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霍山石斛试管丛生芽增殖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更好地保护霍山石斛野生资源,变野生为家种。本试验以霍山石斛试管丛生芽为试验材料,采用3因素3水平L9(33)正交设计方案,考察BA、NAA、KT不同激素及浓度对霍山石斛试管丛生芽继代增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植物激素BA、NAA、KT对霍山石斛试管丛生芽的增殖均有一定影响,其中NAA及KT的影响更为明显,并通过SAS软件统计分析确定三种植物激素的最佳浓度配比分别为:BA 1.5 mg/L,NAA 1.0 mg/L,KT 1.0 mg/L,即霍山石斛试管丛生芽继代增殖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BA 1.5 mg/L+NAA 1.0 mg/L+KT 1.0 mg/L+食糖30.0 g/L+琼脂 8.0 g/L。  相似文献   

2.
以崇明水仙鳞片为外植体材料,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再分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摸索出最有利的组培条件,获得崇明水仙试管小鳞茎,并对组培过程中冷处理时间、鳞片位置及激素配比等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鳞茎冷处理时间以3周为佳;内层鳞片诱导率和再分化率更高;冷处理3周的内层鳞片愈伤组织诱导和再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BA 1 mg/L+2,4-D 0.1 mg/L+蔗糖30 g/L+琼脂4 g/L,诱导率和再分化率分别为48.4%和23.3%。试验摸索出了鳞片愈伤组织途径获得崇明水仙试管小鳞茎的最佳条件,为崇明水仙的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通过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探究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碳源及植物激素对非洲紫罗兰试管苗增殖和生根的影响,同时对比半胱氨酸、抗坏血酸、柠檬酸、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活性炭(AC)对非洲紫罗兰试管苗抗褐化影响的差异,并结合正交试验数据筛选最优培养方案。结果表明,非洲紫罗兰试管苗增殖诱导最优处理为MS+蔗糖20 mg/L+抗坏血酸100 mg/L+6-BA 1.5 mg/L+NAA 0.25 mg/L,非洲紫罗兰试管苗生根最优处理为1/2 MS+蔗糖20 g/L+柠檬酸100 mg/L+NAA 0.2 mg/L。  相似文献   

4.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岩桐离体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岩桐(Sinningina speciosa)无菌试管苗为试材,进行了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培养、试管苗继代增殖培养和试管苗生根培养的对比实验,以求筛选出离体培养的最佳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及其配比。结果表明: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以MS+BA1.0mg/L+2.4-D0.1mg/L最有利于愈伤组织生成,而MS+BA1.0mg/L+NAA0.1mg/L最有利于不定芽生成;试管苗继代增殖最佳组合为:MS+BA2.0mg/L+NAA0.5mg/L;生根培养最佳配比为:1/2MS+NAA1.0mg/L+IBA0.5mg/L。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最适初代诱导、增殖继代生根的培养基配方,建立腊花的组织培养技术体系,以腊花嫩茎尖为实验材料,采用MS培养基,向培养基中添加不同配比组合的KT和NAA,对腊花进行初代诱导培养;设置6-BA和NAA不同激素浓度组合进行增殖培养;选用1/2MS培养基为腊花生根培养的基础培养基,添加IBA不同浓度配比培养实验。最佳初代诱芽培养基为MS+ KT 3.0 mg/L+ NAA 0.2 mg/L+琼脂6.2 g/L+蔗糖30 g/L,pH 5.8,诱导率达88.8%。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 6-BA 1.0 mg/L+ NAA 0.1 mg/L+ 琼脂6.2 g/L+蔗糖30 g/L,pH 5.8,增殖系数为3.6。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 IBA 0.6 mg/L+琼脂6.2 g/L+蔗糖30 g/L+0.1 g/L活性炭,pH 5.8,生根率100%。  相似文献   

6.
汾阳核桃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及分化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中采取汾阳核桃一年生实生苗作为外植体材料,其中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及分化的基本培养基均为改良DKW。试验结果显示:诱导核桃叶片形成愈伤组织的最佳激素配比为:6-BA0.01mg/L+2,4-D0.01mg/L;促使核桃愈伤组织增殖的最佳激素配比为:BA0.01mg/L+2,4-D0.8mg/L;诱导核桃愈伤组织芽分化的最佳激素配比为:KT 0.8 mg/L +NAA0.4mg/L。  相似文献   

7.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6):5470-5474
为建立泽林考兰薄层细胞的再生体系,以其试管苗茎尖薄层细胞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激素浓度配比对其类原球茎诱导、增殖、分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茎尖薄层细胞在1/2MS+6-BA 2.0 mg/L+TDZ2.0 mg/L+NAA 0.1mg/L培养基上的类原球茎的诱导率最高,达53.3%;类原球茎在1/2MS+6-BA 2.5 mg/L+NAA 0.1 mg/L培养基上培养40 d后,增殖系数为9.6,类原球茎在1/2MS+6-BA 0.5 mg/L+NAA 0.15 mg/L培养基上培养40 d后分化出小苗,分化率为89.7%;小苗在1/2MS+NAA 0.2 mg/L+AC 0.5 g/L培养基上生根培养40 d后,生根率达94.2%;小苗驯化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长势良好。本研究通过以泽林考兰试管苗茎尖薄层细胞为外植体诱导出类原球茎,建立了泽林考兰薄层细胞再生体系,为泽林考兰试管苗产业化生产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廖倩  胡尚连  曹颖  黄艳  冯璐璐 《种子》2016,(5):87-90
为解决我国地理标志性农产品北川花魔芋良种繁育体系的缺乏、种芋带病等难题,促进产业的发展,研究了不同外植体、不同激素及浓度配比对花魔芋愈伤组织诱导、试管微球茎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外植体为幼嫩叶柄,在MS+ 1.0 mg/L 6-BA+0.5 mg/L NAA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48.3%;经继代培养可获得3种不同愈伤组织类型,其中Ⅲ型愈伤组织具有最佳增殖频率,增殖频率为90.8%;以Ⅲ型愈伤组织诱导产生试管微球茎时,最适培养基为MS+2mg/L 6-BA+-0.5 mg/L NAA+-5%蔗糖,培养4周后,可获得大量生长良好且带芽点的试管微球茎.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贵州茶树组培快繁技术,采用湄潭苔茶地方良种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通过不同培养基、激素和浓度配比试验,得到适宜芽诱导的培养基配方为1/2MS+6-BA2.0mg/L+NAA0.1mg/L+Vc1.0g/L+AC1.5g/L,芽诱导率可达68%;适宜芽增殖的培养基配方为MS+6-BA0.2mg/L+NAA0.1mg/L+GA33.0mg/L。  相似文献   

10.
通过组织培养的方法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白杜试管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行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试验时,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BA0.5 mg/L、NAA0.05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此时试管苗的增殖效果最佳,培养27 d,有效嫩茎数为3.433;白杜试管苗生根培养基以1/2 MS+NAA1.5 mg/L+蔗糖20 g/L+琼脂7 g/L为好,培养25 d生根率为86%。  相似文献   

11.
银木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银木2年生小苗的茎段为外植体,建立银木的组织培养和再生体系。研究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生长调节剂、光照条件等因素对银木组培各阶段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嫩茎段腋芽初诱导与生长对培养基的选择不甚严格,在基本培养基MS中即可诱导;增殖培养基为MS+ BA 0.5 mg/L+ NAA 0~ 0.05 mg/L,增殖系数可达3.5以上;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 NAA 0.1 mg/L + IBA 0.2 mg/L,生根率达98%以上。银木的高效快繁体系建立为银木的开发利用和工厂化育苗提供可靠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2.
应用正交设计法优选台湾金线莲快繁培养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台湾金线莲试管苗顶芽为外植体,研究基本培养基、6-BA、NAA、蔗糖4个因素对不定芽增殖培养与生根培养的影响,应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出台湾金线莲快繁培养基。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不定芽增殖与生根培养均有极显著影响。对不定芽增殖培养的影响为:6-BA>蔗糖>NAA>基本培养基。对生根培养的影响为:蔗糖>6-BA>基本培养基>NAA。最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 3.0 mg/L+ NAA 0.3 mg/L+蔗糖20 g/L。最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6-BA 1.0 mg/L+NAA 0.6 mg/L+蔗糖40 g/L。  相似文献   

13.
为建立4个玉簪新品种的组培再生体系,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质量浓度6-BA和2,4-D,研究其外植体组培苗的愈伤组织诱导以及继代扩繁的最适生长培养基。愈伤组织的诱导中,高浓度的6-BA(≥3.0mg/L)与低浓度的2,4-D(≤0.1mg/L)配比有利于愈伤组织的生成。MS+1.0mg/L6-BA+0.3mg/LNAA+35g/L蔗糖+12g/L琼脂的培养基可以使HostaBigDaddy(编号H1)和‘金鹰’(编号H2)的增殖倍数分别达2.54和2.78,而MS+1.0mg/L6-BA+0.2mg/LNAA+30g/L蔗糖+11g/L琼脂可以使‘小黄金叶’(编号H6)的增殖倍数达3.01,而最适宜H15增殖的培养基则是MS+3.0mg/L6-BA+0.1mg/LNAA+30g/L蔗糖+12g/L琼脂。研究结果为4个新品种玉簪愈伤组织的诱导及组培扩繁研究提供了有利数据依据,在此方法下愈伤组织诱导率最大,并且扩繁增殖倍数最大。  相似文献   

14.
无病毒百合组培种球快速繁殖体系的建立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铁炮百合(Lilium Longiflorum)感病种球为材料,对热处理后的种球进行了培养基附加物和移栽基质的优化,建立了无病毒组培种球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以MS为基本培养基,当附加植物激素NAA和KT时能促进子球再生,再生率达86%以上, 在0.2mg?L-1NAA和 0.4mg?L-1 KT的培养基中平均再生子球数显著增多;附加5mg?L-1多效唑培养基能促进子球增大,3mg?L-1多效唑有利于子球再分化;活性炭对子球增大无明显影响,但适当浓度的活性炭能提高培养子球的品质;高浓度蔗糖能促进子球增大,但对子球再分化有抑制影响。蛭石:土、珍珠岩以及珍珠岩:土作为基质时,均能达到较高的成活率和株高,但在珍珠岩:土为3:1作为基质移栽组培球,其成活率和生长状况最佳。37℃热处理随着处理天数的增加,处理后培养鳞片的成活率和子球再生率显著下降,但处理20天子球再生率只能达40%左右,但LSV检出率明显低于未处理的种球,脱毒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5.
对单叶省藤组织培养中影响不定根诱导的因素进行研究,以解决单叶省藤生根率低的问题。以增殖培养10代的单叶省藤组培苗为材料,研究培养基中的离子浓度、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浓度、活性炭及剪切方式对根系诱导的作用。结果表明:培养基中的大量元素、活性炭及NAA的浓度变化对单叶省藤组培苗的生根率有极显著影响;组培苗的剪切方式对生根率也有显著影响;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大量元素+NAA 0.5 mg/L+糖20 g/L。  相似文献   

16.
东方百合试管鳞茎形成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管鳞茎培养是百合种球培育的关键技术环节。为探讨不同种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和不同浓度蔗糖对东方百合试管鳞茎形成的影响,试验采用正交设计,筛选出最优诱导培养基为MS+0.2 mg/L KT+1 mg/L NAA+40 g/L蔗糖;最优膨大培养基为1/2 MS+0.2 mg/L KT+1 mg/L NAA+15 mg/L PP333,此条件下膨大率可达到80%以上;最优生根培养基为1/2 MS+0.05 mg/L NAA。  相似文献   

17.
旨在研究金边阔叶麦冬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分析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金边阔叶麦冬地下茎芽和叶片愈伤组织诱导、芽分化及试管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MS+BA 1.0 mg/L+NAA1.0 mg/L为地下茎芽诱导愈伤组织最佳的培养基,诱导率达100%;MS+BA 1.0 mg/L+NAA 0.5 mg/L为叶片诱导愈伤组织较为理想的培养基,诱导率为52%。地下茎芽形成的愈伤组织其芽诱导率、芽增殖倍数明显高于叶片,诱导率高者达100%,增殖倍数高者为4.6。金边阔叶麦冬试管苗生根的较为合适的培养基为1/2MS+IBA 0.5 mg/L和1/2MS+IAA 0.25 mg/L,生根率达100%,平均生根数量在5根以上。试管苗移栽苗成活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8.
红花长寿花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50002 福建省福州金山福建农林大学园艺植物生物工程研究所  相似文献   

19.
以大花朱顶红‘Red Lion’鳞茎作外植体,研究其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外植体消毒方法为0.1 %升汞浸泡8 min,污染率仅为5 %,外植体正常生长;最适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 + 6-BA 2.0 mg/L + NAA 1.0 mg/L + 3 %蔗糖+Vc 0.2 g/L,可直接诱导成完整植株;Vc对外植体褐变的抑制效果好于AC;将培养60 d左右的试管苗移栽于草炭、珍珠岩和蛭石体积比为1:1:1的混合栽培基质中,成活率达100%。  相似文献   

20.
5个酿酒葡萄品种组织培养及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建立酿酒葡萄离体培养及植株高效再生体系,以5个酿酒葡萄品种花药和茎尖为外植体,利用组织培养法,研究了外源激素、基因型对外植体培养及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茎尖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均优于花药。茎尖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B5+NAA 0.5 mg/L+6-BA 1.0~2.0 mg/L;在此培养基上添加AgNO3 10 mg/L或PVP 1000 mg/L对花药愈伤组织诱导较好。茎尖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为:B5+NAA 0.01 mg/L+6-BA 0.5 mg/L+GA3 0.2 mg/L,最高分化率达100%。本试验成功地建立了酿酒葡萄茎尖愈伤组织诱导、再分化芽苗再生体系,该结果可为酿酒葡萄良种快繁以及遗传转化体系建立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