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云蔗89/151两新一宿试验,蔗糖分13.35%,比对照川蔗13号高0.99%(绝对值),新植蔗比川蔗13号增产450kg/hm^2,宿根蔗比川蔗13号增产27600kg/hm^2。该品种早生快发,前中期生长快,早中熟,高糖丰产,耐旱、抗病,宿根性强,适应性广。云蔗89/7两新一宿蔗糖分12.92%,比对照川蔗13号高0.56(绝对值),新植蔗比对照川蔗13号增产10515kg/hm^2,宿根蔗比川蔗13号增产25800kg/hm^2。该品种全期生势强,中晚熟高糖丰产,在我县水旱皆宜种植。  相似文献   

2.
川蔗19 号是以川糖61 - 380 为母本与父本川蔗4 号在海南配制杂交组合选育而成。经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蔗茎产量41 点次新植和宿根蔗平均为80310 kg/hm2 ,与对照( 川蔗10 号,下同) 比增产12 .93 % ;甘蔗蔗糖分80 次检糖(11 ~12 月) 平均为13 .49 % ,比对照提高0.04% ( 绝对值) ;含糖量41 点次平均为10845kg/hm2 ,比对照提高13 .32 % 。该品种为早熟、高产稳产、蔗茎均匀、宿根性较好、抗性强,适应性广、耐肥抗倒伏优良品种,适宜在四川省的内江、重庆、攀西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3.
1999年在农业部、省农业厅的关心支持下,我县被列为“糖料作物新良种及配套增产技术”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项目县之一,项目执行期2年,一年来,大力推广广甘蔗新良种新台糖5号、10号、桂糖11号、川蔗61/408、粤糖79/177、蒲糖84/6017等良种,并配之以深槽条播、地膜覆盖,秋植、平衡施肥、病虫害综防等配套增产技术措施,全县甘蔗产量,在前3年平均45.45t/hm^2的基础上提高9t,达54  相似文献   

4.
一年新植试验表明:公顷产蔗量以粤糖85-177表现最好,其比主对照种新台糖10号和副对照种桂糖11号分别增产18.6%和20.8%;其次为桂糖84-332和闽糖86-877,比主对照种新台糖10号分别增产17.8%和17.5%,比副对照种桂糖11号分别增产19.9%和19.6%。甘蔗蔗糖分以闽糖85-68和桂糖86-267为最高,11~2月平均蔗糖分分别达16.34%和16.29%,依次比主对照种  相似文献   

5.
通过两年新植、一年宿根区域试验,结果表明:蔗茎产量最高的是巴西45号,平均达5997kg/667m^2,比桂糖11号增产903kg,增幅为17.70%;蔗茎蔗糖分最高是新台糖20号为15.37%,比桂糖11号高1.44%(绝对值)。  相似文献   

6.
2001、2002年在南宁对几个引进甘蔗品种(系)进行新植宿根各一年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YT93/159、新台糖22、YN90/700表现比较突出。YT93/159新植、宿根11月份蔗糖分比广西对照品种GT11(CK1)分别高1.87%(绝对值,下同)和2.8%;新植蔗产量比CK1减产1.21%,宿根蔗产量比CK1增产30.58%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新台糖22新植、宿根11月份蔗糖分比CK,分别高0.77%和1.43%,新植、宿根的蔗产量比CK1分别增产9.14%和20.61%。YN90/700新植、宿根蔗产量分别比CK1增产3.43%和22.4%,宿根蔗产量比CK1增产差异达显著水平;新植蔗1月份蔗糖分比CK1高1.84%。  相似文献   

7.
在甘蔗早期叶面喷施蔗丰灵高效甘蔗液肥有明显的增产增糖效应,其hm^2产原料蔗比对照多8415kg,增产18.42%,比施等价尿素的多2295kg,增产5.02%,蔗糖分含量为11.43%,比对照提高0.15%,hm^2产糖量比对照多1035kg,增幅为20.12%,比尿素处理的产糖量多240kg,增幅为4.665,产量和产糖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
粤糖88-64在徐闻和雷州等蔗区经多年多点试验、示范和推广种植面积达266.7hm^2,该品种为旱熟、高产高糖新品种,比对照种粤糖63-237增产9.9%,增糖率达20.63%,11-1月平均蔗糖分达14.43%,比粤糖63-237的13.10%,提高1.33%(绝对值)。该品种中茎,生长直立,萌芽较慢,分蘖力较强,前中期生长较快,后期生长较慢,有效茎数较多,较耐旱,抗倒伏,宿根性好,蔗叶易脱落,  相似文献   

9.
甘蔗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甘蔗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蔗茎产量比对照新台糖22号增产的有园林6号,增产10.85%;蔗糖分比对照新台糖22号高的有桂糖02/237、园林6号、桂糖02/761、桂糖01/07,分别增加6.40%、3.53%、3.17%、1.02%;含糖量比对照新台糖22号高的是园林6号,增14.7%。蔗茎产量比对照新台糖16号高的有园林6号、桂糖99/181、桂糖02/761,分别增产25.1%、11.0%、1.4%;蔗糖分比对照新台糖16号高的有桂糖02/237、园林6号、桂糖02/761、桂糖01/07、桂糖02/476,分别增加10.36%、7.38%、7.01%、4.78%、0.99%;含糖量比对照新台糖16号高的有园林6号、桂糖02/761、桂糖99/181,分别增产34.30%、8.46%、1.56%。  相似文献   

10.
糖果皆用型甘蔗良种川糖89/103的选育及前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川糖89/103是优良糖蔗果蔗皆用型的“双料”甘蔗新品系。其突出特点是中大茎径,蔗糖产量高,纤维含量适中。多年多点(次)试验表明:川糖89/103在樊西蔗区比主栽品种川蔗13号增产8.9%,增糖21.8%,纤维含量10.9%(与对照相当);在资内蔗区比川蔗17号增产25.3%,增糖15.8%,纤维含量8.9%(比对照种11.2%低2.3%),加上其适口性好,蔗茎基部粗大,抗倒伏力强,茎型美观,从而受到甘蔗种植者、城镇居民和制糖企业的欢迎。  相似文献   

11.
甘蔗品种桂引5号种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桂引5号是广西甘蔗研究所于1998年12月从巴西引进,经过5年严格系统试验选育而成的新品种。该品种在广西3年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平均公顷产蔗量:新植为114.43t,宿根为105.40t,新植宿根平均为109.92t,比对照桂糖11号分别增产21.4%、36.7%、28.3%。新植平均、宿根平均、新植与宿根平均蔗糖分分别为14.76%、15.35%、15.06%,比桂糖11号的分别提高0.43、0.84、0.63个百分点。公顷含糖量:新植平均、宿根平均、新植与宿根平均依次为16.89t、16.18t、16.55t,比桂糖11号的分别增产25.0%、44.6%、33.9%。3年15个点次氮肥控制试验、固氮细菌分离试验及固氮酶活性试验结果均证明该品种具有生物固氮性能。在生产上使用该品种,可比常规品种施氮节省氮肥50%以上。  相似文献   

12.
《广西蔗糖》2001,(3):3-4,11
采用有性杂交育种方法选育的桂糖90-95稳产,高产,中晚熟高糖,抗倒,耐霜,宿根性强,适应性较广。广西区试结果,桂糖90-95最高公顷产蔗量为132.06吨,平均公顷产蔗85.41吨,比桂糖11号增产8.7%,其中,宿根蔗平均每公顷产蔗86.31吨,比桂糖11号坟主15.9%;12月份的平均蔗糖分为14.30%,成熟高峰期(1月)的蔗糖分可达16%-17%,平均蔗糖分为14.14%,比桂糖11号高0.16个百分点;公顷含糖量为12.08吨,比桂糖11号增长10.0%。  相似文献   

13.
以象州蔗区新的当家品种新台糖16号作对照,粤糖93/159、新台糖25号、桂糖17号等三个新引进品种进行品比试验。通过一年新植、一年宿根的试验,结果表明:平均蔗茎产量最高的是桂糖17号达7139.9kg/667米^2,比对照新台糖16号增产17.3%,达显著标准;新台糖25号平均产量为5960.1k/667米^2,比对照新台糖16号减产4.8%,差异不显著;粤糖93/159平均产量为5452.21kg/667米^2,比对照新台糖16号减产12.1%,差异不显著。四个参试品种两年平均蔗糖分从高到低依次为粤糖93/159、新台糖25号、新台糖16号、桂糖17号。单位面积含糖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桂糖17号、新台糖16号、新台糖25号、粤糖93/159,各品种间单位面积含糖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对国内6个省区12个参试抗旱品种(系)2年新植丰产性试验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桂糖89/5的出苗率高,有效茎多,蔗产量和含糖量高且稳定性好,1/15hm^2蔗产量和含糖量分别比对照品种川蔗17号高1.383和0.134t,分别增加24%和15%;川糖89/103和川糖91/91两品种(系)的蔗产量和含糖量表现突出,1/15hm^2蔗产量分别为7.919和6.960t,分别比川蔗17号高37%和20%,含糖量分别比川蔗17号高21%和27%。这3个品种(系)可作为四川盆地丘陵旱坡地地区只种新植蔗不种宿根蔗农户的重要选择品种。  相似文献   

15.
杨景  袁栋 《甘蔗(福建)》2002,9(3):58-61
以当家品种新台糖10号作对照进行新植与宿根2年的大面积表证示范。结果表明:甘蔗新品种巴西45号新植、宿根平均蔗茎产量、蔗糖分和蔗糖含量分别比对照种增加25.32%、2.30%(绝对值)和46.09%,增产增糖效果极显著;同时该品种还表现出生长快、农艺性状好、抗逆性强、宿根性好等优良性状,是目前我县蔗区蔗茎产量与蔗糖分均较高的品种。应扩大示范面积,为大面积推广应用作准备。  相似文献   

16.
麦后夏播油葵生育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麦后夏播油葵的品种筛选、种植密度及施肥试验等,研究影响夏播油葵生长发育的因素。结果表明,高产油葵杂交种G101产量达2463.0kg/hm^2,比其它品种增产8.7%~55.2%。夏播油葵适宜种植密度为52500~60000株/hm^2,蕾期追施氮磷肥比花期追施增产11.8%。  相似文献   

17.
以柳城县蔗区的当家品种新台糖16号作对照,桂糖94/119、新台糖26号、巴西72/454、桂糖96/211、桂糖94/61等五个新引进品种进行品比试验。通过2003-2005年一年新植、一年宿根的试验,结果表明:平均蔗茎产量最高的是巴西72/454达6687公斤/667米。,比对照新台糖16号增产38%,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桂糖94/119、桂糖96/211、桂糖94/61、新台糖26号667米。平均产量分别为5828公斤、5445公斤、5444公斤和5353公斤,比对照新台糖16号分别增产20%、12%、12%、11%,差异均不显著。六个参试品种两年平均蔗糖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新台糖16号、新台糖26号、桂糖96/211、桂糖94/119、桂糖94/61、巴西72/454。单位面积含糖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巴西72/454、桂糖94/119、桂糖96/211、新台糖26号、桂糖94/61、新台糖16号。巴西72/454单位面积含糖量与对照新台糖16号和桂糖94/61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他各品种问单位面积含糖量差异不显著。六个参试品种中,桂糖94/119、新台糖26号综合性状较好,推广前景好,桂糖94/61、巴西72/454、桂糖96/211可扩大多点试种观察。  相似文献   

18.
大米小麦旱高粱品质与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秀梅 《杂粮作物》1998,18(6):32-34
对“大米小麦旱高粱”的生物学性状,产量性状,内在品质和加工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该品种植株较矮(140cm左右),株型紧凑,茎秆粗壮,高抗倒伏;穗大粒多,产量高,在同等条件下,平均单产9241.5kg/hm^2,比对照品种-本地红高粱单间4338.0kg/hm^2增产4903.5kg/hm^2,增产率为117.1%,籽粒的蛋白质,脂肪,还原糖,非还原糖,淀粉,维生素B1等指标比对照高  相似文献   

19.
2011年10个甘蔗宿根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桂糖02-496宿根蔗茎产量最高,达108790 kg/hm2,比新台糖22号和新台糖16号增产17.4%和24.8%,增产极显著.但11月和12月份蔗糖分较低,平均蔗糖分11.97%,比新台糖22号和新台糖16号减1.61和1.46个百分点.原料蔗成本价格最低为358.63元/t,分别比新台糖22号(CK1)和新台糖16号(CK2)减少36.38元/t和51.77元/t,减少9.21%和12.61%.比两对照高产的还有桂辐98-296、桂糖04-2278、桂糖04-120、柳城03-362,但11月和12月份蔗糖分较低.桂糖02-796、玉林1号、桂糖04-153、桂糖04-2724、桂糖04-112的宿根蔗茎产量及蔗糖分表现均不突出.  相似文献   

20.
七个甘蔗区试品系的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方法对七个甘蔗区试品系的萌芽率、分蘖率、株高、茎径、有效茎数、蔗茎产量、甘蔗蔗糖分和含糖量及宿根的发株数等9个性状进行综合评判,结果桂糖91/61、90/95和91/90新植和宿根的平均综合评判值分别列第一、第二和第三位,明显高于对照品种桂糖11号。模糊综合评判结果与区域试验的实际结果相符。可以认为,桂糖91/61、90/95和91/90三个品系均比桂糖11号优良,可以扩大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