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森林是最具生命活力的城市基础设施,具有不可替代的最大生态效益,建设城市森林,改善生态状况,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生态文明、生态安全、生态建设在城市中的最高体现,也是科学发展观对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必然要求。通过对森林城市建设和洛阳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的简要分析,阐述了森林城市建设在林业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森林是人类的摇篮,也是民生的重要基础,森林兴则文明兴,森林衰则文明弱。 近年来,森林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被推到了重点开发和扶持的最前沿。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美丽中国"的建设思路,我国林业进入了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总目标、以改善生态改善民生为总任务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3.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已经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了社会主义建设布局中,为了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全党以及全国人民都要加入到了热爱自然、保护生态队伍中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森林防火是一项关键的内容,在社会主义新阶段,一定要着力分析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的关系,从而在森林防火的实践中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对森林防火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希望可以有效提高森林防火水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结合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的目标任务要求,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分析广东省森林生态体系建设现状、总体布局以及存在问题,探讨森林生态体系布局调整与优化对策,阐述构建五大森林生态体系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功能定位和建设重点,并提出了构建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建设的支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5.
陈尖  黎明 《中国林业》2011,(4):18-21
发展城市森林体系建设,呼唤森林回归城市,从根本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广东率先探索生态文明发展道路,提出打造宜居广东,建设美好家园的目标,把城市森林建设纳入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掀起了城市森林建设热潮。各地纷纷采取不同举措,加大投入力度,加快造林绿化步伐,高标准、高质量地营造秀美的城市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统筹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总体布局,并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全面部署,要求全党、全国人民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森林防火工作者应准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重大意义,从林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中,着力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主动作为,在实践中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7.
2012年12月27日,北京国林宾馆外寒风阵阵,而国林宾馆会议室内却暖意融融。来自全国各地的林业厅局长们汇聚北京,参加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共商2013年全国林业发展大计。会上,国家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赵树丛作了题为"全面提升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发展水平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贡献力量"的重要讲话。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建龙代表局党组通报了2012年林业工作完成情况和2013年林业工作安排意见。副局长印红、孙扎根,局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局纪检组组长陈述贤,副局长张永利,局总工程师陈凤学,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专职副总指挥杜永胜,武警森林指挥部主任何宏成,国家林业局老领导王志宝、李育材、赵学敏、江泽慧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8.
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总要求,探讨森林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从兴隆县林业发展情况,探讨如何加强森林文化体系建设,并对文化体系建设提出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人与自然离不开生态文明的和谐共生,人类应对生命和自然界要保持尊重。从提高平陆森林覆盖率、改善区域小气候、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阐述了阐述了建设林业生态文明要加大造林绿化,巩固绿色成果,从而实现林业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0.
张莉 《森林公安》2015,(5):30-31
党的十八大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保护环境资源是一项重大民生问题,事关中华民族福祉和未来.为适应新形势下对生态文明建设和提高环境治理能力的新要求,进一步回应人民群众对改善生态环境现状的新期待,顺应时代需求,甘肃森林公安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责任感,增强保护生态文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带队伍抓建设,积极做好森林及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工作,严厉打击毁林占地、破坏野生动植物等违法犯罪行为,充分发挥森林公安保护生态安全的独特职能,为发展甘肃生态林业、民生林业提供强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森林公安机关作为林业的建设者、保卫者,加强自身形象建设,对于更好地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森林公安肩负着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安全、保卫国家生态安全的特殊职能.在保卫现代林业建设成果、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大局、维护林区社会和谐的新形势、新任务下,森林公安机关如何做好队伍形象建设,关系到发挥行业公安职能、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和提升森林公安队伍整体形象等战略问题. 加强森林公安队伍建设有利于适应新时期森林公安工作的要求,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增强公安队伍的拒腐防变能力,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袭.同时,有利于促进森林公安队伍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联系,密切警民关系.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的底线是生态安全,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人与自然和谐是生态文明的根本要求。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键和纽带。因此,林业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进程中肩负着特殊使命。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并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使我国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和纽带。森林资源是林业发展的基础,是林业的命脉,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因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就要求我们全面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在不断增加森林资源数量、加快生态恢复的同时,切实严格保护和科学经营好森林资源,不断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优化森林生态系统结构,改善生态系统功能,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的多种需求。我们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重点把握好以下六个方面,扎实推进我省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4.
森林生态旅游开发如何运用体验营销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首先就要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因为森林生态旅游是林业行业面向社会的窗口,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建设和保护生态,而且要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政治报告,这是党中央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新思维。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承担着建设森林生态系统、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改善荒漠生态系统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职责,肩负着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重任。为了更好地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省林业厅近期组织部分专家,就如何充分发挥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特殊作用开展研究探讨。本刊从第2期起陆续发表相关研讨文章。主体内容是:阐述林业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探讨如何进一步发挥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以及各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的成就、经验、做法等。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是生态文化,大力弘扬生态文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人类文明的进步与林业发展相生相伴,森林是人类生命的摇篮,孕育了灿烂的生态文化,森林公园是连接林业与社会的桥梁,通过森林公园旅游,既向社会展示了林业建设的风采和成  相似文献   

17.
刘鹏 《新疆林业》2014,(1):15-17
国有林场在林业生态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发挥着独特作用,是林业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国有林场的森林是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管护的主体和骨干,点多面广,并形成了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大价值的森林生态系统。国有林场又是国家重要的林业产业基地,而且还是森林食品、森林药材、花卉、种苗等重要生产基地和宣传林业生态文化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18.
发展现代林业,要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总目标,以改善生态、改善民生为总任务,为建设美丽中国夯实生态基础。具体讲,就是要紧紧抓住"四条线"。一是划定红线。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要求,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划定生态红线,切实保护好现有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及其生物多样性,努力构建起科学合理的国土生态安全格局。二是守住底线。要树立保生态就是保民生的理念,把确保人们的基本生态需求作为我们的底线,坚决避免新的生态破坏。  相似文献   

19.
文中通过文献分析梳理我国关于生态文明与森林文化及其体系间关系的已有研究,发现现有森林文化体系未能适应新时代生态文明阶段的客观需求,运用比较分析法对现有森林文化体系进行对比分析,据此进一步归纳出现有森林文化体系的缺陷;基于三维管理金字塔理论重构面向生态文明的森林文化体系,形成森林文化“内涵层次—活动领域—文明过程”三维体系,分析各维度的递进规律;提出在生态文明阶段应着力构建更能适应生态文明时期的森林文化内容,从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0.
《中国城市林业》2009,7(1):46-46
国家林业局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按照“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采取多种形式和措施,积极推进城市森林建设,改善人居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