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在赤峰科尔泌沙地魔芋引种试验,初步观测说明,魔芋能够在该在地生长,并能形成较好产量。用500g的种芋种植,当年单株平均产量1329.2g;375g的球茎种平均增重达250.2%。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且生长正常。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杉木凋落物对魔芋生长及品质的影响,为杉木林下魔芋的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盆栽魔芋施加0、25、50、100、200 g·L-1等不同浓度的杉木凋落物浸提液,测定其叶柄长度、叶柄直径、叶盘直径等形态性状、叶、根及块茎鲜(干)质量、块茎葡甘聚糖含量以及叶片酶活性和光合特性等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对魔芋地上生长部分而言,当浸提液浓度高于25 g·L-1时,各项指标值随浓度升高而减小;对魔芋地下部分而言,当浓度高于50 g·L-1时,各项指标值随浸提液浓度升高而减小。(2)魔芋块茎葡甘聚糖含量在浸提液浓度低于50 g·L-1时随浓度升高而增大,浓度高于50 g·L-1时随浓度升高而减小。(3)随着浸提液浓度越高POD酶活性越高,但其达到峰值后减小的时间越早,SOD酶活性下降越早,MDA含量积累越快。(4)当浓度不超过100 g·L-1时,魔芋在低光强下的光照需求增强,对弱光和二氧化碳的利用能力增强,对二氧化碳的需求降低;当浓度超过25g...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栽培密度对多穗柯生长特性的影响情况,以确定其适宜的种植密度,设置6种不同的种植密度进行了人工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种植1年后,各密度试验林植株各生长指标值都有一定的差异,其地径、冠幅、新梢数、单株鲜叶产量、比叶重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其株高、分枝数、叶面积及叶片SPAD值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密度为100 cm×100 cm的试验林其综合生长指标最好,植株平均径粗达13.42 mm,新梢数平均为51.07条,冠幅平均为64.89 cm×63.67 cm,单株鲜叶产量均值为200 g,比叶重均值达(109.18±0.19)g/m2。  相似文献   

4.
苍南槟榔芋属天南星科芋属魁芋类,球茎维管束具花青素的槟榔芋种,在苍南栽培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具有形美个大、品质优、熟食松酥香甜、风味独特,富含淀粉、硒、锌,深受消费者喜爱。苍南县种植面积335km^2。近年来,由于农民个体经营生产,在管理技术上存在差异,在2004年通过县科技局对《苍南槟榔芋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项目立项与实施,进行苍南槟榔芋种芋大小对母芋产量的影响试验,研究槟榔芋种芋大小对母芋产量、植株生长和质量的影响,以期为槟榔种芋选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间作方式与林地类型对魔芋病害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岚皋县对与作物间作和5种林下套种方式下的魔芋产量及病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5种林下套种魔芋方式魔芋产量为14 025~18 619.5kg.hm-2,显著高于大田(玉米—魔芋)间作方式的产量10 830kg.hm-2(p<0.05),其中刺槐—魔芋、漆树—魔芋套种方式产量显著高于杜仲—魔芋、杉树—魔芋、板栗—魔芋等3种林下套种方式;5种林下套种方式魔芋发病率为1.63%~2.2%,分别极显著低于大田(玉米—魔芋)间作方式的10.4%(p<0.01),其中刺槐—魔芋套种方式魔芋发病最轻,极显著低于其他4种套种方式(p<0.01);刺槐林下种植魔芋具有发病轻、产量高、效益好等显著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魔芋北移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行了12年的魔芋北移引种试验。结果表明,魔芋引种在陕西渭河流域,能够完全生育周期,产量和品质与原产地无显著差异;魔于引种在陕西榆林和辽宁盖县,能够生长,品质与原产地相近,产量略低于原产地。在引种区栽培魔芋的最佳参数是:渭河流域播种期4月下旬,陕西榆林毛乌素沙区和盖县播种期4;球茎种重350-500g种植,种植密度50cm*50cm,荫蔽度50%-60%,采收期;渭河流域10月下旬,榆林毛乌素沙区  相似文献   

7.
园林夜景照明助力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干扰植物正常生长规律,影响园林植物健康生长。以上海城市公园中常见的4种园林植物海桐、大叶黄杨、红王子锦带和彩叶杞柳为例,在光照度值150~250 lx的试验环境下,通过不同光质延时4 h照射,分析4种植物的生长指标、叶形态特征、叶绿素含量和生物量的变化,探讨光照度值150~250 lx、环境延时照射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以及植物生长指标各参数对不同光质的反应关系。结果表明:4种植物在试验光环境中可正常生长,叶面积形态、总叶绿素含量等指标变化显著;在不同光质照射下不同植物各生长指标的反应不同。因此,光照度值150~250 lx延时4 h照射是适合海桐等4种园林植物正常生长的夜间照明环境,夜景实践中应根据不同植物品种选择不同光质照射以确保植物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8.
选用30 cm×30 cm,50 cm×50 cm,80 cm×80 cm,100 cm×100 cm,150 cm×150 cm和200 cm×200 cm 6种不同株行距进行栽培试验,研究株行距对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幼林生长和叶片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后第1至第2年,株行距大的苗高大于株行距小的苗高,但从种植第3年开始,株行距小的苗高逐渐大于株行距大的苗高;种植第3年,苗木地径最大的为株行距100 cm×100 cm,与株行距30 cm×30 cm,50 cm×50 cm和80 cm×80 cm的苗木地径均差异显著(P0.05),但与株行距150 cm×150 cm和200 cm×200 cm的苗木地径无显著差异;苗木的冠幅生长随着株行距的增大而增大,但株行距(100 cm×100 cm)~(200 cm×200 cm)之间变化幅度已不明显;单株叶片生物量最大的为株行距100 cm×100 cm,株行距越小,单株叶片生物量越小,而林地单位面积生物量越大。青钱柳的株行距以100 cm×100 cm的综合指标较好,是以叶用为栽培目标的适宜密度。  相似文献   

9.
毛竹林氮素营养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结合"四因素二次回归最优设计"的施肥试验,在毛竹林小年施肥后至大年新竹长叶的不同生长季节,采样分析了叶片氮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对不同生长季的叶片含氮量及叶绿素含量与新竹产量进行回归分析显示:12月采集的叶样,叶片含氮量与新竹产量呈显著的抛物线回归关系,4月出笋期采集的叶样,叶绿素含量也与新竹产量呈显著回归关系;利用氮含量方程求算留养密度2 180株/hm2的毛竹林最高理论产量相应的最适养分含量和临界值,分别为31.1 5mg/g和32.55mg/g;对叶片氮含量及叶绿素含量进行相关分析发现:施肥后一个月(9月)两者呈显著的直线相关关系,冬季(12月)两者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抛物线回归关系,说明毛竹叶营养与内部生理指标间具很强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0.
对厚壁毛竹叶片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厚壁毛竹新鲜叶片叶绿素含量为1.953 mg·g-1(以下各指标的测定此用材料均为新鲜材料),β-胡萝卜素含量为6.539 mg·(100 g)-1,硝酸还原酶活性(指NO2)为139.5 μg·g-1·h-1,果胶酶活性为3.14 μg·mL-1·h-1,蔗糖酶活性为21.2 mg·g-1·h-1,这些性状与毛竹有显著差异,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为2.17 mg·g-1·h-1,与毛竹差异不显著;其叶片游离氨基酸总量高于毛竹叶157.17%;除天门冬氨酸外,其它16种氨基酸均高于毛竹叶33.9%~163.20%,说明厚壁毛竹生理代谢旺盛,与其"厚壁"性状的生物量积累速度、数量有关.  相似文献   

11.
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瓜叶菊开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瓜叶菊花蕾直径4~5毫米时喷500ppm和100ppmGA_3、显色时喷100ppmGA_3分别使顶蕾开放和全林开花期显著提前。上述两时期及项蕾刚展开时喷200ppm的乙烯利均显著地推迟了开花期。花蕾直径6.0-6.5毫米及其刚显色时喷1334ppm的茂而多都显著地提前了花期,还使盛花期显著延长;花蕾展开后喷对开花的影响不明显。花蕾4.5毫米时喷2000ppmB_9,可使其开放时间提前,此时喷143ppm的植保素和2000ppm的农丰宝的效应均不明显。花蕾刚显色时喷1344ppm的茂而多还能使花朵直径显著增大,10天后喷200ppm的乙烯利和100ppmGA_3+2000ppmPP_(333)使花朵直径显著缩小。本文还讨论了几种调节剂对植株大小、花色等观赏性状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水、肥对楸叶泡桐苗期生长及生物量的影响,优化楸叶泡桐苗期培育方式,以1年生楸叶泡桐组培苗为研究对象,设置4种水肥处理方式:田间持水量≥80%且复合肥100 g/30 d(T1),复合肥100 g/30 d (T2),田间持水量≥80%(T3),对照(不施肥、不灌溉,CK),并对不同处理方式下的楸叶泡桐苗期主要生长性状和不同器官的生物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4种不同处理下,楸叶泡桐胸径、苗高及各器官的生物量均呈现出T1 T3 T2 CK,且T1处理下各参数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 0.05),说明适宜的水肥对楸叶泡桐苗期生长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T3处理楸叶泡桐苗期地上、地下、总生物量均大于T2处理,表明与肥料相比,水分对楸叶泡桐生物量积累的影响更大。楸叶泡桐苗期各生长指标与生物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说明根系提供的水肥是楸叶泡桐苗期生长的关键条件,可为楸叶泡桐苗期水肥管理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3.
为了筛选出适合在遂昌县种植的蓝莓品种,以夏普蓝、奥尼尔、灿烂、顶峰4个蓝莓品种为试材,对种植5年后的树高、冠幅和产量等指标进行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对比试验的结果表明:灿烂和夏普蓝品种明显优于其他2个品种,其树体高大茂盛,树高149.00 cm、142.14 cm、冠幅162.00 cm、159.11 cm,200 m2产量为518.70 kg、505.40 kg;平均单果直径和质量奥尼尔最大,为1.52 cm和1.59 g,但单位面积产量最低,为228.90 kg;适宜在800 m^1050 m海拔高度生长,海拔320 m时需做好夏季7—8月的遮阴降温工作。为此,灿烂和夏普蓝品种可以作为主栽的优良品种在遂昌县800 m^1050 m海拔段中进行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为经济、高效地促进芳樟生长及降低越冬寒害受损,以不施肥(CK)为对照,设置了生物酶肥250 g/株、钙镁磷肥150 g/株、钙镁磷肥300 g/株、氯化钾肥100 g/株、(氯化钾肥100 g+钙镁磷肥150 g)/株5种不同肥料处理,研究了不同施肥种类和用量对3年生芳樟可溶性糖、过氧化物酶、丙二醛、叶绿素含量,以及冠幅、一级分支数、冻害率的影响,并对肥料的抗寒性做了评价排序。不同肥料对芳樟各项生长和抗性生理指标的影响效果不同,P150显著增加了芳樟的冠幅、一级分支数、POD活性以及叶绿素含量,较CK增加了可溶性糖以及减少了丙二醛,但没有显著差异,P300较CK冠幅显著增加,P150+K100的过氧化物酶活性较CK显著增强,P300和酶250较CK的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K100较CK的一级分支数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减少,K100和酶250较CK的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综合肥料对芳樟抗寒性的强弱顺序为P150+K100P150K100CKP300酶250。要根据不同的需求来对芳樟进行合理施肥。添加P对提高芳樟生物量和抗寒能力有显著效果,但不宜过量,P150+K100处理对芳樟抗寒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对红宝石喜林芋、箭叶喜林芋和心叶喜林芋组织培养研究的结果表明:BA 与NAA 对3 种喜林芋试管苗的增殖和生长效应明显。在相同培养条件下,试管内形成组织团块能力为箭叶喜林芋> 心叶喜林芋> 红宝石喜林芋;分化芽能力( 芽苗增殖倍数) 为红宝石喜林芋> 箭叶喜林芋> 心叶喜林芋;芽高生长为箭叶喜林芋> 心叶喜林芋> 红宝石喜林芋;生根所需时间为心叶喜林芋> 红宝石喜林芋> 箭叶喜林芋;20 d 芽苗生根率为箭叶喜林芋> 红宝石喜林芋> 心叶喜林芋。  相似文献   

16.
容器苗质量评定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大叶樟、猴欢喜、木莲3种容器苗的多个形态指标进行测定,并研究其根系水势和根生长潜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容器苗地径和全苗干重与各形态指标间显著相关,是反映容器苗质量的重要形态指标;苗木根系水势和根生长潜力回归极显著,是苗木质量评价重要的生理指标和活力指标。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并筛选出较适宜土沉香套种的橡胶林分,在3种不同郁闭度(0~0.1,0.2~0.3,0.7~0.8)橡胶林进行土沉香幼树套种种植。测定土沉香幼树在试验地林下形态指标、总生物量干质量、生理生化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土沉香幼树各指标对不同郁闭度橡胶林的响应信息,通过比较筛选出适宜土沉香幼树生长的橡胶林。结果显示:1)郁闭度为0.2~0.3的橡胶林,土沉香幼树形态指标增长量最高,总生物量干质量最大,叶绿素总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2种郁闭度的橡胶林;丙二醛含量较低,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另2种郁闭度的橡胶林无显著差异。2)郁闭度为0.7~0.8的橡胶林,土沉香幼树生长最差,总生物量干质量最低。3)郁闭度为0~0.1的橡胶林,土沉香幼树生长适中。4)主成分分析表明,套种于橡胶林郁闭度为0.2~0.3的土沉香幼树各指标综合得分最高,其3 a生橡胶林较适宜土沉香幼树混交套种种植。  相似文献   

18.
<正>裂叶榆,榆科榆属,一般多生长在斜坡或山谷。上世纪60年代以来,玛纳斯县为丰富树种,从东北引进了裂叶榆,零星栽植。随着苗木市场的繁荣,凭借裂叶榆自身优良表现,从2007年开始大面积繁育,并进行人工造林,最多时玛纳斯县裂叶榆种植面积达48 hm~2。1玛纳斯县裂叶榆引种概况1.1引种试验点分布及气候情况  相似文献   

19.
三、常见观赏棕榈植物的介绍 1、长刺棕(巴西扇棕) 长刺棕,又名巴西扇棕,属贝叶棕亚科,长剌棕属.形态特征:茎单生,高3~4m,被叶鞘纤维和长刺所包裹.叶直径90~100cm,掌状深裂,裂片35~45片,劲直,裂片先端长尖,2裂.果球形,直径2~2.5cm,黄绿色.产地:巴西及阿根迁,可在-6℃地区生长.我国华南与东南省区有引种,生长良好.经济用途:适于我国南方庭园栽培,供观赏.果可食;种子可榨油.  相似文献   

20.
最近,我们在白云山姑嫂坟附近,发现一种属兰科芋兰属的毛叶芋兰 Nerviliaplicata,其铺地连片,生长在台湾相思疏林下红壤土山坡上的草丛中,分布面积约两百平方米。毛叶芋兰在全国分布仅有广东、云南、四川三省。据查资料,南昆山、鼎湖山还没有发现有其分布,《广州植物志》上也没有记载。毛叶芋兰是白色圆球形的块状茎,直径3~10毫米。叶1枚稀2枚,贴地而生,叶柄长0.3—1.5厘米。花凋谢后长叶,叶枯冬眠,五月花先于叶开放,花葶直立,高约10—20厘米。叶的表面带锈色,背面紫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