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杂交水稻福优964高产栽培技术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优 964是福建省农科院稻麦所用“福伊A”与“福恢 964”配组而成的中晚稻迟熟组合 ,2 0 0 0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株叶形态较佳、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后期转色好、单产高 ,为福建省优质高产抗病杂交稻苗头新组合。尤溪县农业局引进大面积栽培示范 ,对其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主要特征特性1 1 产量表现2 0 0 2年在尤溪县北纬 2 5°5 0′~ 2 6°2 5′的山区 ,海拔分布在 1 40~ 1 60m层的 7 43hm2 稻田种植 ,经福建省农业科技跨越计划办公室组织专家测产 ,实割验收产量为 9 1 6~ 1 0 83t/hm2 ,…  相似文献   

2.
福优 964是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用福伊A与福恢 964配组而成的优质高产抗病中晚稻迟熟新组合 ,2 0 0 0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株叶形态好、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后期转色好、单产高 ,为福建省优质高产抗病杂交水稻新组合。 2 0 0 0~ 2 0 0 1年晚季在闽侯县的甘蔗、尧沙等地大面积生产示范 ,均获得丰收 ,现对其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主要特征特性1 1 产量表现1997~ 1 998年参加福建省杂交晚籼组区试 ,平均单产分别为 6 0 8t/hm2 、 7 0 1t/hm2 ,比对照汕优 63分别增产 1 1 88%、 2 1 4% ,达极…  相似文献   

3.
宜香2292系四川省宜宾市农科所水稻研究室以宜香1A与宜恢2292组配而成的优质香型高产杂交稻组合.200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尤溪县于2006年引进示范,2007年大面积推广,2 a累计推广面积700 hm2.表现产量高、米质优、丰产性好、抗性强、适应性广,可作尤溪县优质稻主栽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两优 2 186是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利用SE2 1与明恢 86配组而成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2 0 0 0年 4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将乐县 1998年作烟后稻引种示范获得成功 ,2 0 0 0年作为烟后栽培高产组合进行较大面积推广 ,3a累计种植 16 5 2hm2 ,并对其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观察和总结。1 产量表现1998~ 1999年作烟后稻引种示范 2 6 6hm2 ,单产 7 86t/hm2 ,比对照组合汕优 6 3增产 6 74 % ,达显著水平。2 0 0 0年推广种植 786hm2 ,单产 7 8t/hm2 ,比对照汕优 6 3增产 5 6 2 % ;2 0 0 1年推广种植 6 4…  相似文献   

5.
D70 2优多系 1号 (D70 2A×多系 1号 )是四川农业大学选育的优质高产强再生力杂交稻新组合 ,2 0 0 0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 ,2 0 0 1年通过全国审定。引入福建后可作中稻、单晚、连晚和再生稻种植 ,具有丰产性和稳产性好、米质优、再生力强等优势 ,2 0 0 1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 2 0 0 1年在尤溪县作再生稻栽培示范 2 0 0 5hm2 ,验收头季稻 70 .7hm2 ,平均单产 10 .6 6t hm2 ,最高单产 12 .86t hm2 ,验收再生季 2 0 1.9hm2 ,平均单产达 6 .0 7t hm2 ;全年平均单产达 16 .73t hm2 。介绍了该组合在福建的种植表现及常规栽培和作再生稻栽培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两优3773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用37S与R173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7年1月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2006年在武夷山市的武夷、洋庄乡等地试种,2007年在北部山区大面积推广,表现产量高、米质优、稳产性好、抗逆性强等优点。1产量表现根据两优3773的生育期特点,它能充分利用武夷山市北片三大乡镇稻田的光温条件,2006年在武夷山市洋庄乡设3个示范点:其中洋庄村示范0·15hm2,平均产量612·0 kg/667m2,比汕优63增69·4kg/667m2,增产12·8%;大安村示范0·14 hm2,平均产量542·6 kg/667m2,比汕优63增48·0 kg/667m2,增产9·7%;东村…  相似文献   

7.
两优培九系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用培矮64S与9311(扬稻6号)配组而成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1999年引进惠安县试验,具有优质、高产、熟期适中特点,比当家种"特优63"增产18%,2000~2004年在惠安县推广种植0.35万hm2,一般产量450kg/666.7m2左右.2003年在洛阳镇陈坝村66.7hm2示范田验收,产量达632.5kg/666.7m2.熟期比"特优63"迟熟3~4d,同时该组合米质优,稻米市场价格每公斤高于其他籼稻米0.5元左右,增加了农民的种稻效益,是一个值得大力推广的优质、高产新组合.为进一步总结经验,更好地指导大田生产,通过对该组合5~6a的生育特性观察和高产示范田块的产量结构分析.总结出"两优培九"作单季晚稻栽培的高产栽培技术,为更大面积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优质水稻新品系88-16为母本与高产品种特青杂交,按系谱法对杂交后代进行优质高产抗病定向选择培育而成的凉籼3号,具有优质高产抗病的优良生产性能.米质达部颁优质标准特级,获四川省第二届稻香杯奖;区试产量9198kg/hm2,较汕优63产量9231.75kg/hm2持平,凉籼3号作为常规优质水稻新品种,其产量水平达到了杂交稻汕优63的水平;凉籼3号叶瘟4~6级,颈瘟5级,稻瘟病抗性较对照汕优63提高3~4个等级.截至目前,该品种已示范推广8万余hm2,获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该品种的育成及推广,为四川省凉山州优质稻米基地建设,为“三高农业“的发展,为农民的增产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D70 2优多系 1号是四川农大水稻所用优质、高异交率的迟熟早籼不育系D70 2A与多系 1号配组杂交育成 ,2 0 0 0年 7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 ,2 0 0 1年通过全国品种审定。 1 998~ 1 999年参加福建省中稻杂优组区试 ,2 0 0l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2 0 0 2年该组合在莆田种植表现农艺性状好、丰产性好、适应性好、抗逆力强、米质优。1 产量表现该组合 2 0 0 2年在涵江区晚稻试种 0 2hm2 ,单产 9 1 8t/hm2 ,比对照特优 63增产 1 2 0t/hm2 ;在莆田县试种 0 2hm2 ,单产 9 2 6t/hm2 ,比对照汕优63增产 1 2 1 % ;在仙游县试种 0 2hm2 ,单产8 9…  相似文献   

10.
两系杂交稻组合扬两优6号主要农艺性状与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荣枝 《中国稻米》2008,14(6):48-49
扬两优6号系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用广占63—4S与扬稻6号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籼两系优质高产杂交水稻组合。该组合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05024)。2006年引进福建省尤溪县进行试种、示范,2007年分别在单季晚稻、连作晚稻、烟后稻共推广种植面积240hm^2,表现出优质高产,有较好的适应性和稳定的丰产性,取得较好的推广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