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茶树病虫区系分析(英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对1900—1987年世界茶树病虫区系的分析研究,全世界已报道的茶树害虫(包括害螨)有1034种(我国有430种),茶树病原(包括线虫)有500种(我国有133种)。无论是世界各产茶国或我国各产茶省范围内,茶树害虫和病原种类数与种植年限及种植面积有明显的依存关系。在两者作用的相对重要性上,年限是第一位的,在达到一定种植年限后,面积的作用逐渐增大。本文对世界茶树害虫和病原区系从生物地理学和分类学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在一个辽阔的空间范围(如一个国家)内茶树害虫达到饱和的年限约为100—150年。  相似文献   

2.
蓟马是缨翅目昆虫的统称,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已记述的蓟马有600余属,3000余种,我国已知的有100多种。加害茶树的蓟马日本记载有43种,印度42种,斯里兰卡4种,东非8种,加害我国茶树的蓟马尚缺乏系统调查及记载。现根据近几年在广东所作的调查,结合国内各省资料,将我国茶树蓟马的种类和发生情况作一初步归纳,为今后开展蓟马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国重要茶树叶部病害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茶树多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这些地区的气候也有利于茶树病害的滋生。按照发生器官,茶树病害可分为叶病、茎病、根病和花病。世界上已有记载的茶树病原种类多达500余种。我国已记载138种茶树病害,其中真菌病害72种,细菌病害2种,类菌原体病害2种,线虫病害9种,地衣和苔藓25种,藻类2种,寄生性显花植物16种,非侵染性病害10种~[1]。这些病害会对茶树生长、生产和品质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我国对茶树病害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多数集中于叶病。这一方面是因为叶病是我国茶树病害的主要类群,  相似文献   

4.
肖强 《中国茶叶》2014,(3):16-17
2月6日的《钱江晚报》以“寒潮对龙井茶是个利好,可以减少病虫害”为副标题,报道说近期的低温雨雪天气可以减少茶树病虫害.应该说天气对病虫害的发生和为害程度确实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我国茶区分布广泛,南至海南,北至山东,纬度差达10°以上,各地茶树病虫害的种数因气候原因差异很大.据统计,我国茶树害虫种数与纬度高低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华南茶区的害虫种数为580种,而淮河以北的北方茶区害虫种数仅178种.因此,对同一区域来说,冬季温度相对偏低,病虫害确有可能会减少发生.那么我国的茶树病虫害种数有多少、可以分为哪些类群呢?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茶园病虫害种类有近千种,其中茶树病害大约有130余种,茶树害虫和害螨种类800余种.这些病虫可以按为害部位和为害方式分为若干类群,其中90%以上的茶树病虫种类为害叶部和芽梢,为害茎、根部的种类不到10%.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瑞丽辣木白粉病的病原种类,筛选出有效的防治药剂,选用5种低毒高效药剂进行田间防治试验,通过田间观察和形态学方法鉴定病原,结果表明,瑞丽辣木白粉病病原为真菌界半知菌亚门粉孢霉属[Oidium Lk.ex Fr.]真菌。田间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4 000倍液防治效果最佳,间隔7 d用药2次,防效达77.94%;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和37%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是防治瑞丽辣木白粉病的首选药剂,生产中可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6.
吴家琴  薛召东 《中国麻作》1984,(2):42-44,13
红麻根结线虫病在我国发生已久,对红麻生产的威协愈来愈大。我们从1981年开始.对该病的分布与为害,病原线虫的种类分布及生活世代作了调查研究,现将初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红麻根结线虫病在我国发生已久,对红麻生产的威协愈来愈大。我们从1981年开始,对该病的分布与为害,病原线虫的种类分布及生活世代作了调查研究,现将初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自从1886年著名的真菌学家Saccardo记载了甜菜褐斑病菌(Cercospora beticola)以来,近一百年的漫长岁月中各国科学家发表了数以百计的研究论文,但迄今为止它仍然是美州、欧州、亚州许多甜菜种植国家的一种具有威胁性的病害。最近希腊的Giannopolitis.C.N报导,C.beticola菌除加害甜菜叶片外,还可加害块根,这是一个新的发现。现将近十年来甜菜褐斑病的研究进展状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云南省马铃薯害虫的病原真菌种类,为马铃薯害虫的生物防治提供依据,2007~2010年,对云南省马铃薯害虫寄生真菌进行了调查、采集,经过鉴定,云南省马铃薯害虫病原真菌有2门8属9种,隶属于半知菌门和接合菌门,其中前者包括丝孢纲真菌中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als.)Vuill]、蚜虫枝孢菌[Cladosporium aphidis(Thuemen)Oester]、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Metsch.)Sorokin]、蜡蚧轮枝菌[Verticillium lecanii(Zimmernann)Viegas]、莱氏野村菌[Nomuraea rileyi(Farlow)Samson]和拟青霉[Paecilomyces sp];接合菌门真菌有虫霉目的暗孢耳霉[Conidiobolus obscurus Remaudiere&Keller]、新蚜虫疠霉[Pandora neoaphidis(Remaudiere&Hennebert)Humber]和努利虫疠霉[Pandora nouryi(Remaudiere&Hennebert)Humber]。其中新蚜虫疠霉球孢白僵菌分别是云南马铃薯上蚜虫及块茎蛾病原真菌的优势种。  相似文献   

10.
广东南昆山毛茶叶染色体组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斌 《中国茶叶》1995,17(6):30-31
南昆山毛叶茶生长在广东省龙门县境内的南昆山上,其叶片长大,密被茸毛,根据张宏达的分类系统,其属于山茶科山茶属茶亚属植物。然而,化学成分的分析结果,该毛叶茶中的嘌岭碱主要是可可碱,与一般栽培茶树主要含咖啡碱不同,故又被称为可可茶。近年来,毛叶茶作为一种天然不含咖啡碱的茶树品种资源而颇受有关各方重视,有关其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和生化成分的研究已陆续报道,但有关其细胞遗传学特性的研究还较少,本文特对  相似文献   

11.
粉虱拟青霉优良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粉虱拟青霉(Paecilomyces aleurocanthus)是从茶园中罹病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 Quaintance)虫尸上分离获得的一种新的昆虫病原真菌,经鉴定为一新种。目前,有多种拟青霉是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有的种类如粉质拟青霉(P.farinosus)、玫烟色拟青霉(P.fumosoroseus)等已开始应用于防治多种害虫。经对粉虱拟青霉的研究表明,该菌分布广泛,在浙江、福建、安徽、陕西各省茶园中均有发现,对黑刺粉虱、椰圆蚧有较强的致病力。为了探…  相似文献   

12.
目前,尚未发现有任何抗性“免疫”的杀虫剂。据报道,1948年以来,抗性害虫的数量约每6年增加一倍,到1986年,已报道的抗性害虫达500种,实际存在的抗性昆虫远比报道的多。有关茶树害虫抗药性的报道甚少,本文拟就我国茶树化学防治的历史与现状对茶树  相似文献   

13.
贵州东部地区茶树害虫名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戴轩 《茶叶科学》1997,17(1):33-42
在贵州东部地区已查明的茶树害虫种类,计2个纲、11个目、79个科、292种,并记述了每种的地理分布和危害部位  相似文献   

14.
40—1菌防治茶尺蠖和油桐尺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昆虫病原微生物防治茶树害虫,苏云金杆菌是最有竞争能力的。在国外,苏云金杆菌虽大量生产和应用,但未见防治茶树害虫的报道。1983年以来,从已有和新分离的菌株中,筛选出对茶毛虫和茶尺蠖毒力较高的40—1菌。1985~1986年,在茶园中应用40—1菌进行了防治茶树主要害虫茶尺蠖、油桐尺蠖的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1.材料菌剂:40—1粉剂,含40亿芽孢/克  相似文献   

15.
稻曲病是一种由子囊菌亚门麦角菌属稻麦角菌引起的水稻穗部病害,该病重发生在水稻孕穗至破口期多雨的年份。文章通过分析2011年怀集县水稻稻曲病重发生的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6.
戎文治 《茶叶》1992,18(1):38-40,47
浙江是我国著名茶区之一,植茶历史悠久,由于生态环境关系,病害发生种类较多,其中有些病害对茶叶产量和品质造成一定损失,但迄今来见有较全面和系统的论述。为了促进茶叶生产发展,特将1958年以来本人从事茶病调查研究的结果以及见诸报道的文献资料作一综述,以供茶叶工作者参考。一、茶病种类及其分布据统计,本省茶树病害有40种,包括真  相似文献   

17.
植物性农药及在茶树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性农药主要是利用植物体中的次级代谢产物如萜烯类、生物碱、木质素、甾类、类黄酮和多糖类等活性物质来防虫治病 ,这些活性物质是植物自身防御、与病虫适应演变协同进行的结果 ,它不会污染环境 ,对人畜、农作物、生态环境相对安全 ,而且病虫也很难产生抗性 ,符合人们对理想农药的要求。1 植物性农药的资源状况地球上的植物性农药资源十分丰富 ,据报道 ,全世界有 160 0多种植物有控制害虫的特性。《中国有毒植物》一书列入有毒植物 130 0多种 ,其中许多种类具有杀虫 (菌 )作用。 195 8年我国南方各省统计 ,被利用的植物性农药 2 2 0种 …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对诱发橡胶木材发霉、变色的变色菌和霉菌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共分离到22个分离物,鉴定为10个属,分別隶属于子囊亚门、半知菌亚门和接合菌亚门。本文对Lasiodiplodia(Botrvodiplodia)theobromae和Ceratocvstis spp在木材上的症状和形态进行了描述。有的真菌在橡胶木材上出现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9.
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发现危害甜菜的害虫达三、四百种。我国北方甜菜栽培区有记载的也有130余种。这些种类虽不能全部造成危害,但其中的许多种类对甜菜生产已构成很大威胁。为有效地控制甜菜害虫,我国甜菜科技工作者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明确了甜菜几种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从而改善了甜菜生态环境,提高了单产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评述了小类作赤霉病,与该病有关的病原物有17种,这些病原物发生在世界在部分谷类作物种植最常见的禾谷镰刀菌、黄色镰刀菌、燕麦镰刀菌梨孢镰刀菌、和雪腐镰刀菌。该病发生在湿气气候条件下,在此条件下谷物产量损失和毒物聚集显著。作物残体、替换寄主、以及禾谷类作物的镰刀菌菌腐和根腐是该病的可能接种体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