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实地调查和典型案例分析,提出了苏州农业农村环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政策路径、模式路径、技术路径3个方面提出了新常态下苏州农业农村环境保护对策,以期推进农业农村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
通过实地调查和典型案例,分析提出了苏州农业农村环境保护新常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提出了新常态下苏州农业农村环境保护的对策措施:政策路径、模式路径、技术路径。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处理好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和推进农业农村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生态农村是实现农村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理想模式,以发展第一产业为主的生态农业型农村建设是其主要类型.以江苏省南通市农村为研究单元,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生态农业型的生态农村发展模式评价指标,评价该类生态农村发展综合水平,找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4.
苏州农业现代化水平处于全省前列,苏州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苏州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社会资本参与苏州农村产业发展存在政府职能部门缺位、金融支持服务不够、农民契约精神缺乏、社会资本投资盲目性、农民利益损害等困难和问题。社会资本发挥助力苏州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作用要从破除障碍、规范发展、聚焦富民三个角度进行,实现社会资本“进得来”“留得住”并“活得好”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生态农村是随着国家着力加大农村经济发展所造成农村环境恶化而提出来的一种农村的发展模式。生态农村目前还没有达到普遍公认的程度,但在各界学者多年的经验和研究表明.生态农村是一种最理想最合理的发展模式。本文主要对生态农村的概念及其发展模式做出论述。指出生态农村发展过程中一些不和谐因素,最后提出对生态农村发展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6.
农村养老问题是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首先分析苏州农村基本养老保险经历的历史发展过程,在分析了目前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和加强苏州农村基本养老保险的总体思路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辽西朝阳地区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村生态环境、农产品安全问题以及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已成为各级政府工作中新的重点和难点。针对辽西朝阳地区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客观现实,深入调研,总结分析了当前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现状、类型及特点,提出了防治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对策及措施,对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农村面源污染以及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农村旅游发展对新农村建设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苏州农村旅游资源丰富,农村旅游市场呈现了一日游为主、观光游为主、自驾游为主、总体消费水平不高等特点。据此,对苏州农村旅游市场要深度开发、加强宣传、总体规划、加强农民的参与度、提高农村旅游的收入。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农村环境污染现状与保护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总进程。该文针对我国农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客观现实,分析了当前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类型及特点,从农业生产污染、乡镇企业污染、生活污染3个方面阐明了农村环境污染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形成原因,理清了环境污染问题与农村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综合防治环境污染和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治理对策,以期为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肖翔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0):4661-4663
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为农村发展提供的新机遇,生态文明建设下我国农村发展的可能模式。在此基础上探索水电项目农村移民安置的新对策,使农村移民安置符合我国农村发展模式,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真正使得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农村生态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清臻  楚纯洁  于长立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545-11547
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发展生态产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从河南省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从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林业和生态旅游业4个方面提出了农村生态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并从生态工程建设与环境生态建设两方面对河南省农村生态产业实施过程中的配套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村庭院绿化模式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农村庭院绿化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农村庭院绿化对于提高农村居住环境和人民生活质量有重要的作用。从农村绿化的优势、原则、绿化类型以及农村庭院建设的生态模型等方面对农村庭院绿化的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戴迎华  张春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663-17665
随着国家拉动内需政策的启动,我国农村消费量逐步扩大。十七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通过分析生态消费模式和农村生态文明的内涵及特征,探讨当前我国农村消费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需要转变农村消费方式。而构建农村生态消费模式,是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在农村发展生态消费模式,可以为建设农村生态文明提供有利支撑。因此,需要在农村普及生态消费模式的理念,奠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运用法律手段规范这一消费方式,为可持续消费、生态消费、绿色消费提供制度依据和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近年来国内生态农业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业界和学界对生态文明视角下农村生态旅游行业——生态旅游的兴起、概念和内涵、特点、类型以及功能和开发都展开了研究。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旅游形式,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虽然我国生态旅游的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迅猛,但在这个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极为严峻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从农村经济建设需求方面分析农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意义和前景,然后在此基础上对生态文明视角下农村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5.
<正>在云南省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背景前提下,本文探讨了云南发展高原特色生态经济农业的方法和途径,结合当地中温带和高原气候7个气候类型,介绍了多种经济作物适宜高原生长,发展生态经济农业有明显的优势。从而推动全县高原特色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方向迈进。一、提高认识、系统规划近年来,习总书记多次强调三农问题,高原农业要强,农村要美、农民要富,依靠原有的经济作物种植手段,难度很大。必须发展特色农村经济作物。因为特色农业是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重要途径。因此,高原乡村必须围绕特色经济作物发展之一主线,结合中省市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政策和农村实  相似文献   

16.
<正>在云南省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背景前提下,本文探讨了云南发展高原特色生态经济农业的方法和途径,结合当地中温带和高原气候7个气候类型,介绍了多种经济作物适宜高原生长,发展生态经济农业有明显的优势。从而推动全县高原特色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方向迈进。一、提高认识、系统规划近年来,习总书记多次强调三农问题,高原农业要强,农村要美、农民要富,依靠原有的经济作物种植手段,难度很大。必须发展特色农村经济作物。因为特色农业是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重要途径。因此,高原乡村必须围绕特色经济作物发展之一主线,结合中省市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政策和农村实  相似文献   

17.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态文明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丰富的科学发展蕴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顺应,新农村建设也必须顺应生态文明的发展要求.坚持农村改革发展的生态文明导向,将有效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文明转型,使农业、农村和农民得到生态文明发展强化,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生态文明建设一直以来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中包括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人民群众的期盼是党的奋斗目标,加快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要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正确处理农业农村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形成农村人口与农村生态和谐共生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农村庭院绿化建设生态模式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分析,总结青海农村庭院绿化生态模式具有3种类型,即园林产业模式、乡村生态旅游模式、复合生态经济模式。这3种模式都具有美化环境和增加经济效益的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20.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贵州省充分认识到加快发展农村沼气技术对农村能源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本文在阐述沼气发酵原理和基本类型的基础上,总结农村沼气利用的能源生态模式,重点剖析贵州省农村沼气利用的模式及其产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并对目前贵州省农村沼气利用的成效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