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刺参全体重(W)与躯体重(W1)为线性函数关系,其回归曲线为W1=0.1537900+3.7001(r=0.9874)。采用海区调查和室内实验相结合方法,研究了刺参夏眠特点。不同年龄组群的夏眠临界水温各异,1龄为24.1℃,2龄为22.9℃,2~3龄21.8℃,3龄以上21.8℃;体重25克以内的个体77.8%消化道无明显退化,尚能继续摄食,不夏眠;消化道退化是在摄食强度降低的前提下发生的;肠退化成一条长度与体长近似,直径不足1毫米的细线;夏眠期间各龄的个体仍有活动,越小活动越频繁;夏眠期间各龄减重明显,1龄、2龄、2~3龄与3龄以上的失重率分别为52.8%、39.7%、45.5%、30.4%  相似文献   

2.
采用人工降温的低温饲育与自然水温的常温饲育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刺参夏眠致因及解除方法。降温饲育:实验期间各年龄群正常摄食每头平均日摄食量亲参0.184克,1龄0.165克,2龄0.317克,2-3龄0.315克,3龄以上0.412;消化道形态正常,小肠组织结构完好无缺;性腺退化不明显,内眼可辨雌雄处于成熟或排放期;体重呈正增长,每头平均组建随温度升高日摄食量逐渐直至停止摄食;消化道退化显著,小  相似文献   

3.
采用人工降温的低温饲育与自然水温的常温饲育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刺参夏眠致因及解除方法。降温饲育:实验期间各年龄群正常摄食每头平均日摄食量亲参0.184克,1龄0.165克,2龄0.317克,2-3龄0.315克,3龄以上0.412;消化道形态正常,小肠组织结构完好无缺;性腺退化不明显,肉眼可辨雌雄处于成熟或排放期;体重呈正增长,每头平均日增重1龄0.543克,2龄0.410克,2-3龄0.875克,3龄以上0.06克。常温饲育:各年龄组群随温度升高日摄食量逐渐降低直至停止摄食;消化道退化显著,小肠组织结构仅留有表皮、肌肉、内表皮;性腺退化迅速难以发现,肉眼难辨雌雄,处于休止期;体重呈负增长,每头日平均增重1龄-0.648克,2龄-0.753克,2-3龄-1.227克,3龄以上-1.818克。水温是刺参夏眠的主要外因,降温饲育可解除夏眠  相似文献   

4.
刺参南移南麂岛(27°27′N,121°05′E)生长良好,发育正常。成参夏眠从6月上旬开始,11月中旬结束,历时约160d,水温28℃以上持续时间约30d;繁殖盛期在4月底至5月中旬,水温18~20℃,自繁稚参度夏期间摄食和活动正常,生长良好,成活率50%。本文分析了刺参在浙闽沿海养殖的可行性,提出了利用闲置育苗设施和开发近岸低位坑道养殖刺参及刺参、鲍鱼混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人工育苗及增养殖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对刺参人工育苗及增养殖的试验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突破了一些技术关键,但还存在着一些急待研究解决的课题。本文搜集了国内外有关文献并结合作者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评述,以期进一步促进该项事业的加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总结了中国北方地区刺参增养殖发展现状及主要增养殖方法并根据本地区养殖实践经验,提出了影响刺参生长、成活的基本因素,并就潮间带建池养参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刺参耐温速生群体试验结果:养殖166 d,耐温种群,速生种群和对照种群的湿体重增长率分别为814.74%、417.87%和3.6%,活率分别为60.63%、46.66%和30.63%;不同种群刺参对升温期反应有着明显的差异,耐温群体夏眠阈值提高了0.7℃,进入夏眠时间延后约15cl.讨论了利用耐温潜能,采用传统选优育种、定向培育、累代选育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2006年8月~11月,在面积33亩的土池塘中,放置10个用60目筛绢围成的6m×6m网箱,每个网箱中放置115、145、175或200个网吊,每个网吊由6个50cm×50cm的聚乙烯网片串成。每个网箱放入体重5.0mg(20万头/kg)或12.5mg(8万头/kg)的稚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0.3~0.5kg。经85d的饲养,培育出幼刺参19.39kg,平均每个网箱1.9kg,规格为540~702mg,成活率4.1%~9.6%。文中讨论了土池网箱培育幼刺参的技术关键,强调应在水温8℃~15℃下尽早放养、适时投喂、加大水交换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概述刺参养殖病害的来源与危害、刺参健康养殖的水环境保护及关于刺参健康养殖的水环境保护问题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刺参南移浙江省南麂岛养殖、育苗及放流实践。肯定刺参在浙闽沿海养殖前景.提出了利用岛礁放流增殖,主攻池塘(虾塘)改造养参和加强遗传育种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刺参养殖业发展迅猛,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缺乏科学规划,规模无序扩张,忽视养殖质量管理,生产工艺不规范,种质退化,病害频发。本文从搞好宏观规划、完善政策法规、健全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刺参养殖业管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在水温9.0-16.0℃下,将体质量0.5g±0.2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放养在放置了混凝土制的中空型(A类)、楼层型(B类)和井字型(C类)附着基的塑料水槽(45cm×31cm×30cm)中,投喂配合饲料,采用每周清洗一次附着基(A’组、B组’和C’组)和不清洗附着基(A组、B组和C组)的方法饲养80d,研究了3种形状附着基对仿刺参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清洗对仿刺参特殊增长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清洗与附着基形状的交互作用对仿刺参特殊增长率有显著影响(P〈0.05)。清洗的楼层型附着基组(B’组)特殊增长率最高,不清洗的楼层型(B组)最低,两者之间差异显著。饲养的前60d,放置不同形状附着基的水槽水中亚硝酸、氨氮和COD等的含量低而稳,各组间差异不显著。但后期各组上述水化学指标急剧上升;定期清洗的水中均低于不清洗组。放置附着基而不清洗的水槽中的仿刺参体腔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酸性磷酸酶(ACP)和溶菌酶(LYS)的活性分别比冲洗的水槽中高32.28%、9.17%和5.71%。A组仿刺参体腔液中SOD的活性与A’组差异极显著(P〈0.01),B组与B’组差异显著(P〈0.05),C组与C’差异极显著(P〈0.01)。文中从生态作用和空间面积比例等讨论了附着基结构与功能对仿刺参生长影响的机理。  相似文献   

13.
刺参养殖日益受到广泛重视,养好刺参涉及的因素很多,特别是水质和苗种放养的条件要求十分严格,必需加予重视。  相似文献   

14.
刺参是我国海水养殖的主要对象,影响刺参生长及成活因素诸多,已有许多报道。本文作者结合当地养殖刺参实际,围绕地域选择、增养方式、底质组成、水温条件、盐度范围、饵料成分、运输方法、密度大小及个体规格等诸因素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5.
16.
针对刺参人工育苗中常见的幼虫烂胃,变态率低和稚参死亡量大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通过选好亲参;改善投饵,保持良好的水环境条件,控制幼虫密度和稚参附着密度以及病害防治等措施,可以减少或避免上述问题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7.
王摆  高杉  周遵春 《水产科学》2021,40(2):239-243
在仿刺参夏眠前后(6—10月),原位采集仿刺参养殖池塘的沉积物—水界面样品,检测沉积物上覆水的氨氮、亚硝态氮、硝态氮和无机磷酸盐含量及变化,研究沉积物—水界面氮、磷通量变化规律.试验结果显示,亚硝态氮+硝态氮(NOx--N)通量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规律,8月的NOx--N通量达到极低值,为-(66.12±7.66)mg/(...  相似文献   

18.
在水温9℃~13℃下,将平均体质量0.745±0.3 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随机投放到50cm×40cm×30cm的塑料水槽内,每箱10头,共分为五组,每组3个平行,采用不同间隔时间投喂每kg添加0.5 mg蛋氨酸硒的饲料:第1、2、3、4组分别间隔0、5、10和15...  相似文献   

19.
在水温9℃~13℃下,将平均体质量0.745±0.3 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随机投放到50cm×40cm×30cm的塑料水槽内,每箱10头,共分为五组,每组3个平行,采用不同间隔时间投喂每kg添加0.5 mg蛋氨酸硒的饲料:第1、2、3、4组分别间隔0、5、10和15 d投喂一次,第5组投喂不含硒的饲料(对照组)。60d的饲养结果表明:间歇投喂含硒饲料各组仿刺参的成活率和特定生长率差异不显著,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每隔5 d投喂一次含硒饲料的刺参体腔液中SOD活力(78.34U/ml)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谷胱甘肽的浓度(2.87×10-5mol/L)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连续投喂含硒饲料的仿刺参体内的酸、碱磷酸酶活性(2.42U/ml,5.76U/ml)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建议在生产中宜每日或最多间隔5 d投喂含硒饲料。  相似文献   

20.
2007年5~8月在大连瓦房店市交流岛乡一口面积2.36 hm2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池中放置10个200目5m×5m×2.0m和1个长2.0m×宽1.5m×高1.0m的网箱,采用3种方法促进仿刺参繁殖和附着.第一种是让其在室内产卵后发育到耳状幼体初期时,放到室外的大网箱中正常培育.第二种是在室外的小网箱中催熟、产卵,发育至耳状幼体初期放到大网箱中培育.第三种方法是把种参放在大网箱中自然促熟、产卵和培育.经40d的试验,共催产亲参126头,获受精卵1.98亿粒,孵出耳状幼体1.03亿,孵化率52.02%,培育出稚参16.91万头.室内水槽中催产、受精和孵化的效果与室外网箱差异不显著,但室外网箱催产、受精和孵化操作简单,易于大面积推广和生产绿色稚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