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0 毫秒
1.
通过对江苏沿海地区蚕桑生产与经营产业发展情况调研,在进行了高效生态桑园建设、智慧蚕桑管理、精准蚕种生产、桑园立体种养复合经营、蚕桑资源开发利用、蚕桑茧丝绸文化传承等系列试验的基础上,瞄准精品蚕桑发展新定位,探讨了蚕桑生产与经营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提高蚕桑生产与经营效益提供了新途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提升桑园单位面积的生产效益,石泉县重点推广了桑园配方施肥、桑园轮伐、桑园病虫害防控和桑园复合经营四项生产管理技术,稳定了"十二五"石泉蚕桑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陕西省汉中市蚕桑产业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桑园种植分散、生产管理体制不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技术服务不到位、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滞后等问题,提出了实施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理顺生产管理体制、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大力推广省力化养蚕技术、加强蚕桑副产物综合利用与开发等促进汉中市蚕桑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汤新新 《中国蚕业》2010,31(1):61-63
概述了德清县发展蚕桑产业的主要成绩,在分析现在蚕桑产业所面临蚕业生产萎缩、从业人员老化、生产用房流失、桑园基础条件差、蚕茧垄断经营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桑园流转机制、加强科技合作与科技推广、整合蚕种生产资源、进一步推进现代蚕业园区建设、优化蚕桑专业生产合作社功能、发展现代观光蚕业等对策。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蚕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山西省蚕桑产业存在涉蚕部门互不协调、蚕茧市场秩序混乱、技术服务力量薄弱、茧价波动大蚕桑产业发展不稳定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经营管理体制、完善市场应对机制、加强技术服务保障、实行桑园复合经营等促进山西省蚕桑产业稳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蚕桑产业是射阳县的特色产业,近年来通过实行规模化经营、设施化改造、新科技推广和优化服务等措施,使射阳县的蚕桑生产总量位列江苏省第3。为进一步巩固射阳县作为江苏省蚕桑生产基地的地位,针对射阳县蚕桑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创新种养方式、加强与企业合作、巩固蚕桑基地建设、强化技术培训力度、推广桑园复合经营等稳定发展射阳县蚕桑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经过了多年良性发展,东台市蚕桑产业具备了完整的技术体系、先进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成熟的贸工农一体化运行机制、完善的社会化服务方式,蚕桑生产水平不断提升。但仍存在户均规模偏小、技术进步慢,产业机械化、省力化水平低,蚕桑安全生产有隐患等问题。建议全力拓植桑园,打牢产业基础;实行复合经营,提升增收水平;深化三大创新,突破制约瓶颈;拓展产业功能,促进融合发展,加快东台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简述浙江省桐乡市石门镇东池村蚕桑生产情况以及面临困难和挑战的基础上,总结了东池村通过建设高产优质桑园园区、建立小蚕饲育中心、加强蚕桑生产实用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创新蚕桑生产经营模式、延长蚕桑产业链等措施,提高了蚕农兴桑养蚕的积极性,促进了蚕桑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云南省蚕桑产业现状的分析,我们认为云南省发展蚕桑产业具有蚕茧质量优、产业竞争优势明显、精准扶贫效果好等优势;同时也存在问题和挑战,如桑园基础设施薄弱低产及抛荒桑园比例大、种养技术水平低产业发展后劲不足、蚕种生产经营和质量管理不规范蚕种质量安全保障难、实用技术瓶颈亟待突破蚕桑资源利用率低等。对此,我们提出了巩固和发展云南省蚕桑产业的对策,即改善桑园基础设施条件、增加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效益,培育新型职业蚕农、提高专业养蚕水平,加强蚕种繁育和质量监管、保障蚕农用种安全,因地制宜开展蚕桑资源综合利用,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江苏蚕业》2017,(2):31-34
蚕桑业是射阳县的传统特色优势产业,近几年通过实施规模化经营、设施化投入、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和服务方式创新等措施,使射阳蚕桑生产稳定发展,生产总量位列全省第三。为进一步巩固发展射阳蚕桑生产,针对射阳蚕桑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服务、创新种养方式、推广桑园复合经营、加强龙头企业带动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蚕桑业是射阳县的传统特色优势产业,近几年通过实施规模化经营、设施化投入、新品种推广、新技术推广和服务方式创新等措施,射阳蚕桑生产稳定发展,生产总量位列全省第三。为进一步巩固发展射阳蚕桑生产,针对射阳蚕桑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服务、创新种养方式、推广桑园复合经营、加强龙头企业带动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胡智明  王先燕 《中国蚕业》2020,(1):37-42,48
介绍了越南蚕桑产业经历的起步发展阶段、衰退萎缩阶段、恢复发展阶段、波浪式发展阶段,论述了桑园与蚕茧生产、蚕种生产和供应、生丝生产与贸易等蚕桑生产以及桑树品种、蚕品种、蚕桑生产技术应用等蚕桑科技方面的概况,并结合态势(SWOT)分析法对越南蚕桑产业进行了分析,认为越南蚕桑产业发展具有自然环境优越、劳动力充足、对外开放程度较高、蚕桑产业链完整、蚕桑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等优势和越南政府高度重视蚕桑产业、越南国内外茧丝绸市场发展空间巨大、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惠及沿线国家、中越两国经贸合作稳步发展等机会,同时也存在桑园布局分散、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品种资源比较匮乏、生产方式落后、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有竞争力的品牌少等劣势和国际生丝市场的价格波动、国际同类产品的市场竞争、国内其他产业的劳动力竞争、国内其他农作物的土地竞争、优良蚕品种的数量和质量限制等威胁。提出了发展越南蚕桑产业的对策:加强规划引导,优化蚕桑产业布局;培育龙头企业,提升蚕桑产业组织化水平;加强科技创新力度,提高蚕桑产业发展水平;建立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加快蚕桑科技推广;加强国际合作,提高蚕桑产业科技水平;开展高效综合利用,提升蚕桑产业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3.
程言宽 《中国蚕业》2009,30(3):57-59
针对汉阴县蚕桑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桑园管理、强化技术推广、规范收购程序、健全经营格局等确保蚕桑产业健康稳步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石泉县坚持在低谷中破难题、谋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产业发展、经济提效,狠抓桑枝食用菌和桑园地膜洋芋套种,着力稳固桑园面积,提高蚕桑产业的总体效益;狠抓科技推广、蚕种质量和蚕品种结构,提高养蚕单产,稳定养蚕总量;狠抓优质茧丝基地建设,推行产业化经营;改革蚕茧流通体制,促进蚕桑产业协调稳定发展;健全蚕桑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现代高效蚕业,稳步推进蚕桑生产工作,从而实现蚕桑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行蚕桑生产实际,提出了依靠科学技术、全面加强管理、合理调整布局、普及优良蔟具、加强桑园套种和蚕桑副产品综合利用等重要措施,以稳定和发展蚕桑产业。  相似文献   

16.
蚕桑产业是发展我市农村经济的特色支柱产业。近几年来,经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现已发展到10万亩桑园规模,其中新栽桑园累计达4万亩,初步形成了区域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产业特色。下面就我市蚕桑产业基地建设的做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东兰县蚕桑产业发展基本情况,认为其存在的产业发展不均衡、生产力水平不高、抵御风险能力弱、资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从提高蚕农生产技术能力、加强冬季桑园管理水平、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效益、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形成产业联动发展效应等方面推动东兰县蚕桑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安康市以现代蚕桑建设年为抓手,加强高效桑园标准化管理,加大新型产业主体培育,创新发展经营模式,巩固和强化蚕桑产业基础,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态势明显.但同时也存在问题短板,针对存在的问题,明确了进一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结合皖南地区桑园特点和产业特色,推介了“猪—沼气—桑园”循环经营模式、“桑园—家禽”生态养殖模式、“桑园—中药材”间作模式、“桑枝—食用菌—沼肥—桑园”循环利用模式和“桑园—蔬菜”套种模式等目前几种较为典型的桑园综合经营模式及技术要点,旨在积极探索推广适宜皖南蚕区应用的高效桑园综合经营模式,进一步提高蚕桑资源的利用水平,提升宣城市蚕桑产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张丘陵 《中国蚕业》2008,29(1):60-62,65
通过分析重庆市南川区在发展蚕桑生产中基地建设、基础设施、蚕桑生产技术、蚕桑产业优势和土地资源等现状和目前存在的思想认识不足、思想观念陈旧、劳动力不足、桑园管理不善等问题;提出加强领导、突出重点、做好试点示范、普及养蚕技术、建立专业合作社、延长产业链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