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要提高可繁母羊比例。每年要定期对羊群进行清理,及时淘汰老龄母羊和不孕母羊,及时出栏不适宜留作种用的小公羊和小母羊,提高可繁母羊比例,使可繁殖母羊的在羊群中的比例达到70%以上。  相似文献   

2.
1选留适龄母羊做种用提高羊群中适龄繁殖母羊的比例,同时淘汰羊群中的不孕羊及习惯性流产羊,这也是提高羊群繁殖力的一项重要措施。羊群结构的合理与否,对羊的数量增长影响很大。一般来说,羊群中适龄繁殖母羊的比例应占到70%左右较为理想。在适龄母羊中,各个年龄羊的结构也应有一个合  相似文献   

3.
1提高羊群中青壮年母羊和繁殖力高的母羊比例羊群中初配和老弱母羊的繁殖力不如壮年母羊,母羊一生中以2~4岁时繁殖力最强,有计划的补充青年母羊,适当增加2~4岁母羊在羊群中的比例,及时淘汰老弱或繁殖力低下的母羊。  相似文献   

4.
采集119份流产母羊和随机抽检81份母羊血清,作布氏试管凝集和衣原体间接血凝试验诊断。在流产母羊血清中,两试验的阳性率分别为59.66%(71/119),23.53%(28/119);在布病SAT的阳性羊内,混感衣原体病的阳性率为23.94%;在衣原体IHA的阳性羊内,混感布病的阳性率为60.71%。在随机抽检母羊血清中,两试验的阳性率分别为2.47%(2/81),18.52%(15/81);在布病SAT的阳性羊内,混感衣原体病的阳性率为50%;在衣原体IHA的阳性羊内,混感布病的阳性率为6.67%。试验证明,在流产严重羊群中,布病为第一致病因素;当布病接近控制时,衣原体又是第一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5.
针对规模舍饲羊场繁殖效率低、管理难度大等问题,从科学搭配日粮和分类组群来加强饲养管理保障羊群健康,从持续不断选育高繁羊群比例和科学选配来提高母羊胎产羔数,从提高产后及早发情的母羊比例和适当采取繁殖调控技术来缩短产羔间隔提高年产羔数,从羔羊护理和及早诱食来提高羔羊成活率;制定羊群周转计划保持合理羊群结构、树立精品意识提高可繁母羊比例、高度重视生产数据统计、及时淘汰不孕不育母羊和提高羊群管理水平等方面论述提高繁殖效率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辽宁绒山羊的生产实践中,常会遇到一些母羊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引起流产,产僵胎、死胎,出生羔羊成活率低等现象,使广大养羊户蒙受很大的经济损失可见加强母羊的饲养管理,提高其繁殖性能在绒山羊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有关提高绒山羊母羊繁殖性能的几项措施介绍如下。1空怀期母羊的饲养管理1.1母羊的选留和淘汰优化母羊群的结构,合理地调整、及时淘汰老龄低产羊。让3~6岁的母羊在羊群中的比例占60%以上,多选留双羔育成的母羊,多选留那些在春、秋、冬三季均表现发情的母羊及其后裔。每年应补充幼龄母羊,坚决淘汰第1…  相似文献   

7.
1.增加可繁母羊比例。每年都要整顿羊群,及时淘汰老龄羊和不孕羊,出栏不留种用的小公羊和小母羊,使可繁殖母羊的在群比例达到70%以上,可繁母羊所占比例越大,数量越多,对提高繁殖率越有利。  2.加强饲养管理。在配种前抓好夏秋膘、增加营养,提高配种前体重,可使母羊发情整齐,排卵数量多,质量好,提高配种率、受胎率和多胎性。在妊娠期尤其是妊娠后期加强饲养管理,可以降低母羊的流产率、死胎率和死亡率,羔羊初生重量大。加强哺乳期饲养管理,可使母羊泌乳力提高,羔羊生长发育快,成活率高。  3.选留多胎母羊及其羔羊。选留第1~2胎产羔…  相似文献   

8.
羊布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能够对许多动物产生危害,尤其是羊群最敏感,各地的羊群均可以发病,表现典型症状为:妊娠母羊流产、公羊睾丸炎,通常需要在实验室进行确诊。羊布病不仅对羊群结构和繁殖能力产生严重影响,而且还可以感染人群,属于人畜共患疾病,因此在生产中一旦检测出阳性病羊,需要立即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并且受到病羊污染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对病羊生活环境全面消毒,同时技术人员和饲养人员应做好自身防护工作,避免布氏杆菌对环境产生污染,进一步危害羊群和人类。为了更好地管理羊群和防控羊布病,在此将本病的诊断要点和病羊的处置方法进行介绍,希望给管理人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布病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它是一种慢性传染病,不仅能感染牲畜,也能感染人。由于侵害生殖系统,易造成羊群中母羊流产,公羊不育等症状,羊布病在羊群中的蔓延会给发生地的畜牧业造成十分严重的损失,也对人们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因此,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做好羊布病的防控工作,对于畜牧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以做好羊布病的防控工作为中心,探究预防及控制羊布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一)培育母羊选择和培育多胎个体,多选留多产母羊,发现有多产母羊,从其家族中选留公母羊,母羊产得多,其后代雌性羊也产得多。合理的羊群结构是实现肉羊高效生产的必需条件,繁殖母羊在群体中所占比例大小,对羊群增殖和饲养效益影响很大,可繁殖母羊比例应在羊群中应占60%~70%,推行当年羔羊当年育肥出栏,及时淘汰老、弱、病、残母羊,补充青壮母羊参与繁殖。  相似文献   

11.
1 调整羊群结构 ,建立优良的基础母羊群。优良的基础母羊群是羊群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 ,要增加繁殖母羊的数量 ,及时淘汰老龄母羊及丧失繁殖能力的母羊。2 开展经济杂交 ,加大改良力度。在肉羊生产中 ,运用经济杂交生产的羔羊 ,无论其生长速度还是饲料报酬均明显高于纯繁羔羊。一方面要引进高产良种 ,进行繁育推广 ,另一方面要引进高产冻精 ,对现有羊群进行改良。3 大搞饲料开发 ,推动秸秆养羊。农作物秸秆经过青贮、氨化、微贮处理后可提高营养价值和利用率 ,降低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饲喂 5千克青贮玉米秸或 4千克氨化麦秸可节约 1千克精…  相似文献   

12.
在牧区,养殖业是牧民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而羊养殖又是牧区养殖业的支柱性产业。在牧区,羊养殖通常采取放牧养殖为主,羊群养殖规模较大,接触自然环境和野生动物的几率更好,因此十分容易感染病原发病,其中羊布病是一种严重威胁牧区羊养殖以及牧民人身安全的重要疾病,该病主要引起母羊流产、不育,患病羊跛行,生产性能受到严重的影响,从而给羊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对羊布病的发病原因、流行病学特点、诊断方法进行综述,根据牧区羊养殖特点针对性地提出牧区羊群布病的防控建议,以希望为牧民在羊布病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羔羊生产是养羊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羔羊成活率的高低、是否健壮直接影响养羊的经济效益。提高羔羊成活率,生产健壮的羔羊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加强管理。1种羊的准备良好的种羊是产优质羔羊的前提条件,选择体征好体质健壮的公母羊做种羊,淘汰体质差有缺陷的羊。有布病发生的地区要搞好羊布病的防疫。种公羊使用1年后,在每年的配种季节前,要对种公羊进行调换,同一品种不同羊群的种公羊调换使用,调换时要注意种公羊与要配种的母羊不能有近缘关系,防止近亲繁  相似文献   

14.
1、调整羊群结构。建立优良的基础母羊群优良的基础母羊群是羊群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要增加繁殖母羊的数量。及时淘汰老龄母羊及丧失繁殖能力的母羊。 2.开展经济杂交,加大改良力度在肉羊生产中,运用经济杂交生产的羔人无论其生长速度还是饲料报酬均明显高于纯繁羔羊。一 方面要引进高产良种,进行繁育推 广,另一方面要引进高产冻精。对现有羊群进行改良; 3.大搞饲料开发,推动秸秆养羊农作物秸秆经过青贮、氨化、微贮处理后可提高营养价值和利 用率,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饲喂5kg青贮玉米秸或4kg氨化麦秸可节约1kg…  相似文献   

15.
布鲁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二类传染病。羊布病主要表现在感染母羊流产、死胎,在羊群中相互感染,并通过病羊、污染源传染给人,造成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经济问题。羊布病处在牛、猪布病之首。2015年8月洞口县首次发生羊布病。对洞口县羊布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查清疫源,对全县规模化养羊场,全部采集样品监测,进行实验室虎红平板凝聚试验诊断,并对18份阳性样品病羊和同群羊进行扑杀深埋处理、传染源净化消毒工作。为养殖户和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2013年2月下旬起博州地区的3个县(市)部分绵(山)羊群开始出现流产现象,后波及到11乡(镇)的17群绵(山)羊群的3 600多待产母羊,先后有1 000多只绵(山)羊流产。2013~2014年连续2年对所有出现流产疫情的羊群进行了跟踪调查,采集怀孕母羊和流产母羊血清样品和流产胎儿,带回实验室开展了血清学检测和病原学诊断检测。  相似文献   

17.
<正>羊布氏杆菌病又称"羊布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妊娠母羊发生流产、胎衣不下、生殖器官及胎膜发炎,公羊发生睾丸炎。此病分布范围很广,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近些年,我们当地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给养殖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1流行特点一般情况下,母羊较公羊易感,羔羊对本病有一定的抵抗力。随着年龄的增长易感性增强,性成熟后对本病非常易感。一般新发病的羊群流产率可达50%以上,老疫区的病羊,  相似文献   

18.
血清学检测结果表明布鲁氏杆菌病和衣原体病是造成海晏县放牧牛羊流产的主要原因。流产率和阳性率在2011-2014年达到了最高水平。对布病阳性牛羊进行淘汰扑杀处理,藏羊血清阳性率降为零,但牦牛仍然徘徊在5%左右。目前海晏县藏羊流产主要由衣原体引起,牦牛为2种病原单独或混合感染引起。建议对牦牛进行布病、衣原体2种疫苗注射,藏羊进行衣原体疫苗注射;要求对布病血清阳性牦牛淘汰扑杀适当给予补偿,供种场牛羊进行衣原体病检测,阳性种畜淘汰处理,不得供种销售。  相似文献   

19.
1整群与编号羊只的整群一般在一个生产年度结束后进行,即羔羊断乳后进行,通常在9月份。具体操作是羔羊达4月龄断乳后组成育成公、母羊群,上一年度的育成羊转成后备羊,后备羊转入成年羊群。每年都要对羊群进行整顿,对生产性能差、有繁殖障碍、年老、有特殊疾病的羊只进行淘汰,及时补充同类羊只。每年每群的淘汰率应保持在15%~20%,以保证羊群的正常生产。对于同类羊只难以组群的,应选择生产性能、年龄、体质等相近的羊组成一群,以利于生产和育种。羊群结构比例为成年公羊20~30只/群,后备公羊30~40只/群,育成公羊50~60只/群;成年母羊50~60只/群,后备母羊60~70只/群,育成母羊60~70只/群。成年公羊应占羊只总数的15%,后备母羊、育成母羊应占羊群总数的20%,以便羊只能够得到更新换代。  相似文献   

20.
为评估布鲁菌疫苗(M5-90Δ26株)冻干活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选取内蒙古7个规模羊场通过免前检测评估,分别筛选A组(阳性羊群)、B组(阴性羊群)、C组(流产严重的羊群)、D组(怀孕羊群)以皮下注射免疫方式进行接种M5-90Δ26株布病疫苗,并在接种后14、21、28、35、60、120及150 d分别采集血清。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对A、B、C、D组抗体阳性率、阳性羊群免后治愈率、流产羊群怀孕率进行统计,同时在接种疫苗后24~48 h内观察和记录免疫羊的健康状况。结果表明:接种后24~48 h内,免疫羊只未见不良反应;A组阳性羊群接种M5-90Δ26疫苗后120 d转阴率能达到38.8%;B组阴性羊群免疫后150 d转阴率能达到91.71%;C组流产严重的羊群免疫前流产率达85%以上,使用布病M5-90Δ26疫苗半年后,羊群怀孕率达到100%,减少因布鲁菌病(简称布病)引起的流产,同时也增加了养殖户的经济收入;通过对D组怀孕羊群产下的羔羊进行检测发现,羔羊1~2月母源抗体为40%~50%,3月龄后母源抗体基本消失。从布病M5-90Δ26疫苗抗体转阴率发现,B组150 d转阴率大于A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