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西全 《中国饲料》2001,1(3):30-31
对于生长肥育猪 ,为使氨基酸对蛋白质 (CP)合成有效 ,日粮氨基酸必须适量且达到均衡。ARC(1 981 )曾建立相对日粮CP的理想氨基酸模型 ,建立了必需氨基酸之间的合适比例和赖氨酸对总CP的比例。理想CP中最适宜的赖氨酸含量 ,一般在 65~ 70g/kgCP之间 ,相对于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比例为 45∶55(ARC ,1 981 ;Wang和Fuller,1 989)。在玉米 -豆粕日粮中添加少量赖氨酸 ,该日粮中赖氨酸相对CP的比例 ,约在 45~ 55g/kgCP之间。实际配制中为达到理想CP氨基酸模型 ,需加入大量人工合成赖氨酸和其他必…  相似文献   

2.
支链氨基酸是蛋白质中常见的氨基酸,包括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由于支链氨基转移酶和支链α-酮酸脱氢酶是三种支链氨基酸代谢通路的共同酶,因此,支链氨基酸之间存在拮抗作用。这两种酶最有效的激活因子是亮氨酸及其代谢产物α-酮异己酸。日粮中过高的亮氨酸,会增加肌肉的分解代谢,影响猪的生长性能。因此,保育猪阶段,建议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的理想模式为100∶100~150∶50~60∶65~70;生长育肥猪阶段,建议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的理想模式为100∶110~150∶45~55∶65~75。  相似文献   

3.
0~3周龄北京鸭氨基酸理想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依据扣除法原理,根据现有氨基酸需要量标准和目前的研究结果规划出一种氨基酸模式,依次将模式中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扣除20%,而非扣除的氨基酸量保持不变,来确定扣除某一种氨基酸后对育雏期北京鸭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确定出理想的氨基酸比例。试验共设6个处理组,为6种氨基酸模式,每个处理设4个重复。结果表明:北京鸭育雏期氨基酸理想模式为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100:42:22:38:48。  相似文献   

4.
1概念理想氨基酸平衡模式(Ideal Amino Acid Pattern,IAAP)是与理想蛋白质(Ideal Protein,IP)相对应而言的,二者的内涵相同,即氨酸酸组成、比例与动物(猪)需要完全一致的蛋白质。具体地讲,IP是指含有最佳氨基酸模式的蛋白质;IAAP指理想蛋白质各必需氨基酸的组成相对于参比氨基酸(赖氨酸)的比例关系。至于为何将赖氨酸定为参比氨基酸的主要原由有以上几点:赖氨酸是以谷物为基  相似文献   

5.
同时测定保育后期仔猪赖氨酸和苏氨酸需要量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岩瑞 《养猪》2005,(3):1-2
猪对某种氨基酸(赖氨酸除外)的需要量会随赖氨酸水平的不同而变化。所以,描述某种氨基酸的需要量.最好用该氨基酸和赖氨酸的比例(氨基酸/赖氨酸)来表示。这样有两个好处:(1)相比氨基酸含量在饲粮中的变化范围.这一比例变化幅度较小,因此它更具可比性。(2)一旦该比例得到确认,便可计算出不同赖氨酸水平的饲粮对该氨基酸的需要。为了使该比例有意义.在研究猪对这种氨基酸与赖氨酸需求的比例时.  相似文献   

6.
氨基酸对动物生产的经济效益有很大影响。蛋氨酸与赖氨酸比例的各种推荐量存在差异。如用蛋氨酸羟基类似物作蛋氨酸源研究最优含硫氨基酸与赖氨酸的比例,其生物学效价的计算则尤为关键。适当的理想蛋白模式与DL-蛋氨酸的联合使用,经济回报最高。  相似文献   

7.
肉用仔鸡氨基酸营养研究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由于“理想蛋白质”概念和用可消化氨基酸配制日粮观点的风行,许多学者在氨基酸需要量及其模式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本文综述国外学者在肉用仔鸡上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供同行参考。l赖氨酸:理想蛋白质中氨基酸模式通常是以赖氨酸为基础,因而,确定可消化赖氨酸需要量就显得尤为重要,有关研究最新结果列于表1。需要指出的是,肉用仔鸡生长速度并不影响赖氨酸需要量。这是由于快速生长的肉用仔鸡可通过增加采食量提高赖氨酸进食量(Han和Baker,1991)。其次,研究时判据的不同也会影响需要量。Han和Baker(1994)…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獭兔育肥后期饲粮中适宜的赖氨酸和含硫氨基酸比例,选择3月龄白色獭兔30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50只;对照组饲喂赖氨酸(0.80%)与含硫氨基酸(0.56%)比例为1∶0.7的基础日粮,试验Ⅰ组~试验Ⅴ组通过添加蛋氨酸调整赖氨酸与含硫氨基酸比例分别至1∶0.8、1∶0.9、1∶1.0、1∶1.1、1∶1.2;试验期为50 d,试验期间观察并记录各组獭兔的发病和死亡情况,试验结束时,测定并比较各组獭兔的被毛密度和被毛长度,分析皮张等级及市场比价,计算各组獭兔成活率。结果表明,试验Ⅱ组的被毛密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Ⅲ组、试验Ⅴ组(P0.01),显著高于试验Ⅳ组(P0.05),试验Ⅰ组的被毛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Ⅲ组、试验Ⅴ组(P0.05);不同赖氨酸和含硫氨基酸比例对獭兔被毛长度无显著影响(P0.05);一级皮张以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最多,均为25张,试验Ⅱ组的优级皮比例最高,达到73.33%;与试验Ⅱ组相比,对照组、试验Ⅲ组、试验Ⅳ组和试验Ⅴ组分别少收入4.75%、8.29%、5.70%和13.62%;试验Ⅰ组成活率最高,为100%,试验Ⅴ组成活率最低,为88.00%。综上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赖氨酸含量为0.80%),獭兔育肥后期饲粮中的赖氨酸与含硫氨基酸比例以(1∶0.8)~(1∶0.9)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家畜氨基酸需要量受日粮、环境和基因的影响很大。利用剂量响应试验表达包括必需氨基酸在内的所在因素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猪营养学家首先将体重不同的猪对各必需氨基酸需要量表达为相对于赖氨酸的比例。这一方法的理论基础是 :受许多因素影响 ,氨基酸的总需要量会不断变化 ,但是各必需氨基酸相对于赖氨酸的比例只会在日龄有较大变化时才会产生变化。因此 ,获知在一定阶段内一种必需氨基酸相对于赖氨酸的理想比例 ,就可精确计算在变化情况下赖氨酸的需要量 ,从而就可应用氨基酸模型得知其它几种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 ,这也正是理想氨基酸模型…  相似文献   

10.
试验选用平均体重为(30±2)kg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猪90头,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以玉米-豆粕型日粮为基础,分别饲喂粗蛋白为14%、16%和18%的日粮,3个处理组日粮的赖氨酸、含硫氨基酸、苏氨酸、色氨酸水平相同且日粮理想氨基酸模式为赖氨酸∶含硫氨基酸∶苏氨酸∶色氨酸=100∶61∶64∶18。其目的是研究不同蛋白质水平的氨基酸平衡日粮(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4%、16%和18%)对生长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血清五羟色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种必需氨基酸即赖氨酸、含硫氨基酸、苏氨酸、色氨酸水平相同的条件下,蛋白质水平对生长猪采食量、日增重和饲料增重比有一定影响,但各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日粮蛋白质水平对血清生化指标有一定影响,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理想氨基酸模型下,不同氨基酸水平对莱芜黑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游离氨基酸浓度的影响。选用24头体重为(17.70±2.19)kg的45日龄莱芜黑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处理6个重复,饲喂总赖氨酸水平分别为0.8%、0.9%、1.0%和1.1%的饲粮,并通过添加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保证4个处理饲粮中赖氨酸∶蛋氨酸+胱氨酸∶苏氨酸∶色氨酸(100∶60∶65∶18)一致,预试期7 d,试验期35 d。结果表明:饲粮赖氨酸(Lys)水平对莱芜黑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饲料增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0.9%Lys处理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血清总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0.9%Lys处理血清中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浓度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0.9%Lys处理血清中非必需氨基酸浓度极显著高于0.8%Lys处理(P0.01)。综合各项指标,在理想氨基酸模型下,莱芜黑断奶仔猪饲粮中适宜的总赖氨酸添加水平为0.9%。  相似文献   

12.
NRC以前的工作总结了肥育猪氨基酸对于赖氨酸理想比率的实验证据并发表了该理想比率的析固估计值,本文则对1997年以后发表的资料进行总结,以图对肥育猪的理想氨基酸模式进行更新。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选用90头体重为(9.1±1.4)kg的三元(大白×长白×北京黑)杂交商品仔猪 ,研究在中国实际条件下 ,赖氨酸与蛋白质比例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血清尿素氮和血清游离氨基酸浓度的影响 ,以及满足断奶仔猪生长需要适宜的赖氨酸与蛋白质比例。结果表明 ,当日粮赖氨酸与蛋白质比例为5.8g/100g 时 ,仔猪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效率最好 ,且单位增重成本最低 ;当二者比例小于5.8g/100g(为5.2和5.3g/100g)或大于5.8g/100g(为7.2g/100g)时 ,仔猪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效率降低。随着日粮蛋白质水平降低以及氨基酸比例接近理想模式 ,血清尿素氮浓度呈线性下降趋势 ,而血清游离赖氨酸浓度呈线性升高趋势。由上可得出仔猪适宜的赖氨酸与蛋白质比例为5.8g/100g。  相似文献   

14.
由于在"理想蛋白质"概念里,赖氨酸被设置为基准氨基酸,有人就错误地推断这个概念的重要性,于是在配合赖氨酸以外的其他氨基酸时,简单地去保持与赖氨酸的理想比例,不管日粮赖氨酸水平可能超过了实际需要。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当日粮赖  相似文献   

15.
免疫应激对仔猪理想氨基酸平衡模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氨基酸部分扣除法研究了人工诱导免疫应激条件下仔猪可消化赖氨酸(DLys)、蛋氨酸(DMet)、色氨酸(DTrp),苏氨酸(DThr)之间的平衡比例。结果表明:仔猪处于正常和免疫应激条件下的理想氨基酸模式存在差异,应激条件下,以可消化氨基酸为基础的这4种氨基酸的平衡比例为DLys100、DMet27、DTrp29、DThr59;正常条件下为DLys100、DMet30、DTrp21、DThr61。  相似文献   

16.
猪赖氨酸需要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焰础 《养猪》2003,(5):13-15
1猪赖氨酸需要量的研究方法1.1饲养试验通过分析饲粮中赖氨酸含量并设置不同的赖氨酸水平,然后观察猪的生长表现来确定需要量,例如NRC(1988)得到的理想蛋白模式。此法简单易行但不准确,观察不到超量氨基酸的反应。1.2氮沉积及氮平衡试验通过代谢试验测定氮的排泄及其在体内的利用率,并根据氮的沉积和饲粮赖氨酸水平,确定赖氨酸的需要量。此方法广为应用(Lewis等,1973;Chen等,1978)。1.3血浆尿素氮法本法的原理在于,当饲粮氨基酸达到平衡时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效率最高,血浆尿素氮浓度最低。试验饲粮除赖氨酸外其他氨基酸均满足需要。随着赖…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日粮不同氨基酸比例对八眉三元猪氨基酸、脂肪酸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取体重约16 kg的八眉三元猪(杜×长×八) 36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参照美国NRC (2012)推荐的日粮氨基酸比例、八眉猪(BMZ)肌肉氨基酸比例、中国地方猪(NYT)推荐的日粮氨基酸比例设计了3种氨基酸比例日粮,分别为NRC组、BMZ组和NYT组。试验期120 d。结果显示,与NRC组和NYT组相比,BMZ组八眉三元猪背最长肌赖氨酸(Lys)和甘氨酸(Gly)含量显著提高(P<0.05),油酸(C18∶1n9c)、顺-9-棕榈油酸(C16∶1)含量显著提高(P<0.05),干物质(DM)、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研究表明,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BMZ组Lys∶蛋氨酸(Met)∶苏氨酸(Thr)∶色氨酸(Trp)为100∶11∶71∶14时,背最长肌中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丰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正>1赖氨酸猪赖氨酸的需要量一直是较为活跃的研究领域,这主要是因为赖氨酸常常是谷物类饲料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其需要量是建立猪理想蛋白模型的基础,机体不能合成赖氨酸,且脱氨基后赖氨酸不能更新复原,也不能被任何一种类似的氨基酸所代替,所以,赖氨酸是猪饲料中最易缺乏的氨基酸之一。在对理想蛋白质的研究中,赖氨酸的研究是研究理想蛋白质的基础和平台,要想充分了解猪营养中理想蛋白质,就必须对猪营养中不同阶段的赖氨酸需  相似文献   

19.
为评价唐山地区产蛋期蛋鸡日粮氨基酸平衡状况,笔者对唐山市丰南区、曹妃甸区、乐亭县、滦南县、滦县、迁安市、遵化市、迁西县、丰润区等县区采集的产蛋期蛋鸡日粮样品进行氨基酸含量测定,并与产蛋期蛋鸡饲养标准和理想氨基酸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各日粮样品的同种氨基酸含量差异较大,尤其是蛋氨酸、赖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等必需氨基酸;与蛋鸡饲养标准相比,各日粮样品氨基酸含量均高于NRC(1994)饲养标准,部分样品蛋氨酸、赖氨酸、异亮氨酸含量低于我国蛋鸡产蛋期饲养标准,其他氨基酸含量均不低于我国蛋鸡饲养标准。与产蛋期蛋鸡理想氨基酸模式相比,各日粮样品的蛋氨酸含量低于理想氨基酸模式值,部分样品的蛋氨酸+胱氨酸含量低于理想氨基酸模式值,除个别样品外,苏氨酸、精氨酸和异亮氨酸含量均不低于理想氨基酸模式值。说明所采集的产蛋期蛋鸡日粮样品氨基酸平衡性较差,蛋氨酸等含硫氨基酸含量不足。  相似文献   

20.
肉仔鸡赖氨酸需要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素梅 《饲料工业》2000,21(12):19-22
虽然赖氨酸 (Lys)在肉仔鸡日粮中是继蛋氨酸之后的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但还是将赖氨酸用作理想蛋白质氨基酸配比中的参考氨基酸。一旦确定了不同鸡龄的最佳理想蛋白质氨基酸配比,就必须针对特定的条件调整 Lys的用量,并由此调整所有其它必需氨基酸的量。该文在肉仔鸡理想蛋白配比的基础上,综述了肉仔鸡赖氨酸的需要量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