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9 毫秒
1.
γ-氨基丁酸茶加工工艺及关键设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γ-氨基丁酸茶(又称GABARON茶)是1987年由日本农林水产省蔬菜茶叶试验场首次开发成功的新型茶,要求茶叶中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必须达到1.5mg/g以上,比一般普通绿茶中γ-氨基丁酸含量提高20~30倍。经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证实,γ-氨基丁酸茶具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因此,γ-氨基丁酸茶自1987年在日本投放市场以来,深受消费者特别是广大高血压患者的青睐,并形成叶茶、袋泡茶和罐装茶饮料等系列产品,引起了世界各茶叶生产国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2.
γ-氨基丁酸茶成分对大鼠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ACE)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0  
为探明γ-氨基丁酸茶降血压机理,采用离体培养和活体实验法研究γ-氨基丁酸(GABA)和其他茶成分对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ACE)活性的影响。离体培养实验结果表明,GABA、丙氨酸、茶氨酸和γ-羟基丁酸对大鼠ACE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中GABA抑制能力最强。当GABA浓度为1 mmol时,ACE活性被抑制50%;当GABA浓度为30 mmol时,ACE活性被完全抑制。活体实验结果也证实,喂食3% GABA能明显抑制食盐负荷大鼠ACE活性的升高。表明GABA对ACE活性的抑制是γ-氨基丁酸茶降血压的主要机理之  相似文献   

3.
γ-氨基丁酸和谷氨酸的测定及其在Gabaron茶加工中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了茶叶中γ-氨基丁酸和谷氨酸的含量,通过对Gabaron茶不同加工工艺所制样茶中二者含量的测定,分析了它们在Gabaron茶加工全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表明,炒青绿茶和Gabaron茶中二者含量分别为0.12mg/g、2.72mg/g和1.70mg/g、1.18mg/g。真空充氮有利于γ-氨基丁酸的生物合成,但连续长时间真空充氮方法,因其后阶段谷氨酸供给不足,γ-氨基丁酸合成速率大为下降。除氮增氧过程对及时补充谷氨酸有利。  相似文献   

4.
杨拥军 《茶叶通讯》2007,34(3):30-30
由湖南省茶叶研究所、湖南省三利进出口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茶叶增值加工技术研究”、“高EGCG茶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分别于4月23日、6月27日通过了湖南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成果鉴定。“茶叶增值加工技术研究”突破了传统茶叶加工模式,系统研究了茶叶中γ-氨基丁酸的生物转化技术,大幅度提高了茶叶中γ-氨基丁酸的含量,其核心技术“高γ-氨基丁酸茶的湿法生产技术”获得国家专利。此外,研究了超微茶粉、果香茶的加工技术以及系列奶茶粉的配制技术。生产出高品质的超微茶粉、系列奶茶粉及风味优良的10余种果香茶。  相似文献   

5.
叶面喷施氨基酸对茶叶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不同种类、不同浓度氨基酸喷施茶树,采摘鲜叶并进行真空厌氧处理。比较分析不同处理对茶叶中γ-氨基丁酸(GABA)生物合成量、厌氧处理对茶样中各氨基酸含量以及施肥时间对GABA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茶树喷施氨基酸后,经真空厌氧处理茶鲜叶中γ-氨基丁酸含量明显上升,6种氨基酸对GABA合成的影响作用由高到低为谷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酰胺、苯丙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茶鲜叶中氨基酸含量尤其是谷氨酸、天冬氨酸及茶氨酸含量高低可以作为评价GABA合成作用的指标;叶面喷施谷氨酸5d时,茶鲜叶中氨基酸总量以及谷氨酸、天冬氨酸和茶氨酸增加总量最高。综合分析确定施0.5%谷氨酸叶面肥5d后,采摘一芽二、三叶鲜叶,常温下厌氧处理8h,是生产γ-氨基丁酸茶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γ—氨基丁酸的药理作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从γ—氨基丁酸茶具有降血压的功能人手,对γ—氨基丁酸的作用原理及具体的药理作用作了详细的论述,指出γ—氨基丁酸茶在降血压的同时还具有其它的保健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和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述了近三十年国内外新型茶产品的研发进展.重点介绍了低咖啡因茶、γ-氨基丁酸茶、抗过敏茶、香味茶、超微茶粉、冷水冲泡型茶6种新产品的概念、加工工艺以及当前的市场状况.  相似文献   

8.
《中国茶叶》2004,26(4):4-5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日本研制成功一种新型保健茶——γ-氨基丁酸茶(Gabaron茶),该茶具有显著的降血压等保健功能。自1987年在日本投放市场以来,深受消费者特别是广大高血压患者的青睐,目前已有成茶、袋泡茶和罐装茶饮料等系列产品面市,引起世界各茶叶生产国的普遍关注。那么,γ-氨基丁酸茶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其在国内外市场的发展前景怎样呢?本刊记者采访了多年从事该项研究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农业部茶叶化学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的林智博士。  相似文献   

9.
《中国茶叶》2004,26(4)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日本研制成功一种新型保健茶--γ-氨基丁酸茶(Gabaron茶),该茶具有显著的降血压等保健功能.自1987年在日本投放市场以来,深受消费者特别是广大高血压患者的青睐,目前已有成茶、袋泡茶和罐装茶饮料等系列产品面市,引起世界各茶叶生产国的普遍关注.那么,γ-氨基丁酸茶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其在国内外市场的发展前景怎样呢?本刊记者采访了多年从事该项研究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农业部茶叶化学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的林智博士.  相似文献   

10.
采用ISC-07Na型分离柱,LC-4A液相色谱仪,OPA柱后衍生,荧光λex=348ηm,λem=450ηm,pH梯度洗脱法测定Gabaron茶中的γ-氨基丁酸(GABA).以γ-氨基丁酸的质量X(μg)与峰面积Y进行回归分析,得线性回归方程Y=1 9072X 286.81,r=0.9995.  相似文献   

11.
金寿珍 《中国茶叶》2005,27(1):17-17
2004年12月26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支持研究的“γ-氨基丁酸茶加工技术”项目通过了由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鉴定委员会听取了技术研究报告和审评了茶样后,一致认为,该项技术全面系统,有多处创新,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同类研究中居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主要取得以下研究成果:①首次筛选出适制γ-氨基丁酸荼的茶树品种7个,确定了鲜叶采摘标准为一芽三四叶新梢;  相似文献   

12.
γ-氨基丁酸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娟桢  梁月荣  郑新强 《茶叶》2014,40(3):129-133
茶的保健功能已被广泛认可,茶叶新产品的开发也日益受到重视.GABA因其具有降血压、抗焦虑、降低胆固醇、增强记忆力和促进血液中乙醇分解等多种功效已引起各界关注.二十多年来,经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证实,γ-氨基丁酸茶具有显著的降血压功能,日渐得到了市场的欢迎.本文综述了茶树中GABA的代谢途径、鲜叶中GABA的富集技术以及富集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指出γ-氨基丁酸茶开发中仍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氨基酸分析仪快速测定糙米中的γ-氨基丁酸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任红波 《杂粮作物》2003,23(4):246-247
采用20min短程序快速测定糙米中的γ-氨基丁酸,通过γ-氨基丁酸标准品的精密度试验和回收率试验,证明此短程序适于测定γ-氨基丁酸,且稳定、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4.
品茶诗选     
《茶叶通讯》2004,(1):48-48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加工利用研究室经过多年的研究,发明了一种富含γ-氨基丁酸的降压茶加工新工艺,目前该工艺已正式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审批并被授权。  相似文献   

15.
文献摘要     
《中国茶叶》2008,30(12):61-62
茶叶微波杀青工艺及设备;偶氮苯磺酰化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茶类的茶氨酸、γ-氨基丁酸和其他氨基酸;用味觉传感器评价绿茶的鲜味强度;不同贮藏条件下茶花粉的蛋白质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广东国宾茶中的氨基酸分析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莉  肖玉霞 《茶叶》1995,21(2):20-21
用AAA分析了国宾茶中的游离氨基酸,特别测定了茶叶中最具代表性的茶氨酸以及有药用价值的牛磺酸和γ-氨基丁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以麦麸为材料,通过正交试验,探讨了提取介质、温度和时间对提取γ-氨基丁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麦麸中提取γ-氨基丁酸的最佳条件为:以水为提取介质(pH=7.0),温度37℃、抽提6 h,每克麦麸可提取到γ-氨基丁酸3.810 mg。  相似文献   

18.
林智 《中国茶叶》2005,27(1):17
2004年12月26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支持研究的"γ-氨基丁酸茶加工技术"项目通过了由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鉴定委员会听取了技术研究报告和审评了茶样后,一致认为,该项技术全面系统,有多处创新,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同类研究中居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9.
茶资源利用及茶产品开发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前茶资源利用及茶产品开发主要有高γ-氨基丁酸茶、低咖啡因茶、有机茶、茶饮料、速溶茶、超细微茶粉、鲜茶汁、茶酒、茶天然产物的提取与利用(茶多酚、咖啡碱、脂多糖、茶氨酸等)、茶籽综合利用、茶花、茶饲料与茶兽药的开发利用等。随着人们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和现代食品加工技术的发展,今后茶资源利用将主要向三个方向发展,即立体化、深度加工和有效成分的提取、饮茶与“吃”茶并存。  相似文献   

20.
确定辣木叶中γ-氨基丁酸的最佳提取条件,并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辣木叶γ-氨基丁酸提取工艺参数,研究提取温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等因素对辣木叶γ-氨基丁酸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为60℃、料液比为1∶15、提取时间为30 min,在此条件下,辣木叶γ-氨基丁酸含量为(3.40±0.09)mg/g,γ-氨基丁酸粗提物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以及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强,其EC50分别为0.149 0 mg/m L、0.092 5 mg/m L和0.039 8 mg/m L,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