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貂自咬症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咬症是危害笼养水貂的一种慢性病.其特征是阵发性神经高度兴奋、狂暴性自咬身体某一部位、造成自咬创伤而影响其生长发育和毛皮质量。临床上表现对外界刺激敏感,兴奋度增大。症状反复发作,啃咬自己的尾、后肢、髋部及臀部等处,严重时咬掉尾尖、撕破某一部位皮肤肌肉。常因感染而死亡。自咬时旋转、打滚、嘶叫;但兴奋过后呈沉郁状态,喜躺卧、眼半闭,对周围事物不敏感或呈睡眠状态。本病在每年春秋的换毛季节发病率较高而给养貂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因此笔者对该病的综合防治进行了总结。供广大水貂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自咬症是危害笼养水貂的一种慢性病,其特征是阵发性神经高度兴奋、狂暴性自咬身体某一部位、造成自咬创伤而影响其生长发育和毛皮质量。本病在春秋的换毛季节发病率较高而给养貂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选留毛色纯正、个头大、毛皮质量好的水貂留种是来年生产优质水貂皮的基础。但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有些养貂户为了眼前的利益,将患“食毛症”的貂也留作种用。他们认为,患有“食毛症”的水貂打皮不值钱,调种没人要,不如留种来年一样产仔,而且还可以增加种貂数量,替换那些皮毛质量好的打皮或调种还可以增加收入。这些养貂户的这种错误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其原因是:患有“食毛症”的水貂不但有营养代谢障碍病,而且还有“食毛”遗传性。如1995年笔者饲养的1只种母貂患有“食毛症”(尾巴从尾尖食到尾根),1996年产3仔全部成活。至当年换毛期,3只幼…  相似文献   

4.
<正>水貂是珍贵的毛皮动物,其毛皮可出口创汇.自1956年我国开始饲养水貂的30多年来,多数貂场都有自咬症发生,发病率在5%左右.近年来,有的貂场自咬症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个别貂场种貂自咬症发病率达20%,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水貂自咬症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国内外都没有特异的防治方法.我们于1992年春、秋季和1993年春季在辽宁省某貂场采用二流基丙磺酸钠(Dimercaptopropanesulfonate SodiumDMPS)注射液给自咬症病貂肌肉注射,治疗病貂221例,自咬症状消失率为87.33%,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 水貂自咬病是一种广泛性存在的慢性疾病,发作时表现为高度兴奋不安,尖叫旋转,疯狂地追咬自体的一定部位,轻者伤害毛皮,重者咬断尾巴,撕破皮肤肌肉,给养貂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一、病因探讨关于水貂的自咬病,病因尚不十分清楚,说法不一.笔者认为水貂的自咬病是由于神经过度兴奋所引起.我曾多次试验,给大群水貂(不包括V_(B1)缺乏)大剂量投服V_(B1)(15毫克/日、只),连用10天以上,部分水貂就会出现兴奋不安、旋  相似文献   

6.
水貂“食毛症”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预防和防治水貂“食毛症”方面取得了点滴经验,现介绍给广大读者,仅供参考。1 增加光照在水貂换毛期,发现摆放在棚南面能够见到阳光的水貂,发生“食毛症”的为3%~5%,而摆在棚里面和阴面见不到阳光的水貂发生“食毛症”的高达8%~13%,(以食掉尾毛算起)。因此,在水貂换毛初期,适当让处于换毛期的水貂接受光照,可减少水貂“食毛症”的发生,因为水貂发生“食毛症”是因为体内缺少磷和钙的一种反映,而适当增加光照正是对水貂缺钙的一种自然补充。增加光照,还有利于此时的水貂加快毛绒脱落和冬毛生长。2 掰 牙…  相似文献   

7.
水貂自咬症是水貂以自咬及其外伤为主要症状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病,呈周期性发作,一般间隔6~7d,病貂兴奋时,咬伤身体的某一部分,常咬尾部、后躯肛门周围,轻者咬掉被毛,咬伤皮肉,重者咬断尾巴,造成化脓,不发病时病貂正常,死亡较少;病母貂因极度不安和咬伤,在配种季节多发生拒配造成空怀,在泌乳期母性变劣发生咬仔、吃仔现象使仔貂的育成率下降,反复发作可造成神经系统功能紊乱、食欲下降,体质衰竭,最终引发败血症而导致死亡。是对笼养水貂生产危害很大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8.
自咬症是肉食毛皮动物的一种慢性经过的疾病。呈现定期兴奋。并咬自已身体的某部位。  相似文献   

9.
水貂自咬症与微量元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自咬症是肉食性毛皮动物的一种慢性疾病,病兽呈现定期兴奋,兴奋期咬自体的一定部位。水貂自咬症在国内外水貂饲养场都有发生,且发病率较高,严重危害水貂的毛皮质量,给水貂饲养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关于自咬病的病因,目前尚有争议。国外在对此病的多年研究中,形成了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营养性疾病,另一种则认为是病毒性疾病。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总结了毛皮动物配种准备期白鼻子病、脚掌子病,消化系统疾病,自咬症,食毛症,脱毛症,黄脂肪病等疾病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方法,以期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1.
笔者经过1992~1996年5年间的临床工作实践,通过多种方法对比发现,应用氢化可地松对狐自咬症的治疗效果显著,治愈率可达965%,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 狐自咬症主要症状患有自咬症的狐表现为神经兴奋性增高,啃咬自己的尾部、后肢、髂部及臀部等处。咬破皮肤和肌肉,严重时咬掉尾尖,撕破某一部位皮肤、肌肉,神经性兴奋症状反复发作,对外界刺激敏感,兴奋强度增大。自咬时,旋转、打滚、嘶叫,常由于撕破腹部皮肤、肌肉,内脏流出感染而死亡。2 治疗方法1)发现狐有以上自咬症状,首先要防止咬伤,将上下4棵犬齿用钳子掐断,或用胶合板、纤维板或自行…  相似文献   

12.
貉子在饲养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些疾病,这很正常,一般的病症是可以治愈的.但有些病症只能预防,一旦发病则很难治愈,这就是被养殖户和专家称为二大顽疾的食毛症(自咬)和皮癣.这二种病发病相对较为普遍,而且疾患直接反映在皮毛表面,最终影响皮张质量,导致养殖效益大幅减少,因此是饲养户在养殖中应重点监控和防治的主要病患. 1 食毛症 食毛症的表现为貉子没有征兆地咬食自身的毛皮,形成面积不等的针毛、绒毛短缺.目前技术手段尚没有找到食毛症的真正病因,也没有药物可彻底医治.食毛症可在任何养殖阶段发生,长期饲养且有一定经验的养殖户认为,体内虫害和营养元素缺乏是造成食毛症的主要原因,他们通过药物驱虫与平常预防及膳食结构的有效搭配,基本能防止食毛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貉的“食毛症”是由于貉体内缺乏微量元素(如硒等)及维生素而导致的病症。主要表现为咬食被毛,尤其是尾部被毛,因而该病严重影响貉的皮毛质量,给饲养户造成了经济损失,我们通过对85只病貉的投药观察,收到满意疗效,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主要症状病貉被毛略粗乱,互咬或自咬被毛,靠近尾部被毛参差不齐,甚至咬食成小片状脱落,严重者尾部被毛几乎全被咬光,运动略失灵活。  相似文献   

14.
北极狐自咬症是一种慢性疾病。该病呈阵发性兴奋,兴奋时病狐常咬自体的某一部位,多数咬尾和后肢等部位。患狐轻者损坏毛皮,重者引起体质衰弱或败血症而死亡。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以9—10月份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15.
水貂自咬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貂自咬症病因、发病规律、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预防和治疗等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水貂自咬症的病因及防治对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羔羊食毛症主要由于羔羊缺乏某些营养物质而食入大量羊毛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和皱胃阻塞的一种代谢病。该病舍饲羔羊多发,冬羔、春羔均有发生。(一)发病原因1.日粮中缺乏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羔羊食毛症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母羊及羔羊日粮中矿物质(包括微量元素)不足,特别是钙、磷缺乏或比例失调,可导致矿物质代谢障碍,致使羔羊啃咬被粪尿污染部位的被毛诱发食毛症。2.日粮中缺乏含硫氨基酸。  相似文献   

17.
<正>毛皮动物顾名思义,以取皮得以实现其经济价值,一般来说以皮毛完整、色泽光亮,板质良好,没有伤残为最佳。毛皮动物自咬症是毛皮动物的一种常见疾病,以自己咬伤自己为特征,病畜啃咬自己身体某一部分的被毛或者肢体的某一部分,以咬尾和后躯多见,部分病畜会因伤口感染并发败血病或者衰竭死  相似文献   

18.
犬自咬症是指犬自己啃咬自己身体的某一部分,以转圈咬尾多见,我们在临床中共治疗了37例,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水貂(Mustela Vison Schreber)自咬病主要的临床症状是神经兴奋性增高,旋转式追咬其尾部或身体的各部分,并发出尖锐的叫声,咬伤尾部,裸露皮肤,甚至咬伤肌肉韧带及椎骨而至死亡。幼兽及公兽多发。每年3—4月及7—8月发作。  相似文献   

20.
正猪异食癖又称为猪咬尾症、猪恶癖症等。是一种由于饲养管理不当、环境不适、饲料营养供应不平衡、疾病及代谢机能紊乱等引起的一种应激综合征。1临床症状猪群出现咬尾、咬耳现象。轻者把尾巴咬剩半截,重者把尾巴咬光,有些猪还会咬耳朵或腹部。也有食粪、饮尿、拱地、母猪食仔猪等现象。据有关资料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