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2.
采用新型栽培种(Neo-tuberosum,2n=48)为亲本,以IVP_(35)作授粉者,诱发孤雌生殖,获得了148份双单倍体无性系,从中筛选出能够产生FDR型2n配子无性系16份(纺锤体平行并融合类型11份,不联会突变型5份)。由于双单倍体孕性低或败育,以入选的16份双单倍体直接同S.tuberosum品系或品种杂交未能成功。同类型(A)入选的双单倍体无性系的系内或系间授粉,因配子体同型复等位基因作用产生的自交不亲和,也没能得到实生种子,而以产生2n配子的S.phureja品系的混合花粉授粉,在5个组合中获得25个浆果,共825粒杂交种子。  相似文献   

3.
通过4x—2x杂交测验,从Solanumphureja后代中筛选出9份诱导双单倍体频率和花粉育性高的授粉者.它们的平均诱导率为33株双单倍体/100个果,并具有显性纯合的胚斑标记基因(BB)和紫色胚轴标记基因(PP),可用来有效地识别双单倍体.不同的四倍体母本产生双单倍体的频率不同,中薯2号产生频率最高,达34株双单倍体/100个果,母本基因型对双单倍体的产生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高频率诱导马铃薯双单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4x-2x杂交测验,从Solanum phureja后代中筛选出9份诱导双单倍体频率和花粉育性高的的分者。它们的平均诱导率为33株双单倍体/100个果,并具有显性纯合的胚斑标记基因和紫色胚轴标记基因,可用来有效地识别双单体,不同的四倍母本产生双单倍体/100个果,母本基因型对双单倍体的产生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采用了早春播种,让其植株在冷凉的气候条件下开花,并结合蕾期授粉的方法。克服了自交不亲合性,获得了3000多粒IVP35(S.Phureja)的自交种子。 1984年以东农303(雄性不育)作被测母本,用IVP35各自交后代作授粉者所作的测交结果表明,诱发单倍体的隐性基因不只1对, 因为IVP35自交后代单株无性系间诱发单倍体的频率有显著差异。本试验还选育出了优良授粉者NEA—P16和NEA—P19。按100个浆果中产生孤雌生殖的植株来计算,NEA—P16和NEA—P19诱发孤雌生殖的频率分别为IVP35的2.66和2.48倍。与优良授粉者的选育及孤雌生殖有关的问题在本论文中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诱导孤雌生殖是获得马铃薯双单倍体的有效方法,本文系统介绍了孤雌生殖诱导马铃薯双单倍体的研究技术,双单倍体的识别方法,二倍体授粉者在孤雌生殖诱导中的作用以及环境条件对孤雌生殖的影响等。并对该技术的发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双单倍体马铃薯染色体加倍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研究了马铃薯双单倍体(双单倍体是由四倍体栽培种花药培养产生的)植株加倍的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在MS培养基内附加NAA 0.1mg/1,而后加入秋水仙素0.2mg/l,用马铃薯双单倍体植株切断接种。经过40天培养,获得了加倍的四倍体植株,加倍频率为63.6%。第二种方法:将马铃薯双单倍体植株的茎,接种在含有2.4-D 1mg/l,萘乙酸0.025mg/l,KT 2mg/l的MS培养基上,在产生愈伤组织后诱导出再生四倍体植株,加倍频率为22.3%。  相似文献   

8.
我国自70年代初开展新型栽培种筛选工作以来,已选育出150余份抗病、高产、综合经济性状好的亲本材料,这些有价值的种质资源极大地丰富了马铃薯的基因库.以普通栽培种(S.tuberosum)做母本、新型栽培种做父本是获得优良品种和高产实生薯群体的有效组合方式.新型栽培种与普通栽培种杂交后代不仅在产量上具有杂种优势,而且在品质上也较现有品种好,特别是在抗晚疫病和淀粉含量方面,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现有品种.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新型栽培种在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自70年代初开展新种筛选工作以来,已选育出150余份抗病,高产,综合经济性状好的亲本材料,这些有价值的种质资源极大地丰富了马铃薯的基因库,以普通栽培种做母本,新型栽培种做父本是获是优良品种和高产实生薯群体的有效组合方式。新型栽培种与普通栽培种杂交后代不仅在产量上具有杂种优势。而且在品质上也较现有品种好,特别是在抗晚疫病和淀粉含量方面,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现有品种。  相似文献   

10.
孤雌生殖诱导马铃薯双单倍体的遗传操作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我国冀西北高寒干旱,自然环境因素和栽培条件较差的生态区域内,研究了利用孤雌生殖诱导马铃薯双单倍体的技术,两年试验表明,诱导频率高于世界诱导频率最高的捷克,较国际上广泛应用的高频率诱导者IVP35和IVP48高出30.9株/100个浆果,筛选出了配合力好,产生孤雌生殖能力强的四倍体品种中薯2号,79-6-19和CIP800935,诱导频率为11.1-33.3株/100个浆果。  相似文献   

11.
试验选用 3份含有二倍体栽培种富利亚薯 (Solanum phureja)血缘的 4x 2x四倍体杂种材料和 1份四倍体普通栽培种 (Solanumtuberosum )优良无性系为亲本 ,按照Griffing方法Ⅲ配制成双列杂交组合 12个 (包括正交 6个 ,反交 6个 ) ,分析了杂种实生苗当代薯形、品质等 6个性状的群体遗传参数和配合力效应。遗传分析结果表明 ,芽眼深度、比重、Vc含量、还原糖含量等 6个被测性状的遗传变异均以加性效应为主。配合力效应估算结果表明 ,同一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在不同亲本间差异亦较大 ,并且同一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在不同组合间差异亦较大。本试验结果还表明 ,比重上存在极显著的反交效应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普通栽培种(Solanum Tuberosurm)×新型栽培种(S.Neotuberosum)(T×A)和普通栽培种×2倍体杂种(普通栽培种的双单倍体×S.phureja)(T×2n杂种)两种类型组合后代的主要经济性状,如茎色、株高、单株重、商品薯率、淀粉含量及产量等性状的分离幅度和杂种优势表现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杂种后代诸性状的表现上,T×2n杂种类型的后代表现分离幅度小,杂种优势强。但由于2倍体杂种自身经济性状不好,使T×2n杂种类型子代的绝对产量低于T×A类型。因此,在现阶段,在育种和实生种子利用上,利用T×A类型的组合更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近缘栽培种种间杂种优势及配合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用新型栽培种(A)、普通栽培种(T)和能产生2n花粉(FDR)的二倍体杂种(D)以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杂种并产生5个杂种群体(TA、TD、AD、AA及TT).这些群体的无性系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种植.对总产量等主要性状进行了研究.在5个群体中,TA群体在产量和单株块茎数上有显著的杂种优势,其超过中亲值平均分别为15.18和26.51%.在群体平均产量上TA显著地高于TD、AD、TT和AA;在其它产量构成性状及经济性状上超过或与这4个群体无差异.种间杂种TD和AD的产量等性状在以中亲值为比较的杂种优势上有显著的杂种优势,并与TA无差异甚至高于TA,但在实际群体产量上都低于其四倍体亲本的均值,甚至与种内品种间杂种TT和AA无显著差异.AD除在产量和平均块茎重的优势高于TD外,其它性状无差异.相同杂交组合其实生苗世代与无性一代在产量、淀粉含量和单株块茎数上呈显著的正相关.因此,在实生薯利用中以组合为单位的群体选择是有效的.配合力分析表明,马铃薯单株产量和平均块茎重在亲本选配中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是同等重要的,而在单株块茎数和淀粉含量上以一般配合力为主.  相似文献   

14.
以花生四大类型栽培种为母本,4个人工合成双二倍体野生种杂种为父本组成16个杂交组合,结果表明:16个组合的花果率和针果率变化范围都很大,显示各组合间杂交亲和力有较大的差异。野生种杂交种中以(Arachis.cardenasii×Arachis.batizocoi)F2为父本与栽培种杂交的亲和力最大;而栽培种类型中以天津豆(普通型)为母本与野生种杂种杂交的亲和力最大;但珍珠豆型与4个野生种杂种之间杂交的亲和力差异最小。16个组合中有许多授粉花不能形成果针而相互间表现不同差异。果针形成正常荚果有4种败育现象。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采用6个母本与5个父本,按照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30个杂交组合,并产生无性一代。无性一代块茎还原糖和干物质含量的研究结果如下:(1)两性状的狭义遗传力分别为31%和18%;(2)通过选择淀粉、产量来间接选择干物质含量具有较大可能性;(3)从T×N类型的杂交组合中选育低还原糖及高干物质含量的品种不会很困准;(4)T8024和N2176对于选育低还原糖及高干物质含量有较好的一般配合力。  相似文献   

16.
克服大豆种间杂种蔓生、小粒等不良性状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试验利用结荚习性不同的3个栽培大豆(G.max)作母本,以株高不同的2个野生大豆(G.soja)和2个半野生大豆(G.gracilis)作父本配制的12个杂交组合和8个回交组合,研究克服种间杂种蔓生、小粒等不良性状的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选用植株较矮、主茎较粗、百粒重较大的有限、亚有限性栽培种作母本;选用植株较矮、百粒重较大的野生种作父本将有利于克服种间杂种蔓生、小粒等不良性状;野生亲本的选择似乎更为重要。从克服种间杂种蔓生、小粒等不良性状来看,选用半野生大豆作亲本更为有效。只有从直立、半直立植株的后代中才有可能分离出稳定的直立型材料。百粒重的遗传进度较小,对其进行选择似乎效果不明显。在F_3代进行选择性回交可以大幅度提高其后代直立、半直立型植株的分离频率和百粒重。只要亲本选配适当,仅需一次回交即可克服种间杂种蔓生、小粒的不良性状。我们从一次选择性回交的后代中已获得栽培型、百粒重20克以上,产量较高的优良品系。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花药与花粉粒发育的细胞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有效地通过有性杂交选育优良品种,本文对马铃薯的雄性器官进行了系统的形态学观察:1.马铃薯花药的孢原组织为新月形排列,成熟花药药室呈马蹄形。花药壁厚薄不均,药室内壁与中层细胞无明显区分;绒毡层为腺质型,其来源有二;外侧的来源于壁细胞,内侧的来源于药隔组织,并常有二型性。2.马铃薯花药中的造孢细胞产生3~4层时,进而变成小孢子母细胞。小孢子母细胞的减数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多呈四面体型排列,成熟花粉为2-细胞型。花粉圆球状,具3孔沟,花粉较小,花粉量较大。3.马铃薯花药的开裂,以孔裂为主兼部分纵裂。孔口边缘表皮下有纤维层状(即具条纹状加厚的细胞壁)细胞。部分纵裂部位有裂口异形细胞。花药开裂前,同侧两药室彼此勾通,有利于散粉。  相似文献   

18.
大豆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研究   总被引:32,自引:13,他引:32  
不同基因型的大豆子叶节在添加适宜BA和IBA的1/2MS培养基上经过二周的预培养和二周芽诱导培养,可获得高频率的丛生芽,及时将丛生芽从高浓度的BA转至低浓度BA培养时芽可长出植株,再转至添加NAA的生根培养基上形成完整的植株。经过40-60天的培养,每个外植体可得到20-30个芽。芽增殖数和植株再生率因基因型、激素、切割位点、诱导时间等不同而有明显差异。初步确立了丛生芽发生和植株再生的适宜条件和程序,建起了以子叶节为外植体适合用于农杆菌介导和基因枪方法进行遗传转化的高频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