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福建省山地坡面风景游憩林单因素美景度评价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风景游憩林美景度评价结果可用于指导风景游憩林的构建,也可为建立风景游憩林美学特征和审美态度的心理物理模型积累基础研究数据。采用美景度评判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SBE)对福建省山地坡面风景游憩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风景游憩林的质地、冠形的可辨度、统一度和对比度、斑块边界线、树种组成及年龄结构、群落垂直结构、混交方式等对森林风景的美景度均有一定影响。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福建省山地坡面风景游憩林的构建技术,包括斑块质地的构建、斑块边界线的构建、不同林分年龄风景游憩林管理、群落垂直结构管理、树种组成及配置等。 相似文献
2.
京西山区风景游憩林季相景观评价及经营技术原则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科学经营京西山区不同季相的风景游憩林,该文采用美景度评价法(SBE法)分别对这一地区主要风景游憩林的春景、夏景和秋景景观进行了评价。应用数量化理论Ⅰ建立了美景度和各景观因子类目之间的景观评价、预测多元回归模型,并据此分析得出春季、夏季和秋季风景游憩林经营技术原则。研究表明,京西山区风景游憩林季相景观非常丰富,依据该文研究形成的森林季相景观经营技术原则可进一步提高京西山区风景游憩林的景观水平。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风景游憩林抚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作者认为 :风景游憩林是特种用途林中的一个重要林种 ,风景游憩林抚育是风景游憩林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 .科学的抚育可以改善风景游憩林的林分条件 ,从而有利于风景游憩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进一步发挥 .该文全面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在风景游憩林抚育领域研究的进展状况 ,包括风景游憩林抚育遵循的一般原则 ,抚育措施对风景游憩林景观质量、游憩条件、生态因子的影响以及风景游憩林抚育前后的景观评判 ,表明风景游憩林抚育应是提高景观质量、游憩条件同改善生态条件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完整统一 ;风景景观评判最好采用心理物理学方法中的美景度评判法 (SBE) .文中同时也指出了风景游憩林抚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5.
京郊风景游憩林侧柏-刺槐群落林下植被种间联结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北京市郊区风景游憩林侧柏-刺槐群落林下23种主要植物种进行种间联结性的测定与分析。运用方差比率法(VR)分析表明,种群间的整体联结性为不显著的负联结,不同种群趋向于独立,所调查侧柏-刺槐群落林下植被处于不稳定阶段;综合利用2χ统计量、成对物种联结系数AC和Jaccard指数对成对物种的种间联结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多数种对间的联结性不显著,种间资源竞争不明显。该群落应在风景游憩林经营的基本原理指导下,进行适当的修枝、间伐,调整林分密度,以促进林下植被的生长,提高森林景观的美景度。 相似文献
6.
应用心理物理学方法,对新疆喀纳斯旅游区15处主要景点进行了林外景观美景度评价,并采用数量化理论I建立了景观美景度与构景要素之间的数量化回归模型。评价结果显示,喀纳斯旅游区月亮湾、观鱼亭、卧龙湾等景点的林外景观美景度相对较高,花楸谷、喀纳斯村、总库等少数景点的林外景观美景度相对较低。建模结果表明,影响喀纳斯旅游区主要景点林外景观美景度的关键构景要素有景观整体组合状况、森林盖度、对比度、人为活动影响和水体状况,其中景观整体组合状况对景观美景度的影响率相对最大,水体状况影响率相对最小。 相似文献
7.
8.
9.
为量化评价广州市园林绿地中木质藤本景观,将木质藤本景观分成附壁、立柱和悬蔓式,篱垣和栅栏式,棚架式,屋顶和廊架式等4类作为评价样本,拍摄样本照片作为评价媒介,运用心理物理学派的美景度评判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SBE)进行评价,并对评判值做标准化处理。结果表明,各类型木质藤本景观的美景度从高到低依次是:附壁、立柱和悬蔓式(0.043 9)、屋顶和廊架式(0.015 1)、棚架式(-0.019 7)、篱垣和栅栏式(-0.036 0);从色彩、层次、绿视率、植物配置、生长状况等方面对4类木质藤本景观进行分析,归纳出适合不同园林应用形式的木质藤本,为园林绿地中木质藤本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京郊侧柏刺槐混交林植物物种组成特征对林内景观美景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郊区风景游憩林侧柏刺槐混交林研究表明,侧柏刺槐林中,林内景观美景度差异与乔木层树种数量呈非线性相关,无其他伴生树种的林内景观美景度最高,两种以上伴生树种其次,而一种伴生树种为最低;伴生树种以黄栌为好,蒙桑和栾树其次,油松最低;两个主要树种的比例基本以其中一种占优势时,其景观美景度值高,且以刺槐的比例高时,林内景观美景度值更大;其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指数与林内景观美景度标准化绝对值成正比关系,即林下物种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越大,其林内景观美景度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相似文献
11.
12.
秋季观赏植物单株美景度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秋季观赏植物的主要观赏特征,采用美景度评判法分别对66张秋季观叶植物照片,74张秋季观果植物照片,46张秋季观花植物照片进行美景度评价,并利用多元数量化模型I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建立了各类观赏植物的美景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影响秋季彩叶植物美景度的主要景观要素是彩叶色泽、树干清晰度、前景、彩叶聚集度、树叶疏密度和树形6个要素;影响秋季观果植物美景度的主要景观要素是果实醒目程度、颜色数量、大小、分布情况、枝叶数量、果实成熟度、丰富度和主色彩8个要素;影响秋季观花植物美景度的主要因子是花朵或花序大小、花序类型、主要花色和主要观赏部位4个要素。 相似文献
13.
《江西农业学报》2022,(8)
基于20002013年的MODIS-NDVI数据和气象数据,利用CASA模型对秦岭山地植被净第一生产力(NPP)进行了模拟估算。结果表明:20002013年的MODIS-NDVI数据和气象数据,利用CASA模型对秦岭山地植被净第一生产力(NPP)进行了模拟估算。结果表明:20002013年秦岭山地植被年均NPP为833.87 g C/(m2013年秦岭山地植被年均NPP为833.87 g C/(m2·a);不同类型植被的NPP表现为栽培植被<草丛<草甸<针叶林<灌丛<阔叶林;各季植被的NPP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秦岭山地植被NPP与当月气温及前1个月、2个月、3个月气温均呈显著正相关,但受当月气温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4.
15.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3,(10):1432-1435
In the research, trees along 42 roads in Chongqing were explored and es- timated in terms of aesthetics, and aesthetic tendency and major influential factors of aesthetic value of street greenbelts in Chongqing arterial roads were estimated with phychophysical method to establish SBE model of arterial road greenbelts land- scape. 相似文献
16.
17.
18.
运用美景度评价法对上海高校新校区水景进行美学评价,并利用SPSS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构建其美景度评价模型,通过此模型认识校园水景空间各景观要素与其美景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植物对上海高校新校区水景美景度影响最大,其次为水景类型、水岸、建筑、桥梁等。最后针对上海高校新校区水景空间植物及水岸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设计建议,以期为高校水景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近自然森林经营在辽东山区次生林恢复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改造辽东山区存在的一定面积的低质、低效天然次生林,以1973年辽东山区20年生杨桦林为研究对象,采用3种近自然经营措施(B、C、D)及1种皆伐改造措施(A),研究40a后的改造效果.结果表明:由于采取不同的改造措施,2011年B区红松(Pinus koraiensis)平均胸径略低于红松纯林,但可以同时获得大径级阔叶材,效果最好.2011年各试验区林分总蓄积量存在较大的差异,B区林分总蓄积量最高,为315.4700 m3·hm-2,比A区提高了14.45%,D区最少.在3种近自然森林经营方式下,林分中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和山杨(Populus davidiana)逐年减少,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Thunb.)Koidz.)、水曲柳(Fraxinus manshurica)、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和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等珍贵阔叶树种逐年增多.林分现在已经演替为针阔混交林.与A区相比,B区、C区和D区土壤理化性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可见,对次生林进行抚育改造冠下“见缝插针”引进红松,并适时进行抚育间伐(B区),林分总收获量高于红松纯林(A区),并且土壤质量有所改善,效果最好.对次生林进行皆伐改造后营造红松纯林,最后一次幼林抚育保留有培育前途的萌生阔叶幼树(D区),虽然林分总蓄积量低于红松纯林,但林分结构和土壤质量有所改善.综合考虑,4种改造方法中B效果最好,C次之,A最差.试验结果对辽东山区的低质、低效天然次生林的改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东部山地混牧林可控阈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辽东山区的林业和牧业一直是既互相依存又互相矛盾的两个行业,混牧林业的提出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依据。通过4年时间的定位观测及调查研究。对辽宁省混牧林业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等进行了系统研究,针对该区域森林生态环境的基本特征。制定出科学、简明、具有可操作性的林牧结合阈值:(1)幼林林分伤害指数临界阈值不能高于50;(2)截取利用牧草生物量(地上部分)50%为最佳值;(3)选择混牧林的坡度应小于30度。A层土容重不应大于1.3g。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