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有利于强化物权保障,为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有利于促进土地的流转,培育一批家庭农场,催生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开展经营。有助于解决农村集体土地权属纠纷,在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切实维护农民权益。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确保工作扎实有效推进。1农村土地确权、流转的重要意义农村土地确权和流转为深化农村改革释放了空间,土地确  相似文献   

2.
陈焱  阮敏  强昌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956-15959,15963
从“股份合作制土地流转模式”、农村集体、集体成员成员权等相关概念的法律界定出发,说明股份合作制土地流转下农村集体成员成员权保障的必要性。在成员资格界定方面,胎儿、外嫁女、入赘婿等部分成员权益得不到保障;在权益保护方面,成员的部分权益得不到保障,集体成员个人股权权能不完全,基于股权而产生权益不足、不均、不稳定、不及时;基于主客观两方面原因,成员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民主管理权被淡化甚至被剥夺,基本生活难以得到切实保障。提出应构建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经营的社会保障机制,一是将拥有土地并以土地入股股份合作社和未参与土地流转的成员都纳入保障对象;二是在土地流转环节,明确土地流转补偿标准、成立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发挥集体经济组织的作用;三是社会保障基金账户的资金由成员个人、土地使用方(股份合作企业)、政府共同缴纳;四是基金运作要注重保值增值及安全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3.
基于“四化同步”的河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八大报告提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即"四化同步"。"四化同步"的关键是如何实现"同步",根本问题是解决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农业发展的诸多"不同步"的突出问题。在正确认识"四化同步"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分析明确了河北省"四化同步"中存在较低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水平,带动农业现代化动力不足;工业化与农业发展缺乏联系;信息化尚没有装备农业;城镇化进程中城乡不协调问题依然突出等的"不同步"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要强化优势主导产业集群发展,培育拓展多功能农业产业,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强化农业市场体系建设,推进农业经营与组织方式创新、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大力度培训现代农民,切实转变农业生产方式,逐步推进"四化同步"。  相似文献   

4.
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有利于强化物权保障,为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有利于促进土地的流转,培育一批家庭农场,催生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开展经营。有助于解决农村集体土地权属纠纷,在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切实维护农民权益。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确保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农村土地确权对深化农业经营模式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央部署和农业部的要求,创新农业经营体制主要要从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社会化、这"四化"上下功夫。切实提高农业的科学化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土地规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大力发展农业骨干企业和农业服务业,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在坚持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基础上,注重健全农村土地承包流转机制、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同时还要优先保障农民的各项权利。  相似文献   

6.
农地流转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农地制度的创新形式,但在农地流转过程中,农民土地权益受到侵害,实际权益缺失成为了实现乡村振兴的绊脚石,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和重要环节。强化政府职能、完善法律制度、加大国家对农村金融财政的支持力度、改革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土地流转的中介服务组织机构、健全信息平台、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等措施可以有序推进土地流转,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7.
根据中央部署和农业部的要求,创新农业经营体制主要要从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社会化、这"四化"上下功夫。切实提高农业的科学化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土地规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大力发展农业骨干企业和农业服务业,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在坚持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基础上,注重健全农村土地承包流转机制、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同时还要优先保障农民的各项权利。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耕地抛荒现象时有发生,耕地被撂荒是由于农业比较收益低,耕地自身质量较差,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不健全,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等原因所致。从治理的角度看,通过相应的制度和政策禁止农民撂荒;通过科技推广和发展特色农业等方式提高农民收入;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使得部分农户撂荒的耕地向种田大户流转;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使农民的权益得到充分的保障以减少耕地撂荒。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我国广大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健全的情况下,土地在一定程度上仍是农民的"保命田"。可以说,作为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的土地,在任何时候都是农业发展最为基本的生产资料。当前,只有继续科学深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才能进一步激活农村资本的活力,切实有效地保障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彻底摆脱一些恶性循环的状况,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平台建设的必要性、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健全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平台有利于强化市场力量对土地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充分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实现"人的城镇化"。但受交易行为不规范、政府部门监管不力、社会保障不均等因素影响,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平台建设需进一步完善土地产权流转政策法规,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加快社会保障均等化进程,打消农民农村土地产权流转顾虑,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交易过程和事后监管,确保交易过程的规范性和农民权益。  相似文献   

11.
以新疆和硕县为例,运用访谈、问卷调查的方法从微观层面了解土地流转、交易平台建设等方面内容,深入分析农户参与农地流转市场的情况。结果表明,和硕县的农地流转市场存在农地流转供求机制失衡、农地流转价格机制失灵、农地流转市场缺乏竞争机制、社会保障体系不配套等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健全农地流转供求机制为基础、建立合理的市场价格机制为核心、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为目的、完善配套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保障的有效路径,以构建符合边疆欠发达民族地区实际的农地流转市场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2.
土地经营权流转是事关农民切身利益,保障国家有限土地资源充分利用,增加国民财富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还存在法制不完善、基层服务能力弱、农民土地流转意愿不强、流转程序比较混乱、农村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特别是西部地区.通过实证方法分析西部土地经营权流转存在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并从法治角度提出构建新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法制体系、完善司法救济制度、完善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土地流转模式、健全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机制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土地流转催生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化经营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优势所在。建议通过完善土地流转政策法规体系,规范政府职能;完善土地定价机制,创新土地流转方式,完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创新融资模式、贷款抵押担保品、金融服务方式健全农村社会保障等措施,促进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村土地"三权分离"改革的动因在于坚守集体土地所有权、兼顾农民的公平与农业的效率。随着当今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的日益扩大以及新一轮农地改革的推进,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市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尤其在农村土地流转实践中,出现了土地承包主体与土地经营权主体逐渐分离的趋势。从现阶段来看,我国有关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律制度并不健全,在农村土地流转的节点上侵害农民的切身利益。论文根据调查实践中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明确,针对当前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程序极不规范,土地流转纠纷的解决机制不完善,服务土地流转市场的中介组织及社会保障制度极度匮乏,为进一步放活土地承包来、保护农民的经济利益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土地作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财富,是农民就业保障和生活保障,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地的零散乱的历史模式已经不利于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的经营,土地流转是改变这一现状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介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概况,了解其定义与流转的的必要性,分析了我国土地流转法律制度的现状,主要存在的问题有:法律制度供给的不足;土地流转的无序与不规范;土地交易价格的"二元性";土地流转市场缺乏中介组织;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突出。最后根据针对存在的缺陷总结了应当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农地社会保障功能与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矛盾与化解途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首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了农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分析了其形成的制度根源;然后阐述了农地社会保障功能与现代农业发展之间的现实矛盾.结果表明:农地的社会保障功能突出表现在农地产权制度安排上的"公平性"和"福利性".致使土地分散且难以自由流转;而现代农业发展则要求通过土地的自由流转,实现农地的适度集中,为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创造条件;凌驾于生产要素功能之上的农地社会保障功能,使得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效益难以提高.结合实地调查和全国统计数据,论证了目前我国农地对农民家庭的社会保障能力明显不足,有必要改革农村土地制度,促进农地的流转和集中.最后,本文提出化解矛盾的有效途径在于正视农地社会保障功能弱化的事实,将土地保障形式由实物保障转换为价值保障,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替代农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促进农村土地合理流转,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7.
土地流转作为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变革的一项有力举措,有利于农业的规模经营。土地股份合作制作为土地流转模式的一种,其中的"兼营型"能够兼具"内股外租型"和"自主经营型"的优势,有助于增进农民的权益。但该模式也存在着流转主体的行政权和经营权亟待厘清,农民的养老保障难以稳定等问题。故对该"兼营型"股份合作社在农民权益保障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三峡库区“四化”同步推进的途径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三峡库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库区"四化"同步发展存在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水平低和工业支撑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以新型城镇化理念加快推进库区城镇化,以特色生态农业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以新型工业实现库区工业生态化,并同步推进信息化的"四化"同步发展途径。从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小城镇建设、大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科学选择工业主导产业和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晁金典 《农业考古》2005,(6):274-275
当前,在解决“三农“问题上特别是促进农民增收上,土地流转所起的作用日益明显.但是,现有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却存在很多不足.由此出现的种种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为此,应当加强土地流转制度的创新,构建既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又能切实保障农民权益的新的土地流转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权益的确立方式正处于持续深入的调整阶段,国家将农民权益的保护放在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首要位置。但从长期的实践情况来看,由于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政府资金投入不足等,使得农民权益得不到保障。本文以河南省为例,针对河南省农地权利保护现状,通过论证土地改革与金融创新之间的紧密联系,提出利用金融创新的方法来逐渐改变土地市场、不断完善农村金融机构、实现土地资产证券化、健全风险补偿机制等措施,实现对农民权益的切实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