫发生高峰,以7月下旬诱蛾量最高,平均诱蛾量为18.67头/个诱捕器;苹果园7月底至8月初达最高,平均诱蛾量30头/个诱捕器。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迷向丝的迷向效果显著,苹果园、梨园和桃园的迷向率分别为99.06%、98.43%和97.04%;梨小食心虫幼虫折梢危害仅发生在桃园,折梢率均呈迷向处理区对照(常规化学防治)区,折梢防效达98%以上;梨小食心虫对不同种类果园具有选择危害特性,对照区蛀果率为5.32%~10.18%,呈苹果园桃园梨园,迷向处理区蛀果率为0.23%~0.75%,呈桃园苹果园梨园,均以梨园的蛀果率最高;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迷向丝对苹果、梨和桃的蛀果防效分别是91.75%、97.11%和92.63%。【结论】梨小食心虫在桃园和梨园发生量相对较大,在苹果园相对较少,性信息素迷向丝对果园梨小食心虫具有明显的防控作用。  相似文献   

2.
2017年在上海市金山区采用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迷向散发器对露地栽培桃园和大棚栽培桃园进行了梨小食心虫迷向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露地栽培桃园和大棚栽培桃园内设置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迷向散发器能够明显干扰成虫的正常交配,使折梢率及蛀果率显著降低。露地栽培桃园中梨小食心虫迷向率为58.0%~97.2%,大棚栽培桃园为63.9%~100.0%。露地栽培桃园折梢防效为70.6%,蛀果防效为86.6%;大棚栽培桃园折梢防效为88.1%,蛀果防效为97.3%。性信息素迷向散发器对大棚栽培桃园中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优于露地栽培桃园。  相似文献   

3.
性迷向素防治桃园梨小食心虫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引进推广果园害虫绿色防控技术,2014年4月至7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桃园对240mg/根梨小食心虫性信息迷向素防治梨小食心虫效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从花期到采收期,迷向处理园梨小食心虫成虫数量明显低于对照园。在495根/hm2和720根/hm2密度处理区,越冬代、第1代、第2代梨小食心虫雄虫迷向率均可达90%以上,种群数量减退率达78.23%~85.15%;迷向丝处理区蛀梢防效达72.73%~95.32%,蛀果防效达78.26%~95.65%,果实品质和产值高于常规对照区,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迷向散发器对桃园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Busck)]的防治效果和合理的使用密度,于2018年采用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迷向散发器在江苏省句容市桃园进行迷向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50、600、990根/hm~2处理对梨小食心虫均有较好的防效,且高密度处理迷向效果更佳;梨小食心虫折梢率和蛀果率均低于对照桃园,450、600、990根/hm~2处理折梢防治效果分别为94.79%、96.58%和96.90%,蛀果防治效果分别为92.55%、96.09%和97.51%。综合防效和成本考虑,桃园中性信息素环境浓度以600根/hm~2为宜。  相似文献   

5.
在伊犁地区进行迷向丝、微胶囊制剂的性信息素迷向剂防治苹果蠹蛾试验,研究2种不同类型制剂的防治效果。分别设置迷向丝、微胶囊迷向剂处理试验区,并设立常规防治对照区,通过调查成虫诱集数量和蛀果率、分析试验数据,比较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迷向丝试验区平均诱蛾量为1.5头/周,平均蛀果率为0.64%;微胶囊试验区平均诱蛾量为0.98头/周,平均蛀果率为0.30%;常规防治对照区平均诱蛾量为4.4头/周,平均蛀果率为5.81%。迷向剂防治效果优于常规防治,微胶囊迷向剂相对迷向丝防治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
为了掌握性信息素迷向剂对灵武长枣桃小食心虫的迷向效果,在灵武长枣园中开展性信息素迷向剂不同密度、不同悬挂高度的诱虫效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性信息素迷向剂可以有效控制桃小食心虫的危害,不同密度迷向剂处理下的诱蛾量及蛀果率不同,且不同处理间迷向率差异显著;80个/667 m2迷向剂密度处理的诱蛾量仅为4头,蛀果率仅为0.2%,迷向率高达90.01%,蛀果率下降91.30%;60个/667 m2迷向剂密度处理、40个/667 m2迷向剂密度处理的蛀果率分别下降78.26%和69.57%;诱捕器悬挂高度在2.0 m处对桃小食心虫的诱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2015年在山东省莱阳市梨园采用240 mg/条性信息素对梨小食心虫进行迷向防治试验,悬挂495根/hm~2梨小食心虫性迷向丝。结果表明,应用迷向素对梨小食心虫成虫迷向率达97.89%~100.00%,对幼虫的蛀果防效为73.47%~83.33%,使用240 mg/条梨小食心虫性迷向素干扰成虫交配行为,减少下一代种群数量,减轻梨小食心虫的蛀果危害。根据经济效益分析,迷向区梨果总产值比对照区增加74 632.8元/hm~2。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性信息素迷向法规模化应用的效果,选择连片栽培的梨园开展梨小食心虫迷向的防治试验,测定了不同防治区的诱蛾量、迷向率、蛀梢率与蛀果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以性诱剂监测调查不同防控区梨小食心虫发生动态,常规化学防治的对照区在4月上旬、5月中下旬、6月下旬和8月下旬至9月中旬形成发生高峰,迷向防治区梨小食心虫种群数量显著低于对照区,对梨小食心虫的迷向率达87%~100%;迷向防治区梨小食心虫的蛀梢率和蛀果率明显低于对照区,表明规模化应用迷向技术对梨小食心虫具有较好的防效作用。  相似文献   

9.
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是一种原产于北美的胡桃科落叶乔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病虫害问题日益凸显。本文在滁州市来安县和南谯区两个地点进行桃蛀螟迷向实验,旨在探究一种高效、环境友好的桃蛀螟防治方法。结果表明,在迷向剂使用区,桃蛀螟成虫迷向率可达92.9%~100%,迷向效果明显。在采收期蛀果率调查中,两个地点迷向区的蛀果率均低于对照区。其中,滁州市林科所龙亭口基地迷向区的蛀果率仅为15.3%。因此,试验表明迷向法可作为薄壳山核桃桃蛀螟防治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0.
薄壳山核桃为胡桃科山核桃属落叶乔木,是重要的油料干果树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但是,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病虫害问题日益凸显。本研究在滁州市来安县和南谯区两个地点进行了桃蛀螟迷向试验,旨在探究一种高效、对环境友好的桃蛀螟防治方法。结果表明,迷向区(悬挂迷向剂)桃蛀螟成虫迷向率可达92.9%~100.0%,迷向效果明显。在采收期蛀果率调查中,两个地点迷向区的蛀果率均低于对照区。其中,滁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龙亭口基地迷向区的蛀果率仅为15.3%。说明悬挂迷向剂可作为薄壳山核桃栽培中桃蛀螟防治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1.
为了明确性信息素迷向对桃园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在陕西省泾阳县云阳镇仝家村进行了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迷向技术防效试验。在连片100×667 m2桃园中,平均每667 m2悬挂60枚迷向丝,迷向丝对梨小食心虫各代成虫的迷向率可达80%以上,且持效期在4个月以上,蛀果防效在66.29%~96.65%,折梢防效在63.33%~94.18%,结果表明,该技术对桃树整个生育期梨小食心虫的防治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我们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梨小食心虫是我省危害果树最严重的柱果类害虫。在民和县桃园开展性信息素迷向技术防治梨小食心虫试验,结果表明:相对对照区,性信息素迷向区防治效果显著,诱虫量下降316.5头,折梢率下降18.5%,虫果率下降4.7%,迷向率达88.9%。  相似文献   

13.
通过在桃园应用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迷向技术,使雄蛾对自然界中的雌蛾无法正确定位,从而造成雌雄虫无法完成正常交配,从而达到降低其下一代种群数量,减轻其危害程度的目的。同时结合诱捕监测技术,进而进行科学、适期用药。结果表明,与单纯常规施药防治相比,应用"性迷向+诱捕监测+适期科学用药"技术,最低迷向率可达89.58%,最低折梢防效可达75.6%,蛀果防效可达82.35%~96.83%,减少农药使用2~3次,亩均减少农药用量28.54%~48.96%,亩均增收347~439元。  相似文献   

14.
商丘地区现有苹果种植面积约1.3×104hm2,近年苹果园出现了危害成熟果实的桔小实蝇,其幼虫具有钻蛀性,成虫飞行不确定性,致其化学农药防治效果不理想又污染果实。为探讨性信息素迷向对桔小实蝇的防治效果,降低因防治该虫喷施化学农药对果品、环境污染,2019—2021年笔者开展了性信息素迷向防治苹果园桔小实蝇试验示范,共设3个处理。结果表明:3个处理对苹果园桔小实蝇均具有防控效果,在成虫发生初期应用性信息素开展大面积防治后,试验园内桔小实蝇成虫数量较对照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迷向率保持在80.04%以上,虫果率控制在4.5%以下,相对防效(保果率)70.58%~91.87%,减少了化学农药施用量,生态效益显著。结合防治成本,建议1 200~1 500根·hm-2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5.
桃园梨小食心虫迷向素应用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兰州桃园投放梨小食心虫迷向素,观察其对梨小食心虫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桃园连续应用梨小食心虫迷向素的第3年,诱集到的梨小食心虫成虫数量比第1次应用当年减少16倍以上,比应用前1 a减少了25倍以上;梨小食心虫折梢率比应用第2年降低7.7%以上,平均蛀果率降低5%,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性信息素迷向技术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明确性信息素迷向技术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在北京市平谷区桃园进行了该技术的防效试验,平均每公顷悬挂900根梨小食心虫迷向丝(4月和7月各悬挂1次)。结果表明,迷向丝对梨小食心虫各代成虫的迷向率可达84.62%~100%,且持效期在3个月以上,对各代幼虫蛀梢防效为77.78%~92.31%,蛀果防效为83.33%。同时,全年果园减少农药使用2次。因此,使用迷向技术可有效地干扰梨小食心虫的交配,减少后代的种群数量,从而减轻其危害。  相似文献   

17.
张煜  李虎  张莉 《现代农业科技》2012,(18):104-105
进行苹果蠹蛾性信息素迷向防治技术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苹果蠹蛾越冬代羽化高峰期,性信息迷向剂与性诱剂均可诱集到苹果蠹蛾成虫,迷向剂干扰了成虫交配,减少了成虫产卵数量从而降低第1、2代幼虫发生,相应地减少了蛀果率,其防治效果较常规综合防治好。  相似文献   

18.
2019年在山东省沂水县开展苹果绿盲蝽性信息素迷向散发器对绿盲蝽防控效果的试验,试验设2个处理,悬挂绿盲蝽性信息素迷向散发器的迷向区和不悬挂性信息素迷向散发器的对照区,示范面积分别为50、5亩。通过对比迷向区和对照区内绿盲蝽的诱捕数量,并结合树梢和幼果的受害情况比较2个区绿盲蝽的发生情况,评价绿盲蝽性信息素迷向散发器对绿盲蝽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绿盲蝽性信息素迷向散发器对绿盲蝽成虫有较好的迷向效果,迷向率达到76.9%,且迷向持效期长达4个月;悬挂性信息素迷向散发器后,叶片和果实的受害率显著降低,防效分别为78.4%和73.8%。另外,性信息素和诱捕器配套可用于监测果园绿盲蝽的发生趋势,起到预测预报的作用,为精准用药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9.
防治桃树梨小食心虫新药剂筛选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几种新型农药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及施药适期,进行了相关药剂在桃树上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梨小食心虫成虫高峰期后3~5d,使用甜核·苏云菌1000倍液或康宽6000倍液或楝素100倍液,可有效防治桃树梨小食心虫,减少折梢和蛀果,防效可稳定在7 0%左右。  相似文献   

20.
利用性诱剂防治梨小食心虫的研究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性诱剂对梨小食心虫进行防治研究,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在晋中地区1年发生4代,可在成虫高峰期进行化学防治;15个/hm2诱盆用于梨小食心虫大量诱捕试验中,可在72d内平均每盆诱虫900头;1050,750个/hm2诱芯的迷向处理迷向率极显著,迷向率分别为97.43%和81.83%,防治效果为74.72%和56.43%。并对梨小食心虫性诱剂的应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