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春小麦幼穗分化进程及其与植株生长发育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给春小麦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水浇地不同品种在不同年份、地区及农艺栽培措施下的幼穗分化规律及其与植株生长发育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春小麦幼穗分化开始于出苗后的ll~16d,穗分化全过程持续32~41d,不同品种之间以及同一品种在不同水肥条件下均存在较大差异。随着密度的增加,幼穗分化提前,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幼穗分化推迟,分化持续天数延长,氮、磷、钾肥合理配施对促进穗分化的效应明显。春小麦幼穗分化进程与生育时期、叶龄指数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叶龄指数可作为判断春小麦幼穗分化进程和实施栽培措施的形态指标.  相似文献   

2.
春小麦分蘖发生及成穗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灌溉条件下春小麦不同品种在不同农艺栽培措施处理下的分蘖发生及成穗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春小麦在不同处理下,单株平均分蘖数在整个分集期间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拔节期,之后开始转向两极分化。不同密度、施肥量处理下,分集发生及成穗率存在明显差异。确定适宜密度和氮、磷、钾的适宜用量,可促进小麦分蘖的形成,提高分蘖成穗率,有利于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3.
全膜覆土栽培对作物的水温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揭示全膜覆土栽培对作物的增产机理,在大田条件下分析了全膜覆土、传统地膜覆盖及露地栽培春小麦的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灌浆速率,以及两茬春小麦和一茬马铃薯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差异。结果表明,与露地栽培相比,全膜覆土显著提高了春小麦生长前期耕层地温,降低了生长后期地表温度,同时起到保水和充分利用土壤深层水分的作用。全膜覆土春小麦的籽粒灌浆速率峰值出现时间和灌浆持续时间均比露地和地膜覆盖小麦分别推后3和6 d,平均灌浆速率分别提高0.65%和6.15%。全膜覆土栽培技术可连续提高三茬作物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使其总纯收益比露地和地膜覆盖处理分别增加26.07%和10.76%。  相似文献   

4.
地膜覆盖栽培对春小麦叶片衰老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为了揭示春小麦在地膜栽培条件下是否早衰的问题,采用管栽模拟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地膜覆盖和露地栽培条件下春小麦叶片的叶绿素、蛋白质、叶片丙二醛(M DA)含量和细胞质膜相对透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方法,在春小麦生长前期能明显提高叶片叶绿素和蛋白质的含量(日均增加量分别比露地春小麦高31.49%和7.94%),但后期又会加速其降解速率;M DA含量和细胞质膜相对透性均表现为覆膜处理高于露地处理(日均增加量分别比露地春小麦高71.96%~11.78%和2.42%~9.57%)。说明覆膜栽培可使春小麦提前进入正常衰老阶段,但由于其增温、保湿等效应,使春小麦生长量增加,穗粒数和穗粒重比露地春小麦提高22.95%和27.68%,表现出良好的增产效应。  相似文献   

5.
春小麦优化栽培群体形态指标及其动态变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给高产栽培管理指标化、数量化提供依据,以春小麦品种永良4号为材料,通过五元二次回归分析方法系统地研究了春小麦在高产优化栽培措施下株高、分蘖数、展开叶片数等群体形态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建立了春小麦不同生育时期群体主要形态指标与密度、氮、磷、钾施用量关系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6.
正农麦730、农麦482是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作物育种与栽培研究所以春小麦宁春39为母本、冬小麦衡观35为父本杂交,经过连续多年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弱筋春小麦新品种。两品种为姊妹系,分别于2018、2019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分别为蒙审麦2018002号、蒙审麦2019001号,适合在内蒙古东西部水地种植。1 特征特性农麦730生育期90 d。幼苗直立,叶姿态上冲,株型紧凑。株高75 cm。  相似文献   

7.
不同栽培条件对春小麦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给春小麦高产栽培提供准确的参考指标,在不同栽培条件下,对呼和浩特、巴盟河套两地灌区春小麦生育期间叶面积指数发展动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春小麦全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在孕穗期,高产麦田最大叶面积指数为6.5~7.5,且因密度、施肥量的不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两地区春小麦不同生育时期适宜的叶面积指数发展变化基本一致,只有叶面积指数适宜,才能达到经济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对 717 份春小麦品种(系)在缺磷和施磷条件下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性状对缺磷和施磷的反应不同,产量性状、吸磷、含磷性状等变异较大,缺磷胁迫加大了这种差异。春小麦性状对加磷反应的敏感程度不同,性状在品种(系)间的变异服从正态分布;根据生物统计学原理及反映磷效率的几个指标,提出了磷营养效率的分类方法,并对所研究的春小麦品种(系)进行了分类和鉴定。  相似文献   

9.
春小麦品种磷营养效率研究:I.磷营养效率分类与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717份春小麦品种(系)在缺磷和施磷条件下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性状对缺磷和施磷的反应不同,产量性状、吸磷、含磷性状等变异较大,缺磷胁迫加大了这种差异。春小麦性状对加磷反应的敏感程度不同,性状在品种(系)间的变异服从正态分布;根据生物统计学原理及反映磷效率的几个指标,提出了磷营养效率的分类方法,并对所研究的春小麦品种(系)进行了分类和鉴定。  相似文献   

10.
扈婷  郑华斌  陈杨  黄璜 《作物研究》2012,26(6):702-706
为了从生理角度分析垄作栽培对作物的影响,综述了垄作栽培技术对作物生长的田间小气候环境影响,比较了垄作栽培和传统平作条件下作物光合作用的强弱和作物生理酶活性的高低,分析了垄作栽培下作物增产效应和成因。  相似文献   

11.
研究对不同春小麦新品种、不同收获期、温度、降落值对春小麦穗发芽和籽粒发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克春1号、克旱21号、克丰12号与克旱15号穗发芽率抗性差异较大,收获期对发芽率影响较大,收获越晚发芽越严重。各小麦品种在15℃条件下的籽粒平均发芽率比20℃条件下低,尤其是收获越晚时较高的温度对发芽更适宜。不同小麦品种降落值大小不同,与穗发芽率呈负相关。本研究可为选育抗穗发芽品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不同栽培措施下春小麦光合势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进一步研究不同栽培环境中春小麦的光合性能,在不同密度和施肥条件下,对呼市、巴盟河套灌区春小麦全生育期光合势(LAD)进行了系统观测。结果表明,春小麦高产群体光合势在整个生育期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在孕穗至开花期。在适宜密度、氮磷钾肥适量配施下,全生育期总光合势可达到21×10~4~22×10~4m~2·d/667m~2,且孕穗期后维持较高水平,约占总光合势的45%~55%,保证了籽粒形成期光合产物的供应,因此其经济产量也最高。可见,在春小麦的生产实践中,创造良好的栽培条件,使群体光合势大小及其发展变化较合理是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作物生态性状,是那些在性状表现与发达程度上,与生长发育的自然条件、耕作栽培条件及人们的利用要求,有相适应关系的性状。很多作物的性状,按照人们于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在利用上的要求,结合一定的自然条件与耕作栽培条件,作规律性的适应性变化,构成了该作物生态类型的地理分布。从生态角度去研究作物品种资源,能够规律性地了解各性状的作用、分布,以及它的发展变化前景,有利于掌握该性状在地理分布与变化上的全貌,而使品种资源的搜集、研究利用工作更具有预见性。瓦维洛夫从作物  相似文献   

14.
旱作春小麦干物质积累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旱作春小麦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在内蒙古自治区呼盟岭北、赤峰巴林左旗(林东)两个典型旱作区设置试验,对小麦群体干物质的积累规律及其不同农艺栽培措施影响下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春小麦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在生育期间均呈“S”型曲线变化。高产优化栽培条件下,群体干物质积累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出苗至拔节(出苗后30d内)为指数增长期;拔节至乳熟期(出苗后31~65d)为直线增长期;乳熟末至完熟期(出苗后65~80d)为缓慢增长期。不同农艺栽培措施对春小麦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变化的趋势与此基本一致。生产上,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氮、磷、钾肥适量配合施用,可延缓开花后干物质积累速度的下降,促进小麦群体干物质积累量的增大,实现春小麦高产。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有机和常规栽培条件下不同春小麦品种产量与品质形成的差异,进而筛选适宜有机栽培的优质高产春小麦品种,以北方春麦区主栽的10个品种为供试材料,通过大田试验,采用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品质-产量综合评价方法,系统分析了有机与常规栽培模式下不同小麦品种籽粒品质和产量的综合表现。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籽粒产量、籽粒蛋白质品质指标、容重、出粉率和面团流变学特性指标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与常规栽培相比,有机栽培下10个品种的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依次降低了15.1%、42.9%、12.5%和21.4%;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容重和出粉率分别降低了32.9%、44.0%、52.9%、8.2%和1.0%;吸水率、面团稳定时间、面团形成时间、拉伸面积、面团延展性和最大抗延阻力分别降低了11.5%、36.2%、40.3%、1.0%、20.5%和10.2%。通过主成分分析,从11个品质指标中提取出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了91.17%,其中贡献较大的指标有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拉伸面积、出粉率、最大抗延阻力。根据品质主成分综合得分和产量聚类,在两种栽培...  相似文献   

16.
以3个不同品质类型春小麦品种为材料,在不同分期播种试验基础上,探讨了气象条件对春小麦磨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品种容重与各出粉率因基因型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且受气象条件的影响因基因型的不同也呈现一定的差异。在水分适宜前提下,在较高的光温互作条件基础上,气温日较差是影响各品种容重的最敏感因素,光合有效辐射是影响各品种总出粉率的最敏感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硅缓解低温胁迫春小麦种子萌发的作用,以春小麦品种龙麦26和克旱16为材料,分析了低温条件下硅酸钠处理后春小麦种子萌发、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下硅酸钠处理后,春小麦种子萌发显著受到促进,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提高,其中以1.0mmol·L-1硅酸钠处理效果最好;小麦种子α-淀粉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高,丙二醛含量、外渗电导率和脯氨酸含量显著降低。说明外源硅可缓解低温对春小麦种子萌发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农业中增加粮食生产是通过有计划的更换品种来实现的.近年来育种中心培育出能在不同条件下栽培的几个春小麦品种:集约型、半集约型和非集约型.这些品种由于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气候资源和集约化因素,因此有可能形成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的稳定基础.在西伯利亚西部,生产高质量粮食的主要地区位于不够湿润以及常常受不良因素(干旱和干热风或湿度偏低)影响的地带,而品种对气候和土壤特点的适应性能决定粮食产量水平和质量.因此,正确选择能充分适应具体条件的品种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北疆地区不同抗旱性滴灌春小麦品种根系形态及内源激素在开花期干旱后复水过程中的变化特征及其与生物量的关系,以春小麦耐旱性强品种新春6号和耐旱性弱品种新春22号为材料,在土柱栽培下设置常规灌溉(CK)、开花期轻度干旱和中度干旱3种水分条件,分析了干旱胁迫后复水条件下不同耐旱性小麦品种根系形态特征、渗透调节物质及内源激素和生物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的根长密度(RLD)、根体积密度(RVD)、根表面积密度(RSAD)、可溶性糖(SS)含量、脯氨酸(Pro)含量、生长素(IAA)含量、赤霉素(GA3)含量、玉米素(ZT)含量、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SDM)以及产量均在干旱复水后随时间呈先增后降趋势,以轻度干旱后复水条件下表现最佳。两个品种比较,在轻度干旱后复水条件下新春6号的RLD、RVD、RSAD、SS含量、Pro含量、IAA含量、GA3含量、ZT含量、ABA含量、SDM及产量较新春22号平均高出3.38%、4.30%、4.29%、21.84%、10.81%、5.99%、10.02%、16.05%、3.13%、6.86%和3.47%。经相关分析,两个品种于各处理下的RLD、RVD、RSAD、SS含量、Pro含量与IAA含量、GA3含量和ZT含量间均呈显著正相关,与AB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综上所述,较优的根系生长及生理代谢是春小麦具有较高抗旱性的原因;轻度干旱后复水可调节滴灌春小麦根系渗透调节物质和内源激素含量变化,进而优化根系形态,促进干物质向穗部转运及产量形成,可作为新疆滴灌春小麦灌溉模式。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种植在蒙大拿州三个地区的硬白春小麦品系与面包、面条产品有关的品质性状。这些硬白春小麦具有与品质优良的硬红春小麦对照品种相似的烘烤品质。硬白春小麦面粉与澳大利亚标准白麦面粉的区别在于用这些品系的面粉制作的面条硬度显著高于澳大利亚标准粉的面条硬度,而面条亮度尤其是放置 24 h 后的亮度较澳大利亚标准白麦的低。硬白麦品系间面条色泽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在育种过程中通过选择可以改善色泽性状,然而,在两种环境条件下,优质面条色泽与低蛋白含量有关,而在一种环境条件下与面包体积小有关。育种者选育面包、面条兼用型硬白春小麦品种时所面临的挑战是在保持优良的面包烘烤品质的前提下改良面条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