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栽培季节。鲍鱼菇是一种高温型菇类.适宜出菇温度为20-33℃,一般出菇季节在5-9月,生产菌袋在3-6月。夏季栽培鲍鱼菇能够填补食用菌市场淡季短缺,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2.栽培场所。要求选择干净、通风好、夏季不被阳光强烈照射的地方.可利用一般的菇房。也可用人工搭建的草棚栽培。草棚菇房易保湿,夏季高温季节降温、通风效果好,是栽培鲍鱼菇的理想场所。  相似文献   

2.
利用海鲜菇菌渣循环再利用生产平菇是一项新的食用菌栽培技术。通过对海鲜菇菌渣进行再处理后栽培平菇,实现废弃菌渣的循环再利用。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温室周年生产,提出通风、直接蒸发式冷却降温及人工冷源等几种常见温室降温方案。当温室跨度方向长度小于14 m时,比较有利于利用风压进行降温;利用机械通风降温时,进排风距离不宜超过60 m;高压微雾系统受温室外围护结构尺寸的影响比湿帘风机系统要小,并且调节起来更灵活;人工冷源+空调末端的降温形式在运行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因此,在进行温室降温设计时,不能只单纯考虑温度一个参数,也不能生搬工业或民用建筑的传统做法,必须要系统地考虑温室内作物生理需求对环境的综合要求。  相似文献   

4.
海鲜菇菌渣栽培大球盖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海鲜菇菌渣栽培大球盖菇,有效地解决了海鲜菇生产企业菌渣处理的难题,提高了大球盖菇的生产效益。该文介绍海鲜菇菌渣的前处理方法,大球盖菇培养料的预处理和田间栽培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正>一、出菇期的管理将菌丝发满的料袋移入棚内,在相对湿度80%-90%下出菇。出菇期是子实体形成和菇体成长阶段,这时的管理直接关系到产量的高低,其温、湿度与发菌期间有明显差异。1.菌袋人棚码垛播种后发菌20-30天,菌丝即可发满菌袋,入棚码垛,一般垛高8-11层。2.保温出菇最适宜温度10-18℃,出菇前期气温较高,以遮荫通风降温为主。晚秋和初冬,室温适宜,保温降温相结合。进入冬季后,以保温增温为主,棚温低于5℃要人工增温。  相似文献   

6.
农业节能减排主要包括农业新能源与可再生资源开发、农业生产生活节能以及农业清洁生产等。做好农垦企业节能减排工作,不仅能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还能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实现职工增收,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新农业》2017,(11)
<正>香菇"暴发式"出菇指在常规栽培的基础上加大有效菌龄即菌丝体营养充分积累、生理充分成熟和掌控补水、惊蕈和拉温差刺激等措施,实现香菇前两潮出菇达到基本产量和缩短出菇周期的一种栽培管理技术。在目前我国香菇工厂化设施栽培的发展初期阶段,采用"暴发式"水帘降温大棚出菇的技术是可行的。美国、日本等一些国家香菇生产已  相似文献   

8.
徐州是江苏省草腐菌菇的主产区之一,利用隧道发酵技术制备草腐菌菇培养基料具有机械化程度高,生产成本低,基料质量稳定,栽培发菌快,病虫少、产量高等显著优势和特点。本文详细介绍了江苏徐州草腐菌菇基质隧道发酵及周年化生产集成技术成果,以满足菇农对新种植技术的需求;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盛夏栽培平菇,通常是采用室内发菌、室外覆土出菇的方法。若采用与此相反的栽培方法,即露地埋袋发菌,室内脱袋降温出菇,可以控制高温期杂菌污染,有利于平菇菌丝生长繁殖,提高平菇产量2~3成。  相似文献   

10.
正1 选育出耐低温新品种,填补了秀珍菇低温菌株的空白。应用生物学特性鉴别、农艺性状考察和DNA分子标记辅助杂交等技术选育出耐低温新菌株秀迪1号,2012年通过福建省新品种认定,填补了秀珍菇低温菌株的空白。该品种在低温环境下比当家菌株台秀57的菌包染菌率降低13.0%,生物学效率提高25.8%,将菇房年利用周期由1个增加至2个,大幅提高菇房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正>盛夏栽培平菇,通常采用室内发菌、室外覆土出菇法。采用与此相反的栽培方法,即露地埋袋发菌,室内脱袋降温出菇,可以控制高温期杂菌污染,有利于平菇菌丝生长繁殖,提高平菇产量2~3成。  相似文献   

12.
以菌菇工厂化高效栽培为目的,依据菌菇对栽培基质营养需求的差异,结合蚯蚓熟化生物质的特性,通过整合培养料的梯次循环利用加工技术和菌菇工厂化生产技术,有效解决了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以及菌渣等生物质资源量大、循环利用率低,食用菌规模产能大、产业链条偏短、关键技术积累少、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对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菌菇工厂化生产的技术进步具有重要的推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雾霾对菌菇的危害,主要体现在菌菇生长过程中吸入有毒气体,或附着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微粒,或沾染细菌和病毒,轻则造成菌菇子实体畸形、色泽异变或发生大量死菇、死蕾,或者沾染病毒、病菌后形成新的侵染性病害,或者不再出菇等,重则在菇体内残留有毒有害物质,对食用者造成人体伤害。1.采取设施化生产,减少对自然条件的依赖。设  相似文献   

14.
为有效解决江苏省农作物秸秆及菌渣等生物质资源量大而再利用效益低、菌菇规模产能大而产业链条偏短、关键技术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和菌菇产业发展,2013年以来,我们以企业为基地,开展菌菇新品种引进筛选、集成创新培养料高压灭菌、养菌育菇环境智能化调控、菌渣再利用栽培双孢蘑菇和草菇等试验研究,建立健全了生物质梯次利用工厂化栽培菌菇关键技术体系,具有重要的生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节能减排是当前的热点话题,也是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目标。在化肥行业中,节能减排更多的是体现在生产环节寻找新技术、采用新装备来实现。笔者认为,节能减排不是某个环节的某个任务,而应该是从方方面面、各个环节来实现。节能减排要想做好,首先需要全社会培养节能减排的意识,真正做到全社会节能减排。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化肥企业开始互相攀比产品外包装从之前简单的白包黑字,到后来的彩色包装;从原来简单的加印商标,到印刷上五花八门的图案;还有的肥料已经不用普通的塑料袋包装,而是改用塑料桶于是,肥料企业都开始争相追逐包装,肥料包装已不仅是装肥料  相似文献   

16.
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认真贯彻落实好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推进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切实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农村能源建设有机结合在一起,把实施循环农业,建设生态文明,当作重要内容,把发展农村沼气建设作为开发利用农村清洁能源、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落实节能减排的目标.近年来,为在广大农村树立节能减排理念,使农民真正成为农业农村节能减排的主体,白城市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建设,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行有机废弃物的能源化利用.实现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做出了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7.
“处暑”过后 ,食用菌进入自然气候栽培的黄金季节 ,而且秋、冬又是国内、外国庆、圣诞、元旦、春节 4大节日的菇品旺销时期。然而今年秋、冬菇品市场趋势如何 ,这是广大菇农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这里就关于 3大类 2 4种菇菌市场行情进行分析 ,供栽培者掌握并顺应市场变化 ,因地制宜地安排生产 ,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1 传统的“五菇三耳”1 1 香菇  去冬、今春价跌 ,低于成本 ,大部分菇农亏本 ,南方主产区“退菇还林” ,出现了“菇县不出菇”现象。今年秋栽香菇数量将比上年减少 2 5 % ,出口货源也将相应减少。而世界香菇市场主要依靠中…  相似文献   

18.
自然冷源通风库的节能效果及对苹果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自然通风库进行双控(控温控湿)和双能源(自然冷源和电能)改造设计,研究了自然冷源通风库的节能效果和对红富士苹果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富士苹果贮藏中期(12月上旬至翌年2月中旬),可以依靠自然冷源进行库温和果实品温控制,库温和果温控制在-1.0~-0.7 ,较完全制冷库节能22.5% .贮藏期间红富士苹果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较完全制冷库贮藏果实略有降低,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节能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指导国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搞好农业农村节能减排,不仅有利于合理有效地利用农业资源,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而且有利于优化我国的能源结构,缓解能源压力,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对于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目标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解决干热河谷地区猴头及其他菌类生产中的出菇难题.[方法]针对干热河谷地区特殊的自然气候条件,设计了一套专门的猴头出菇环境控制系统,并对环境控制系统中的喷雾换气方式和菌袋覆盖材料进行优化.[结果]干热河谷地区猴头出菇环境控制系统由“标准出菇棚+自动喷雾加湿换气装置+覆盖无纺布”构成,其优化方案为:菌丝长满菌袋后,将菌袋移入标准出菇棚堆码,堆高5层,覆盖无纺布,开启自动定时喷雾加湿和换气开关,设置成每日9:00~22:00每隔30 min喷雾换气一次(每次1 min),22:00~9:00则是在22:00喷雾换气2min后,密闭过夜.与当地常规出菇管理方法相比,优化方案的猴头出菇率和子实体产量分别提高了24.5%和56.3%,畸形率下降近7倍.[结论]利用“标准出菇棚+自动喷雾加湿换气装置+覆盖无纺布”的环境控制系统进行出菇管理,可大幅度提高猴头的出菇率、子实体产量及降低畸形率,实现猴头的高产稳产;且具有组装容易、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等特点,可推广应用于其他食用或药用高等真菌类的自动化出菇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