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向量自回归与误差修正模型探析了四川省农田水利基建投资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四川省农田水利基建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但二者并未形成双向因果关系,农田水利基建投资增长会推动农业经济增长,而农业经济增长并未显著带动农田水利基建投资的增加;同时,农田水利基建投资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并且这种影响力度正在减弱.对此,提出加大水利基建投资力度,特别是末端渠系建设投资,加大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利用面板协整方法和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对1986~2008年间我国28省市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的调整系数为正,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中国的经济增长会促进外商直接投资增加;但FDI与经济增长的这种长期均衡关系在地区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2—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农业用水量与农业经济增长的面板VAR模型,并进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模型估计与分析,研究了农业用水量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农业用水量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此外,由于存在个体差异,不同地区农业用水量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存在差异,东部地区是负相关、中部地区是正相关、西部地区存在正相关也存在负相关。建议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控制和减少农业用水资源的消耗量,并且不同地区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水资源政策。  相似文献   

4.
基于农村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和全国1995-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农村经济增长与农业投资(间接原因)和农业机械化(直接原因)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向量自回归模型很好地刻画了农村经济增长、农业投资及农业机械化之间的关系;三者两两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也有所不同;脉冲响应分析表明,农业投资的冲击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小,农业机械化的冲击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性,而农村经济增长的正向冲击促使了农业投资的增加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针对目前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村经济结构转型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优化农业产业集聚发展模式,协调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同步发展提供参考,利用1998-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基尼系数、区位熵研究农业经济水平与农业产业集聚对农村生态环境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大农业(农林牧渔业)集聚程度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呈倒U型;小农业(粮食产业,包括小麦、稻谷、大豆和玉米)各产业集聚水平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存在差异;地理区域上,东、中、西部农业产业集聚水平存在差异,东部地区集聚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王朗  沙景华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23):195-199
基于河南省18个地市的面板数据研究了财政支农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首先对河南省18个地市财政支农总额进行现状分析,而后构建了面板数据模型估计各地区财政支农和农业GDP的关系。结果显示,河南省绝大多数地区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但不同地区贡献程度不同,作用最强的是鹤壁地区,最弱的是驻马店和周口地区。就其余农业生产要素而言,劳动力对各地农业经济增长没有显著贡献,说明农业劳动力相对富足;资本投入在相当一部分地区没有显著作用袁说明目前河南农业有无效投资等现象;耕地面积对农业经济增长作用显著,是重要的生产要素。  相似文献   

7.
根据1991—2014年我国31省(市、自治区)3项环境污染指标的面板数据,就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以环境3效应为基础进行EKC检验。结果表明: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正好与传统环境库兹涅茨假说的规律吻合,而我国目前仍处于EKC曲线的前期阶段。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农业经济水平与污染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8.
利用1982—2011年的统计数据,构建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协整分析水利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采用阿尔蒙(Almon)多项式变换实证估计水利投资滞后分布,考察水利投资各滞后期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农业总产值、农业劳动力人数、年末常用耕地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和水利建设投资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水利资本在投入生产后的第3年开始对农业经济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第5年达到最大,第6年下降;水利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动态弹性和长期弹性分别为1.204和1.256。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简洁性地介绍了砚山县农业财政投资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其次结合相关统计数据,并将农业财政投资划分为四种支出变量,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方法,对农业财政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检验,最后分析农业财政投资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且对其检验结果进行总结与分析,得出四种支出变量及经济增长相互之间的组合模式存在显著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简洁性地介绍了砚山县农业财政投资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其次结合相关统计数据,并将农业财政投资划分为四种支出变量,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方法,对农业财政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检验,最后分析农业财政投资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且对其检验结果进行总结与分析,得出四种支出变量及经济增长相互之间的组合模式存在显著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11.
农村公共投资作为财政支农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在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方面的作用愈加凸显。基于2003—2016年的相关数据,实证研究了农田水利专项投资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控制相关影响因素条件下,农田水利投资的增收效应主要体现在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增长,而难以成为拉动农民整体收入水平的有利因素。(2)农田水利建设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挤出了财政对农民的补贴性或转移性支出,产生了收入“替代效应”。(3)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农田水利专项投资的农业生产增收效应具有收入递增性和地区差异性。一方面,增收表现出边际递增态势,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越高,农田水利投资的增收效果越强。另一方面,更依赖农业收入的地区,农田水利投资的增收效应越显著。依据本文得出结论,农田水利投资的增收效应还未趋于饱和,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并优化农田水利支农资金结构,有助于深化财政支农改革,促进各地区农村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利用1997~201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检验创新能力、吸收能力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依存和因果关系。结果表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创新能力、吸收能力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均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创新能力与吸收能力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逐步加强;不同地区的创新能力与吸收能力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同。因此,应该提高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因地制宜地制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农业科技进步对我国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揭示农业科技进步在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理,探讨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地区差异及其产生原因。基于C-D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建立固定效应变参数面板模型,对相关面板数据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并对模型的相关参数进行回归估计。在此基础上就农业科技进步对我国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全面详细的实证分析。通过对相关要素贡献率的分析,较好地解释了农业科技进步对我国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反映出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呈现区域不均衡状态;农业科技进步在我国农业经济增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仍然较小,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所依赖的传统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的粗放式增长方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4.
台商农业投资对福建农业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江芳  林翊 《农学学报》2011,1(10):69-74
为了研究台资对福建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利用1991-2009年福建农业总产值、福建农业实际利用台资等面板数据,用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以及Granger因果检验,对福建农业利用台资效率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台商农业投资与福建农业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短期内台商农业投资的变化会引起福建省农业生产总值的同方向变化,如果台商农业投资变化1%,那么将引起福建农业生产总值变化0.674183%,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将以-0.332285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均衡状态,这说明二者存在动态均衡机制。因此台商农业投资对福建农业经济的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福建农业经济的增长不会影响台商农业投资的增长。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台资对福建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利用1991-2009年福建农业总产值、福建农业实际利用台资等面板数据,用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以及Granger因果检验,对福建农业利用台费效率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台商农业投资与福建农业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短期内台商农业投资的变化会引起福建省农业生产总值的同方向变化,如果台商农业投资变化1%,那么将引起福建农业生产总值变化0.674183%,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将以-0.332285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均衡状态,这说明二者存在动态均衡机制.因此台商农业投资对福建农业经济的增长具有明显地促进作用,而福建农业经济的增长不会影响台商农业投资的增长.  相似文献   

16.
我国循环农业中的化肥施用与粮食生产脱钩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循环农业是一种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发展模式,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和资源消耗之间的关系,是当前我国发展循环农业和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和难点。本文运用脱钩理论,分析化肥施用量与粮食生产之间的关系,得出二者之间的脱钩类型;并运用描述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我国31个省级地区1999-2007年的面板数据,找出影响脱钩类型的因素;提出在科学施肥、粮食生产要素替代、调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等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7.
针对农户投资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构建短面板动态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研究1997—2016年 28个省市农户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并结合灰色关联方法研究30个省市2011—2016年间农 户的投资结构以及不同投资渠道对经济的推动作用.结果表明:农户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不能有效 推动农、林、牧、渔产值的增加,农户投资、消费水平与农、林、牧、渔产值之间存在规模递减效应;中、 东、西部均存在资产流出生产环节问题,房地产业发展显著影响农村产业化发展,增加了农村经济脆 弱性;农户固定资产投资从生产环节影响产值增加的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1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9):115-116
基于2002~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对政府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政府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有稳定的促进作用,其存在动态均衡机制。(2)政府消费、投资和劳动三者对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政府消费对GDP的拉动作用大于资本和劳动。(3)由于政府消费是社会总需求的组成部分,政府消费支出扩大可以增加社会总需求;另外政府消费对居民消费将产生"挤入效益",提高消费率。  相似文献   

19.
解决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环境问题的矛盾是区域环境治理问题中的难题.选取1995—2018年中国沿海11省(市、区)面板数据,以农业面源污染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杜宾模型进行E KC实证分析,探究农业面源污染的空间自相关情况及其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自1998年起,该地区的农业面源污染开始从空间负相关逐步变为正相关.农业面源污染与农业经济增长存在"N"形曲线的特征,未来农业面源污染将随着农业经济增长继续上升.中国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技术进步以及农民环保意识均对农业面源污染有显著影响.降低第一产业比重、提高农林业规模、引导技术向环境友好型转变、加强环保教育能够有效控制污染水平,进而通过基于单元分析的非点源污染调查评估方法,对农业面源的总氮和总磷进行测度,并使用空间计量模型对农业面源污染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20.
基于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现状,在明确农田水利建设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的基础上,提出若干促进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发展的具体策略,包括明确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主体、建立更为稳定的投资渠道、明确县乡政府对农田水利建设的组织指导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