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州是茶树原产地和茶文化发祥地.已被众多学者专家所共识。但多少年来贵州茶产业因总量少无名牌未被引起重视,贵州茶在茶界是个默默无闻的角色.而贵州高原有好茶,特别是高山风格的口感和香味胜过同内许多名茶正品,贵州特有的茶文化地域性和民族性则有一定优势,其中历史文化凝重的民族民间茶文化的鲜明特色,是千万年沉积的民族文化之魂,是贵州高原茶文化之精髓,极大地丰富了博大精深的中华茶文化宝库中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在临沧市凤庆县境内的香竹箐,生长着一株栽培型的古老茶树。这株茶树高10.6米,围粗5.82米,据有关专家考察推断,这株栽培型古老茶树的年龄已经不下3000岁。因此,被人们尊敬的称为世界茶王之母。  相似文献   

3.
茶在悠久的品饮历史中,被爱茶者、喝茶者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形成有了特有的茶文化。茶不仅是单纯解渴的饮料,也不仅仅是具有祛病保健功效的康体之饮,还是能给爱茶之人、饮茶之人带来精神上的陶冶和享受的舒心之饮。古人言简意赅地概括了茶的作用和情趣: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有两腋习习清风生。  相似文献   

4.
中国工夫茶已被公认为最讲究的一种泡茶饮茶方式,潮汕工夫茶在当代更被一些文化人士称为“中国茶道的代表”。潮汕工夫茶是潮汕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内容,品茶不仅要将茶喝进肚里,还要品味茶韵,体味意境,欣赏外在的技能和艺术,感受内涵之哲理与精神。别看小小的一杯茶,却是“小茶壶大乾坤”,  相似文献   

5.
茶尺蠖Buzura thibetaria Oberhur属鳞翅目.尺蠖蛾科.造成茶叶减产.是茶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国内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贵州等省。幼虫咬食叶片,是一种暴食性害虫.发生猖獗时.可将成片茶园食成光杆。茶叶减产60%以上,使茶叶生产受到严重损失.影响成茶品质。2010年铜仁地区老山口茶场暴发茶尺蠖.使十多年生的33.3hm^2茶园毁于一旦;2011年玉屏县亚鱼乡暴发茶尺蠖.55.3hm^2优质茶园被茶尺蠖啃食,形如火烧,无茶可采,只有全部翻犁重植,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6.
逸茗 《上海茶叶》2006,(3):41-41
闵行区梅陇镇中心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在小学教育中颇有特色,曾先后被评为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学校、闵行区精神文明单位、闵行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被列为上海市数学、语文教学实验基地。8年来,学校以茶文化教育活动为抓手,充分挖掘茶文化中的内在教育功能,广泛开展民族文化教育,大力培育民族精神,组织师生从茶世界里识乾坤,以茶修德,以茶益智、以茶会友、以茶冶情,努力提升师生的综合素质。2005年被授予上海市“少儿茶艺”特色学校。  相似文献   

7.
海葆 《上海茶叶》2005,(3):40-40
要泡好一杯茶,不同的茶品,由于季节的不同,茶叶的老嫩、类别的不同,投茶的方法也各有讲究。因此,如何正确掌握其不同的投茶方法,泡好一杯茶,可谓之茶艺的投茶艺术。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就被称为“礼仪之邦”.中国茶道中也吸收了“礼”的精神,上自朝廷皇家,下至平民百姓皆有茶礼。无论古代还是现今,茶礼在风俗相同,方言相通的闽南和台湾的工夫茶中表现尤为突出。在当地人的“开门七件事”中,工夫茶被摆在首位,  相似文献   

9.
茶韵飘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文 《上海茶叶》2009,(4):48-48
云南风庆是全国著名的滇红茶基地。自古以来,就以盛产茶叶而闻名于世。这里有3200余岁的野生古茶树,也有800余岁的人工栽培型世界茶王之母。每年春分一过,那千山万岭的茶山就碧绿成一岭岭高扬的绿色旌旗.  相似文献   

10.
陆羽《茶经》谓:“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的自然属性是植物.几千年来其叶从药用、食用直至饮用,成为当今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与其他植物不同的是.在人们长期的食茶、饮茶和艺茶过程中产生了独特的文化现象称之为茶文化。茶文化不仅有一般文化的表征,还具有表现社会进步、人类文明、人际融合的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11.
吕春 《上海茶叶》2009,(3):36-38
茶发源于中国古代,称得上是中国的国粹。由于茶叶特殊的保健作用,茶逐渐被世界其他国家所接受,成为当今世界最为普通的一种保健饮料。由于各国的风俗民情、生活习惯各不相同。外国人在饮用“中国茶”的习俗上也是多彩多姿、风格迥异。  相似文献   

12.
本年国际茶文化节参评“中国名茶”记实。 今年第16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暨上海茶交会4月16日至19日在上海国际农展中心举行。“名茶”评选是茶交会的重头戏.为办好本届茶交会,组委会事先作了周密准备,提前一个多月将“中国名茶”参评办法.连同申报表,寄发至具备条件的相关茶企.规定报送的样品.务必在4月8日前报到组委会。  相似文献   

13.
茶艺,一般认为是种茶、制茶、品茶的方法与程式。三者构成了茶之为艺的内容。我想茶艺是否就是在制作上最大限度得保留茶原叶的天然精华,其后的冲泡又能让茶与水、温度、时间恰到好处的配合,无过之,亦无不及。一言以蔽之:泡好一杯茶。物虽一技之用,然则能慧而通则达,专而精则妙,通其理、尽其性,发挥极致,则为艺也。  相似文献   

14.
茶,诞生在中国西南部,茶的发现和利用,已有四、五千年历史。唐时,茶在中国四川一带已成为“比屋皆饮”之物。自唐至今,历经1200余年,茶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成为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华夏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如今,茶已成为世界三大饮料(茶、咖啡和可可)之首,成为全球最大众化、最受欢迎、最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一种天然、营养、保健饮料。  相似文献   

15.
我国早在秦汉《神农本草》已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之说,唐《本草拾遗》记载“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本草纲目》述茶“苦、甘、微寒、无毒”。一般认为,甘味多补而苦味多泻。可见茶是攻补兼备的良药,而茶一味能归经遍及五脏,反映茶具有广泛的防治祛病作用。  相似文献   

16.
曾在《海派茶艺的特质》一文中感叹“上海的茶艺活动,在改革开放前的漫长岁月中实在是乏善可陈”,不料近期翻阅本市现代茶散文,却也意外得到一些旧时上海艺茶活动之珍贵资料。一人乐不如众人乐,特选其中我誉为“吉光片羽”之三例并略加点评,与茶发分享阅读后的快乐。  相似文献   

17.
方玮 《上海茶叶》2008,(1):13-14
近年来,云南普洱茶在国内迅速走红。从去年起至今年,普洱茶的价格更是犹如过山车,上蹿下跳,比股市还让人惊心动魄。不过,最近记者获悉,在商家们疯狂炒作普洱茶的时候,部分明智的普洱茶企业也意识到,这是一种不正常的发展之道,这样的炒作将对企业品牌挫伤严重,一旦风头过后,留给企业的将是万劫难复。  相似文献   

18.
1200多年前,陆羽写下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茶之源”、“茶之具”、“茶之造”……以此为中国茶文化打下了坚实而完整的基础。“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从此,大江南北、五湖四海的茶人为继承和发扬中华茶文化奋斗了千百年。  相似文献   

19.
茶毒蛾黑卵蜂识主利它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毒蛾黑卵蜂是茶毒蛾卵期的优势寄生蜂,能将茶毒蛾消灭在幼虫发生为害之前,识主利它素对它的寄生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茶毒蛾黑卵蜂的识主利它素存在于茶毒蛾的卵块和卵粒上,能被蒸馏水、70%甲醇或乙醇溶液等极性溶剂所抽提,其粗抽提物可诱发80%以上的雌蜂表现出触角敲打和产卵管刺探行为,但不能被己烷等非极性溶剂所抽提。识主利它素在室温条件下较稳定,但是高温加热(100℃)处理1小时可使之丧失部分活性。识主利它素的应用不仅可增强黑卵蜂的搜索活动,缩短寄生时间,提高对寄主卵的寄生效能,还能引诱其寄生原来不寄生的非寄主卵,有利于茶毒蛾黑卵蜂的室内大量饲养和繁殖。  相似文献   

20.
Market Research.com的部门、市场调研出版商Packaged Facts发表的一篇新的报告《美国茶叶和即饮茶市场》(The U.S.Market for Tea and Ready-to-Drink Tea)指出,绿茶、白茶甚至红茶(red tea)等精品茶深受美国消费者的喜爱,他们倾向于更具异国情调的混合茶,并推动了茶市值达到了68亿美元。Packaged Facts预计,到2010年,茶市值将达到1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