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辽宁省淡水主养品种是鲤鱼,为了提高池塘利用率,增加收入,养殖户常套养白鲢(鲢)、花鲢(鳙)、鲫鱼或草鱼等,为了探索适宜的套养模式,获取最大收益,作者对鲤鱼精养池塘套养模式进行了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3.
《内陆水产》1990,(1):40-40
山东省济宁市水产局在济宁南阳湖农场协助下,于1988年5月上旬至11月初进行了本次池塘精养鲤鱼种亩产超吨的试验,经验收、鉴定,12.29亩水面,总净产鲤鱼种12368.41公斤,另外还出产鲢成鱼299.63公斤,平均亩净产鱼种1006.38公斤,创造了山东省池养鲤鱼种:最高记录,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的东北和华北的广大地区,鱼的生长期较短,生长期平均水温只有19℃左右。商品鱼的养殖期只有5个月,鱼种的养殖期仅4个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养鱼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不断提高养殖技术水平,加强管理。精养鲤鱼技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展起来的,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饲料价格不断上涨,鲤鱼价格却提不上去,导致大量鲤鱼精养池塘养殖户利润降低,笔者前几年在本地推广的鲤鱼半精养化养殖模式,投资不大、风险小、利润高。现将养殖模式介绍如下:一、池塘的选择1.面积以10~20亩为佳,能够加水在1.5米以上、  相似文献   

6.
7.
在不增加人工、水电、鱼池折旧、养殖机械折旧等费用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鱼种单产水平,降低斤鱼成本,养殖户可获得更大的利润。为此,我们于1999年在学校种养殖综合实习基地,1588m2的池塘中,进行了主养建鲤鱼种高产高效试验,经过159d的精心饲养,共产建鲤鱼种4200kg,平均规格160g,最大规格450g,产鳙、鲢鱼种803kg、草鱼种665kg、银鲫300kg,总产5968kg,平均每667m2产鱼2507kg,获纯利17675元,平均每667m2获纯利74239元,投入产出比1∶176。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 试验材料11 池塘条件本试验使用的池塘,面积1588m2,池深30m…  相似文献   

8.
9.
对池塘精养河蟹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河蟹成活率59.5%,平均个体重83.9g,平均个体增重倍数2.8折合亩产101.1kg;混养鲢鳙亩产90.9kg,平均尾重750g。每亩盈利2343.60元。1992年鉴定认为,本研究成果属山东省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0.
普通鲤的池塘精养,是提高鱼产量的最有前途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2003年我们进行了池塘主养泥鳅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1.塘口 试验塘3口,每口0.5亩,共1.5亩。塘口规格一致,均为宽16.5米,长20米,呈南北向,池深1.3米,正常水位80~100厘  相似文献   

12.
于滨 《淡水渔业》2001,31(4):22-23
我市地处云贵高原西南部 ,平均海拔 16 0 0米左右。同平原地区相比较 ,与池塘鱼类养殖紧密相关的温度条件有显著的不同 ,表现为年积温较低 ,昼夜温差大 ,一年中适宜鱼类生长温度的季节短 (最适水温仅 110多天 ,最炎热的 7、8两月气温高于 2 5℃的时间都不多。因此 ,池塘养殖中 ,首先表现出的是鱼类生长季节短 ,虽然一年四季都可能不停食 ,但是真正能够增重的时间不多 (水温 15℃以上鲤科鱼类才较显著增重 ) ,其次是饵料系数高于积温较高的地区。随着鱼用颗粒饲料技术不断进步 ,鱼类的营养需求得到极大的满足 ,生长速度有了极大的提高 ,为了…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高密度精养鲤鱼成为我县池塘养鱼的主要模式,池塘单产不断提高。但是,饲料等渔需物资价格的不断攀升、商品鱼价格的持续低迷,导致池塘主养鲤鱼的经济效益越来越低。为了尽快探索池塘养鱼高产、高效新模式,我们于2004年5月至10月进行了池塘主养草鱼与主养鲤鱼模式的效益对比试验,现将试验池的生产情况和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一、池塘选择 这种养殖方式一般要在有一定规模的渔场实施。池塘在10个以上,单口池塘面积在5-20亩,总面积在150亩以上的渔场应用效果最好。当然,池塘数量较少的养殖户也可因地制宜地从中借鉴一些方法。要求池塘保水性好,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注排水  相似文献   

15.
2011年3月份,四川省眉山市一鲤鱼主养池塘,过冬鲤鱼体表出现包块,经过诊断后,确诊为疖疮病。按疖疮治疗后,疫情得到控制,现就该病的治疗情况小结如下,以供其他养殖户参考。一、基本情况该发病池塘面积20亩,水深2~3米,主要养殖鲤鱼,混养部分花鲢和白鲢。池塘为多年养殖池塘,  相似文献   

16.
我国池塘主养鲤鱼已由过去粗养转为精养 ,由过去粗放式经营转为集约化经营 ,大面积连片高产主养鲤鱼池已陆续在各地形成。在主养鲤鱼的过程中 ,鱼种、饵料、鱼病成为能否高产的三个关键因素。在选育优质鱼种放养后 ,采用科学的投饵技术和综合防病措施是主养鲤鱼获得高产、稳产的根本保证。现就饵料中的科学投饵技术综述如下。1鲤鱼饵料的选用主养鲤鱼目前普遍用的就是颗粒饵料 ,颗粒饵料又分软颗粒、硬颗粒和膨化料。软颗粒饵料含水量高达20%~40 %,水中易溃散 ,这种饵料适合甲鱼。硬颗粒饵料含水量13%以下 ,成品下水后不易溃散 ,营…  相似文献   

17.
养殖面积140.40亩,经150天养殖,获得总产155610kg,平均产量1108.88kg/亩的收成。结果表明:锅底形的池塘结构,不设进排水闸,用大口径PVC管进、排养殖用水,配足增氧机,定期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和定期投放有益微生物制剂,及时使用必要药物防治虾病是南美白对虾海水池塘精养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任惠民 《科学养鱼》2001,(11):20-20
一、前言运城市位于山西省的西南部,地处秦晋豫三省交界的黄河三角洲地带,拥有广阔的滩涂资源,境内气候温和,光照时间长,具有发展水产养殖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全市现有池塘养殖面积1.7万亩,年产商品鱼1.3万吨,我市已成为山西省重要的商品鱼基地。进入90年代以来,高密度精养鲤鱼成为全市池塘养鱼的主要模式,而且池塘单产不断提高。但是,由于饲料等渔需物资价格的不断攀升,而商品鱼价格却一直处于低谷,导致池塘主养鲤鱼的经济效益越来越低,广大渔民叫苦不迭。为了尽快探索池塘养鱼高产、高效新模式,我们于2000年3…  相似文献   

19.
宋长太 《河南水产》2004,59(4):26-26
随着池塘精养水平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养殖密度越来越高,饲料使用量也加大,导致水环境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病害。现将笔者近期在养殖区调查发现的三种异常情况进行剖析,并提出处理建议,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于福成 《齐鲁渔业》2004,21(11):21-21
乌鳢,又名黑鱼,具有适应力强、生长快、抗病力强、耐运输等优点,深受广大养殖户的欢迎。为进一步研究乌鳢养殖技术,更好的为广大养殖户提供技术支持,山东省安丘市赵戈镇于2003年建立了乌鳢标准化养殖基地,同年进行了乌鳢池塘精养试验,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现将乌鳢池塘精养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