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3 毫秒
1.
德化竹鼠又名番鼠、番兔,在德化饲养历史较长。据民国廿八年(1939)《德化县志》物产篇一畜之属中记载:“……有一种名番兔俗呼番鼠见人则鸣好食竹叶草菅毛自身短似鼠而无尾重只斤余……可充补品”,由此可见番鼠在德化县饲养历史有近百年。据有关资料介绍,德化竹鼠原产于南美洲秘鲁一带,后经人工驯养传入亚洲,最初可能是由天竺(现今的印度)方向传入中国,因而又称天竺鼠。  相似文献   

2.
千日红(Gomphrena globosa L.)又名火球花、红火球、千年红,为苋科千日红属1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亚、非热带,现分布于我国各地。《花镜》载有:“千日红本高二三尺,茎淡紫色,枝叶婆娑,夏开深紫花色,千瓣细碎,圆整如毬,生于枝梢。至冬叶虽萎,而花不蔫。妇女采簪于鬓,最能耐久。略用淡矾水浸过,晒干藏于盒内,来年犹然鲜丽。子生瓣内,最细而黑。春间下种即生,喜肥。”由于其花朵贮藏数年不褪色,故有千日红之名。  相似文献   

3.
1.主要原料:棉籽油泥(榨油精炼后油脂沉淀出的黑色糊状物质,即皂脚)、火碱、食盐、松香等。  相似文献   

4.
(一)黑头病(盲肠炎、肝炎)。系黑头组织滴虫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如治疗不及时,死亡率较高,尤其是幼雏。鹧鸪吃了被污染的饲料而被感染此病。其症状:鹧鸪食欲不振,翅膀下垂,体重减轻,粪便呈黄色水样,粪便中有干酪样盲肠块。剖检:盲肠内壁出现小血斑,盲肠腔内充满白色干酪样物质,肝脏肿大,肝组织深部有椭圆形的黄色或黄绿色凹人的病害区,有时头部瘀血呈黑色。  相似文献   

5.
我国竹鼠资源种类、价值及人工驯养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竹鼠(Rhizomyidae bamboo rats)又名竹狸、竹鼬、冬芒狸、竹根鼠、竹根猪,因其主要吃竹而得名。《本草纲目》记载:“竹鼠,食竹根之鼠,形大如兔,肉味甘,补中益气,解毒”,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啮齿目、竹鼠科、竹鼠属。竹鼠是我国南方省区分布较广的一种珍贵野生经济动物,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神秘而味美的葛仙米宋宪章民间相传,世上有一种葛仙米,为神仙之食,史藉屡有记载。清代野史笔记《岭南杂记》记道:“韶州(今广东韶关一带)仁化县丹霞山产仙米,遍地所生,粒如粟而色绿,煮熟大如米,其味清腴。大抵南方深山中皆有之。”又有《宦游笔记》一书记道:“...  相似文献   

7.
(59)清·王初桐《济南竹枝词》(三首) 玉虎同牵汲水丝,东亭茶宴夏初时。 郎心自爱罗姑井,妾意终怜瞽女池。 (自注:罗姑井,相传罗士信故宅。刘廷式聘女而替,竟娶之。庭下得泉成池,瞽女凡三饮其泉而得三男,号瞽女池。) 寒威不到小窗纱,夙炭添炉自煮茶。 腊月偏多屏障福,济南风土似京华。 (自注:《紫桃轩杂缀》:天下有九福,京师屏障,福也) 勾稽七十二名泉,每抚残碑恨转生。 闻说当年李文叔,济南水记最详明。 (自注:名泉碑不知何人所立,总七十二泉,远至中宫、灵岩诸泉具载。而华不注之华泉,明水镇之净名泉,皆失…  相似文献   

8.
黑头蜡嘴雀     
黑头蜡嘴雀,又叫大蜡嘴、铜嘴.属雀形目、雀科.体长约21厘米,是雀科中体型较大的一种.头部黑色,全身灰褐色,翅黑色有白斑,尾羽黑色.由于有黄色粗而圆锥形的嘴而得名"蜡嘴"或"铜嘴".  相似文献   

9.
<正>"秋收冬藏"是花卉繁殖和发展的自然规律,根据我多年来对花子采集保管的教训和体会,秋天收集种子要注意2点。1掌握好采种子时机根据地方气候和花卉品种,因时制宜。北方结子的花卉一般在白露前后就得采,否则如遇霜、风、雹等灾害即会造成损失。看种子皮壳呈黄或黑色即成熟,否则即炸开散落,"抢青"也不行,因为种子如不成,来年会不出苗或出弱苗。  相似文献   

10.
藏獒原产于中国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5000米的高寒地带.是特殊环境中幸存下来的举世公认的最古老、最稀有、最珍贵的犬种,也是世界猛犬的祖先。其特性有:体大如驴.奔驰如虎,吼声如狮,威仪堂堂。它聚“三美”而集“五德”.所谓“三美”,即有凛凛之神韵,有铸碉之躯体,有威镇群兽之雄风:所谓“五德”,即能牧骏马牛羊,能解主  相似文献   

11.
栎属和青冈属角质层表面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扫描电镜下观察比较了栋属20种、3变种和青冈属11种叶片角质层内外表面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外表面特征变化不明显,但内表面特征差异显著,落叶栎类、高山栎类、青冈栎类都有各自较突出而稳定的特征.该文综合讨论了栎属、青冈属各方面研究的资料,作者认为:把栎属、青冈属归为一属是有一定依据的,建议分为三个亚属,即落叶栎亚属(Subg.Quercus)、青冈栎亚属(Subg.CyclobaIanopsiS)、高山栎亚属(Subg.Suber).  相似文献   

12.
鼠类的历史比人类还悠久。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魏风·硕鼠》就有了老鼠糟塌庄稼的记载。然而,其危害远不止此。传播疾病是鼠类的很大害处。《续博物志》对此已有朴素的认识:“夜藏饮食于器中,覆之不密,鼠欲盗食不可至,环器而走,泪滴器中,食之得黄疾,通身如蜡”,便是其中一种。据统计,大约有三十几种人类疾病是以鼠为媒介传染的,而危害最大者是鼠疫。清代诗人师道南有《鼠死行》一首,细致记述了当时鼠疫流行的恐怖情形:“东死鼠,西死鼠,人见死鼠如死  相似文献   

13.
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属苋科,青葙属,一年生草本花卉,别名鸡冠、红鸡冠、鸡公花。原产亚洲热带,现全世界都有栽培。其花有大红、深紫、黄、白等多种颜色,色彩鲜艳夺目,穗状花序,肉质,如鸡冠状,故得其名。茎长,花高,在海口主要作为市区花境使用。目前生产上主要有炭疽病、褐斑病和叶斑病3种病害为害鸡冠花,造成叶片干枯等症状,严重影响其美观。现将这3种常见病害的为害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以西北内陆棉区3个主栽早熟陆地棉品种新陆早33号(Ⅰ型)、新陆早36号(Ⅱ型)、新陆早42号(Ⅰ Ⅱ型)为材料,在20万株/km的密度下,初步研究早熟陆地棉的株型性状,并讨论其相应性状的综合效果。结果表明:3个品种株型差异较大、表现出明显的遗传多样性;Ⅰ Ⅱ型果枝品种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潜力。23个表型性状有6个变异系数大于10%,5个属株型即主茎叶片数、株高、果枝数、叶枝数、叶枝长,1个属产量即叶枝铃数。方差分析F值大于0.05显著水平的12个性状包括熟性、株型、产量、品质类,占52.2%;8个大于0.01显著水平的性状中3个属株型即主茎叶片数、株高、果枝数,2个属产量即单铃质量、百粒质量,3个属品质即长度整齐度、比强度、马克隆值。3个品种变异系数与F值变化一致的性状主要在株型上,而在F值上产量、品质也有较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粘虫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远距离迁飞的暴发性害虫。主要为害稻:麦、粟、黍、玉米、高粱、糜子、甘蔗等作物。也为害禾本科牧草和芦苇。野生寄主有蟋蟀草、狗尾草、画眉草、马唐等禾本科杂革。大发生时当主要寄主作物及野生植物被吃光后,也为等各种树木(如柳、榆)、果树(如苹果、柑橘等)、蔬菜(如白菜、辣椒等)、油料(如大豆、花生等)和绿肥(如苜蓿等)等作物。粘虫是发生范围广、危害大的全国重大害虫。  相似文献   

16.
毛叶枣的生产与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叶枣(Zizyphus Mauritian Lam)又名台湾青枣、印度枣、滇刺枣、缅枣、西西果、麻荷(傣语)等,为鼠李科枣属植物,常绿小乔木或大灌木。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关于毛叶枣的原产地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它起源于中国的云南省和印度,然后传到阿富汗、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大约在1850年前后被引种到关岛,经夏威夷再到美洲。  相似文献   

17.
中国茶道的虚静之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凯亚 《农业考古》2005,(4):93-95
我国茶道审美文化的最显著特征之一,即乃虚静之美也。 若是追溯起来,则早在先秦时代,诸子百家对于虚静之说,就曾经有过种种论述,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老子)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本也。(庄子) ——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谓之天乐。(庄子) ——心何以知,虚一而静。(荀子) ——虚者乃万物之始也。……静乃得之,躁则失之(管子)  相似文献   

18.
含双稠吡咯啶生物碱的植物及其对畜牧业的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稠吡咯啶生物碱(Pyrrolizidinealkaloids,PA)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中,据统计,世界上约有3%的有花植物即6000余种植物含有PAs。迄今为止,PAs已在13个科的植物中检出,多数属于紫草科(聚合草属和天芥菜属)、菊科(千里光属、狗舌草属、橐吾属及泽兰属)和豆科(野百合属)。人们把含有PAs的植称为PA植物。PAs是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对植物来说具有化学防卫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抵御草食动物、昆虫和植物病原的侵害。家畜如采食含有PAs的牧草(朝鲜聚合草等)或PA植物及其种子(猪屎豆、菽柽麻等)污染的饲料,以及被…  相似文献   

19.
红松芽栖真菌群落结构(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真菌学、森林病理学与群落生态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对红松本真菌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其结果:15年生红松芽经分离培养获得芽栖真菌17个属(种):25年生红松芽经分离培养获得芽栖真菌32属37种、其中冠层上部31种(属)、冠中层14种,冠下属14种,通过对红松芽栖真菌的组成研究证明,在解剖学上作为两种不同器官的芽鳞与芽体上真菌组成与数量有明显差异,即芽鳞上多于芽体上,组织外层多于组织内层,红松芽栖真菌群落的种群数量随机树龄的增加而增加,随芽生长部位高度的降低而降低,而且在群落种群组成上也有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20.
主要探讨了厦门凤林湾秋茄林(Kandelia candel)土壤、秋茄与无瓣海桑(Sonnerratia apetala)混合林土壤与无红树植物生长的对照光滩土壤中3大微生物类群及其数量.实验结果表明:3种土样的微生物中,细菌占有绝对优势,占总菌数的99%以上;秋茄林土样和混合林土样中的细菌和丝状真菌数量明显高于光滩土样,而放线菌数量却低于光滩土样;初步筛选鉴定出秋茄纯林土样中细菌菌种主要是微球菌属(Micrococcus)、异常球菌属(Deinococcus)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混合土样中细菌菌种主要为异常球菌属和芽孢杆菌属,而从对照光滩土样中分离纯化出的2株菌初步鉴定为微球菌属和不确定菌属(Uncertainty genu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