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验结果,甘蔗二次施肥比常规施肥每公倾增产7.71吨,经过二年新植、宿根蔗示范平均每公倾产量均在90吨以上,是一项增产、增糖的可行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试验结果,甘蔗二次施肥比常规施肥每公倾增产7.71吨,经过二年新植、宿根蔗示范平均每公倾产量均在90吨以上,是一项增产、增糖的可行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水田选用ROC22、R6048、粤糖83-88、粤糖86-368品种进行甘蔗温水脱毒健康种苗与常规种苗田间种植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4个品种甘蔗温水脱毒健康种苗均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新植甘蔗增产9.49~27.73t/hm2,增幅9.63%~36.45%;甘蔗含糖分增加0.16~0.54个百分点。可见,种植温水脱毒健康种苗是防治甘蔗宿根矮化病(RSD)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在生产上应加快推广应用,可显著提高甘蔗生产的经济效益,增加蔗农收入。  相似文献   

4.
在云南省盈江县选择5个不同水田试验点对粤糖93-159进行温水脱毒健康种苗与常规种苗的1年新植1年宿根种植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5个水田试验点的温水脱毒健康种苗都具有显著增产效果,新植增产甘蔗12060~20730kg/hm2,增幅8.55%~22.96%;宿根增产甘蔗13200~39000kg/hm2,增幅9.34%~42.28%。可见,种植温水脱毒健康种苗不仅能有效防治甘蔗宿根矮化病(RSD),还能使甘蔗有效增产增收,延长宿根年限。  相似文献   

5.
1年旱地新植甘蔗节水灌溉地膜覆盖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旱地春植甘蔗干旱年景3月底种植时不灌出苗水,不论盖膜与否,均不能保证甘蔗出苗,产量较低。采用灌水宽膜覆盖技术栽培可起到显著的增温保湿作用,对提早出苗、提高出苗率、分蘖率、提高蔗茎产量、提高早期糖分具有明显的效果。宽膜覆盖蔗茎产量比半膜覆盖增产1537~1918 kg/667m2、增28.9%~38.1%,早期蔗糖分提高0.53~0.6个百分点,含糖量增加236~277 kg/667m2、增34.1%~44.7%;宽膜覆盖比不盖膜增产3635 kg/667m2,增109.6%,早期蔗糖分提高1.19个百分点,增糖507kg/667m2、增131%。  相似文献   

6.
甘蔗宽窄行种植试验示范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奕玺  张成家 《广西蔗糖》2005,(3):26-27,48
为了探索甘蔗宽窄行种植对甘蔗农艺性状产量和甘蔗糖分的效益。试验结果表明:宽窄行种植试验对甘蔗萌芽、分蘖、株高等农艺性状影响不大。甘蔗宽行双行种植比窄行单行种植有效茎数明显增加,因而甘蔗增产显著,糖分差异不大。因宽行双行植间套种花生、矮生甜玉米,多收了一造作物,因而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甘蔗宽窄行种植对甘蔗农艺性状产量和甘蔗糖份的效益。试验结果表明:宽窄行种植试验对甘蔗萌芽、分蘖、株高等农艺性状影响不大。甘蔗宽行双行种植比窄行单行种植有效茎数明显增加,因而甘蔗增产显著,糖份差异不大。因宽行双行植间套种花生、矮生甜玉米,多收了一选作物,因而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8.
利达生物有机肥在糖料甘蔗上的肥效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利达生物有机肥在甘蔗生产上的使用效果,于 2004年 3月- 2005年 2月在扶绥县进行一年的新植蔗种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利达生物有机肥与常规施肥相比,能显著提高甘蔗的出苗率、分蘖率和生长速度,增产 8. 2%.  相似文献   

9.
甘蔗中小型机械化种植不同宽窄行行距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蔗种植以宽窄行方式进行生产管理,可以降低投入,方便管理,提高产量和糖份,增加经济效益。通过对甘蔗机械化种植三种不同的宽窄行行距与传统行距的一年新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行距(1.4+0.5)m宽窄双行与行距(1.6+0.4)m宽窄双行在农艺性状、蔗茎产量、甘蔗糖份和经济效益各方面综合表现优于对照(行距1.2m单行),有进一步进行试验、示范、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选择云南勐海蔗区4个高感甘蔗宿根矮化病(RSD)的主栽品种粤糖93-159、粤糖00-236、ROC22、ROC20进行甘蔗温水脱毒种苗与常规种苗田间种植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种苗相比,温水脱毒种苗增产增糖效果显著。新植增产甘蔗558~2532 kg/667m2,增幅9.5%~54.73%;甘蔗糖分提高0.68~1.69个百分点。可见,种植温水脱毒种苗是防治甘蔗RSD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可大幅度提高甘蔗的产量和糖分,从而显著提高甘蔗生产的经济效益,增加蔗农收入,建议在勐海蔗区加快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湛江蔗区甘蔗栽培制度的演变和现状。甘蔗植期受气象因子的影响:指出春、秋、冬、夏植甘蔗的特点,建议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冬植蔗栽培制度。冬植蔗占有较大比例,占种植面积30%-40%;个别县(市)乡镇蔗区占50%-60%,成为一种主要的甘蔗栽培制度。冬植蔗是立冬至立春之间这段时间下种的甘蔗栽培制度冬植蔗在冬季低温干旱的气候条件下下种,又比春植蔗早植2-3个月。因此与春植蔗比较,具有萌芽长,出苗率低,分蘖早,分蘖苗较粗壮,伸长量较大,早期蔗糖分较高的特点。70年代又把冬植蔗改为秋植。秋植蔗是秋季种植到翌年冬季收获的一种甘蔗栽培制度。秋植蔗经过两个高温多湿期,具有成苗快,分蘖多,生长量大和成熟早四个生长特点。还具有高产、稳产、早熟高糖等优点。在推广延长生长期的同时,结合本区气候特点,从趋利避害,提高土地利用率出发,试验和示范推广夏植蔗。采取春育夏移的夏植蔗,既能达到两年三熟、短期高产栽培制度。夏植蔗栽培特点是春季先种一季夏收作物(花生、黄豆等),采用育苗移栽,把蔗苗套种在夏收作物行间,缩短甘蔗本田生长期。充分利用7.10月高温强光的有利气候条件精耕细作,加强肥水管理,促进甘蔗早生快发,夺取高产。夏植蔗的优点是提高土地利用率、避过春早,避过台风侵袭,有利于良种繁殖。但甘蔗成熟期较迟,糖份积累少。由于秋植蔗占土地时间长,一年半,种苗难解决等原因,目前,本蔗区秋植面积不大,占种蔗面积5%左右。大多数是采用春植秋采,秋植春采,一年两次繁殖良种之用。由于夏植蔗成熟期迟,一般糖分比春、冬植蔗较低,加上糖厂早收榨。还没有大面积种植推广,仅有零星种植。总的来说,湛江蔗区目前还是以冬植蔗占40%,春植蔗占15%至20%和宿根蔗占40%为主的甘蔗栽培制度。  相似文献   

12.
甘蔗机械化种植不同宽窄行行距新植、宿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蔗种植以宽窄行方式进行生产管理,可以降低投入,提高产量和糖分,方便管理,增加经济效益。通过对甘蔗机械化种植三种不同的宽窄行行距与传统行距的一年新植与一年宿根的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行距(1.4+0.5)m宽窄双行与行距(1.6+0.4)m宽窄双行在农艺性状、蔗茎产量、甘蔗糖分和经济效益各方面综合表现优于对照(行距1.2m单行)。有进一步进行试验、示范、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水稻地膜覆盖增产原因及主要栽培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解决镇巴县中、高海拔地区低湿冷浸田光热严重不足,前期低温烂秧、坐蔸,后期秋封的问题,受地膜玉米的启示,在农户零星栽培成功的基础上,从1992年开始连续4年试验示范水稻地膜覆盖技术,累计示范28.67hm2,平均公顷产量6103.5kg,比常规栽培增2622kg,增产76.31%,高产田块产量达9037.5kg/hm2。扣除所增费用684元,较常规栽培增效益2462.4元/hm2。(一)水稻地膜栽培增产原因分析1.能够提高地温,增加有效积温通过1995年试验,从移栽到成熟,逐日测定膜内外5cm土温,增加积温287.4℃。2.生育期提前在4月4日同期播种的地膜水…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新台糖22号甘蔗脱毒种苗第一代种茎进行了1年新植4年宿根的田间比较试验,观察分析了田间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蔗糖分含量,结果表明:种植脱毒种苗可以提高新植和宿根期甘蔗蔗糖分含量和单位面积产量,但随着宿根年限的增加,增产幅度逐渐降低.分蘖率高、宿根发株率高、成茎率高是甘蔗脱毒种苗增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除草地膜全覆盖对旱地甘蔗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旱地甘蔗除草地膜全覆盖、半覆盖(常规覆膜)和不覆膜种植条件下对甘蔗产量及糖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甘蔗种植后进行地膜全覆盖的出苗率、株高、单茎重、有效茎、产量和糖分均显著高于不覆盖地膜和常规覆膜。地膜全覆盖的产量为130.8 t/hm2,比不覆膜增产83.13 t/hm2,增幅174%;比常规覆膜产量增加17.64 t/hm2,增幅15.6%。除草地膜全覆盖技术是旱地甘蔗保水保肥增产的一项技术措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三块地春植蔗试验表明,在甘蔗上使用三合一药肥,二合一药肥,100kg/667m^2,分基肥、追肥两次施用,可比施用29%市场复混肥增产25.9%~41.7%。增产原因主要是提高每亩有效茎620~1200条/667m^2,增加株高7~8.8cm。  相似文献   

17.
一次性施用甘蔗专用缓释肥对甘蔗产量及蔗糖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一次性施用甘蔗缓释肥对甘蔗产量和蔗糖分的影响,旨在解决甘蔗生产中施肥次数多、生产成本高等问题。以常规施肥(CK)为对照,缓释甘蔗专用肥6个配方肥一次性施用,进行一新一宿2年的栽培试验,调查分析各处理甘蔗的农艺、经济性状及效益。结果表明,与CK相比,缓释肥具有增加甘蔗分蘖的功效,前期甘蔗株高显著增高、茎径增粗;其中,新植蔗施用缓释肥A、B、C、D、E处理产量比CK增产10.27%~15.36%,差异显著;宿根蔗施用缓控释肥A、B、C、D、E、F处理产量比CK增产2.05%~9.28%,但差异不显著。一次性施用甘蔗专用缓释肥,具有提高甘蔗产量的功效;尤其新植蔗一次性施用缓释肥A、B、C、D、E处理,可提高甘蔗分蘖,增加有效茎数,增产效果显著;宿根蔗一次性施用缓释肥,虽然甘蔗增产效果不显著,但劳力成本显著下降;新植蔗或宿根蔗一次性施用缓释肥中,E处理施肥量2 250 kg/hm~2(含增效剂8 kg/t)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18.
云南德宏蔗区旱地甘蔗适宜植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连续两年的土壤温度观测,结合在旱地上每月种植1期的甘蔗不同植期试验,结果表明,德宏蔗区旱地甘蔗冬春季下种,温度均能满足甘蔗萌芽和长根的需求.通过采取深沟板土槽植覆膜法,来提高土温和保持土壤水分,提早植期,易获高产高糖;同时,旱地甘蔗提早种植具有提早成熟的作用,植期每提早1个月,在糖厂开榨初期的11月底甘蔗蔗糖分提高0.14~0.7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以宽行稀植、免整枝、少中耕为主体的棉花高产简化栽培技术体系具有良好的高产高效结果。通过全国10个主产棉省区联合试验,简化栽培的产量较常规栽培增产82%~108%,省工168%,节省成本76%,产值增加10%,净产值增加113%。湖南试点大区示范理论产量增加8%,小区试验增产16%。简化栽培日劳动投工产出效益提高233%  相似文献   

20.
三七综合栽培技术是在常规种植三七的基础上应用一些新技术、新措施来规范其栽培的一种方式。为探索这种方式对栽培三七的适应性 ,先后在不同地区类型进行了试验示范。通过 3年的试验示范 ,这种方式栽培 ,不仅提高了三七的产量和内在质量 ,而且还降低种植成本 ,通过试验示范初步摸索出一套三七规范化栽培技术 ,为三七规范化栽培 (GAP)奠定了基础 ,现已在三七产区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示范点的布局根据课题要求和结合产区三七生产实际 ,试验示范主要安排在主产三七的文山、砚山以、马关三个县 ,种植三七最适宜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