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宝库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它与阴阳五行、脏象、病因病理等学说共同构成了祖国医学完整的独特的理论体系,对祖国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针灸、药物等临床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 经络的概念与组成1.1 经络的概念经络是机体运?..  相似文献   

2.
三焦,是祖国医学和祖国兽医学脏腑学说中的一个特有名称,也是历来争论最多的热门话题。三焦本质及其有形无形是争论的焦点,许多问题尚待定论和澄清。为了进一步弘扬祖国的医学遗产,使之在实践中发挥  相似文献   

3.
试论脾胃学说与临床应用卢运然(河北省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奶牛场068450)中医脾胃学说是祖国医学(包括中兽医学)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它的发生和发展是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实践、认识而逐渐形成的学术流派。脾胃学说始见于《内经》,它奠定了脾胃学说的基础理论,成为...  相似文献   

4.
“耗津伤阴”是贯串于温病全程的基本病机,保津养阴则是治疗温病的基本大法,须贯串于温病治疗的始终。笔者在学习和运用温病学说的过程中,体会到“耗津伤阴”与“保津养阴”对猪温热病的意义也是这样。  相似文献   

5.
补火生土法是根据祖国医学五行学说的理论,用于虚证的一种治法。在《中医大辞典》里将其解释为:“借五行相生的理论,运用壮肾阳的药物以温脾气的方法”。祖国医学和中兽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其中藏有真阴真阳。真阳即肾阳,其  相似文献   

6.
一、脾胃学说概况祖国医学的“脾胃学说”是祖国医学有关对疾病辩证施治的重要学说。它是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把脾胃归属于五行中的“土”,认为“土”为万物之母,是生发万物的根本。《内经》指出:“脾胃者,仓廪之友,五味出焉。”、“安谷者昌,绝谷者亡。”、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可见古人对脾胃的重要性早有明确认识。脾主运化(运化输布营养精微,升清降浊)为气血生化之源,胃为水谷之海,所以说脾胃是  相似文献   

7.
正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和诊治及其预防方法的一门学科,在中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祖国医学中重要的一支奇葩,为历代医家甚为研究和重视,历年来在中医临床上为许多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现和诊治做出了重大贡献。当前,在兽医临床上新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不断出现,基层兽医站缺乏先进的诊断条件和技术,对出现的常见的或新的病种无法进行先进的明  相似文献   

8.
升降学说在兽医临床的应用杨文保(山东省聊城市第一职业中专252036)气机升降学说在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古代医家从“天人相应”的观点出发,认为气机升降是机体生理活动的基本形式,正如《素向·六微旨大论》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  相似文献   

9.
<正>1中医药主要包括中医理论和中药药理理论中医理论,通常称为中医基础理论,简称"中基"。它是以天人合一的叁个哲学观的整体理念与辨证论治、相似观(分形观)的循证观点为最大特色的祖国传统医学体系的基础与核心。中医基础理论的学说主要包括分形五行学说,藏象五系统学说(心系统、肝系统、脾系统、肺系统、肾系统),五运六气学说,气血精津液神学说(气:信息-能量-物质学三元-多元说),体质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及养生学说,分形经  相似文献   

10.
子午流注,即气血按一定的时间流注某些孔穴的意思(《灵枢·本输篇》)。它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理论组成部分。子午流注针法是古人根据人体各经脉气血流注盛衰的理论,逐日按时取穴的一种独特的方法。其后有人把子午流注学说与时间医学理论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11.
我省西华县名老中兽医高永正,多年来悉心钻研祖国医学温病理论,用以指导家畜湿温病的诊治,心得颇多,现初步整理如下。 (一)家畜湿温病亦有律可循湿温病系因夏秋之季,气候炎热,雨量又丰,天暑下迫,地湿上蒸,牲畜感受湿热病邪而发。晋·王叔和说:“湿热相搏,则发湿温。”或因饲管不当,如过食精料、贪饮冷浊、厩舍闷湿、劳役过度等损伤脾胃,致使脾运失职,水湿留滞,复感外邪而病。清·薛生白说:“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  相似文献   

12.
湿温病是在雨湿较盛季节,外感湿热邪气所引起的热性病的总称,临床上以身热不扬、运化功能碍障、病势缠绵难愈为主要特征。笔者在治疗猪发热病的实践中,以祖国医学的瑰宝《温病学》指导临床,认识到六、七、八月份的难愈高热病中,有不少是猪的湿温证。已辨证治疗370余头病猪,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典型病例整理于后,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我国中兽药发展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兽医药学(我国传统兽医学)和中国医药学(传统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其理论源于实践,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大约在2000年前就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比较完整和系统的医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又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指导着临床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了充实和发展。它由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病机、诊法、辨证理论、治疗法则以及药性理论、组方理论等构成,是以具有古代朴素辩证法思想的“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为其哲学基础。它使得中兽医药学的理论体系在认识和解释医学世界客观事物上具有了整体观和辨证观。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学习祖国医学宝贵遗产的启发下,运用中医“急下存阴”的理论来指导临床实践,对猪温热性疾病诱发肠秘结等症的治疗,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一、对急下存阴理论的认识中医理论有人主张:“温病忌下或先汗后下”,而吴又可的《温疫论》则主张“下不厌早”之说。吴氏认为:“承气  相似文献   

15.
“肺与大肠相表里”动物模型的制作及其机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祖国医学和兽医学中的“肺与大肠相表里”学说,近年来日益引起了医学界和兽医学界的重视。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急性三衰抢救研究室,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发现有许多严重肠道异常的病人,常伴发急性呼吸衰竭,特别是伴发成人型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他们通过临床病例分析和实验  相似文献   

16.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指导着中医、中兽医针灸临床实践。《灵枢·海论》所说的“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肢节”,就是对体表与内脏相关的论述。我们运用本所研制的XXH-ⅡA型经穴探测治疗仪,于1982~  相似文献   

17.
<正>"活血化瘀"是祖国医学的一个重要治疗原则,在中兽医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根据血瘀的因素有气虚、气滞、寒凝、热瘀四个方面,以下分别从理论上加以简要论述。1气滞血瘀营卫气血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组成部分,有关气血的运行前人有精湛的阐述,有"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之说,说明二者有相依相附之关系。由于气统血液运行全身,所以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有一息之不运,则血有一息之不行。而气的推动作用又又依赖其升降出入的  相似文献   

18.
“猪高热病”类同于中医上的外感热病,对于这一类病,明清温病学派的《温热论》、《温病条辨》、《湿热病篇》等论著早已有深刻的认识和细致入微的探索,由于猪和人在生理结构上是基本相同的,其发病所表现的证侯基本一致,所以笔者根据自身实践,从中医学谈一下对本病的认识和防治。  相似文献   

19.
中兽医学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诸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腑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辨证学说、治则学说、方剂学说、针灸学说等。这些学说用现代兽医学衡量,总觉得它们笼统、抽象、不可思议。但是,经临床实践反复检验,证明它是行之有效的,并且延续数千年而不衰,至今仍在防治家畜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不能不说是科学史上的奇迹。  相似文献   

20.
<正>阴阳、五行学说是古人解释世界运行规律的模型,其后被引入医学领域,作为推理工具,借以说明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并指导临床辨证治疗,成为中(兽)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兽)医教学中,阴阳、五行学说作为基础理论的开篇章节,对学生中(兽)医思维模式的建立和后续的课程推进有重要影响。笔者认为,五行学说较阴阳学说复杂且更不易理解,常成为学习的难点。因此将本人对五行学说的理解和教学过程中的讲解方法及体会加以论述,与同行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