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公害优质甜玉米生产技术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艳  田志宏 《杂粮作物》2003,23(6):346-347
无公害优质甜玉米生产技术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结合当前农业生产实际,从产地环境、栽培技术规范、全程质量控制等方面总结了无公害优质甜玉米生产的关键技术,为无公害优质农产品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蔗糖生产是昌宁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的支柱产业,其财政收入占全县财政收入的50%。随着我国加入WTO,农产品国际贸易量的增加,农产品质量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本文根据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要求,分析我县甘蔗无公害生产现状,探索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以适应新形势下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陈建翊 《福建热作科技》2004,29(4):47-48,14
作者从无公害农产品的起因开始,对其产生、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分析。认为在一段时期内,无公害农产品将对我国的农产品生产、供应和消费起到重要的导向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蔗糖生产是昌宁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的支柱产业,其财政收入占全县财政收入的50%。我国加入WTO后,农产品国际贸易量将增加,农产品质量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本文根据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要求,分析我县甘蔗无公害生产现状,探索甘蔗无公害的生产对策,以适应新形势下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保护与健康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无公害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发展无公害蔗糖生产势在必行。我国加入WTO之后,虽然出口关税降低,但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却增强了。因此,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绿色经济变得尤为迫切。发展无公害蔗糖生产,是增加农产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实现蔗糖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无公害茶叶生产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无公害茶作为农业部提出的政府行为和市场准入标准在我国广大茶区中实施。从病虫防治角度而言,所谓无公害茶就是通过尽量减少农药用量和优化防治技术使得茶叶产品中的农药残留低于我国无……  相似文献   

7.
以海南无公害蔬菜生产管理为背景,以生产实际数据和专家经验为应用基础,整合农业技术成果,构建无公害蔬菜生产专家诊断模型,开发海南无公害蔬菜生产咨询专家系统,将黄瓜、黄灯笼辣椒和苦瓜3种海南典型无公害蔬菜生产管理规则通过系统工程植入系统,应用于海南省无公害蔬菜生产。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天然食品的追求,开发生产无公害茶叶已成为新世纪农业主题之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指日可待,国内外市场要求加快生产无害化食品和饲料的呼声愈来愈高。为此,建立无公害茶叶基地,培植优质精品茶园,生产符合卫生标准的茶叶产品,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建瓯茶叶出路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目前果蔗无公害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3点植保治理对策,并列出一些在果蔗无公害生产中可选用的农药品种,供广大果蔗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01年4月启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省农业厅1997年就开始组织实施无公害茶叶生产项目,三明列入全省10个示范点之一,通过七、八年的实施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是本该与无公害茶园建设协调并进的生态茶园建设在近些年来则出现了令人担忧态势。本文在回顾三明市无公害茶园建设历程的同时,对茶园生态存在的问题作简要剖析,旨在进一步深化茶叶安全生产,改善茶园生态环境,提高茶业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1.
黄明海 《福建热作科技》2003,28(3):28-28,48
本文根据当前市场对无公害蔬菜的需求,提出无公害豇豆的生产栽培技术措施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等。  相似文献   

12.
概述了无公害农业的发展趋势,阐述无公害果蔗的生产、保鲜及深加工技术,指出只有提高果蔗产业的附加值,才能促进无公害果蔗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绿色无公害茶叶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发展无公害茶叶成为当前茶叶生产的热点。我国农业部于2001年制定了无公害茶叶系列行业标准,对无公害茶叶产地环境条件、生产操作规程、加工技术规程和产品安全指标都提出了严格要求。柘荣县地处闽东山区,是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县,发展无公害茶叶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条件。柘荣县石山良种场现有茶园面积310亩,  相似文献   

14.
为贯彻农业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工作的开展,抓住我国加入WTO后茶产业发展的新机遇,在省农业主管部门、科研单位等的指导下,我省各茶叶产区积极向“优质、安全、高效”的发展方向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001年11月,根据农业部农办市[2001]17号文的计划部署,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我省11个茶叶生产单位抽取49个样品,按无公害茶叶标准(NY5017)检测结果全部合格。 为加大宣传,促进我省无公害茶叶的发展力度,推进名优茶生产规范化,优化品种结构,加快我省茶产业与国际市场接…  相似文献   

15.
同朔地区绿色无公害马铃薯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居民对绿色无公害鲜食马铃薯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到2004年底,同朔地区大力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仅马铃薯的种植面积达50000hm^2,占播种面积的45.12%,总产达2100万t。笔者根据近几年生产实践,归纳了以下几点无公害优质马铃薯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简要介绍了无公害果蔗产品生产的现状和意义,并从3个方面对无公害果蔗产品的生产管理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朱俊庆 《茶叶》2004,30(2):103-103
发展无公害茶叶是当今茶叶生产的热点。在无公害茶园的病虫防治中,应认真做好以下六方面的工作,才能降低农药残留,使茶叶中的农残符合无公害茶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无公害茶园是指以生物防治、施用有机肥为主,少施或不施化肥和农药等。没有有害物质污染的茶园,其生产的茶叶是一种无污染、卫生、安全、对人体健康有利的优质茶叶或茶叶绿色食品。一、建立无公害茶园的意义茶叶是我国的主要饮料,又是出口创汇的主要农产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意识的增强,对茶叶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防止污染、清除公害,愈来愈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茶园污染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来自茶园农事活动,即由于化肥、农药、激素等化学物质大量施用,导致土壤环境恶化,理化性状变劣,有害物质残留,破坏了茶园生…  相似文献   

19.
明溪县地处闽西北,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0%,宜茶山地面积大,是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新茶区,现有茶园面积1.5万亩,年茶叶产量1300吨,茶叶已成为茶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我县建立无公害茶园4000亩,无公害生态茶园1000亩,已初见成效。现根据本县生产实际,笔者对无公害生态茶园建设,作一些粗浅讨论,希望对茶叶生产有所裨益。 1 无公害生态茶园模式的类型 目前,建设的无公害生态茶园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1 立体结构型。这是一种根据生物种群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而合…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优质水稻无公害生产的意义,并结合大石桥市旗口地区的实际情况,总结提出了选用新品种、无纺布覆盖稀播育壮秧、平衡施肥、合理稀植、浅湿灌溉、防治病虫草害等优质水稻无公害生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