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鹤地水库叶绿素a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了解鹤地水库水体富营养变化趋势及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环境因子,于2010-2015年2月、5月、8月和11月,对鹤地水库叶绿素a含量及主要环境因子进行测定,分析鹤地水库叶绿素a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探讨鹤地水库叶绿素a和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逐步回归方程,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鹤地水库水质的主要环境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鹤地水库叶绿素a含量在0.8~44.5μg/L,该水库处于富营养化水平;在时空分布上,叶绿素a含量季节变化表现为枯水期最低、平水期其次、丰水期相对较高;空间变化表现为河流区浓度较高,过渡区和湖泊区较低。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的全库区叶绿素a回归方程为:Y_(Chl-a)=7.690X_(COD_(Mn))-32.587 X_(TP)-8.689(P0.001),影响鹤地水库叶绿素a含量的显著影响因子为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总磷可能为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性因子。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水库水质的主要环境因子有透明度、氨氮、总磷、总氮和硝态氮。  相似文献   

2.
于2008年和2009年的丰水期(8月)和枯水期(12月)分别对杭州地区17座大中型水库进行采样调查。结果表明,浮游植物有85种,其中绿藻最多,有29种,硅藻26种,蓝藻15种,裸藻6种,隐藻、甲藻和金藻各3种。各水库浮游植物年均密度为1.27×106~6.55×106个/L,最高密度为12.20×106个/L,最低密度为0.168×106个/L。叶绿素a浓度年均值为2.86~28.35μg/L,最高浓度为33.60μg/L,最低浓度为1.36μg/L;丰水期浮游植物密度和叶绿素a浓度高于枯水期。多数水库丰水期优势种为蓝藻,枯水期优势种为硅藻;各水库间浮游植物密度无显著差异,但叶绿素a浓度差异显著。从营养状态指数(TLI)、浮游植物密度及叶绿素a浓度等综合分析,杭州地区17座大中型水库基本处于中营养-轻度富营养状态。对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及动态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典范对应分析(CCA),发现营养盐和透明度对浮游植物的增长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3.
赵文 《水产学报》2004,28(2):167-174
研究了流水轮虫培育池(14^#)、静水轮虫培育池(15^#)和轮虫饵料培养池(11^#)中不同粒级浮游植物,特别是超微藻类对浮游植物叶绿素和初级生产力的贡献。结果表明,在14^#池中,超微藻类、微型藻类和小型藻类的叶绿素a含量分别占总叶绿素a含量的3.7%、82.9%和13.4%。各粒级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分别占总生产力的13.6%、66.0%和20.4%。在11^#池中,超微藻类、微型藻类和小型藻类的叶绿素a含量分别占总叶绿素a含量的4.5%、16.1%和79.4%。各粒级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分别占总生产力的9.0%、78.9%和12.1%。在15^#池超微藻类、微型藻类和小型藻类的叶绿素a含量分别占总叶绿素a含量的4.7%、22.3%和73.0%。各粒级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分别占总生产力的12.4%、60.8%和27.8%。水体中的初级生产力主要是由微型藻类提供,占总量的60.8%~78.9%,在轮虫培育池生态系统中微型藻类是主要生产者。  相似文献   

4.
华中地区4座不同类型水库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2008年对湖北境内4座水库的大型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周年研究。4座水库共鉴定出浮游植物215种,从组成来看,均属于硅藻-绿藻型,蓝藻含量居第3位。蓝藻主要分布在1倍透明度(SD)以上的水层,硅藻主要分布在1SD~2SD之间水层,其余各门藻类基本上集中分布在2SD以上水层,绿藻门中的栅藻(Scenedesmus),裸藻门中囊裸藻(Trachelomonas)则广泛分布于深水层中。不同水层的浮游植物密度差异很大,表层与底层的差异可达2倍以上。各水库浮游植物年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金沙河123.2×104 cells.L-1,1.283 mg.L-1;道观河258.6×104 cells.L-1,3.335 mg.L-1;徐家河210.5×104 cells.L-1,2.740 mg.L-1;桃园河221.3×104 cells.L-1,3.088 mg.L-1。浮游植物生物量的水层分布除道观河为表层>SD>2SD>3SD>底层,其余3座水库均为SD>表层>2SD>3SD>底层。从水库之间来看,金沙河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与其他3座水库各指数之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而道观河、徐家河、桃园河两两之间差异不明显。TN与浮游植物呈负相关,而TP与浮游植物呈正相关,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水体的营养水平不同是4座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旨在为水库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水库环境保护与水质评价等相关研究积累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
黑龙滩水库浮游生物及初级生产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邬红娟  胡兴跃 《水利渔业》1998,(5):24-25,40
黑龙滩水库年平均浮游植物现存量209.8万个/L,3,15mg/L浮游动物现存量11780个/L,0.87mg/L,叶绿素a含量1.99μg/L。年均初级生产力2.86gO2/m^2.d,从中游向上,下游降低;年鱼产潜力24.75万kg。水库饵料厂附近为中一富营养型,其它区域为贫中营养型。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亚热带河流型水库-分水江水库蓄水后的水体富营养化状况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于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对其进行了20次采样调查。结果表明,分水江水库总氮浓度较高,平均值大于2mg/L,氮污染严重,磷污染较轻,水质总体评价较差,为劣V水体。分水江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组成以硅藻、隐藻和绿藻为主,密度为0.7×10^4-168310×10。个/L,以富营养种类为主。浮游植物组成随季节变化而有所不同,春季以直链藻(Melosira)、实球藻(Pandorina)、盘星藻(Pediastrum)为优势类群;夏季以微囊藻(Microcystis)、鱼腥藻(Ana-baena)、脆杆藻(Fragilaria)为优势类群;秋冬季以小环藻(Cyclotella)、针杆藻(Synedra)、蓝隐藻(Chroomonas)为主。分水江水库浮游植物密度、叶绿素a与降雨量均呈显著正相关,浮游植物的生长受水文气象条件变化的影响较大,间接说明分水江水库受面源污染比较严重。浮游植物密度和叶绿素a与水体理化因子也有较强的相关性,特别是水温、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均与浮游植物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赵金奎  刘喜梅 《河北渔业》2007,(2):20-21,53
2005-2006年对陡河水库进行了浮游生物的四季调查,测定了藻类的叶绿素a含量。共采集到浮游植物7门78属129种,浮游动物151种。浮游植物的年均数量和生物量分别为537万个/L和3.98mg/L,生物量以硅藻和蓝藻为主,秋季硅藻达到最高值,夏季蓝藻达到最高值,夏季出现水华现象。浮游动物的年均数量和生物量分别为10 423个/L和4.76mg/L,生物量以轮虫和枝角类为主。藻类的叶绿素a年均值为12.1μg/L。鲢鱼和鳙鱼年生产潜力约为25 000kg和60 000kg。  相似文献   

8.
烟台四十里湾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6~2010年5、8、10月,分别对烟台四十里湾近岸水域进行了30航次的综合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海水水质、浮游植物、叶绿素以及水文气象等要素。四十里湾近岸水域表层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的季节与年际变化结果显示,浮游植物数量、叶绿素a含量和初级生产力一般在8月出现高值;仅2008年浮游植物数量最高值出现在10月,2009年叶绿素a含量和初级生产力最高值出现在5月。2008年10月浮游植物数量平均值为所有航次中最高,达到51.61×104cells/L,且各站位间差别显著(P<0.01);2007年10月最低,仅为0.02×104cells/L。2006~2009年,表层叶绿素a含量和初级生产力均值呈逐年增加趋势,2009年分别达到8.72μg/L和1481.42mg/m3·d;2010年(叶绿素a:6.13μg/L;初级生产力:733.91mg/m3·d)又降至与2008年相当。近5年,四十里湾浮游植物数量、叶绿素a含量和初级生产力均呈现湾东部高于西部的趋势,初级生产力与表层叶绿素a含量呈强正相关关系(R=0.921,P<0.01),并得出二者的回归方程式,这为海洋初级生产力的估算与评价提供了一种更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宿鸭湖水库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和鲢、鳙生产潜力的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年1-12月逐日了宿鸭湖水库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结果表明该水库浮游植物净生产量为平均10.22gO2/m^2d,初级生产量为579.6kgO2/ha,折合浮游植物鲜重363kg/ha。由此,估算出宿鸭湖水库鲢、鳙生产潜力为17.7kg/hd。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了解亚热带河流型水库蓄水后的水体富营养化状况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于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对其进行了20次采样调查。结果表明,分水江水库总氮浓度较高平均值大于2mg/L,氮污染严重,磷污染较轻,水质总体评价较差。分水江水库浮游植物密度范围在0.07×105 ~16831×105ind./L,群落组成以硅藻、隐藻和绿藻为主,在丰度上水库浮游植物主要以富营养指示种为主。浮游植物组成随季节变化而有不同,春季以直链藻(Melosira)、实球藻(Pandorina)、盘星藻(Pediastrum)为优势类群,夏季以微囊藻(Microcystis)、鱼腥藻(Anabaena)、脆杆藻(Fragilaria)为优势类群,秋冬季以小环藻(Cyclotella)、针杆藻(Synedra)、蓝隐藻(Chroomonas)为主。分水江水库浮游植物密度、叶绿素a与降雨量均呈显著正相关,浮游植物的生长受水文特征变化的影响较大,这也间接说明分水江水库受面源污染比较严重。浮游植物与理化因子也有较强的相关性,特别是水温、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均与浮游植物呈显著正相关,但是总氮浓度较高且与浮游植物不相关,说明氮元素不是水库藻类生长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1.
对莺河一库水质的调查分析和饵料生物的定量测定得出:该库属中营养型水库,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平均23.96kgO_2/ha·d,其中鱼类生长期内初级生产力321.16kgO_2/ha·d,净生产量25.73kgO_2/ha·d,净生产量之和为5403.3kgO_2/ha,折合浮游植物鲜重为28637.5kg/ha;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的生物量分别为3.2mg/L、1.26mg/L和0.85g/m ̄2,水库近期鱼产力为363.6kg/ha,总产量20.94万kg。该库历年平均成鱼单产为88.4kg/ha,占估算鱼产力的24.3%,水库的渔业潜力有待开发利用,因此,提出了今后合理开发水库渔业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西津水库网箱养殖对水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西津库区米埠坑水库网箱养殖区进行了秋季枯水期水质监测分析,米埠坑水库网篇养殖区溶氧偏低,总氮含量超标。氮磷比极高,磷缺乏成为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现有养殖容量已超过枯水期水体负荷力。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抽水蓄能电站水位波动、营养物质时空分布以及浮游植物分布特性,分析水体营养状态及其成因,为后期控制水体富营养化提供指导。2014-2015年在浙江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的上水库(S1)和下水库(S3-S4)设置4个采样点,获取相关的监测点数据,分析了水库水位、水体稳定性、营养盐以及叶绿素a的分布规律,讨论了水库水位剧烈波动对水体稳定、营养盐以及叶绿素a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水库水体稳定性较小,各监测点浮点频率均在0.2×10~(-4)s~(-2)以下。总氮、溶解性硅酸盐浓度较高,总氮范围在1.8~2.8 mg/L,已达到Ⅴ类水标准;硅酸盐浓度为3.30~8.00 mg/L;叶绿素a浓度较低,为1.60~6.24μg/L;(2)抽水蓄能电站水库水位频繁波动致使水体垂向掺混加强,混合层增大,水体在上、下库内滞留时间减短,致使游植物生长受到抑制,水体中叶绿素a浓度降低。大幅度水体交换、冲洗造成营养物质在一定程度上被稀释;(3)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水库处于中营养状态,各监测点富营养化指数在30~40。总氮对水体富营养化贡献最大,基准指标叶绿素a贡献反而较小。抽水蓄能电站频繁水位波动稀释了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并限制了浮游植物的生长,减轻了水库的富营养化程度。  相似文献   

14.
于2020年春、夏、秋、冬,对重庆迎龙湖水库水质进行调查,分析了浮游生物与水体理化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共检测到浮游植物7门35科125属种,其中绿藻门(46个种属)和硅藻门(41个种属)种类最多;共监测到浮游动物4门33科84属种,原生动物(30个种属)和轮虫(34个种属)种类最多。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660.893 1×104 cells/L,平均生物量为3.611 4 mg/L;浮游动物平均密度为14 039.79 ind./L,平均生物量为4.120 7 mg/L。迎龙湖水库水体为中-富营养,透明度最高为1.65 m,pH值平均值为7.6,水中溶解氧丰富,氮磷含量较高,水体呈富营养化趋势。指出,透明度、叶绿素a以及pH值,是影响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5.
2004年5-10月对泥河水库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泥河水库浮游植物为7门75属,浮游动物为4大类49属。  相似文献   

16.
用叶绿素法对洪门水库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进行测定,估算鲢鳙鱼产潜力.结果表明,洪门水库初级生产力为3.08 gO2/m2·d;鲢鳙鱼产力为361.50 kg/hm2,年产1843.66 t;鲢鳙合理放养量为774.71 kg/hm2,1.55万尾/hm2.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1998年5月和9月深沪湾海域的环境监测资料,着重对深沪湾海域海水中叶绿素a含量的季节分布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春季和秋季之间叶绿素a的含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春季和秋季叶绿素a含量都与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及溶解氧呈正相关关系,并与无机磷及活性硅酸盐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水丰水库初级生产力及鲢鱼产力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黑白瓶测氧法对水封水库的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力进行测定,并对水封水库的鲢、鳙产量进行测算。结果表明:水库浮游植物水柱平均日生产量为14.5g O~2/m~2·d;初级生产力评估水丰水库鲢鳙鱼产力达17284333.5kg。水丰水库水体富营养化水平高,可根据水库水质状况科学合理制定发展渔业发展规划、科学指导渔业生产,对实现水库渔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叶绿素α法估算隆林网箱养殖区初级生产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6年10月至2007年7月按季度对天生桥水库隆林库区3个采样点进行了叶绿素监测和初级生产力的估算。并测定了各季节的氮磷比。结果表明,天生桥水库隆林库区初级生产力变动规律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眷夏两季磷为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秋冬两季氮转为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3种养殖模式中,投饵网箱和生态网箱混合养殖区初级生产力最高,其次为投饵养殖区。生态网箱养殖区初级生产力最低。  相似文献   

20.
施肥、投饵后傲户起水库浮游植物状况冯剑英杨秀芬(阜新市清河门区农林水利局,123000)(阜新市水产科学研究所,123000)关键词:傲户起水库施肥投饵浮游植物状况傲户起水库位于彰武县境内东北部,是一座山丘型引水式小型水库,养鱼水面33ha,平均水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